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 85 章

字數:15147   加入書籤

A+A-




    蕭永嘉一愣, 轉頭,見高嶠竟一臉怒氣, 大步追上。

    “你想做甚?”

    她一雙秀眉微皺,盯著他。

    高嶠已追到了她身後,原本怒氣衝衝的,一對上她皺眉望著自己的模樣, 麵上怒氣,頓時消失了。

    “阿令,我……”

    吞吞吐吐地, 他又停住。

    蕭永嘉揚了揚眉。

    “無事?無事我先去了。”

    她轉頭,抬手要開門,忽感到腰間一緊。

    高嶠竟從後將她抱住了, 雙臂緊箍。

    一種遙遠的,卻又熟悉的感覺,忽然向著蕭永嘉湧了過來。

    她盯著麵前的那扇門。

    “你這是在做什麽呢?大把的年紀了,放開吧……”

    丈夫卻沒有放開她。

    她聽到他在自己身後輕聲說:“阿令, 我最近常常想起咱們當初剛成親時的日子……很是懷念……我想你陪著我……”

    “你留下, 好不好……”

    蕭永嘉慢慢地閉上了眼睛。

    屋裏安靜極了。

    高嶠將妻子抱了起來,抱到床上, 放了下去。

    他抬手, 輕輕撫她麵龐,動作溫柔無比。

    “阿令, 你還是這麽好看, 和當年一模一樣……”

    “我卻這般老了……”

    耳畔忽聽到丈夫的歎息之聲。

    她睜眼, 見他低頭凝望著自己,目光蕭瑟,神色感慨。

    她抬手,指尖輕輕撫過他帶著風霜印痕的眉宇,忽然勾臂,繞在了他脖頸,將他的頭壓向了自己。

    ……

    雲雨過後,蕭永嘉麵龐潮紅,星眸半閉,人似睡似醒,溫順地伏在丈夫的懷裏。

    片刻後,感到一隻手,又慢慢在自己身上遊走,也不睜眼,隻將那手一把打開,轉過了身,趴在枕上,背對著高嶠,嘴裏含含糊糊地道:“行了!別沒完沒了……當自己還隻二十歲嗎?”

    高嶠做了長久的孤怨曠夫,一朝終於得以再次人道,對著宛若神女的美妻,恨不得將她灌溉得雨露滿溢,從此對自己服服帖帖,如此方遂了心願。自然是拚了全力,自覺雄風不減當年,頗為自得。才歇回來一口氣,又摸到滿手的香潤玉溫,一時忍不住,又意動了。

    方才實在是太拚,耗力過大,此刻雖有些力不從心之感,但自忖再拚一把,應該還是可以的。正想再試,卻被蕭永嘉如此打斷。

    見她後背向著自己,語氣似乎嫌棄,忍不住疑心方才自己沒叫她滿意。

    這如何還忍得住?一陣麵臊耳熱。立刻將她強行扳回來,要再大戰個三百回合,卻見她睜眸,似笑非笑地道:“老東西,你是真不要一把老腰了?明早起不來床,別在我跟前抱怨……”

    高嶠麵紅耳赤,壓住了她,嘴裏嘟囔著道:“你莫小瞧了我……”

    蕭永嘉將他從自己身上,一把推了下去。

    “行了!省點氣力吧。又不是頭回。”

    蕭永嘉坐起身,拿回自己衣裳披了,又拿他的,擲到了他身上。

    高嶠仰麵翻倒,看著她穿衣裹住身子,也隻能作罷了。改而抬手撫她垂在腰後的一把秀發,哄道:“阿令,那你躺回來,再陪我睡。”

    蕭永嘉躺了回來。

    高嶠將妻子再次摟入臂中,心底竟生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心滿意足之感,忍不住歎氣。

    “阿令,往後,等我能解脫這些朝廷事,我就去做個田舍翁,你會不會嫌我,又老又沒用?”

    蕭永嘉閉目不語。

    “阿令?”

    高嶠推她。

    蕭永嘉未睜眼,隻道:“你如今就又老又沒用了。我嫌棄你了嗎?”

