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 地球生態報告

字數:3253   加入書籤

A+A-


    葉涵很快就找到了一份特別的通報,文件標題特別辣眼睛,居然叫做《地球生態報告》,下麵還有個副標題叫《野生巨蟲情況調查》。

    葉涵腦子有點懵,報告不奇怪,調查也沒啥,但是這兩份文件出現在上麵發給他的通報裏頭,可就有點不那麽尋常了。

    他好奇地點開報告,從頭開始仔細閱讀。

    然而葉涵沒想到,報告一開始說的居然是鏡湖事件,把巨蟲出現在地球上的過程簡單說了一遍,作為鏡湖事件的親曆者,這一段實在沒什麽好看。

    第二段總算進入正題,說起了地球如今的情況——由於人類的強勢反擊,除非洲和南美洲外,各大洲的野生蟲群遭到毀滅性打南,目前已經找不到災害級別的巨蟲種群,而這種蟲群,恰恰是最容易被外星人控製的蟲群,同時也是對人類威脅最大的蟲群。

    不過各國軍方隻對大規模蟲群實施強力打擊,卻對沒有種群的野生獨行巨蟲和小規模蟲群大開方便之門,不止不予以消滅,反倒十分縱容。

    這事葉涵知道一點,各國之所以不理會這些沒組織的散蟲,一是因為沒那個時間,二是因為散蟲的危害比較小。

    不過這一現象引起了各國民眾的強烈不滿,紛紛要求徹底消滅野外巨蟲。

    但野外巨蟲是那麽好殺的嗎?各國早就達成一致,不僅不能濫殺,還必須加以保護!

    是不是很奇怪?當然不。

    地球的生態平衡早就被蟲災打破,先是野生動物種群基本滅絕,後來外星植物也摻了一腳。

    眾所周知,外星植物的生命力極其頑強,它們不斷搶占本土植物的生存空間,隻有少數本土植物能和外星植物一較長短。

    野生巨蟲在長達十餘年的時間裏發展出了完整的食物鏈,即有數量眾多的食草巨蟲,也有數量較少的食肉巨蟲。

    也就是說,絕大多數野生巨蟲以植物為食,而且它們更喜歡吃肥厚的外星植物,而不是地球的本土植物!

    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外星植物搶占生存空間的速度,間接起到保護本土植物的作用,對保持地球的生態平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就像報告裏說的那樣,野生巨蟲對如今的地球意義等同於蟲災前的野生動物種群,不應該,也不能簡單粗暴的一滅了之!

    而且這種情況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不可能出現改變,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野生巨蟲必然是地球上最龐大的野生動物種群。

    葉涵看到這裏不禁歎了口氣,報告上雖然沒說,不過是個人就知道,聯軍已經把所有力量投入戰略反攻行動,根本抽不出人手清除野生巨蟲。

    而且野生巨蟲也沒那麽好清理,它們的足跡遍及全球,不成組織但數量驚人的龐大,以人類現今的軍事實力,徹底消滅蟲群就是個笑話,就算徹底解決了外星人,消滅野生巨蟲也是個巨大的挑戰。

    以葉涵的學識,他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讓時間洗盡鉛華,讓野生巨蟲自生自滅。

    這個過程絕對不是幾百幾千年可以完成,說不定需要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年,等海洋中的本土生物重新登陸,才能逐漸發展出新的本土生物種群……

    葉涵好像在哪兒聽過,說地球上一共有過幾次生物大滅絕,以地球如今的情況來看,蟲災是絕對意義上的生物大滅絕,那麽以往那幾次,會不會也是同樣的原因?

    隻是稍微想那麽一想,葉涵就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如果恐龍滅絕是因為外星人入侵……如果三葉蟲滅絕也是因為外星人……還有什麽東西滅絕來著?

    人生不過短短幾十年,隻能用想象見證鬥轉星移,還有滄海桑田的漫長變遷。

    不過調查報告裏並不是這麽認為,作者認為將來的發展有兩種情況,一是地球環境不適合巨蟲生存,巨蟲大量滅絕,屆時在蟲災中幸存的野生物種將得到巨大的發展空間,隻要人類不橫加幹涉,地球的野生動物種群很快就能恢複……當然了,這裏的很快是以地質年代計算。

    二是巨蟲越來越適應地球的環境,迅速發展出大中小各種體形的蟲類種群,最後變成地球上真正的優勢種群,到那個時候,人類反倒更像外來戶。

    做出這兩點判斷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全球氣溫仍在緩速升高,氣候越來越適合蟲類生存。

    二是巨蟲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極強,有可能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迅速進化,最終全麵占領地球。

    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巨蟲堪稱恐怖的生育能力,雖然巨蟲數量受環境限製,不可能無限製擴張,但生育上的優勢絕對是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還好,這份報告隻是假設,而且在做出這種假設之後,又從巨蟲的身體結構、生活習慣等方麵對巨蟲本身的缺陷做了非常詳細的分析,認為巨蟲本身就是生物學上的bug,沒有外星人幫巨蟲開掛,野生巨蟲種群的崩潰速度很可能比預想中還要快。

    報告中還列舉各大洲最主要的野生巨蟲物種,把喜歡吃外星植物的巨蟲列為有益,把喜歡吃本土植物的算做有害,把喜歡吃巨蟲的單獨列舉,最後還把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巨蟲挑出來重點論述,特別是那些有重要經濟價值的巨蟲,更是重點中的重點。

    葉涵毫不意外地看到了巨蝸牛的論述,心說這個作者搞不好也是個吃貨!

    報告的末尾,作者認為不管巨蟲發展還是崩潰,都將嚴重影響全球生態平衡,因而建議高層必須做好兩手準備,必須時必須果斷出手幹預,避免生態係統出現雪崩式崩塌。

    看到這時在,葉涵總算明白了這份生態報告到底想說什麽,他覺得這位作者的用心或者是好的,可是報告的內容未免有些危言聳聽。

    地球經曆了那麽多次生物大滅絕,地球生物依然發展到了今天,不管巨蟲對全球生態究竟有什麽樣的影響,都隻是短暫的陣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