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大項目

字數:5155   加入書籤

A+A-


    程啟說著將圖紙攤在桌麵上,趙澤遠看了看,隻見藍天白雲下一座巨大的堤壩鏈接了兩個島,堤壩上散落著一些建築物,還有一些行人和自行車。堤壩旁邊的水域裏有不少遊艇,比較靠近內陸的地方還有一個個的風力發電機。看起來像是某地的風景圖?

    摸不著頭腦的趙澤遠接過項目說明書一看,倒吸一口涼氣,這說明書好大的口氣:投資1500億元人民幣,在杭州灣外嵊山島和東極島之間建設潮汐發電站,將兩個發電站和兩個島建設為集發電、遊艇碼頭、旅遊於一身的大型旅遊景區!

    沒錯,程啟後來本著“打牆也是動土”的想法,一不做二不休,為了增加成功率,幹脆再增加旅遊區功能:開發附近島嶼,建設娛樂設施,再在大壩上建設古中國城樓樣式的酒店,當然了,最好的位置一定要留給自己。

    相應的,投資預算也水漲船高,到了1500億元人民幣。程啟倒也沒有更激動,出了1200億,還在乎再多300億不成?

    程啟對趙澤遠說道:“這個方案如果能夠實施,將可以給長三角的發展提供有力的電力保障,也將給這幾個島帶來經濟飛躍的機遇。”

    趙澤遠點頭,表示同意,不過沒明白為什麽找自己說這事。

    程啟繼續說道:“我準備找幾個人合力做這事。這電站從投資到收益,包括電站上的設施都由我包圓。這些小島上的開發就要拜托合作夥伴了。”

    程啟看著趙澤遠,微笑著說道:“如何?趙少可有興趣?”

    趙澤遠吞了口唾沫,拚命的思考。

    很明顯,程啟是要找人打通天地線,而回報,就是這旅遊區的開發權。

    回想起幾個月前,第一次見到程啟的時候,程啟還背著背包賣金磚,對,用的就是剛才拿出資料的背包。幾個月而已,就籌劃這樣的大事了。

    這樣的大事,當然要和家裏的老爺子商量才行。趙澤遠也不正麵回答,隻是打聽細節。

    程啟仔細介紹了自己的想法,反複強調一點:需要合作夥伴完成所有的官方手續,電站和電站的附屬設施完全由自己負責,其它的設施合作夥伴自行商議分配,程啟不參與,誰開發誰投資誰受益。作為旅遊景區的一部分,電站和附屬水域免費向遊客開放,但必須按照電站的管理規範進行遊覽。

    趙澤遠隻說要回去好好考慮一下,就和程啟東拉西扯,說些有的沒的。程啟心中有數,很快就將果汁一飲而盡,告辭而去。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何況靠山山倒,靠水水幹,還是要立足自力更生。程啟很快又來到了江海大學拜訪鄭博文校長。

    麵對程啟的要求,鄭博文校長覺得問題不大,不過就是讓學校的幾個專家出來說說潮汐發電的好處而已,話說如果沒好處大家夥早就不研究了是吧。為此程啟這個“大金主”願意讚助學校的潮汐發電實驗室100萬元人民幣,多好的人啊。

    同樣的事情很快又在魔都交大的李校長辦公室發生,李校長當然也是很痛快的答應了。

    程啟又讓黃石韌和一些較大的媒體好好“溝通”了一把,大家紛紛拍胸脯,一定讓廣大的人民群眾知道潮汐發電這種清潔無汙染的新能源有多好,對國民經濟又有多重要,如果我們不發展又會吃多大的虧雲雲。

    不說程啟在使力,卻說趙澤遠回到家中向趙哲泉匯報後,趙哲泉也是給刺激的不輕。

    要說這電站有沒有好處?當然有,至少能發電哪,還實驗了一種思路,成功當然是皆大歡喜,失敗也證明了此路不通。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個項目的價值是毫無疑問的。

    再說了,這是私人公司投資項目,成功了全社會受益,失敗了私人公司倒黴。好像同意建設的壓力不大?

    但所有的巨型項目都不可避免的會對社會發生巨大的影響。就這個項目來說,對環境到底有多大影響?對杭州灣附近的航道有多少影響?萬一失敗了丟棄在那裏,是不是可以接受?這項目成功了,旅遊業開展起來,對杭州有何影響?這電力總要賣的吧,會不會衝擊附近的電廠?