    高嶠一愣。隨即苦笑,沉默了片刻,道:“阿令,我也知我沒用……明知許泌陰害了陛下,卻不能動他為你阿弟報仇……”

    “陸光與我本就日益疏遠,如今新帝登基,我所料若是沒錯,他必會和許家摒棄前嫌,合力對我。”

    “這便罷了,我更擔心的,還是民事。兩湖旱災剛過,吳地又來水澇。去年就欠收了,朝廷減免田稅。今歲必定還不如去年。民生艱難,朝廷度支,更是左支右絀。我實是籌不出多餘的錢,再去打一場平叛戰了……”

    蕭永嘉睜開眼睛,伸指,戳了他一下。

    “你這人就是如此無趣。連句玩笑都開不起。”

    “景深,我也盼著你能早日解脫。你若做田舍翁,我便做田舍婆好了。到時翁對婆,湊合一起過,誰也別嫌誰。”

    高嶠低頭,見妻子一雙妙目凝視著自己,不禁笑了。

    想這些年,自己和她歲月蹉跎,又是懊悔,又感慨不已。

    “阿令,往後我會盡量多地陪你,你若對我哪裏不滿,也隻管和我說。莫再像從前一樣,自己胡思亂想,丟下我就不管了。”

    蕭永嘉不再說話,隻伸臂,將丈夫腰身摟住。

    高嶠隻覺妻子溫柔小意,如此抱著,肌膚相貼,仿佛竟比當年年輕之時還要令他動心。忍不住又和她溫存了片刻,忽然想起侄女今晚來訪,妻子的態度有些古怪,便順口道:“侄女之事,莫非你還在怪?我實是想不到的。她小時候知書達理,為救阿彌,自己還險些被毒蜂蟄倒。怎的大了,做事反如此偏激。好在李穆當時無事,我瞧她也是真心悔改,且自己主動來尋我認錯了。你也莫怪她了。”

    蕭永嘉出神了片刻。

    “侄女能主動向你認錯,自然是好。隻是為何她早前不來,選這個時機來認?我和你說,這孩子,小時候我看著她大的。不是說她不好,隻是覺得她心思沒那麽簡單。何況如今還做了皇後。”

    高嶠笑了,搖頭:“你啊,還是和從前一樣,就喜歡多想。在其位,謀其政。她若改過,往後盡心輔佐陛下,母儀天下,則也是我高氏一門的榮耀。”

    蕭永嘉道:“你多留個心眼,總是沒錯的。”

    “好,好,我知道了。”

    “還有件事。新安王和天師教走得近。這回新帝登基,竟連天師教的人都來朝拜了。先前我去京口,天師教的一個女香主故意衝撞我,我討厭那些人!更不用說那些人為報複李穆,當時還險些傷及阿彌!你不要讓天師教的人留在建康!”

    高嶠忙摟住妻子,點頭:“我知道的。天師教去年在京口引發民怨,鬧得很是難看,京口令曾上告朝廷。教首被陛下問責,上書告罪,主動治了好幾個弟子的罪,又保證約束門下再不會犯。當時又有新安王說情,事情才過去了。天師教在民間信眾多廣。我知新安王應是想借教治民,卻不知一旦失了約束,反而恐怕成為了亂源。我也是一向反對的。你放心,我會提醒新安王,不會讓那些人留下的。”

    蕭永嘉嗯了一聲,在丈夫的懷裏,慢慢地閉上了眼睛。

    ……

    深夜,建康城的南門早已關閉。南門令知無事,便去值房睡覺。夢正酣,被手下給喚醒,道有一行夜路人騎馬而至,叩門入城。

    南門令皺眉:“何人?叫在外頭等著,天明再入!”

    “說是交州太守陸柬之。”

    南門令一愣。

    陸家長公子陸柬之,早幾年名滿建康,他自是如雷貫耳。也知他先前因重陽競賽輸給了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寒門武官李穆,隨後去了西南做太守,一晃,也將近一年了。

    這一年裏,建康城中風雲變幻,人物更替,陸柬之這個曾風光無限的名字,早漸漸淡出了記憶。

    沒有想到,今夜他竟突然回來了。

    陸氏這一年間,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高許兩家的對照之下,顯得雖默默無聞,但畢竟是世家高門,南門令怎敢怠慢,急忙爬了起來,匆匆穿衣,親自來到門口,命人打開城門。

