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國寶

字數:4651   加入書籤

A+A-


    程啟吩咐黃石韌給薛可達喂葡萄糖水,不要太多,讓薛可達慢慢恢複。然後自顧自回自己的辦公室去了,留下對自己老板越加敬畏的黃石韌忙活。

    回到自己辦公室,程啟開始發愁。

    時空通道中還留有一樣東西,程啟用了寶貴的3噸運輸量把它從明朝運了回來。按100噸物資換130億元人民幣計算,這3噸運輸量價值差不多4億元人民幣。

    程啟把它看得很重,讓嫦娥耗費能量保溫保濕。

    《永樂大典》%2c編纂於明朝永樂年間,由翰林院大學士解縉擔任總纂修,曆時六年編修完成,是中國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保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曆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百科文獻。共計22937卷、目錄60卷,分裝成11095冊,全書約3億7千萬字,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

    這部書據說編撰時對原書“不曾擅減片語”。說沒有任何錯漏怕是不可能,但最大可能的保留了當時書籍的原貌,卻是可以期待的。尤其在清朝,經曆了太多的文字獄,銷毀了無數不合當時統治者心意的書籍,現在的人們對於清朝前的中國曆史的研究,很多都是經不起推敲的。一部《永樂大典》,對於研究、還原14世紀以前的中國風貌,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在本位麵,《永樂大典》曾有正副兩套。然而正本早已不知所蹤,副本曆經戰火,11095冊的的書,確信幸存於世的,隻有不到500冊。

    現在,完整的一整套正本,就在時空通道裏。

    對這套書的了解,全因程啟在大學時,因愛慕一位美女,曾陪著她去聽一位老教授的傳統文化方麵的講座。美女早已春夢了無痕,老教授說起《永樂大典》時的推崇和不甘,卻深深的留在了程啟的腦海裏。

    程啟缺錢,但不想拿去拍賣,因為結果很難預料,萬一給國外的人或組織拍走了,那算什麽?程啟不反對捐給國家博物館,但不希望這部大典就此消失在重重保護中,偶爾才能流露出片文隻字。

    這是中國人的瑰寶,不光是專家有資格看,每個中國人都有資格看,不受限製的看,不打馬賽克的看。

    程啟滿懷期待的問:“嫦娥,你能把《永樂大典》的每一頁都拍成照片嗎?我想把這套書放在網上供人瀏覽和下載。”

    嫦娥表示壓力不大,隻有權限者想不到,沒有位麵戰艦做不到的事。萬一做不到,升級位麵戰艦和補充能量肯定有助於事情的解決。

    嫦娥給出結論:“需要1個小時,耗能折合原油1200噸。”

    小事情而已,程啟讓嫦娥立刻開始拍照。開始猶豫怎樣捐獻和分享照片。

    官麵上的人,程啟其實也就認識一個而已。打個電話過去:“趙少,我有東西想捐給國家博物館,不知道有沒有認識的人。不過我不希望出麵,對,匿名,可以說是海外愛國華僑嘛。東西叫《永樂大典》,對,幫我問問。”

    又打了電話給在香江忙拍賣和開戶的簡安泰,讓他在香江買兩組性能強勁的服務器,硬盤越大越好,托管到網絡運營商的機房裏,拉上1g的獨立帶寬。至於網站的建設什麽的,那就是嫦娥的事了。嫦娥做事,程啟放心。

    卻說趙澤遠接到程啟的電話後,雖不知道《永樂大典》是什麽,但國家博物館還是知道的。能進國家博物館的東西還能差了?操作的好了,也許能給自家老子添加政績。從敏感性來說,這趙澤遠還是個合格的二代。

    趙澤遠早早回到家,直等到半夜,才見到趙哲泉回來。強忍著類似老鼠對貓的恐懼,趙澤遠迎接自己老子進門,又噓寒問暖,又斟茶倒水,還要捶肩捏背。趙哲泉又好氣又無奈,背靠在沙發上,看著自己小兒子,歎口氣道:“說吧,什麽事?”

