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第 140 章
字數:6706 加入書籤
皇宮禁衛森嚴, 關卡重重,想將一個人帶出去, 絕不容易。更不用說,那人還是皇帝。
但是人卻竟就如此,真的從皇宮之中憑空消失了。
據宮人言,白天退朝之後, 小皇帝不願去禦書房讀書,到了傍晚,趁著太後忙碌, 帶了幾個平日隨行的宮人偷偷去林苑遊玩,命不許告訴太後。這也不是頭一回了,宮人自然不敢告發, 沒想到入了林苑不久,人便不見了。
高雍容還沒回到皇宮,半路之上,便遇到倉皇出宮尋她稟告消息的宮人, 確證了從洛神那裏得來的話。
方才在白鷺洲上, 雖有兒子隨身佩戴的玉墜為證,她還是有些不信。
除了不信兒子能被人從防守森嚴的皇宮中劫走, 她更不信, 李穆竟能夠搶在她的前麵下手。
這半年多來,他人一直不在建康。
也就是說, 他至少要在前次北伐之前, 甚至, 更早之前,便已在皇宮之中埋下了監視的眼。
倘若他有心,以他今日之權臣地位,想做到這一點,自然不難。
可怕的是,一切都是在毫無跡象之下發生的。何況這幾年間,吸取了從前來自於蕭道承的教訓,她對宮中之人防備極嚴。
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她事先竟也渾然不覺。直到今天,她本想先行下手,才知道,已經被根本就不在建康的李穆給搶去了先機。
高雍容不寒而栗,又一陣急怒攻心,險些暈厥,定了定神,立刻趕往皇宮。
整個林苑的角角落落,包括皇宮裏的每一座屋子,都被翻了個遍。全城也緊急關閉城門,連夜內外四處搜索。
但她的兒子,當今大虞的皇帝,卻消失得無影無影。最後唯一查到的線索,便是天黑之後,曾有輛運送穢物的車子從皇宮側門出去。
穢車雖通常隻在早上收集出宮,但有時,傍晚也會出去一趟。宮衛見慣不怪,且因那惡臭,並未逐一開蓋檢查,放了出去。
而這一去,便再無車子回來的記錄。最後隻查到出了西門,不知所終。
高雍容已經完全可以肯定,她的兒子,便是如此被弄走,送出了城。
三天過去,搜索毫無進展。她的案頭之上,不過隻又多了一條繡著金龍的束帶。
這日清晨,繚繞在白鷺洲畔的淡淡薄霧還未散盡,早已收拾好簡單行裝的洛神,帶著同行之人,終於得以從被重重包圍的白鷺洲的渡口離開,登上一條西去的快船。
高雍容帶著身後幾十名朝廷官員,立於岸邊,盯著洛神,一言不發。
馮衛愁容滿麵,神色更是焦慮無比,追到船頭之前,不死心地苦苦勸著:“夫人,就算朝廷和大司馬意見相左,大司馬有所不滿,亦萬萬不可如此行事!你聽我一言,暫時留步,將陛下送回,再勸大司馬歸京,到時是戰是和,再商議也是不晚……”
人人心裏都清楚,李穆在這個當口,用這種方式強行接走他的妻子,意味著什麽。
那些這幾年間新被提拔上來的寒門官員,無不憂心忡忡,神色凝重。
侍中劉惠卻很激動,奪步上前,高聲說道:“馮公此言差矣!”
“多年以來,征戰不休,民眾苦戰已久,人心思定。如今好不容易有如此機會,太後乃是出於體恤,順應民心,這才有意罷戰談和,於國於民,無不利好!李大司馬罔顧民心,欺國主年幼,仗位高權重,一心以戰邀功也就罷了,今日竟還做出如此忤逆犯上之事,簡直目無綱紀,駭人聽聞!”
“試問,大司馬此舉,與當初的亂臣賊子許泌,又有何區別?”
