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四章 再不造反就晚了

字數:6130   加入書籤

A+A-


    “報……報……”這時候外麵傳來了緊急的急報,外麵一時間有點動亂……

    兩個守宮門的士兵狼狽來到殿前,“報,皇上,不好了,北庭王號稱帶領一萬大軍在外麵攻打宮門……”

    “你說什麽?”東雲帝被刺激到從龍座上站立起來,快速的跑下了台階。

    “皇上,卑職看見北庭王帶領大隊兵馬衝入了皇宮……”說著遠處傳來一陣破空聲,兩隻羽箭正中說話的士兵,他沒有說完就中箭身亡……

    “快,快護駕……”頓時朝堂上亂了起來,朝堂附近的禦林軍很快圍了過來,把皇帝和朝臣護在中間;因為多年未曾發生內戰,所以皇宮的防禦不是太嚴。

    羅雲趕緊火速跑出去外麵發出緊急響箭,皇宮的半空中升起一朵略微燦爛的煙火,然後散布在全城各處的禦林軍開始召集起來趕往皇宮方向而來……

    羅雲第一時間找到五皇子東方燁,“五皇子殿下,現在形勢嚴峻,皇城裏麵的禦林軍不過三千人,如何敵得過北庭王的一萬人,你快去城外的護城大營,召集咱們的護城軍前來護駕……”

    東方燁急忙點頭道,“好,可惜了於小山和東方玉不在,東方虹也不在,緊急時刻一個都不在……”

    羅雲一邊防禦一邊說道,“你快走,晚了就來不及了,一定要注意安全,沒準城門已經失守,也說不定城外的士兵已經嘩變,你一定要小心自身安全……若是外麵的守城軍已經嘩變,你一定要去想辦法調集兵馬過來救駕啊!”

    “好,那我去了,皇宮裏麵就拜托你了,父皇的安危也拜托你了……”五皇子不敢耽誤,很快就在羅雲的掩護下,從他自己小時候找到的側門狗洞出了皇宮。

    外麵防禦的侍衛已經全部被殺,隻剩下不到百人侍衛把朝堂上的君臣護圍在殿前,皇帝氣憤的指著一身甲胄的北庭王道,“北庭王,你居然大逆不道謀反?朕還真是沒有看出來啊!”

    北庭王被一群鐵甲軍護在中間,他對皇帝略微拱手道,“皇上,臣並不是要謀反,隻是過來清君側而已!隻要皇上您讓老臣清了君側,老臣即刻退兵!”

    “一派胡言,清君側,你清誰的君側?”東雲帝氣的指著北庭王嗬斥道,這廝明顯是謀反,美其名曰‘清君側’。

    北庭王義正言辭的說道,“皇上,於新龍這個佞臣,一直唆使皇上做出錯誤的決斷,攪得我東雲皇朝四下不寧,各個世家也是怨聲載道,這樣的人居然還有幸成為朝廷的左相,他何德何能?這樣的佞臣應該千刀萬剮!”

    太子站出來說道,“北庭王,你這是何意?難道為了你一己之私,挾私報複!”若是真的被北庭王清了君側,皇權也算是顏麵掃盡,自己這個太子也做到頭了。

    “哈哈哈哈,挾私報複,於新龍,羅雲,你們站出來啊,隻要你們兩人自刎在本王麵前,本王就考慮退兵,如何?”

    “皇上,您看呢?”北庭王把眼光轉向了皇帝,他倒要看看這君臣關係是否真的是牢不可破?

    “這……”皇帝看了看周圍的殘兵,外麵遲遲沒有援軍,羅雲和於新龍是自己的文武肱骨大臣,殺了他們兩人,自己算是自斷臂膀;即使知道這隻是北庭王的借口,他的心思依舊很無奈,也有了兩分動搖,有時候棄車保帥也是一種策略。

    這時候一個平時很低調的吏部官員站出來說道,“皇上,此事和左相大人關係匪淺,冒然提出什麽土地和官員製度變革,導致長安城的世家怨聲載道,世家人心惶惶,也就導致了民怨沸騰,微臣還聽說,於大人和小羅將軍合力誅殺了北庭王府的嫡公子……”

    皇帝的心頭一驚,立即反問道,“果真有此事?”

