第120章

字數:5938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盛世文豪 !

    事前戰略定了一套又一套,到真打起來的時候,發現一切都是空想。

    因為實力壓製。

    在大暉的炮程和精確度比對方高許多的情況下,兩軍海上相遇的時候,就是碾壓。

    每射一次,火|炮的後坐力就讓大船劇烈顛簸一下。餘柏林站在旗艦上,遠眺尼德蘭的戰船,看著他們的炮彈還未飛到船前就落入了海中,心中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這時候餘柏林真的深刻的認識到,大暉究竟有多強大。

    即使他穿越前的華國也已經屹立在了世界頂端的一批國家中。但大家的軍事實力其實是相當的,每次聯合軍事演習就能看出來,真打起來,肯定是互有所傷。

    而且他是陸軍特種兵。在陸地這種多變的環境下,利用環境和戰術,一定情況下是能彌補戰備差距。

    這一點在許多著名的戰役中都有體現。

    然而海軍不行。

    海軍也有戰略戰術要求,但雙方若是士氣相當,戰術水平也相當的前提下,軍備武器就是決定性因素。

    甚至在軍備武器和人員訓練有明顯差距的前提下,所謂士氣戰術也完全沒有任何作用。

    像現在,我軍的炮程比別人遠,精度比別人高,我軍隔老遠就開炮,打中了敵軍的戰船,敵軍的炮隻能打到海裏。

    這還怎麽打?

    沒法打。

    他們倒是想要拚盡全力拉近射程,但我軍彈藥充足,你還沒衝過來,就被擊沉了。

    再來,你能往前跑,我們還不能往後退往旁邊躲麽?

    最終餘柏林隻得提醒將士們,不要因為優勢太大就放鬆警惕,避免陰溝翻船。

    我們的目標是,零傷亡。

    每個戰士的命都是寶貴的,誰傷了死了都心疼。

    將領們深以為然,然後給全軍發命令,在這種裝備碾壓的前提下,你們還能傷亡,那簡直是沒臉!我們的目標是,零傷亡!懂?!

    懂,士兵們真是太懂了。這不就是人為給自己增加難度麽。

    於是昏昏欲睡的士兵們開始重整士氣,爭取讓敵人每一發炮彈都打空。而負責打|炮的士兵們也全神貫注,力求在安全距離之內,打出更多的炮彈。而填炮彈的人也十分緊張,深怕跟不上節奏。

    每一艘戰船都陷入極其緊張的作戰狀態,這簡直不像是打碾壓戰,而是打生死存亡命懸一線的戰鬥似的。

    戰士們心裏都在想,這特麽要是被打中了,自己沒了命或者受了傷,那不是英雄那是丟人啊!

    餘柏林見士氣重新被鼓舞,鬆了口氣,他苦笑的對旁邊將領道:“即使打順水戰,也是有難度的。”

    將領點頭,道:“那些兔崽子,打順水戰就容易鬆懈。這戰場上瞬息萬變,一個鬆懈就容易出岔子。就算不出岔子,少一條人命也是好的。他們就是不明白,必須要人敲打。”

    餘柏林歎氣。這大概就是將軍和普通士兵的不同吧。

    尼德蘭的海軍在西方一直所向披靡,不然也不能護衛住那比西方諸國總和還多的商船。

    若不是這樣,他們也沒膽量挑大暉的場子。

    東方神奇國度是在西方流傳了許多年的傳說故事,那裏精美的瓷器絲綢和富饒的傳聞一起,通過絲綢之路,早就傳遍了整個歐洲。

    誰都知道,在東方,有一處地幅廣闊,且繁榮強大的國度。

    在西方開始航海時代的時候,他們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個國度,並且借由貿易發了大財。

    這時候,他們的野心就開始膨脹。

    當他們要有所動作的時候,大暉卻突然一改往常對外政策,就像是沉睡的獅子突然蘇醒了一般,饑腸轆轆的它比普通的雄獅更加可怕。在新大陸的爭奪上,西方殖民者吃了很大苦頭。

    特別是當一群驍勇善戰的馬背上的騎士們加入戰鬥之後,其新大陸的爭奪基本上沒了懸念。

    但西方國家們以己度人,既然在新大陸,大暉投入了這麽多的精銳兵力,那麽在本土,應該沒有多少武力才是。

    看看在新大陸肆虐的那群人,都抵得過他們西方一個大國全國的兵力了。

    在別人在外麵擴張的時候,直抄別人老家,這是很普通很普遍的戰術。西方國家也蠢蠢欲動。

    當大暉北疆發生那一場大的戰爭的時候,西方國家就在觀望,觀望大暉留在本土的實力。

    然而這一次讓許多國家都打了退堂鼓。

    大暉表現出來的實力,可不像內在空虛的樣子。

    但軍事上,總有冒險家存在。這些冒險家多是名將,他們善於分析,善於抓住機會,就像是賭徒一樣,隻要勝率有百分之五十,甚至更低,也敢放手一搏。

    比如尼德蘭的那一位在西方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將軍。

    在他分析看來,大暉已經在新大陸投入了大量兵力,並且又經曆了北疆那一次慘烈的戰爭,雖然戰爭結果都是大暉獲勝,但戰爭不會沒有損耗。

    即使戰爭的收獲能轉化成國家的實力,也是需要一定時間吸收的。

    所以,現在正是大暉最虛弱的時候。

    然後尼德蘭在收買了閩州這裏的地方官和豪門之後,得知這個地方大暉朝廷的控製力並不強,屬於被忽視的地方。而且瀛洲那地方,雖然有人煙,但並未建立管轄的地方,屬於天高皇帝遠。

