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雙魚村

字數:3424   加入書籤

A+A-


    “紅旗軍”為了提升機動力提高打劫效率,參加行動的所有戰士都是一人雙馬,去時備用馬都是空載,想必回來時應該馱運滿當當的財貨。

    為了趕夜路時身體靈活,鐵甲騎士都沒有穿鐵甲,而是穿著棉甲牽著馬走路上了羊腸小道,鐵甲都在馬背上馱著呢,所有的戰士臨戰前才會著甲。

    為了多給戰士們實踐的機會,黃漢這一次帶出了八百餘戰士。

    除了所有的騎兵還有一百人是挑選的騎術比較好的騎馬步兵,他們沒有鐵甲也沒有戰鬥任務,對他們的要求不高,隻要他們在騎兵兄弟們跟建奴接戰之時管好八百餘匹備用馬。

    介於“紅旗軍”人馬的擴充太快,裝備很明顯已經跟不上。

    有鐵甲和鐵麵甲裝備的五百騎兵戰士才被允許直接衝殺建奴,二百餘隻有棉甲和鴛鴦戰襖的明軍騎兵隻允許他們在發現建奴逃竄之時尾隨掩殺。

    雖然起大早趕路越走天色越亮,但是五十裏山路實在不好走,在付出了七八個戰士摔傷的代價後,隊伍在中午才趕到空無一人的雙魚村。

    有可能後金軍想留著這個叫做雙魚村的村子作為休息地,因此這裏沒有被刻意焚毀。

    一個完好的村子聽不見雞鳴狗叫,瞧不見人影,哪怕是在這早春二月的中午也給人帶來涼颼颼的寒意。

    裴大能遠遠看見故鄉的村莊就熱淚盈眶,進了村子再也受不了,嚎啕大哭起來,許多家鄉遭受後金軍洗劫的袍澤都心有戚戚焉,他們也紛紛紅了眼眶。

    反而是九裏台村出身的老家丁沒有那種義憤填膺的感覺,這足以說明大部分人都是屁股決定腦袋。

    後金軍劫掠永平府,九裏台村提前做了準備沒有一個鄉親遇難。

    成為黃漢家丁戰士的九裏台村子弟在這幾個月裏最起碼掙了幾十兩之多的銀子,家裏的生活條件肯定會大為改觀。

    家丁戰士們吃得飽活得滋潤,他們都愛上了砍後金軍搶財物,內心裏倒是希望這樣的痛快仗能夠多打幾年才好呢!他們根本沒多想後金軍的財物是怎麽得來的?

    什麽火癤子不疼?長在別人身上的火癤子不疼就是這個道理。

    黃漢把老家丁的表情看在眼裏了,很明顯這些人覺悟還不夠啊!

    大戰過後需要狠抓思想教育,要以後大用這些人,從現在開始就要培養他們保國愛民的拳拳之心。

    打遊擊不確定性太多,黃漢這一次出擊隻攜帶了三天糧草,這就意味著潛伏三天沒有目標出現計劃就落空了,如果不趕回遵化就得忍饑挨餓。

    但是曆史上的記載應該不會有過多偏頗,後金軍入關的主要目的就是劫掠,因為他們被大明的四方布置困死在遼東,再加上小冰河惡劣氣候導致北方過於寒冷,糧食的產量銳減。

    其實天啟年的遼東經略熊廷弼才是難得的帥才,算得上是雄才大略,他采取的經濟封鎖效果斐然,導致後金的糧食匱乏,如果能夠長期以往,建奴真的會被困死。

    否則喪心病狂的野豬皮也不會下達汗瑜屠殺無穀之漢人。老奴努爾哈赤在天啟四年正月喪心病狂下九次汗諭,清查所謂的‘無穀之人’。

    並諭令八旗官兵應將無穀之人視為仇敵,抓捕他們送到老奴定都遼陽時所建的都城東京城。最後老奴於正月二十七日下令,殺光從各處查出送來之無穀之尼堪。

    努爾哈赤的強盜思維作祟,應對糧食危機簡單粗暴,他沒辦法打破大明的布局獲得大量糧食,隻能采取從漢人口裏奪食養活八旗子弟。

    老奴認為當時的遼東有幾十上百萬漢人,漢民們如果沒有糧食吃一定會揭竿而起,與其要忙於平叛還不如防範於未然,先把有可能餓肚子的漢民殺個幹幹淨淨再說。

    成為後金大汗的紅歹是意識到如果大金國不能得到大量糧食,勢必會餓死大量阿哈和包衣奴才,這又會使得種田的免費勞動力不足,會加劇糧食的減產。

    要解開這個死結唯有利用八旗子弟強大的機動力和無與倫比的野戰能力,於是冒險打進大明關內狠狠地搶一把成為了奴酋的選擇。

    如今這些野蠻人做到了,但是兩千餘裏的長途運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他們必須建立多個轉運站,遵化城由於他們的驕狂被瞧不上眼的劉之綸的花子軍奪取。

    建奴現在經營三屯營城再也不敢大意,大量從京畿之地搶來的錢糧在城中堆積,不斷有甲兵押著幾千漢人壯勞力牽著牲口、趕著大車或者肩挑背扛往北經過龍井關往關外運輸。

    黃漢估計建奴在龍井關北二百裏之內應該還有一個大型物資囤積地,但是他不敢帶兵前去突襲。

    因為來到天蒼蒼野茫茫的大草原,萬一被韃子輕騎兵纏上,再被建奴堵了長城的破口,好不容易才積攢起來的這些人馬有可能會全軍覆沒。

    黃漢沒有自大得認為“紅旗軍”天下無敵,在有幾萬建奴、韃子騎兵能夠快速調動進行圍追堵截的地方,他不能造次。

    如果建奴回了遼東,蒙古左右翼騎兵也回老家了,黃漢倒是敢出關以奇襲戰的方式討伐那些助紂為虐的韃子部落,把他們劫掠的漢民和物資搶回來,外加奪取他們的戰馬和牛羊作為利息。

    “紅旗軍”到達目的地即刻吃飯檢查裝備穿戴盔甲,宋鵬飛依舊負責偵察。他帶著趙坤、劉四海幾人已經上山瞭望,手語接力的戰士已經配合過多次,如今已經有了默契。

    一直等了近兩個時辰,在山上瞭望的宋鵬飛才有情報傳來,一支大隊伍出現在離雙魚村十裏的山路上,他們前進的速度不快,估計到達時間需要半個時辰左右。

    隊伍裏牛馬大車很多,有兩三千漢人,押運的後金軍人馬裏應該有一個韃子百人隊,領頭的應該是不足一百建奴披甲人,旗丁、包衣奴才的人數有二百幾十。

    如此可見往口外運輸乃是後金軍有組織有計劃的行動,再也不是零零散散的各牛錄私自行為。

    ————

    書友們這段時間猛砸推薦票導致小作在曆史類推薦票排名進入前六十,把諸多大神超越了,謝謝書友們,咱們齊心協力繼續砸推薦票,咱們來個亂拳打死老師傅。(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