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

字數:4673   加入書籤

A+A-


    第一卷風雨飄零

    又是新的一天開始,天空茫然一片,狂風驟雨敲打著花草樹木,洗滌著皇宮裏裏外外的汙穢。

    殿內,崇禎皇帝閉著眼睛斜坐在寬大的龍椅上,手指敲打椅背,仿佛在聽風觀雨,坐等雲舒雨散。

    隻是,這可能嗎?

    對此,上任才幾天的崇禎皇帝表示,諸位愛卿你們想多了,朕還沒舒心到那個程度。

    別看朕這五六天來又是重開東廠、錦衣衛,又部分調整了皇宮十二監的崗位,並且還收買了皇宮內的一波人心,好像大權在握,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要是這麽想,在不想搞事的前提下,好像可以。坐等崇禎十七年平平安安地自掛東南枝,那樣還有幾年好活。

    甚至,因為有了東廠和錦衣衛,還可以搞點小錢,不用像本尊一樣那麽苦逼,可以錦衣玉食活得相當舒坦。

    或者,提前找一個小島抑或占據一大片苦寒之地,弄點錢和人苟且活到崇禎十八年,十九年……

    可問題是穿越而來的崇禎皇帝跟本尊一樣,也是一個鐵頭,也是一根筋的傻缺,就想重振大明寧死而無悔!

    既然如此,那就要搞事的節奏了,而且還得大搞!

    可想搞事,又是大搞,那就要麵臨時時刻刻落水的危險,可能連想自掛東南枝都不行。

    因為朝堂上那些“正人君子”太強大了,手段既卑劣又隱蔽,連讓你中招都查無可查。

    就像正德皇帝,厲害了吧,搞了三廠一衛,親自上戰場和蒙古人對砍並且不落下風的猛人,結果落水唱涼涼。

    還有天啟皇帝,在魏閹如此強大的保護下,不也照樣落水唱涼涼。

    所以,崇禎皇帝表示,要想搞大事,現在的自己還不夠強大,道友們還沒到位,基本盤太弱。

    本尊被正人君子忽悠瘸了腿折了臂,魏忠賢高峰時期的六萬錦衣衛,現在登記在冊的隻有八千多人。

    這其中還包括許多文職和大量混吃等死的老人。

    其他的要麽在清除魏閹的時候被殺了,要麽被遣散,還有的則脫離錦衣衛另謀生路。

    要想重新整合恢複戰鬥力,那還需要一段時間,目前還在整合蟄伏期。

    不過,大事現在不好搞,小打小鬧殺幾個人弄點錢是應該沒問題的。

    至少,要讓皇宮的用度體麵些,重新開張的東廠和錦衣衛能夠恢複過往的威風,凝聚身邊龍腿子的人心。

    輕柔的腳步聲驚醒了沉思中的崇禎皇帝,方正化抱著一摞的奏折,輕輕的放在禦案上,並依照政事、兵事、民事等輕重緩急依序擺放。

    崇禎皇帝暗自點頭,這位在曆史上留下力戰而死,殺死數十人的太監,能文能武,而且還忠心,考核期已過,是時候開始重用了。

    “方大伴,擬詔:禦馬監掌印太監高起潛,四處索賄軍中將領,以至將士怨聲載道,軍心渙散,著白綾三尺賜死!

    所有錢財物產一律沒入內庫。

    其門下徒子徒孫,一並照此辦理!”

    方正化心裏一驚,這可是大事。

    高起潛是信王潛邸老人,向來深得皇爺信任,怎麽突然間就被賜死?

    不過,麵上他卻是愈發沉穩,隻是忠實地執筆記錄崇禎皇帝的口諭。

    從隨堂秉筆到隨身秉筆太監,也就是托了王承恩、曹化淳近段時間忙,方才有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可要珍惜才是。

    片刻時間,聖旨書寫完畢,崇禎皇帝蓋上私章說道:“方大伴,你即刻去保定辦理此事,務必辦得漂亮。

    禦馬監掌印的位置,由你暫代,切不可學高起潛,再讓朕失望傷心!”

    說完,搖搖頭臉上露出哀切失望之色。

    哀切嗎?失望嗎?

    不存在的,高起潛跟他有毛的關係,這隻是做給方正化和其他大太監看的,籠絡身邊人心。

    畢竟,高起潛是信王潛邸的老人,方正化、曹化淳、王承恩等皆是,多少會有兔死狐悲之感。

    其實,高起潛如果不是間接害死盧象升,又陷害孫傳庭坐了三年牢,隻是貪墨一些銀兩,崇禎皇帝也沒必要處死他。

    大明朝到了現在,整個朝廷還有不撈錢的嗎?

    能收錢辦事,就算是好人了。

    隻是考慮到最近開銷有點大,又是賞賜宮內時服又是提高皇家用度,所以先提點備用金用用。

    “謝皇爺恩典,奴婢定不敢辜負皇爺厚愛!”

    方正化匍匐在地,又驚又喜的答道。

    他萬萬沒想到幸福來得如此突然,卻又有些惶恐。

    禦馬監是皇宮內僅次於司禮監的第二大宦官衙門,負責龍驤衛與虎鑲衛的軍隊調度,隨時保護皇爺安全。

    同時,配合錦衣衛負責必要的儀仗,負責禦廄兵符以及草場的管理,替皇爺打理皇莊皇店。

    真真切切的位高而權重。

    可前任高起潛的事情,卻讓他有些捉摸不透皇爺心思?

    “那就好,隻要方大伴能忠心皇事,處處體國,朕必許你一場富貴!”

    對這個經過檢驗的忠烈之士,崇禎皇帝的臉色很和藹也很親切。

    這就是穿越者最大的好處了,知道誰忠誰奸,真實本事如何,實在是酸爽得不要不要的。

    雖說不可能知道所有人忠奸,但有那麽幾個,也就足矣。

    方正化吃了一顆定心丸,扣頭謝恩離去。

    囊外必先安內!

    既然已經動手,不妨索性一次性解決問題,先把大明皇宮弄成一個鐵桶再說。

    不然,這大明皇宮就像一個四處漏水的破桶,宮裏一有什麽消息,外麵朝臣立馬知道。

    想到這裏,崇禎皇帝把偏殿的秉筆太監高時明叫來,吩咐他成立西廠,負責偵緝十二監、四司、八局的太監宮女。

    但和原來西廠可以緝偵東廠和錦衣衛不同,這次隻對內不對外,權利小了很多,也更有針對性。

    高時明俯身領命離去,崇禎皇帝內心也終於舒口氣。

    隨著兩廠一衛重新組建,他的安全感也增加了許多。

    都說本尊崇禎皇帝生性猜忌多疑,現任表示,你他娘的來試試?

    大明朝臣什麽德行,崇禎皇帝又不是不知道,身處局中,若沒有穿越的金手指,安能辨忠奸?

    就算這樣,崇禎皇帝也是時刻擔心,總有刁臣想害朕!

    要是大明的朝臣都像宮內的太監一樣,對朕忠心耿耿,任意揉捏,那該有多好?

    望著殿外愈發密集的風雨,崇禎皇帝喃喃自語。

    “皇爺,文淵閣大學士溫提仁求見?”

    正當崇禎皇帝陷入無限YY時,宮內小黃門進來稟報。

    崇禎皇帝唇角高揚,臉上抹過一絲詭笑,有點意思,幾天沒上朝,朕的首輔終於坐耐不住了。

    萬曆、天啟皇帝幾年不上朝沒事,擱在朕身上五六天就不正常,誰慣的臭毛病?

    “宣!”

    崇禎皇帝緩緩吐道。(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