    陸柬之對南門令抱拳:“深夜打擾,有勞了。”

    去年他離開建康去往交州,出城門時,南門令也在場。

    此刻借著城門口的火杖,覷了一眼城外之人。見他比先前印象中的模樣消瘦了不少,卻笑容依舊,毫無世家子弟的架子,忙讓路,退到一邊,躬身道:“陸太守言重了。連夜行路,想必辛苦。太守快些入城吧。”

    陸柬之頷首,領了身後幾個隨從,縱馬入內。

    南門令望著前頭那幾個漸漸消失在夜色裏的身影,歎氣,自言自語地道:“北方在打仗,這邊,怕也是要有事了……”

    ……

    陸柬之並未聽到身後南門令那出於多年職守的直覺而發出的近乎讖言的感歎之聲。

    他騎馬入城,走在兩旁布滿民居的街道上,怕馬蹄聲太重,驚了人,引他們開窗窺探,便放輕馬蹄,命隨從亦如此,緩行在建康街道之上,朝著陸家而去。

    入目熟悉的街景,讓他難免感慨。

    物是人非,大抵不過如此。

    經過通向高家的那條街道口,他轉臉望了過去,下意識地停了一停,隨即壓下心中湧出的難言情緒,繼續朝前而去。

    這一趟,他是應了父親召喚而歸的。

    他和西南交州,似乎天生有著不解之緣。

    從前先是過去平叛,助接壤的林邑王穩定朝局。

    後來敗給李穆失臉,又被父親打發那裏去做太守。

    剛過去時,他很是頹廢,加上染了熱症,一病不起。

    後來,他終於從頹喪中振作起了精神。

    諸事漸漸得心應手。林邑王對他很是感激。他也頗得當地民眾的愛戴——傳言這位來自建康世家的年輕太守,無事總愛背著古琴,爬上太守府後那座小山之巔,獨自對著空穀撫琴。琴聲穿林,常令樵夫停斧聆聽。於是他還得了一個“伯牙太守”的雅號。

    就在他有時突發奇想,自己若就在此,這般了此餘生,也未嚐不可之時,突然又得知,父親要他回京了。

    他有一種預感,父親應該是有事了。

    陸家就在前頭不遠了。

    陸柬之加快馬速,行到大門之前,下去,拍開了門。

    家人見他半夜而歸,奔入通報。

    他的母親和弟弟陸煥之起身相迎,欣喜不已。

    陸柬之和母親弟弟還沒敘幾句話,家人便來傳,說他父親在書房了,叫他去見。

    陸柬之安慰了幾句因看他消瘦而落淚的母親,叫陸煥之送她去歇息,自己匆匆去了書房。

    陸光端坐在燈火之後,神色嚴肅。

    陸柬之向自己的父親下跪,恭恭敬敬地行過大禮,方跪坐在他身側,說:“這一年來,兒子未能在父母大人麵前盡孝,請大人恕罪。”

    陸光目光掃了他一眼:“說你先前生病。身體如何了?”

    “早已痊愈。多謝大人記掛。”

    陸光微微頷首。

    陸柬之等了片刻,見父親未再開口,便問:“大人召兒子歸家,可有吩咐?”

    “你翅膀硬了。如今我的吩咐,你怕是不會放心上了。”

    陸光瞥了兒子一眼,冷冷地道。

    陸柬之知父親意指此前他抗命不從婚姻安排,再次俯伏於榻,叩首不起:“兒子忤逆,望父親恕罪。兒子先前也於信中說了,除此一事,求大人勿相逼外,餘事,兒子不敢不從。”

    陸光哼了一聲,臉色極其難看:“高家辱我陸家至此地步,事到如今,難道你還對高家女兒念念不忘?大丈夫豈患無妻!不過一個女子而已!柬之,你太叫我失望了!”

    “和她無幹,她已為人妻,我也早絕了從前之念。隻是念及己身碌碌無為。無業,又何以成家?求父親寬宥!”

