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盤點
字數:3386 加入書籤
看到福船如約回來,平戶町的商戶們不禁大聲歡呼,這給了再次回到平戶町的程啟一個好心情。
程啟不知道的是,他離開後,平戶町的商人們就開始瘋狂搜集各項資源,附近的城和町都被他們跑了個遍。
九州島雖然遠離日本的現在的政治中心京都,但肥前、肥後,豐前、豐後等各產糧區的產量還是不錯的,海港又多,這昆布和魚幹也很是搜刮了不少。
大規模的騷動驚動了一幫人。這群人主要在附近的博多町活動,從事對朝鮮的貿易活動。手頭上多的是人參、鹿茸和各種毛皮。
商人們追逐利益的行動力是驚人的,短短的九天,偌大一個平戶町被各種貨物爆倉,隻能將貨物露天堆積,也幸虧沒有下雨,要不然程啟就虧大了。
100萬兩白銀,5萬噸大米、2000噸昆布和魚幹、2000頭牛和5000頭豬,這是程啟最主要的收獲,其它的零零碎碎的東西,比如人參,雖然單價比較貴,但因為數量太少,在這麽大的交易的交易中完全無關緊要。
程啟主要支付了5000擔的生絲,10000匹布和少量的瓷器。
心滿意足的程啟帶著太監們開船朝西直走,為了盡可能多得到時空能量,直到最後一刻才消失在茫茫大海。
這次的收獲很是豐富,樂得程啟笑不攏嘴:
首先,寶貴的時空能量獲得了45萬度,這讓程啟在雅典娜位麵可以多“為所欲為”幾次。
也許是因為大規模“空間轉移”軍隊剿匪;讓全國治安比“曆史”大大改善;也許是無數的多媒體教學太過“黑科技”;也許是通過嫦娥和雅典娜管理這個國家太過匪夷所思和高效;也許是程啟這個皇帝太過“節儉”;也許是因為其它種種零零碎碎的事情,雅典娜位麵時空能量的損耗已經超過了50萬度,現在也勉強算是填平了虧空。
其次,物資方麵收獲貴金屬247萬兩黃金和410萬兩白銀;貴重物品有60棵紫檀木、60噸重鮑魚和12000頭和牛。
急需的食物有1600噸昆布、1200噸魚幹、35000頭豬、110000隻雞和263000噸大米;工業品有37000噸的銅錠,10000噸的硫磺、3萬條原木和2000噸的木炭;香料有2噸白檀香、1噸麝香;其餘零零碎碎的物品無數。
程啟付出的成本也不少,有來自雅典娜位麵的生絲33700擔、碗碟90000個、花瓶1000個、琺琅瓷餐具400套和火槍32000挺,來自嫦娥位麵的布321400匹;
本來今井宗久買了火槍10000挺,大炮100門,但既然程啟把他抄了家,自然也就拿回來了。
對了,還有四個小女孩,這也是收獲,應該是吧?程啟其實也有點說不準四女到底是收獲還是成本,先算是收獲吧。
火槍和火炮是庫存的舊貨,雖然清政府買的時候貴,但現在在雅典娜位麵也隻能算是破爛,這“餘熱”發揮得不能再好,生絲和瓷器都是大規模生產的東西,成本連銷售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獲取大量利潤的同時也促進了本位麵的發展。
32萬匹布的成本隻不過1億元人民幣而已。
一本萬利不足以描述本次位麵旅行的收獲。
為了更好處分各種物資,程啟將收獲分為兩類,運到雅典娜位麵和運到嫦娥位麵的。
貴金屬,因為嫦娥位麵金貴銀賤,而雅典娜位麵銀貴金賤,所以黃金運往嫦娥位麵,白銀運往雅典娜位麵。按嫦娥預計,黃金提純後價值260億元人民幣以上,白銀提純後應該有360萬兩以上。
貴重品方麵,雅典娜位麵的中華帝國大業草創,就不要什麽貴重品了,全部運往嫦娥位麵賣掉,幹鮑和魚翅至少價值100億元人民幣,那和牛留給中華帝國1000頭做牛種,其它的就賣到嫦娥位麵去吧,相信很多人想買回去做種牛的,預計價值5億元以上。
紫檀木至少價值4億元,但賣原材料就太可惜了,還是丟給皇家工匠們去細細琢磨為各式家具或是工藝品,然後再賣去嫦娥位麵吧。
大米、昆布、豬和雞等食物肯定要運到雅典娜位麵的,饑荒就在眼前,哪裏敢大意!
像銅錠、木材等工業品,雖然值錢光是銅就差不多值十幾二十億元人民幣,但也不能拿去賣了,還是要留給中華帝國,現在是什麽都缺啊。
就算程啟不惜耗費能量,讓嫦娥打造機器,那也得有原材料不是,否則難道從原子開始構建?這種方法不說嫦娥做不做得到,反正程啟是付不起這個能量的。
大量的物資注入中華帝國,尤其是食物和白銀的注入,對穩定中華元的幣值穩定,乃至社會穩定都極有好處。按1中華元買1斤米或昆布計算,光是大米和昆布就相當於給中華帝國注入硬通貨超過5億中華元!
雖然看上去大米和昆布的價值遠遠沒有黃金多,但沒有黃金大家可以過苦日子,沒有糧食就會死。
那麽問題來了,大量的黃金、鮑魚進入嫦娥位麵,這真的好嗎?極端一點,如果程啟運一大堆黃金回去,換走全球的糧食,如何?
嫦娥對程啟的思考表示了肯定,這種顧慮是有道理的。她舉了西班牙和英國的例子: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貴金屬黃金和白銀經過簡單的加工,就可以成為貨幣,也就是錢。這是預備知識。
在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人從美洲大陸獲得了大量的黃金和白銀,這些貴金屬或者說錢源源不斷地運回本土,結果導致急劇的通貨膨脹,最終導致了西班牙的衰落。
英國人起步的比較晚,他們也到處奪取殖民地。英國和西班牙的一個不同就是,工業革命後英國是世界工廠,各個殖民地除了運輸貴金屬、寶石外,運得更多的是各種原材料。
原材料通過加工,極大地增加了價值,然後又傾銷到殖民地,英國的社會財富大大增加了。這正好和貴金屬%2f貨幣的增加大致同步,所以英國可以一直強大,直到殖民地擺脫英國的統治。
在位麵世界也是大致類似,各個位麵就像是一個個的殖民地,如果隻運貴金屬回來,最終貴金屬將一錢不值,而運送各種原材料回來,卻將會增加社會的財富。(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