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魔息
字數:5323 加入書籤
一路上都沒遇著人,寂靜而悠閑,宋佚走了個把時辰,再有不久便能到溶夜池了。
這溶夜池傳聞為昔年仙人所鑿,恰好位於山中靈脈上,能引靈氣散溢池中,並與月華太陰之力相互感應。每當明月高懸,寒光映入池中時,便悄然投下了聖潔的修複之力,對兵器、靈符一類格外有效,隻要不是十分嚴重的損毀,主人又不急,大可放到池中,給月光照上一段時間,便能自動修複。
因此,溶夜池也算月泉宗內的一處寶地了。
轉過一道彎,宋佚走至一塊半山平台,周圍生著不少姿態各異的鬆樹,頗有黃山迎客鬆的神韻,當中小小一塊草地,因日照充沛,又無人打理,草長到了人腰部那樣高,宋佚瞥一眼,沒有發現什麽,正要走過,突然聽到幾聲細微的聲音。
“唧唧……”
什麽聲音?他一愣,停下腳步,側耳聽去。
“聽到了嗎?”他問腦中的“宋佚”。
“什麽?”
顯然它沒有聽見。
聽錯了吧?宋佚打算離開,那聲音又響起來,比方才更加清晰。
“唧……”
這次宋佚聽清楚了,聲音是從草地中央發出來的,不像人說話,更像什麽東西在叫。
他站定腳步,眯著眼細看,很快發現草地當中有一小片草葉有些歪,好像有什麽東西壓在上麵,把這一蓬草壓亂,壓倒了一些。不過因為這草都生得密,給其他草一架住,沒有倒下,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
那兒似乎藏著什麽東西。
“這山裏有沒有野獸?”他悄聲問。
“有,但一般也不傷人。”腦子裏的宋佚跟著壓低聲音,“傷人的基本都給打死了。”
宋佚點點頭,握著劍,朝那片草地中央靠攏,隨著他的走進,藏在當中的東西似乎有所察覺,聲音也變大了。
“唧唧唧!”
這聲音聽著沒有惡意,倒像在喊他快點兒,宋佚兩步跳過去,將草一撥開,樂了原來藏著隻母雞呀。
“母雞”隻是個比方,這東西當然不是雞。宋佚蹲下來,仔細查看,毫無疑問是一隻鳥,而且是幼鳥,身上毛發尚未完全羽化,絨毛上蓋著一層管狀羽。宋佚原先有個朋友養了好多年鸚鵡,小鳥出生時,他還去幫過忙,對鳥類多少有點認知。
草叢中這鳥兒比母雞大一圈,骨架挺粗壯的,大頭大翅膀,嘴殼有點像犀鳥的模樣,體態肥肥短短,還挺可愛。
旁邊兩步遠的地方,躺著一個破碎的蛋殼,從中央歪歪扭扭分成兩半,從這大小來砍,絕對就是這家夥的殼子了。那蛋殼模樣奇特,底色白得刺目,上麵有靛青色的花紋,花紋中又帶著點點金光,好似有人撒了金粉,神秘又華麗,咋看上去,簡直像精雕細琢的工藝品。
看宋佚蹲下來,這鳥兒扭動身軀,努力朝他靠近,並張開了翅膀。宋佚這才發現,它翅膀內測有一道傷口,正往下滴血。
“原來你是在求救啊,挺聰明嘛。”
此刻,高戰身上掉下來的包正揣在宋佚懷裏,裏麵有療傷的玉容膏。他趕緊拿出來,給幼鳥細細敷上。這藥也不知誰做的,精純,高效,帶著一股清涼的甜香味,嗅著就讓人心情平靜,想必還有鎮痛的功效。
敷上藥後,鳥兒安靜下來,不再唧唧叫了,隻垂著頭,一副無精打采的蔫吧模樣。宋佚看它可憐,幹脆好人做到底,把帶的幹糧也拿出來,掰開喂它吃了幾塊。
“這什麽鳥?”宋佚問。
“不認識,月泉宗裏沒見過。”
“哦……可能是從哪兒跑來的野生動物吧,剛破殼的樣子,怎不見大鳥帶著。”
“不知道呢。”
既然不認識,宋佚也不多打聽,給它吃飽喝足,看它精神起來,就準備繼續往溶夜池。
臨走前,他忍不住又看那蛋殼兩眼,實在是華美獨特,紋飾輝煌,索性撿起來放背包裏,朝那鳥兒道:“你既然破了殼,應該不再需要它了,我看這蛋殼漂亮得很,拿回去做個紀念品啊。”
這鳥睜著一雙滴溜溜的大眼,沒有動作,宋佚就當它同意了,把草給它薅回去,依舊隱蔽好,轉身離開。
……
接下來又是安靜的行程,宋佚翻過山頭,遠遠見到了月泉宗所在山嶺的最高峰,這一仞奇峰傲立在陽光下,懸蒼掛翠,鬱鬱蔥蔥,當中一條隱約的銀線跌落,應當是一道瀑布,粼粼水波給陽光映照著,散出點點繁星般的光芒。
“那是從映月泉流下來的瀑布,泉眼就在峰頂。”
腦子裏,“宋佚”盡責地當著導遊:“月泉宗最有紀念意義的地方就是映月泉了,當年,創教祖師就是在那裏悟出了照月劍法和流泉心訣,開宗立派。至今門裏還傳說,映月泉藏著祖師留下的一縷心魂,有緣者可蒙祖師魂魄傳授真氣,功力突飛猛進。”
然而,傳說僅僅是傳說,幾千年過去了,月泉宗始終未出現被祖師爺靈魂看上的幸運兒,連祖師爺的魂魄到底還存不存在都無法證明。相反,因為這處山峰又高又偏僻,地方還小,不便修築發展,除了有個紀念祖師的亭子外全無建設,一年到頭也難得有人來看一眼。
這樣啊……
宋佚仔細看去,離得有些遠,看不太真切。就在他打算移開目光時,那峰頂上忽然有什麽東西一閃,宋佚一怔,趕緊再看,隻見湛藍天幕背景下,從峰頂冒出一股細細的黑氣,仿佛香爐裏的煙霧,嫋嫋上升,升不多高便全數消散,跟著,又有一道白影在黑氣升騰的地方動了幾下。
有人在哪兒?