    趙澤遠把程啟拜托的事說了。趙哲泉慢慢坐直了身子,他一開始還以為兒子闖了禍需要自己善後,或者是希望自己給他安排個“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沒想到卻是這麽個正事。

    雖然有個不學無術的兒子,但趙哲泉卻是對自己國家的文化很了解的。他很清楚《永樂大典》意味著什麽,更清楚自己發現並動員愛國華僑捐《永樂大典》意味著什麽。

    趙哲泉思考了一會兒,對趙澤遠說道:“匿名捐書的事情,原則上沒有問題。你和你的朋友商量一下,看能不能說是你父親我,無意中發現了他家裏的這套書,並成功動員他捐書。”

    這當然是沒有問題的,就當是賣給趙哲泉一個人情,回報他在太陽能上的支持好了。接到趙澤遠電話的程啟很爽快的答應了,並告訴他,書已經放在魔都港的倉庫裏了,明天就可以去拿。

    聽到兒子的答複,趙哲泉大為滿意。雖然兒子比較有性格,但最近的兩樁事情還是不錯的。都是正事,且對自己有幫助,好像都和那個叫程啟的年輕人有關。當下叮囑趙澤遠要保持和程啟的聯係,有需要可以找自己雲雲。

    趙哲泉輾轉找到了國家博物館的館長,一說找到了《永樂大典》,而且都已經放在倉庫裏了,京城裏就炸開了窩。

    這館長也不顧已是半夜,火燒火燎地叫了一部大客車,再帶上博物館全部的搬運車輛,敲開十來個老專家、老教授的家門,拉了老頭、老太太就走。

    還別說,就這樣折騰,事後無數的專家、教授有意見:“憑啥不叫我啊?瞧不起我是不是?”鬧得館長也是狼狽不堪,心裏發狠,下次再有這樣的機會,一定把這群爺、奶全給帶上!到時別叫苦,也別叫累,路上還不給水喝!

    那館長又找了一輛警車,帶著長長的車龍就“嗚哇嗚哇”就殺向魔都。

    一下高速,匯合了早等在那裏的趙哲泉和眾多記者,浩浩蕩蕩的車隊直撲魔都港。

    在港口倉庫的門口,趙澤遠早已等待多時。因程啟不願意出現,叫人送了鑰匙給趙澤遠,今天這趙澤遠就是獻寶的愛國華僑的代表了。趙澤遠打開了倉庫的大門,趙哲泉帶著眾多專家教授一擁而入。

    當電視、廣播、報紙和網絡媒體一起發力,大肆報道失蹤多年的《永樂大典》在魔都市長趙哲泉的關懷下重回祖國懷抱的時候,在中國大陸上網的每個網民都收到了大禮包。

    網民們發現自己的屏幕中間出現了一個大大的彈出窗口,紅底黑字,四個邊框上各有一條金龍,窗口的中間寫著“普天同慶,《永樂大典》重回祖國懷抱!”隻要一點擊,就會進入一個叫“中國古代文化”的網站,裏麵全是《永樂大典》的資料,有完整的每一頁書的照片。

    幸虧這彈窗隻出現一次,又正是舉國關注的時候,絕大部分人都以為是運營商湊熱鬧,也沒有太放在心上,“彈窗事件”算是沒有惹出什麽亂子來。而這個網站從這一天起,就開始在古文化愛好者中流傳開來,慢慢成為了他們的聖地。

    對程啟來說,這《永樂大典》的事情到此算是結束了,雖然他自己還是會看這部書,但別人看不看,怎麽看,又看出了什麽就不關他什麽事了。他隻是把“看”這部書的權力還給了所有的人而已。

    深秋的午後,太陽斜斜地照在辦公室的西邊一角,程啟懶洋洋的躺在躺椅上曬著太陽,兩眼看著前方發呆。

    好吧,其實程啟是在看書,在他的前方,有一個半透明視窗,正顯示著《史記》的內容。

    對於程啟同學的好學,嫦娥老師是大為讚賞的,她認為,雖然自己很厲害,但程序就是程序,不懂變通,權限者的厲害才是真厲害,才能抓住一切可能有的機會。

    程啟正看得神思萬裏,突然聽到嫦娥說道:“程啟,收到楊淑儀的郵件,說是已經采購好了太陽能發電板,也找好了施工單位,預計明天就可以按照我們的圖紙開始施工,預計工期半個月。采購費用是6000萬元,建設費用預算200萬元”

    程啟“哦”了一聲,聽著嫦娥繼續說道:“施工單位表示不理解,為什麽用銅板把所有的電池板連接在一起,卻沒有蓄電池,更沒有負載。”

    程啟“哼”了一聲,說道:“因為負載是你,嫦娥。讓楊淑儀告訴他們照做,這是我們的商業秘密,後果我們自己承擔。”

    程啟想了想,說道:“建設好了就能每天得到250萬度電對吧?那就是150萬元人民幣哪。讓施工單位日夜加班施工,15天完成的話施工費200萬元,每提前一天獎勵10萬元。”

    嫦娥回答道:“我這就回郵件給她。”

    程啟卻突然覺得不對,問道:“嫦娥,你可以處理我的電子郵件?”

    嫦娥回答道:“位麵戰艦無所不能,如果不能,請升級或是補充能量。”

    程啟滿臉黑線,說道:“你就這麽想升級嗎?”

    【作者題外話】:新人新書,求收藏(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