    林林總總,你要認真,這些問題都是問題,你要閉上眼,那就是什麽問題都沒有。而且,大多數時候都沒有什麽完美的事,隻能是一種妥協,在收益比較大,負麵影響還可以接受的情況下這項目也就具備了上馬的可能性。

    但有一個問題是必須要麵對的:1500億元人民幣從何而來?以維西實業的情況,空口白話是沒人信的。

    這個擔心太正常了。

    接到趙澤遠電話的程啟,隻淡淡的說了句:“維西實業這個月從魔都海關入關了一批貨物,趙少有興趣可以去查查入關記錄。”

    簡單的很,趙澤遠一個電話,不到半個小時內,記錄就被截了圖,發到趙澤遠手機上。

    趙澤遠把手機遞給自己父親的時候,手都在發抖。趙哲泉對小兒子的沉不住氣的表現很不滿意:不說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連看個手機還手抖!

    趙哲泉差點把手機掉地上。手機屏幕顯示著入關記錄截圖:千足黃金35噸,千足白銀13噸,各種高級布料合計15萬匹。後麵還有長長的古董清單。

    隨便一算,價值在百億以上。

    畢竟經曆過無數大風大量,趙哲泉深吸一口氣恢複了平靜。趙哲泉說道:“100億元人民幣,作為啟動資金是很充足了。這樣吧,這個周末你和我一起回一趟京城,找你爺爺商量一下。你好好想想,到時候我們再合計合計,你好好的在老爺子麵前表現表現。”

    作為省部級的高官,魔都市的市長,趙哲泉是不會把什麽“旅遊區的開發權”放在眼裏的,這無關人品,隻關乎格局。

    在程啟看來,這趙哲泉未免太過看重政績,什麽都要撈到自己碗裏來,但趙哲泉自己可不那麽看。

    要想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不占據更高的位子,那是做不到的。

    這好好的政績當然要了,不偷又不搶的。

    以趙哲泉的格局,實現胸中的抱負才是重點,為此他需要更多的名聲和政績,錢財不過是小道罷了。

    趙哲泉站得高,自然遠比常人看得遠,更不要說他的小兒子。

    趙澤遠看到了賺錢的機會,趙哲泉看到了程啟的雄心勃勃,看到了啟動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契機,看到了中國擺脫化石能源依賴的希望,更看到了中國不受美國海軍威脅的希望。

    還不止這些。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但中國這些年也不是沒有付出代價。

    最明顯的就是環境的代價,比如最近常常被大家熱議的霧霾,就是環境被破壞的結果。

    霧霾對人的危害是多方麵的,不說實質性的健康傷害,光是全民戴口罩,對麵相逢應不識就夠受的了。

    但是隻有腦袋被驢踢了的人,又或者是別有用心的人,才會認為應該把經濟發展停下來,沒有經濟發展,大家吃什麽、喝什麽、用什麽?

    我們經常羨慕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生活,難道是因為他們環境好?非洲大草原的環境也不錯啊,咋沒人羨慕?

    我們羨慕的是人家美好的生活,環境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還有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等等,很多很多的方麵都很重要。

    發達國家也是這麽過來的,他們也曾經和我們一樣,甚至比我們更嚴重,隻是它們已經過了這個發展階段而已,所以現在可以高高在上,俯視還在“發展中”的中國。

    相關的資料在網絡上一搜就是一大把,隻不過有人視而不見,好像隻有中國會這樣。

    解決的辦法,隻能是依靠發展,發展到更高的階段,自然就可以擺脫令人難以忍受的環境。

    比如這個程啟的大項目,就是個最好的解決方案。利用清潔的能源來滿足人們的需求,而不是說什麽不要發展。

    至於說什麽提高電價、排放稅、擁堵費之類的,更是完全的反平民。稅費高了誰用不起?當然是普通百姓用不起,對富人不會有根毛的影響!

    人是有屁股的,坐在什麽位置就會說什麽話。趙哲泉屁股還是坐在中國人的立場上,還沒有想挪動的意思,自然不會同意什麽放緩經濟發展,全力節能減排的意見。

    趙哲泉倒是挺希望那些鼓吹“環境第一”的人能去非洲的原始村落生活個幾年,體驗生活後大家再來溝通的。

    其實都不用去非洲,中國都還有很多很落後的山村,如果那些人能夠在那裏住滿1年,出來後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趙哲泉會相信,那個人真的是腦袋被驢踢過了,又或者是背後有資金支持,而不是簡單因為被忽悠。

    趙哲泉並不是很看好這個項目能立項的可能性,因為這個項目太大了,而且影響難以評估,立項的難度太大。但他願意去嚐試一下,有些事,不去試試的話怎麽知道呢,萬一成功了呢?

    趙澤遠是趙哲泉的兒子,親的!推動這種於國有利,又能夠幫自己的兒子登上人生的新台階的事情,趙哲泉幹勁滿滿。

    趙哲泉隻是有點遺憾,為什麽魔都的外海就沒有這樣的條件呢?要不然非得把這個項目搶過來不可!

    趙哲泉心裏也琢磨著:怎樣才能把大兒子趙澤熙調動到舟山市去呢?(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