立於他身後的那些官員紛紛點頭附和。
“夫人難道忘記,你亦是高氏之女?高相公如今人雖不在朝廷,但高風亮節,...何人敢忘?他若是得知大司馬今日借勢如此肆意妄為,又豈能坐視不管?”劉惠又道。
議論之聲四起。眾人衝著洛神背影,指指點點。
洛神停步,轉身說道:“我父親如今若在朝廷,諸公難道以為,他會無視鮮卑人對長安之公然挑釁,如在場諸公一般,欣然去和慕容替議什麽和,講什麽南北治?”
她神色如常,但話裏的譏嘲之意,撲麵而來。
劉惠和身後那些大臣無不愣住,相互對望了一眼,麵上露出不滿之色。
一個須發皆白的大夫指著洛神,顫巍巍駭然道:“我與你父從前也常相互往來,乃是見你長大的。你身為高氏女,閨儀閫則,含章發秀,一向為世人所範。今日大司馬公然挑釁朝廷,你不加勸阻,一味盲從也就罷了,怎竟如此說話?”
這老大夫博綜藝術,善屬文賦,乃當世名士。那年許泌攻打建康,他隨帝後逃亡曲阿,事後受驚過度,歸來當即告老,這幾年,本已不見他在朝廷露麵了。
今日卻也被高雍容請來。
除了要向自己施壓,想來,她更是要用這種方式,叫天下人人都知,是李穆大逆不道,背叛朝廷在先。
洛神應道:“老世伯不問世事,名聲垂範。侄女方才之言,怎敢針對世伯?”
十六歲嫁了李穆,流年彈指,光陰逼人,當日那個滿心不甘,在新婚夜以刀向人的懵懵懂懂的女孩兒,又怎會想到,多年之後的今日,從出生之日起始,頭上便被冠以一個南朝最高貴的姓氏的自己,竟會如此地和他們相對而立。
一尺之水,卻如一道再也無法跨越的巨鴻深淵,橫亙在了她和建康這座皇城的中間。
她的心中,無限感慨。
就在這一刻,她忽然有些同情自己的父親。壯誌滿懷,亦非無能,卻脫不開他與生俱來的姓氏和門第的那道枷鎖,猶如陷足泥沼,跋涉半生,到了最後,非但壯誌難酬,連母親和她腹中那即將出世的孩兒也不知所終,意義何在?
她更心疼李穆。頂天立地的一個漢子,挽狂瀾於即倒,扶危廈於將傾,末了,他尚在裹血力戰的征途之中,他的女人,卻要被當作人質押於京師。不從,便是大逆不道,亂臣賊子。
如此一個皇朝,哪怕和她休戚相幹,血脈互溶,她又有何割舍不下?
“你們不記李穆功勞便罷,亂臣賊子!這就是你們對他這些年在朝為官的全部評價?”
她的目光,從那個一臉痛心驚駭的老官的麵上掃過,看向一張一張大臣的臉孔。
“容我猜一下,你們為何如此恨他。南朝上下,多年以來,養了無數的饕餮,個個高貴風雅,實則貪得無厭,即便已被喂得腦滿肥腸,亦是不肯停下那張與民奪食的嘴。哪怕隻是一小口,也不願意吐出。他卻叫你們吐出了吞入腹的東西,所以你們全都怕他,恨他,偏又拿他沒有辦法!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打壓他的機會,便是明知與虎謀皮,你們也是不願錯過。”
她唇畔浮上一絲冷笑。
“在你們的眼中,長安算什麽,洛陽算什麽,在胡人鐵蹄之下掙紮求生的那些北地遺民又算什麽。和你們從嘴裏吐出來的那點肥肉相比,這些全都不值一提。誰阻擋了你們搜刮民脂民膏,他就是亂臣賊子,你們便要除他而後快。”
四周闃然,馮衛漸漸麵露羞慚之色,沉默不言。
“劉侍中,我猜得對不對?”
洛神看向劉惠。
劉惠怒道:“一派胡言!你竟敢如此汙蔑朝廷群臣!”