    漢中王趕緊站出來說道,“皇上,這事情微臣也有所耳聞,今天上午於大人陪著他身懷有孕的夫人心悅郡主去街上散心,結果慕容府的二公子慕容耀裝扮成刺客,綁走了心悅郡主和她肚子裏的孩子,並加以威脅;在雙方對峙的時候,被外麵的冷箭射殺,那射殺二公子的冷箭並不是出自禦林軍之手,也非出自於家樂福廣場的保安之手,刑部懷疑,慕容二公子是被他自己的仇家所殺……”

    蜀王也頻頻點頭,“三皇兄說得沒錯,臣弟的女兒心悅郡主今天就被慕容府的二公子挾持,差點一屍兩命。”蜀王無論如何都要為自己的女兒出一下頭,不然他實在是不配做人家的父親。

    “一派胡言,什麽仇家,我兒從小就乖巧懂事,何來的仇家?萬事不可隻聽他們一家人所言,還不是左相仗勢欺人,小羅將軍和左相相互勾結,兩人陰謀殺了我兒……你們若是不給我兒償命,我今日就血洗這金鑾殿!大不了同歸於盡!”

    北庭王說的義憤填膺,好一個為子報仇的慈父,他這話也就外麵的普通百姓可能會信,在場的官員和皇家人應該都沒人相信。

    看著皇帝左右為難的樣子,於新龍隻好站出來道,“北庭王,你太過激了,如今正是我東雲國外患的時候,你居然這個時候借口清君挑起內憂,有側擾亂我東雲的人心之嫌,你這才是狼子野心不加修飾;你以我為借口,為自己的無恥行徑掩護,舉頭三尺有神靈,北庭王,夜路走多了總是會見到鬼的……”

    “怎樣,你們文人總是口吐蓮花舌,可以顛倒黑白是非,明知吾皇如今是左右為難,不知道是否有勇氣主動來自刎謝罪,隻要你自刎,本王就立即考慮退兵,如何?你如今身為東雲的左相,應當主動上前獻身為皇上分憂才是啊……”

    北庭王不敢讓於新龍再說下去,他隻好強詞奪理的逼迫於新龍自刎。

    “你也隻是說我若自刎,你會考慮退兵,我若是真的自刎了,你考慮之後未必肯退兵……若是我預估沒錯,你的人已經更換了整個長安城的防禦了吧……”

    不待別人回答,於新龍又對皇帝跪下,義正言辭的表達道,“皇上,微臣這七尺之軀死不足惜,就怕微臣的死還換不來天下太平,反而讓皇上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如今東契丹三十萬大軍打破我山海關和雁門關,正需要滿朝的文武精誠合作,把敵人趕出關外,不知道北庭王趁著這時候清君側有何深意,若是不明白的人還以為東契丹王和北庭王串通一氣呢,那時候東北兩王可以相會在帝都長安啊……”

    於新龍的話說得**不離十,眼看著皇帝和滿朝文武大半又變了臉色,方才那個吏部官員站出來對於新龍反駁道,“於大人,你不要危言聳聽,北庭王也隻說讓你自刎謝罪而已,你這樣轉移自己的罪責有用嗎?”

    “當然,微臣也隻是說出自己心中的猜測而已,其實也不算是猜測,我長安城外一直駐紮著一萬護城軍,平時有四個將軍輪流練兵,任何人不得私自調動,而外臣入帝都不得帶超過一千的士兵,不知道北庭王這不下五千人的士兵從哪裏來?”

    北庭王攻打城門的時候號稱一萬人,但是於新龍猜測他根本沒有一萬人,平時是不允許有這麽多士兵入城的,要是他們身穿便服混進來,也不可能絲毫沒有風聲,他眼前最多應該也就五千人左右。

    “於大人,北庭王隻是說了自己的打算而已,你這樣含沙射影未免有些狗急跳牆之嫌……”這一次開口的還是那個平時不多話的吏部王大人;這個王大人的表情和行為很奇怪,除了北庭王,在場的每一個人都開始下意識不喜歡他了,居然說出這樣讓人難受的話語,大家似乎忘記了,世家王家和於新龍有私人過節,這個王大人也是王家人。

    “王大人,你今晚可是格外的激動,說過的話似乎比你以前以一個月說的還多,不知道你是何意?於某不知道何處得罪了你?你才這樣處處與我針鋒相對?”於新龍越來越覺得這個王大人就是內賊,幫著北庭王害自己。

    “於大人,微臣雖然官微言輕,但是不可欺君罔上,說得都是事實!請皇上明鑒!”王大人隻好馬上向皇帝請罪。

    皇帝正要發作一番,這時候今夜值班的右中郎將渾身浴血,從禦花園方向跑過來跪下稟報道,“啟稟皇上,長安城四個城門全部被人突襲,北王軍已經封了城門,任何人不得進出,韓王殿下帶著微臣欲往城外大營求救,誰知道守門軍見人靠近就射殺,韓王已經負傷,除非插翅飛出去,如今城內已經猶如翁中,請皇上早作決斷……”

    這時候皇帝似乎才相信血淋淋的現實,他不可置信的對北庭王道,“慕容空,你原來真的是狼子野心,逼迫朕差點就錯殺肱骨大臣,你居然膽敢勾結關外的契丹人入關,就不怕被世人唾棄嗎?”