    陸光盯著叩首不起的兒子的身影,半晌,冷冷道:“我叫你回,也不是為了婚姻之事。”

    陸柬之慢慢直起身。

    “朝廷之事,你在交州,應也有所知。東陽王做了皇帝,自然是要倚仗高嶠,高家日後隻會愈發得勢。許泌前些時日,約我商議一件大事。”

    他盯著兒子。

    “許泌提議和我陸家兩家聯合,出兵北伐,攻打豫州,此戰勝,我陸家從前所受的羞辱,可憑此雪清。若再乘勝,再一並打下洛陽,光複東都,則為曠世之功!高嶠就算將皇帝拿在了手上,也休想再一手遮天!”

    陸柬之驚訝:“父親,北伐乃人心所向,我自然願意領兵一戰。隻是興兵乃大事,何況如此大規模的跨江作戰,更要謹慎。事先無周密準備,無知己知彼,我怕萬一遭遇不利,到時非但不能為我陸家帶來榮耀,反而傷了根本,往後想再崛起,隻怕沒那麽容易了。”

    “何況……”

    他遲疑了下。

    “許泌此人,兩麵三刀,怎能相信?”

    “豈有此理!”

    陸光大怒,拍案,掌風帶的燈火隨之跳了一跳。

    “我既叫你回來了,便是已經考慮妥當,你照我命行事就是!你身為我陸家長子,從前思慮不周,憑了意氣行事,叫我陸家因你蒙羞,我便不再計較了,如今遇此家族興衰大事,你又臨陣退縮,毫無擔當。柬之,你當得起我陸家長子的名分?”

    陸柬之急忙不停地叩首:“請父親息怒,兒子絕無退縮之意,更不敢質疑父親。”

    陸光慢慢吐出一口氣,神情終於緩和了些。說:“你考慮過的事,你當我會不想?”

    “西金要攻打長安。長安乃北夏持有隴西的絕要之都,為應對,羯人必全力以赴。一旦雙方開打,必不能顧全別地,此千載難逢的機會,乃天時。”

    “荊襄過去,打下了南陽,便通豫州,軍需可從此路線運輸,暢通無阻,此為地利。”

    “許泌對高嶠如今恨之入骨,主動尋我合作,求勝之心,更甚於我,又怎會從中阻撓?他許家有兵馬二十萬,我陸家十萬,合起來三十萬,比之當年高嶠北伐,勢更勝一籌。”

    “天時、地利、人和,此一仗皆有。高嶠便是想要阻撓,也無從下手。你又怎敢言輸?”

    陸柬之低頭:“兒子不敢。”

    陸光道:“我心意已決!你好好準備,時機一到,出兵江北!”

    “趁著李穆如今還根基不穩。此戰,你必須勝!記住否?”

    陸柬之叩首,道:“兒子謹遵父親之命,必全力以赴,不敢懈怠!”

    陸光這才露出滿意之色,頷首:“你路上想必也是乏了,去歇了吧。休息好,再和軍府之人見麵也是不遲。出兵也要等待時機,非一蹴而就。”

    ……

    陸柬之從父親書房出來,回了自己從前的居所。

    他回來的行李不多,隻一口大箱,裏麵是些衣物,並一隻裝琴的琴匣。

    陸母早叫人收拾了出來,又親自等著,見兒子終於回了,一番念叨,叮囑他要聽父親之言,莫再叫他失望,見兒子點頭答應,這才欣慰離去。

    月升中天,更鼓聲聲。

    陸柬之連夜趕路,人雖疲乏,卻是心事重重,又如何睡得著覺?

    他沒有想到,父親召他回來,竟是為了這個目的。和許泌聯合,出兵北伐。

    父親的分析,確實沒錯。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占。

    能興兵北伐,奪回漢家之地,亦是他所向往的。他陸柬之,絕非沒有擔事之勇。

    但叫他不安的,是父親和許泌此次出兵的目的。

    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在新皇帝剛剛立朝的這個時候,借北伐打壓高嶠,抬升勢力。

    在自己的麵前,父親甚至都不做絲毫的遮掩。

    對於高相公,陸柬之是放心的。哪怕他知道許陸兩家北伐目的,以他的操守,他也絕不至於暗中使絆。

    但恰恰,就是如此一個出兵的目的,才讓陸柬之感到無比的擔憂。

    兩個因利而臨時湊到了一起的世家,懷揣著打壓另一個世家的目的,帶領一支聯軍出兵北伐,真的能夠做到心無旁騖,心想事成?