洛神哼了一聲:“你們既將亂臣賊子之名扣於我郎君頭上,我自然要替他和你們說道說道。你們不承認也罷。”
她盯著劉惠,譏道:“劉侍中,你號為征虜將軍,但不知征過何方的虜,討過何方...的逆?若還要點臉麵,我勸你不如及早上表,求太後賜你一個曲阿將軍的名號,倒還名副其實。”
這是暗諷當年建康難時,他不肯隨高嶠留下護城,以保護帝後之名逃去曲阿的那件舊事了。
雖然氣氛凝重,但站在馮衛身後的幾個官員,都是當年隨同高嶠一道守衛過建康的,聽洛神如此公然譏嘲劉惠,還是忍不住低聲發笑。聽到自己笑聲突兀,急忙又握拳捂嘴,作咳嗽狀。
“你……你……”
劉惠那張白白淨淨的麵孔,這下漲得血紅,抬手怒指著洛神,氣得一時說不出話來。
“全都退下去!”
一直沉著麵孔的高雍容忽然開口。
劉惠狠狠瞪了洛神一言,在身邊幾人的扶持之下,怒氣衝衝離去。
江畔碼頭,很快隻剩下了洛神和高雍容兩人。
洛神立於船頭,高雍容立於江畔。
耳畔靜悄悄的,隻剩江水輕拍岸石發出的陣陣水聲。
“阿彌,在我心裏,從小到大,一直把你當成親妹妹。我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這一回,隻要你願意站回在我這一邊,我便既往不咎。”
高雍容說道。
洛神注視著她。
“阿姊,從小到大,我亦一直將你當成親阿姊。我知道你也不會全信慕容替的。你能告訴我,你為何寧可與虎謀皮,也不願李穆繼續替大虞北伐,收回故土,完成這樁足以載入青史的偉業?”
高雍容避開了洛神的注目,蹙眉道:“你要理解我。這幾年,他誠然對朝廷立了不小的功勞,但亦惹出了無數的麻煩。似方才劉惠那些人,我不能全然不顧他們的意思。這些,從前我都替他壓了下來。如今再打北燕,真的不是一個好時機。”
洛神搖頭。
“阿姊,都到了這一地步,你何必再和我說這些?李穆是帶兵的人,能不能戰,沒人比他更清楚了。”
“方才我猜過了劉惠那些人的心思,此刻不妨也來猜猜阿姊的所想。”
她凝視著高雍容的眼睛。
“阿姊,你和劉惠那些人不同。他們是恨他奪了他們世代的享利。你卻怕他奪了你權。怕世人眼中隻有李穆,不見蕭室,怕他功高蓋主,取而代之。所以你寧可守這半壁江山,偏安一隅,也不願他收複中原。”
“哪怕他沒有半分不臣之心,此前也未曾安插人手保我平安,任我留在這裏為質,你也是容不下他的,是不是?”
高雍容麵容一僵,咬牙道:“阿彌,比起大虞的江山和阿姊日後能給你的榮華富貴,一個男人算得了什麽?何況他出身低微,根本就不值得你為他如此!”
“我最後問你一遍,你當真要為那個姓李的,棄高氏與大虞不顧?”
她加重語氣:“我告訴你,李穆是沒有明日的!倘若你走了,你必會後悔!”
洛神微微一笑。
“我出生便冠以高姓,我母親是大虞的長公主,我更不會忘記,阿姊你從前對我的好。我本也不想如此,但今日卻不得不如此。因我知道,他值得我如此去做!”
“他便是真的如你所言,明日不複,我也必須要與他一道過完今日。這些年,為了這個朝廷,我和我的郎君,分別太久。我想他了,我知他也想我了。我要走了。”
“你放心,等我離開之後,登兒會平安歸來的,這一點,我必能向你保證。”
洛神朝僵立在岸邊的高雍容鄭重地行了最後一禮,隨即命樊成開船,轉身入了艙室,再無回頭。
樊成令水手就位,船在一片初升的朝陽之中,沿江朝西,揚帆而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