“咦,居然有人?”腦子裏的聲音吃驚不已,聲音都有些打顫:“還有,剛剛那道黑氣……難不成……”
“怎麽了?”
“沒,沒事,可能是我看錯了。”
“你別話說一半又吞回去啊,更吊人胃口了。”
宋佚眯起眼,學以前從小說上看到的那樣,嚐試將真氣凝聚到雙目,期盼能看得更清楚些,然而除了雙眼酸脹外,一點兒用也沒有。
“剛那道黑氣……我突然想到聽小師兄說過的某件東西。”
“啥東西。”
“……魔息。”
“什麽?”
“這個……魔息是什麽我也不清楚,小師兄沒講太多。簡單說,就是不知何時起,起碼得好幾千年前了吧,某一日,忽而天生異象,朗朗紅日變成了黑日,碧藍天空成為一片赤海,空中傳來神靈的聲音,天門隨之開啟。神靈打開天上地下的通途,召喚幾位修行大成的人到他身邊去,他們欣然從之,升上天空,成了最早的仙人。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有魔物趁天門開啟,偷偷從神靈的牢房裏溜出,跑到人間,藏在暗處,待天門關閉後便留在人間為禍。它們悄然擴張,或煽動戰亂,或製造疫病,或迷惑人心令民不聊生,據說還曾經消滅過好幾個皇朝呢。”
“……這是神話,還是傳說啊?”宋佚感覺有點兒玄乎。
“是信史,各國書上都記載著呢。雖然沒人親眼見過傳說中天門開啟的那日,但魔物的的確確存在,遠到別的大陸,近到山下的集鎮,都曾有人遭遇魔息。所謂魔息就是這些魔物的爪牙,看似一縷縷黑氣,無形無相,來去成迷,一旦被它們捕獲,入侵神思,輕則發狂,重則蛻變成嗜血的魔怪,為它所用,生不如死。不過……剛剛可能看錯了,月泉宗是修行之地,清氣縈繞,能人眾多,怎麽可能有魔息出現呢?”
“還有這一茬……”宋佚聽得新鮮,對這世界的認知又深了一層。
修行、真氣、法決、飛劍,門派紛爭,還有隱匿在黑暗中蠢蠢欲動的魔……自己這些天所接觸到的,果然隻是這世界的滄海一粟。
他稍稍移開目光,瞥一眼無邊的天穹與雲層,暗暗發誓以後若有機會,定要離了月泉宗,遊曆四海,將這嶄新的世界看個夠。
收回目光,宋佚看見峰頂上那模糊的人影又動起來,舒展手腳,閃轉騰挪,似乎正在練功,他盯住那人,心裏默默描摹對方的動作,很快發現,對方練的正是照月劍法!
這麽說來,那人也是月泉宗的弟子了?
隻見此人上身柔韌扶風,下盤靈活穩定,上下各有持重,卻又渾然一體,一招一式極為優美,如行雲流水,似飛鶴騰空,舉重若輕,收放自如,顯然已到了十分精妙圓融的境界。他手中長劍反射點點日光,從基礎的第一式開始,到進階的第二式,然後是第三……
前三式宋佚都已爛熟於心,隨著那人的演練,在心裏默默跟著比劃,也默默比較著自己和對方的差距,像仔細檢查作業的小學生,不放過任何一點差距和疏漏。
這一檢查,宋佚頓時感覺心口發緊,額上隱隱見汗,是羞愧,是佩服,也是對這個機會的倍加珍惜。與這位同修的劍法相比,自己簡直成了個真正的小學生:根基淺薄,步履浮誇,勁道不足,收放遲鈍。
對方不但功底比自己深厚得多,更有種無可形容的靈性蘊藏其中,好似一條紐帶,令劍招與人的骨血完全相融,舉手投足不打一點折扣,又毫不僵硬阻塞,自然流暢,那柄劍恍惚已成為他的身體本身,分不清是人在禦劍,還是劍本就有了生命。
練完照月劍法前三式後,對麵使出的已是宋佚未曾接觸過的陌生招法。(m.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