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人精首輔

字數:5091   加入書籤

A+A-


    第一卷風雨飄零

    為什麽會有兩本奏折呢?

    這就是溫首輔的奸詐之處。

    秉持公私兼顧的原則,其中一本是他夾帶的私貨,裏麵有他的政敵,準備看崇禎皇帝的風向走勢,再做選擇。

    如今看來,卻是有些不合時宜了。

    皇上準備用內庫供養關寧邊軍,可作為深受崇禎皇帝寵幸的首輔,皇宮的財務狀況他比誰都明白。

    前幾年就開始陸陸續續變賣宮內物件,內庫能有什麽銀兩?

    那麽,答案呼之欲出,皇上是鐵了心要查朝臣貪腐用於養軍,或許還有其他手段也不得而知。

    但不管怎麽,自己必須全力配合,萬不可此時夾帶私貨。

    否則,彈劾的官員抄不出什麽銀兩來,皇上的板子必然打在自己身上。

    甚至,他還從皇上一係列的動作中看出隱藏的深意和目的。

    一是為了親自抓軍權。二是減少邊軍的支出。

    抓軍權自不必提,那是曆屆天子都要做的事。而用內庫養軍減少邊軍開支的這個方法,溫體仁暗自叫絕。

    誰都知道邊軍糧餉裏水分大,可為什麽基本上還是如數發放,尤其是關寧前線。

    一是離不開他們。二是因為國庫的原因。

    這國庫又不是誰的,公共財產嘛,給誰不是給。

    可皇上內庫你試試,哪個將領敢亂跳亂搞?

    那可是皇上私人財產,被皇上記恨有什麽後果,等你用腳想的時候,頭已經沒了。

    雖說不可能完全斷絕虛報的事情,但至少可以讓他們不敢過分不是?

    皇上近來行事風格截然不同,看來確實對東林黨失望透頂了,如此看來,自己的春天即將來臨。

    文震孟、錢龍錫、錢謙益等東林大佬,哪一個不是被自己整回家遊山玩水?

    對了,自己還覺得讓錢謙益如此逍遙不解恨,還在上個月把他從錦繡江南的風光中投入暗無天日的刑獄裏,真是酸爽!

    誰讓東林勢大,自己又和他們苦大仇深呢?

    隻是不知能不能借這次機會,徹底整到錢謙益。

    或許有可能,家資頗豐,皇上一定有興趣。

    此際,溫體仁真想聊發少年狂,仰天長嘯一番並留著老淚對天子說道:皇上,你早應該這樣做啊!

    “諸位愛卿,大明衛所製度已經名存實亡,請內閣擬旨允許衛所將士自由脫籍,任何人不得阻擾幹涉。

    有依舊願意從軍者,當地督撫依據州、府、縣進行招募成軍,上報兵部。”

    崇禎皇帝不知首輔腦海裏的彎彎繞繞,自顧提出自己上任以來的第三把火。

    這是他幾天來絞盡心思,依據目前形式,針對即將崩潰的大明,所采取的幾種有效辦法。

    像征收商稅這樣太大的動作目前還不敢搞,怕正人君子們被逼急了,狗急跳牆來一個清君側,落水唱涼涼就完了。

    隻有等錢到位了,建立一支完全效忠自己的軍隊,那時候就可以放開手腳,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掃盡一切魑魅魍魎。

    而允許衛所將士脫籍,解放他們,就是他下的一步好棋。

    為什麽這麽說呢?