    他在屋裏徘徊了許久,難遣心懷,不知不覺,又走到那隻琴前,開了琴匣,拿出藏著的那份減字譜,對著燭火,指尖輕觸上頭記錄曲譜的娟秀字體,出神之際,門被人推入。

    他轉頭,見陸煥之來了,忙將琴譜收回匣內,轉過了身。

    “如此晚了,阿弟你還不睡?”

    陸煥之走了過來。

    “大兄,方才你在書房,我就躲在外頭,你和父親的話,我都聽到了!”

    他的臉上,露出興奮的期待表情。

    “大兄!這樣的機會,便如父親所言,千載難逢!你一定要把握好!這回將那李穆踩在腳下,替我陸家,更要替大兄你自己出一口氣!”

    陸柬之不語。

    “大兄,你對高家阿妹至今不忘,我看高家阿妹,對你應當也是如此……”

    “不許胡說!”陸柬之臉一沉。

    “我沒有胡說!”陸煥之道。

    “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方才看的,就是高家阿妹給你的琴譜!先前你在交州生病,我便知你乃是心病。我和三妹商議,讓她去求高家阿妹相幫的!她如此用心,特意給你寫了琴譜,雖不是信,雖勝似書信。可見她對你也是有舊情的。那個李穆算什麽東西?一個寒門武夫,自己在義成那種地方墾荒也就罷了,還讓高家阿妹跟他受苦。”

    “憑什麽他能娶到高家阿妹?”

    他越是說,神色越是激動。

    “大兄,你一定要打贏這仗!等咱們拿下洛陽,朝廷誰再敢低看咱們陸家?”

    “哪天說不定李穆死了,高家阿妹就能嫁回來,做我阿嫂了!”

    “煥之!住口!”

    陸柬之厲聲喝道。

    “高家阿妹的琴譜,乃勸我振作精神,何來半分你所言的舊情?你若敢出去胡說八道,壞她清譽,叫我知道,我饒不了你!”

    陸煥之從前亦有幾分愛慕洛神,但知她看不上自己,加上對大兄敬重有加,從前也沒想過要和大兄爭搶。

    但她嫁了別的男子,於他而言,便是不可接受,對李穆,自然是恨之入骨。

    他從未見大兄對自己如此疾言厲色地教訓,不敢再嚷,勉強壓下心中妒意,道:“大兄你放心。我怎會是如此不知輕重之人?”

    陸柬之神色這才緩了下來,道:“打仗之事,我會盡力為之。你放心吧。不早了,你去睡吧。”

    陸煥之不甘地瞥了眼他方才匆匆蓋上的琴匣,應了一聲,轉身去了。

    ……

    蔣弢做事的效率讓洛神很是滿意。

    那日說了一回,才半個月而已,他便送來了十幾架全新的紡機和織機。說剩下的還在叫人繼續趕做,需要多少,日後慢慢都能做出來。

    洛神很是高興,給他錢,叫他向仇池人收購多多的麻料。

    仇池人的生活習慣雖開始漢化,但日常能穿絲綿或是精麻衣裳的,還隻限於貴族和上層,民眾大部分還是習慣衣著獸皮,婦人也不擅長紡織。但給他們錢,叫他們去采收原料,他們想必是樂意的。

    蔣弢答應了,說正好明日他要隨刺史去趟仇池辦事,到時就把夫人的這個事情也給辦了。

    義成夏日的荒野之上,野麻到處可見。洛神請教仆婦中那位精通紡織的繡娘,知將這些收割回來,經過搗練處置,便能紡線做衣。叫來城中婦人,將自己的計劃說了。人人都是樂意。於是白天眾人事畢,便都出城采收原料。

    這日,便是李穆從仇池回來的日子了。

    連上今日白天,兩人分開,其實不過也才三天。

    洛神獨自睡了兩個晚上,便覺想念得緊,連今早在學堂給孩子們上課也有些心不在焉。

    到了午後,她就忍不住了。叫廚娘做了一大鍋子的涼飲,分給在繡娘帶領下正集體學著搗麻紡線的仆婦和侍女們,自己帶著剩下的,借口給守城士兵送去,在阿菊的陪伴下,兩人坐了一輛小馬車,車輪碾過如今已被夯得平整寬闊的路麵,吱呀吱呀地來到了城門口。

