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恐怖金軍

字數:7227   加入書籤

A+A-


    上回書說到,彭毅誠不讓華夏鐵騎出戰,帶著1萬5千轉化過的步軍攻擊2萬遼軍大陣,不過一個下午,便打的遼軍大敗虧輸。

    ……

    天道軍和遼軍這一戰,從午後殺到日落,才算徹底結束。

    待林衝帶著追擊遼軍的馬軍返回時,梁山其餘幾軍,也全都趕來了密雲縣。

    彭毅誠傳下將令,教大軍在縣城外安下營寨,殺豬宰羊,在軍中大排慶功宴席,自不必說。

    功績薄上,彭毅誠自己打退遼軍主將阿裏奇,打死副將楚明玉,記為此戰首功,無人不服。

    林衝帶前軍迎戰契丹甲騎2000餘,殺死殺散1200餘,記為此戰次功。

    董平、張清、楊誌、徐寧、索超等五人,各自帶軍士,殺死殺傷千餘京州軍,也都依次敘功。

    梁山征遼首戰,便得了一場大勝,眾兄弟都好不痛快,雖然軍中不讓吃酒,但也都多吃了幾碗肉湯。

    隻有那李逵嚷嚷著抱怨,叫道:如讓他上陣去殺,管保能砍下幾千顆契丹狗頭。

    唯一遺憾的是,密雲縣裏的契丹人和漢官,早已帶著錢糧退入檀州城中,隻留下了一些窮苦的漢人百姓。

    讓本以為能有所繳獲的彭毅誠,心中大感失望。

    到半夜時分,慶功宴散了,梁山大小將領各自回帳安歇,軍中功曹這才來到彭毅誠帥帳,將此戰的戰果報他知曉。

    此戰,梁山大軍共傷520餘人,亡13人。

    因有後勤馬車為傷兵療傷,520餘傷員中,有483人一月內便可痊愈歸隊。

    隻有37人永遠無法上陣殺敵了。

    最終梁山大軍的戰損,實際隻有50人而已,其中17個華夏鐵騎,21個長矛兵,12個劍兵。

    而遼軍那邊,則死傷1萬餘,跑散5000餘,俘虜4000餘,還繳獲了2300多匹軍馬(契丹甲騎為一人三騎)。

    俘虜的軍士中,基本都是京州軍的漢族壯丁。

    最後跑回檀州城中的,不過1000餘人。那阿裏奇這回倒是命大,帶著十幾個親兵,最終跑回了檀州城。

    如此戰損比,當真是古今罕見,便是成為全勝,也不為過。

    彭毅誠聽了這結果,心中卻依然有些不滿。

    若是在遼國軍力巔峰之時,天道軍能隻戰損50人,便將2萬2千遼兵打成這般模樣,彭毅誠肯定會欣喜若狂。

    但如今已是遼國末年,遼國軍隊的戰鬥力,和巔峰時期相比,十不存一。

    不過兩年後,遼國號稱百萬的契丹甲騎和京州軍,便會被南下的金軍,輕而易舉的滅掉。

    麵對這樣2萬比宋軍好不了多少的遼軍,彭毅誠的天道軍還是損失了50人,打了整整兩個時辰,才能徹底擊潰他們。

    但這種戰績,並不能讓彭毅誠滿意。

    因為他通過直播觀眾的介紹,清楚的知道,就在8年前,完顏阿骨打在出河店大捷時,曾經率領3700女真驃騎,大敗了遼國10萬大軍。

    就在出河店大捷後不到兩年,完顏阿骨打又帶著2萬金軍,大敗了遼天祚帝率70萬大軍。

    這已經幾乎傾盡了遼國全部兵力,企圖一舉消滅新生的金國。

    這場大戰當中,金、遼兩軍的比例,達到了驚人的1比35,但最後卻以金國大獲全勝告終。

    在人類戰爭史上,這種以少勝多的戰爭,都是極其罕見的。

    後來也正是以這2萬女真騎兵為主力,金國先滅亡了遼國,後又打垮了北宋。

    可以說以一己之力,先後滅亡了兩個兵力全都超過百萬的龐大帝國。

    而那句所謂的:“女真不滿萬,滿萬則天下無敵”,便是從這時候開始流傳起來的。

    但後世之人,對金國建國之初這2萬女真騎兵,到底是如何組建、如何攻擊、使用什麽樣的武器和甲胄等等問題,都完全搞不清楚。