    從太祖朱元璋開始,為防軍民戶籍的紊亂,軍籍世襲,民戶一經簽派為兵,就永遠不能脫籍。

    衛所軍官侵占軍屯田地、私役軍士耕種之事,數不勝數。

    自此,軍籍成為衛所軍士世世代代的枷鎖,軍士無力掙脫,便以逃亡的方式進行反抗。

    有鑒於此,從宣德時期起,大明朝廷每年派出清軍禦史,分道清理逃軍,各衛所也紛紛派人到逃亡軍士的原籍勾丁。

    終明之世,衛所製不廢,清勾亦始終舉行,但依然沒有用。

    很多軍士逃走後,在外娶妻生子,另成家業,不再返回原籍。

    到了現在,更是成為桎梏普通軍戶的枷鎖。

    貧窮軍士,無寸地可耕,妻子凍餒,人不聊生。

    所以,允許他們脫籍,朝廷不僅可以省下一大筆錢財,也可以得到普通軍戶的感激,為自己贏得一波人心。

    而這,還不是他的主要目的。

    劍指京營,重新組建朱棣時期的無敵京軍,才是崇禎皇帝心中的終極目標。

    那麽,在這之前,必須騰出編製,他才能避免魚龍混雜,避免影響京軍建設。

    “皇上,其他省份或許不難,可兩京……此事或許要和成國公以及五軍都督府商議。”

    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劉宇亮期期艾艾的建議。

    他是四大群輔之一,負責分管兵部,兵部尚書不在,隻能由他提出意見。

    說起來,大明的官製非常完善,內閣大學士一共有六位,首輔一人,次輔一人,群輔四人,分別管轄六部。

    這就好比天朝的總理一人,常務副總理一人,剩下還有幾位副總理,管理著龐大的政府其他部門。

    “先擬旨再說,別的不用你操心。”

    崇禎皇帝陰鬱著臉,很是不爽的說道。

    “皇上聖明!”

    劉宇亮老臉一紅,卻隻是乖乖的行禮坐下。

    他生性唯諾,有溫體仁和王應熊壓製,在內閣中原本就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

    否則,堂堂群輔也不會製不住兵部下麵的京營勳貴,尤其是那蠻橫的成國公朱純臣。

    “微臣和同僚商議措辭後,立馬按皇上意思擬旨。”

    皇上要再次整改京營,這是機會,溫體仁敏銳的發現皇上意圖,站起身行完禮說道:“微臣有一事啟奏。”

    “愛卿言來?”高高的禦座上,崇禎皇帝淡然說道。

    “啟稟皇上,大明軍隊建置,在京城及邊地安置了大量軍隊,尤以京軍人數眾多,裝備精良,以期起到居重馭輕的作用。

    想成祖年間,京營軍士七十八衛,人數不下三十萬萬。皇城周圍又設置五十餘衛,軍士二十餘萬。

    惜土木堡之變後,英宗率五十萬京軍出征,幾全軍覆沒。

    自此,衛所軍出現一碰即潰的局麵,而隻能募兵征戰。而京軍已因不習戰陣,恐傷國威而不輕易派遣。

    現時局危難,邊軍人數雖多,但分路把守,勢分力單,一旦有警,亦需京軍支持。

    微臣懇請皇上重整京軍,複我京營昔日之威。”

    崇禎皇帝聽完溫首輔的話,整個人都呆住了,再也淡定不了,目光直勾勾的盯著他,不知該說什麽。

    這老貨,人精啊!

    朕可什麽都還沒說,卻僅憑朕的行動步驟便猜測到真實意圖,並送上枕頭,可怕!

    這老貨的權謀精明,讓人歎為觀止,並深深忌憚!

    怪不得東林黨的正人君子們被他壓製得死死的,並在他死後,把他列為崇禎年間第一奸臣,不是沒有原因啊!

    下方,溫體仁見崇禎皇帝這幅狀況,心裏也緊張起來。

    難道老夫猜得有錯,還是……否則……為何如此?

    立馬,他的額頭上,布滿細汗。

    他千想萬算,就是沒猜到崇禎皇帝是在發呆。

    其實,發呆這事,幹得好就叫深沉。

    崇禎皇帝就屬於這種情況。

    “溫愛卿……”

    PS:感謝書友話淒涼1、病已驚秋、顏蟄的打賞,都是上本書的老朋友,感謝支持!

    還請諸位仁兄多多投票,新書幼苗期需要大家的支持,拜謝!(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