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牛筆的“真人”

字數:4375   加入書籤

A+A-




    士兵死了,但這口肉,還是為他端了上來。中國人有句話:吃了上路飯,才有力氣上路。

    ……

    朱桂坐在椅子上,揉著眉心問道:“重傷的都處理了嗎?”

    死的已經死了,活著的人還要處理。

    侯保回道:“王爺,重傷的均已處理。”

    雖然文人有各種各樣的毛病,但是在細節處理上,他們還是比大老粗好用。如果是個大老粗負責傷員,死上一半都是輕的。而在侯保手中,不僅才死了二十個人,更是短短一天便處理了所有傷員。這是組織能力,他無法保證處理過了就不會死,但是處理過,總比不處理的好。

    朱能感覺朱桂的身上似乎有些冷冽之氣,就問道:“王爺,雖然天氣不是太熱,可那些屍骸終究不好存放,要掩埋嗎?”

    “我聽說越人都是不怕死的。”

    朱桂的語氣淡淡的,可卻讓人感覺身上發寒。

    “令!”

    朱桂的手捏住了扶手,用力之大,以至於扶手直接化為糜粉。

    “造京觀!”

    朱桂的眼中冷冰冰的道:“不必分為幾個,就一個,就壘在那些越人偷來我大明的小道上。”

    嘶!

    在場眾人無不對朱桂的狠勁暗自心驚。

    “王爺,那小道是越人經常走動,那數千人的屍骸築成京觀,那條道估摸著再也沒人敢走了。是否有毀朝廷聲譽。”

    還理由……

    朱桂看著他們,就淡淡的道:“不用擔心,蠻人畏威而了懷德。本王以為這樣做,仗反而會好打了。不礙事。”

    中原文明進步太快,特別是人文文明,事實上來說,除了諸夏民族之外,在整個人類史上,都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如同諸夏民族進步這樣快的人文文明了。

    沒有奴隸,便步入了封建王朝。

    而封建一統剛一建立。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的那一聲呐喊響徹天地之後,漫長的兩千年史之中,無數的英雄豪傑揭竿而起,埋葬了一個又一個看似強大、不可一世的王朝。

    前赴後繼,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始終貫穿了中國的曆史。

    幾乎沒有一年,沒有農民不造反。

    無論是武之盛的大漢也好,還是文之仁的大宋也罷。

    廣大農民,也從未停止反抗。弄的中國的皇帝們不得不重用儒家,以進行精神麻痹和忽悠、拉攏、宣傳之下,盡可能的讓百姓們停留在反貪官不反天子,做壞事的都是貪官,聖天子是愛民如子的。

    但其他民族和其他國家呢?

    就拿這越人來說吧!

    以目前朱桂所知的情況,越人還是施行的半部落半奴隸製。

    幾乎占據了九成以上的下層百姓是沒有個人財產的。

    樹木搭建的小窩,鋪上樹葉,就是他們的窩。

    即便是這樣,他們還得為頭人們耕種、打仗,甚至欺淩玩樂至死。

    敢不服從,就是殺殺殺!

    而從他們有曆史的記載中,越人從未遇到過任何下層的反抗。

    與此同時,貴人們需要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基本上是沒用。貴人們隻需要玩樂就可以了。

    當貴人們看到中原人擁有比他們還好的物件,戰爭便爆發了。

    而且沒有人敢去反抗,甚至都沒有人質疑貴人的這種做法--沒有便搶。

    上至部落頭人,下到百姓和奴隸,都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

    濕熱的半島,大自頭不斷生長的各種食材,哪怕不工作也不必擔心餓肚子。

    但是為了貴人的喜好,他們就是去偷去搶。如果不去偷去搶,貴人們就剝奪他們吃飯的權力。甚至是一度被逼得餓殍無數,即使這樣,也沒有人敢反。

    隻能乖乖的忍受貴人的剝削和壓迫,直到他們去了,被允許吃飯了,他們才敢吃。甚至他們為此還研發了一個功法,可以讓自己少食。

    像後世那些消瘦如骷髏的大師,可以埋入地下,幾日不食,便是這類功法的傳人。

    何曾出現過像中國的農民起義這樣悲壯的場麵?

    頭如雞,割複鳴,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欺!

    在這樣的起義聲浪中,曾經橫掃世界的秦帝國轟然倒塌,席卷了大半個地球的蒙元帝國分崩離析。

    這就是中國的人文,中國太過先進的人文。

    但可惜的是,中國人自己卻不知道。

    中國人,特別是儒家一直認為天下人,無論華夷人心都是相同的。

    這也是中國人的思維特性,以己度人,總喜歡將自己的民族特性代入其他民族,完全不顧兩者的巨大差異。

    就算是後世最新誕生的美國,也從來不是底層人民不堪壓迫建立的國家。其本質上,還是南方的農場主貴族與北方的工業主新貴的一場權力遊戲。

    當然,這些都沒有必要解釋太多。

    解釋了也很難讓中原百姓相信。所以朱桂直接快刀斬亂麻。

    殺!

    現在殺不了貴人,那就先殺他們的手下。

    他還就不信了,他們的貴人(自己的同胞)都可以殺的他們幾千年不敢反。朱桂為什麽不可以?為什麽要優待他們?朱桂又不是他們的爹。

    朱桂去了戰俘營。這樣的事,還是戰俘去做的好。戰俘去幹,既可以保護明軍的名聲,又可以恐嚇他們。

    隻有親身經曆了,讓他們明白了比他們頭人給他們的恐懼還大,他們也就服了。

    所謂的戰俘營,其實不過是用木柵欄包圍著的一片空地。

    畢竟沒有回城,隻能隨便伐木來造。

    說句題外話,這戰俘營本身也是戰俘自己修的。

    周圍巡邏的軍士看到朱桂後,都紛紛的報以崇敬的目光。

    軍人是很簡單的,他們喜歡強者,朱桂一人一刀愣是斬的越人近不來前。

    這,就是強者。

    如果這個強人再愛惜一下士兵的生命,就足以讓他們效死了。

    至少目前來看,朱桂幹的不錯,頗有些於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的千古名將風采。

    反正大明的戲、評書,都是這麽演,這麽說的。

    不管是什麽仗。隻要名將一出,就可以殺敵、殺敵、再殺敵了。

    雖然這種事是宣傳,也就是在吹牛筆,但問題是百姓們喜歡,士兵們也喜歡。

    而朱桂簡直就是吹牛筆之後,從牛筆中走出來的“真人”!(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