    至於他們如何依靠2萬人,就實現如此多奇跡一般的戰績,更是沒有任何確切的曆史記載可以參考。

    如果按照金軍前後幾次的戰爭表現來看,這2萬神秘的女真騎兵的戰鬥力可謂恐怖。

    即便是全部都由轉化兵種組成的天道軍,好像也比不上這支女真騎兵。

    但彭毅誠更願意相信,並不是女真騎兵真的比轉化出來的特殊兵種還強。

    相反,他認為全都由百戰精兵組成的天道軍,硬實力應該比這2萬女真騎兵還要高出一截的。

    他認為,如今天道軍和這2萬女真騎兵,真正差的是主將的統帥能力。

    彭毅誠的統軍能力,和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相比,應該有著巨大的差距。

    彭毅誠作為一個現代宅男,他目前隻是靠著李元霸的武將模板,每次上陣先是衝鋒陷陣,殺敵鬥將,然後趁著對方士氣低落,再率大軍掩殺過去。

    這種統兵指揮的方式,根本就是靠硬實力,死打硬拚而已,可謂是半點技巧都沒有。

    現在的天道軍就像一個身體很強大,但大腦反應和協調能力不足的莽漢,隻能“結硬寨、打笨仗”。

    這自然不能和天生就會打仗的完顏阿骨打相比。

    更讓彭毅誠鬱悶的是,即便是在梁山108名好漢之中,善於廝殺的很多,善於計謀的不少,甚至還有善於道法的。

    但就是沒有真正善於臨敵機變、指揮若定的將才。

    起碼能和完顏阿骨打這種戰爭天才相比的將領,梁山當中絕對一個也沒有。

    這就意味著,彭毅誠唯一對付這2萬女真騎兵的方法,就是盡快拿下遼國,積累更多的資源,轉化出更多、更先進的特殊兵種,才能確保不被“無敵”的女真騎兵一波碾壓。

    想到這些,彭毅誠對今日白天的大勝,也沒有什麽興奮的感覺了。

    待功曹退出帥帳外,他便和直播間觀眾道別,倒頭大睡去了。

    第二日一早,彭毅誠起床吃過早飯。

    隨後便即刻升帳,傳令梁山大軍,水陸並進,離了密雲縣,直奔檀州城殺去。

    卻說檀州城守洞仙侍郎,昨晚見到阿裏奇帶著殘兵敗將,返回城池。

    聽得阿裏奇回報,說是此番和梁山大軍接戰,折了楚明玉不說,還被殺死殺散2萬餘大軍,可謂損兵折將。

    洞仙侍郎這才知曉,梁山大軍非比尋常,實力不可小覷。

    他當即下令,檀州城中剩下的2千甲騎、2萬京州軍,俱都堅閉城門,不得出城迎敵;城中但有敢言出戰者,定斬不饒。

    這洞仙侍郎剛剛準備停當,那邊便聽手下軍士來報,說城邊潞水之上,來了無數梁山水軍戰船。

    洞仙侍郎當即大驚,連忙引著手下眾番將,登上檀州城頭觀看。

    隻見城下潞水之上,果然有數百艘海鰍船,在城下河岸邊,往來穿梭,卻不靠近城邊。

    這洞仙侍郎看了,立即便想教人放箭,卻被手下另一名漢將曹明濟勸住。

    這曹明濟道:“侍郎大人,從我檀州城頭到那潞水岸邊,也有150餘步遠。雖從城頭射出的箭矢,勉強能射到潞水對岸。但梁山戰船在河上往來穿梭,我們十箭裏也未必能射中他們一箭,不如等這些海鰍船靠近城邊,再放箭不遲。”

    洞仙侍郎想來有理,當即下令,待那些大船到了城邊再射,不得隨意浪費箭矢。

    可惜那些海鰍大船卻根本不往城下來,卻都在潞水對岸,離城最遠的一個小灣裏停下了。

    又有無數梁山軍士搬了長木板,運上船去,看得檀州城上眾人,俱是一頭霧水。

    又過了盞茶功夫,梁山陸軍十萬大軍,搖著大旗,呼喝呐喊,一路耀武揚威,朝潞水岸邊殺來。

    那洞仙侍郎在城上遠遠一看,這梁山大軍甲胄齊備、軍容嚴肅,十萬大軍分成11個大陣,鋪在檀州城外四處,每個方陣齊整無比,方陣之間距離統一,一看便是些精兵強將,絕非他手下京州軍能比。

    洞仙侍郎看得心驚,便問逃回來的阿裏奇道:“這梁山軍士,當真如所說那般精銳?”