    “哈哈哈哈,世人唾棄,本王隻知道成者王敗者寇,更何況本王也不算謀逆,本王隻是想光複我大燕的江山而已,你這江山還不是你先祖從我祖上搶過來的!多年以來,本王一直遵循家族遺訓,為了百姓安寧,隱忍負重,苟且做人;而你東雲帝,卻不思進取,沉迷於女色酒肉之欲,整天任由一個寒門佞臣蹦躂,擾亂了整個朝綱,破壞了祖宗的規矩,導致民怨沸騰,本王就有權替天行道!”

    北庭王說著絲毫沒有謙卑之心的看著皇帝,“皇上,你若是識時務,就趕緊寫下罪己詔,誅殺佞臣於新龍和羅雲,然後傳位於太子殿下,你還可以安穩的當你的太上皇!”

    “你說什麽,太子?”皇帝下意識的看向太子這邊。

    太子趕緊跪下請罪,“父皇,兒臣不敢?”

    “太子殿下,微臣也算是您的嶽父啊,我女兒嫁了你,以後你們生的嫡子立為太子,這樣本王也無話可說,定會全力擁護殿下為帝!”好多人都忘了,太子妃就是出自慕容府;包括天子殿下剛才自己都忘記了,自己的太子妃就是慕容空的女兒。

    “慕容老匹夫,你打算就憑你這不到一萬人就謀反逼宮麽?別忘了,我東雲還有二十萬李家軍,還有無數的羅家軍和秦家軍,你就以為你穩操勝算了嗎?”皇帝始終要維護自己皇家的尊嚴,他努力的說服對方放棄謀反,說實在的,這一次他真的覺得自己安穩日子過久了,沒有做到居安思危,這下子丟臉丟到姥姥家去了。

    “皇上,這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啊,西北的羅家軍和秦家軍回來起碼要半月以上,李家軍此時自顧不暇,你以為我就是這幾千人嗎?”

    慕容空繼續驕傲的說道,“我北王軍其實不止二十萬,如今有大約十萬人分布在李家軍的營地,還有二十萬已經開始逼近長安了……此時應該已經出了中山王老弟的地界了,進入了漢中王的地界,可能要兩天時間也就過來長安了……”

    “中山王你居然知情不報……”皇帝很受傷的指著自己的二弟,他做夢都想不到親兄弟和別人更親近。

    中山王趕緊拱手目光閃爍的說道,“皇上,臣弟也是不得已,臣弟根本不知道北庭王膽敢如此!”

    中山王確實不知道慕容空會造反,他隻是和對方關係太好了而已,兩人封地接近,經常一起相約打獵或者釣魚,比皇帝的關係更為親近;他去年一次和慕容空一起喝酒,不知道何時把自己隨身令牌丟了,現在才知道竟然真的被慕容空拿了去;他無心造反也已經扣上了造反的帽子。

    北庭王適時候的又補了一刀,“中山王老弟,你我從小就親如兄弟,你送我的令牌是相當好用啊,我的人路過你的封地可是暢通無阻呢!事後我一定不會虧待你,定會視你為親兄弟,絕對不會剝奪你的封地!”北庭王這話明著說他嫉恨皇帝的督撫製度,讓他們親王沒了封地,當不了一方的土皇帝。

    若是沒有於新龍這次變革,慕容空說不定沒有這麽快造反;再不造反就晚了,因為這個督撫製度非常實用,特別利於皇帝的中央集權,國家的實力就會更強,慕容家的權利就會越來越小,還有土地改革,也能讓全國百姓日子更好過;如果真的是那樣的太平盛世,那麽他們慕容家就更加沒有希望複國成功啦。

    世道越是太平,就越是沒有借口造反,於是慕容空提前聯合了東契丹王,他的人在李家軍當中做內應,打開了雁門關和山海關的大門,讓契丹騎兵長驅直入;再利用於新龍和世家的矛盾,然後造出於新龍的殺人輿論,他就有借口清君側,這樣和東契丹人裏應外合,到時候再把東北的幾個城市割讓給契丹人,大家也就皆大歡喜啦。

    t(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