    閩州地方官對尼德蘭“在瀛洲登陸補給”的要求表現很淡然,就已經能讓尼德蘭的當權人知道他們對瀛洲是個什麽態度。

    對於尼德蘭而言,瀛洲是一塊很重要的地方。

    從補給和交通方麵來分析太過贅述,隻提一點,這是尼德蘭在大暉占據的第一塊土地,有一就有二,通過這個跳板,能極大的方便尼德蘭對大暉的進一步動作。

    而且島嶼都是易守難攻,隻要占領了這一塊地方,大暉想要重新拿下,就得花好幾倍的代價。就算到時候他們又退回來,大暉的損失也比他們大。

    隻要能讓大暉損失元氣,這次戰略部署就不算失敗。

    然而,尼德蘭的當權者低估了一點。

    他們低估了大暉的實力。

    大暉在新大陸的全麵鋪開用的不是自己的兵力,而是韃靼的。特別是韃靼在知道北疆無望之後,更是將新大陸視為了自己的囊中之物,所有兵力全部投了進來,牧民也開始大規模的遷徙。

    能和大暉,能和中原王朝對立這麽多年的草原民族,至少在陸地上的戰鬥力,比不過現在有新武器的大暉,但是吊打其餘國家,也足夠了。

    這畢竟是曾經在歐洲建立過大帝國的民族。

    而北疆的戰鬥的確有損傷,但這和南邊沒關係。

    北疆的戰爭用的是北疆的兵,草原上又被餘柏林一係列“世界很大”的演講給瓦解的差不多,若不是大小和卓叛亂,根本與大暉沒有一戰之力。

    不過有了大小和卓叛亂,也就是一戰之力而已,再打一下就潰散了。

    有新武器的加盟,封蔚這一場戰爭打的十分輕鬆,不然也不會浪過頭,跑別人領土去了。

    然而浪過頭了之後,他們拿回了大量錢財,完全彌補了軍備損失之後,還大賺了一筆。

    並且,之後每年都能拿到一大筆錢。誰讓大暉是一個非常仁慈的國家,同意別人分期付款呢?

    隻是需要利息。

    當疆土擴大之後,草原是有礦產的,“租借”的地方也是有礦產的,新大陸更是運回來無數的礦產,軍備的補充和更新十分迅速,除了人員傷亡無法補充之外,其餘都是小意思。

    而打尼德蘭千裏迢迢派來的戰船需要那麽多人嗎?

    隻能說,他們對真正的東方的力量,一無所知。

    現在全軍覆沒,也是理應之舉。

    餘柏林在俘虜了對方將領之後,頭一次如此理解封蔚當時浪過頭的心情。

    當卯足了勁兒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這勁兒還沒提到頭,仗就打完了,的確不怎麽舒服。

    總有一種虧了的感覺。

    餘柏林看著周圍將領意猶未盡,周圍戰士們算著戰功一臉沮喪的樣子,幹咳了一聲,道:“尼德蘭如此無禮,我們總是要討些說法的。”

    將領們眼睛“嗖”的一下亮了,一個個目光炯炯的看著餘柏林。

    餘柏林溫和的對俘虜道:“我大暉是禮儀之邦,爾等小國無禮至極,我大暉定會派使臣討要些說法。”

    “大暉向來對外寬和,不願意動刀動槍,傷了和氣。若是你國能誠心賠禮道歉,想來聖上也是會接受的。”餘柏林微笑,“本官將與陛下修書一份,商定使臣人員,到時候就和諸位一同去尼德蘭,見見你們的國王吧。”

    因餘柏林說的是大暉官話,俘虜聽的不太懂,但看著餘柏林溫和的笑容,總覺得這文臣是不是要把自己放走?難道大暉的人真的那麽善良?

    而將領們聽了,先沒回過味。他們還以為餘柏林要率領他們打上門呢,怎麽就要和談了?難道餘柏林也有了文人的酸脾氣(餘柏林:……我本來就是文人。),來什麽以德服眾一套了?

    但他們也不是傻子,很快就回過神來。

    哎喲,誠心賠禮道歉啊。這個賠禮道歉要是不誠心,咱們大暉朝肯定不依啊。這誠心,肯定是要賠禮足夠才誠心吧?

    而且,咱們大暉使臣如此珍貴,尼德蘭又路途遙遠,沒有軍隊護送,怎麽可能呢?

    眾人紛紛對餘柏林豎起了大拇指。餘大人懂,真是太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