    阿裏奇大敗虧輸回城,如不是契丹人,早已被看了腦袋,這時當然盛讚梁山軍威。

    他口稱道:“不敢隱瞞侍郎。那梁山大軍中,有一支叫做天道軍,便是梁山賊首宋江的親衛。昨日我們便是敗在這支精銳手下。我觀這天道軍中,俱都是百煉的精兵,還有一支精騎,隻有2000餘,但也刀槍不畏,衝殺起來,無可披靡。至於楚明玉卻是被那宋江被人,用一隻金錘砸死的。”

    洞仙侍郎道:“那個叫宋江的蠻子,長得什麽模樣?”

    阿裏奇指著城下潞水對岸上說道:“城下兀那個五短身材,臉色黝黑,騎一匹白色駿馬的,便是宋江本人。”

    洞仙侍郎攀著女牆邊去看,卻被彭毅誠看到了,他叫人抬來一隻鐵臂鋼線的巨弓。

    這是他在九宮嶺,教匠作處的農民,親自給他打出來的。

    就是為了彌補他隻能近攻,不能遠擊的弱點。

    這弓上有10石的巨力,能射到300步開外,常人別說使用,便是輕輕彎弓都做不到。

    彭毅誠如今兩膀之間,有千斤巨力,才能使得如此巨弓。

    隻可惜,他卻隻是能用,並沒有什麽準頭。

    這時看到檀州城上,好似有個大官在上麵往他這邊查看,彭毅誠一時興起,抬起巨弓,對著城上便射了一箭。

    那特製的巨大箭矢,化作一道烏光,竟從這侍郎耳邊飛過去,直接射中了他身後的一杆大旗旗杆上。

    侍郎頭上的官帽,竟被那箭矢帶起的勁風吹掉,披頭散發,好不狼狽。

    侍郎左右手下,這時才反應過來,齊聲驚叫,上來看那侍郎如何。

    隻是城上大旗的粗杆,竟被這一箭射透了,向著侍郎等人這邊倒了下來,砸在洞仙侍郎背後幾個親兵身上,卻讓這侍郎又躲過了一劫。

    等旁人將洞仙侍郎扶起,他身後兩個親兵,已被大旗杆砸得骨斷筋折,哀嚎不止。

    侍郎教人將這兩人抬走醫治,擦擦頭上的冷汗道:“這個宋蠻子,當真如此利害!”

    說罷,也不敢在城頭上再呆,連忙帶人下城,急急忙回了官衙,一麵寫了一封急表,申奏大遼狼主支援;一麵又再次修書,請求臨近各州救援。

    卻說彭毅誠射出一箭之後,也不管城上的人是死是活,將巨弓放下,教人喚來了“破城軍”統領淩振。

    淩振很快便引著破城軍來了,彭毅誠令他先遣500農民,在檀州城南門外,200步遠的潞水岸邊,3日內修20座10丈(宋一丈約1.9米)高的箭塔。

    這些箭塔上,需能站下1000餘長弓兵才行。

    讓他們可以站在箭塔頂端,朝那檀州城頭上放箭。

    又讓淩振再派200名農民,將隨軍帶來的20座投石器,在箭塔後方50步外,全都拚裝架設好。

    這些投石器有效射程都超過260步,即便放在箭塔後麵,也能輕鬆將300公斤的石彈,輕鬆打到城上。

    剩餘的梁山十軍,除了彭毅誠統領的“天道軍”負責護衛“破城軍”,在檀州城南門外安營紮寨。

    其他九軍,便分別其他三門外安營駐守。

    每一門外,都有2萬餘兵馬圍困,不教這檀州城中一兵一卒逃走。

    隻待三日後,箭塔和投石器準備妥當後,便是梁山大軍攻城之時。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