    士兵見刺史夫人親自來探望,不但如此,還送來涼飲,個個感激,隻是起先還有些拘謹,不敢取食。

    洛神親自打了一碗,送到一個少年士兵的手上。

    那士兵的臉紅了,接過,一飲而盡。

    洛神含笑,叫其餘人也都各自取食。

    士兵們這才呼啦一下全都跑來,齊聲道謝,爭著取用。

    洛神就上了城牆,站在上頭,眼巴巴地看著李穆回來的那條路的方向。

    “小娘子,先回了吧!日頭曬!李郎君知道了,要心疼的。”

    阿菊在一旁,苦口婆心地勸。

    洛神看了一會兒,沒瞧見李穆回來,阿菊又在一旁念叨,很是煩人,沒精打采的,忽然見阿魚從遠處跑了回來,向著自己用力揮手,似乎有事,於是急忙下去。

    “夫人,方才我在外頭采麻,看到野地裏躺著個昏迷了的阿姐!叫她也沒反應,好像快要死了!”

    投奔義成的那些流民裏,生病、重傷,乃至到了後,便體力透支昏倒的人,為數不少。

    阿魚口中的那女子,應該也是前來投奔的流民。想必路上遭遇了不幸,這才隻剩孤身一人,還沒到,便昏了過去。

    阿魚大概是想到她和她死去母親的遭遇了,望著洛神,很是焦急。

    洛神叫了附近的一個士兵,提了一罐水,叫阿魚帶路,自己一道,急忙過去。

    附近野地裏的麻已經采收得差不多了,阿魚走得有點遠,出去了幾裏路。

    “夫人!她就在那裏!”

    阿魚飛快跑了過去,指給洛神看。

    洛神走得近了,看見野地裏,趴了個穿了尋常破爛婦人衣裳的女子,身形消瘦,身上似乎帶傷,長發淩亂,雙目緊閉,露出的半張枯黃灰暗的臉,感覺應該是個二十多歲的女子。

    洛神急忙過去,蹲到她的身邊,推了推她,喚了幾聲。

    那女子一動不動,完全沒有反應。碰到的皮膚,燙的嚇人,發燒顯然很是厲害。急忙拿來水罐子,將壺嘴湊到女子幹裂的唇上,慢慢地喂了她幾口水,見她眼皮子動了動,又喚,她卻還是沒有睜眼。便叫士兵背起入城,送到了阿魚家中,喚來軍醫給她瞧病。

    軍醫聞訊匆匆趕來,看了看,說發高燒。撿出了幾樣草藥。

    又看了眼女子後背的傷,道是鞭笞所致,時日有些久,一直未能痊愈,傷口化膿,加上天氣炎熱,這才昏迷過去。

    女子身前似乎也有傷。

    雖身材幹瘦,看起來和個男人差不多,他卻也不好隨意翻看。隻留了傷藥,說清洗傷口後,給她上些藥。

    能不能救回來,就看天意。

    軍醫很是忙碌,處置完便走了。

    畢竟是條命。洛神忙叫阿菊去煎藥,和阿魚打來水,親手替那女子清洗手臂和腿上的傷口。見她衣下皮肉,光滑細嫩,又撩起衣裳,清理後背。

    輪到胸腹時,一直閉著眼睛,仿佛昏迷著的女子,突然動了動,轉過臉,雙手壓住衣襟,用嘶啞含糊的聲音說道:“多謝夫人……我這裏無大礙……”

    洛神見人終於醒了,鬆了口氣。清好其餘傷處,用手指挑了藥膏,親手替她手腳和後背仔細地上了藥。處置完,本想問她來曆,見她依然十分虛弱,躺那裏,雙目始終緊閉,一動不動,便暫時作罷,隻對阿魚輕聲道:“你先照顧她吧。我回去後,叫人送些吃食過來。她若有什麽不好,你再來叫我。”

    阿魚點頭應好。

    洛神用清水洗幹淨手,站了起來,捶了捶有點發酸的腰,眼角風忽瞥見門口似乎站了個人。轉頭,竟看到李穆不知何時回了,就靠站在那裏,笑看著自己,卻一直沒有發聲。

    “郎君!”

    洛神驚喜得差點跳了起來,扭身就朝他飛奔而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