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皮革2/2

字數:3237   加入書籤

A+A-


    七個附屬部落都需要銅製武器,銅矛和銅斧對半,唯有日部落換取十件藤甲和三十麵藤盾。

    那五十八個俘虜換取的二十六個銅製武器中隻有一半屬於日部落,再加上用獸皮換取的八個銅製武器,最終日部落一共換取十件藤甲、三十麵藤盾、五支銅矛、五柄銅斧。

    來自七個附屬部落的族人有些疑惑,不知道日部落為什麽要換取各個部落都有的藤盾藤甲,這不是浪費嗎。

    這話他們沒有說出口,他們隻是附屬部落的人,沒有資格摻和主部落的事情。

    最終日部落陣營一共換取一百一十八個銅製武器、十件藤甲、三十麵藤盾,第二貿易船隊能夠直接拿出來。

    交易達成,第二貿易船隊即將返航,在離開前,趙林鷹息又送給七個附屬部落各一件藤甲和一麵藤盾,青銅寶劍就不送了。

    第二貿易船隊離開,日部落急急忙忙派出一支隊伍,將前線大軍需要的食物以及剛剛交易到手的武器裝備送到前線去,相信有這麽一批武器裝備加入,夜部落陣營更不是日部落陣營的對手。

    ……

    第二貿易船隊返航,第一貿易船隊起航,龍部落又恢複到正常生活中。

    隨著兩支貿易船隊來往黃河兩岸與眾多部落進行交易,龍部落中的獸皮越來越多,而蘇焱關注的獸皮製革有了突破性進展。

    獸皮製革,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製作皮甲。

    藤甲是這個時代中最普遍的甲具,畢竟製作藤甲的材料非常簡單,僅僅是隨處可見的藤條,大多數部落都會使用藤條編製出藤盾乃至藤甲作為保護自身的防禦裝備。

    不過藤甲的缺點也非常明顯,初期的藤甲防禦性不夠好,即便是龍部落的藤甲也僅僅能夠抵禦一道重擊,若是第二道重擊擊中前一擊的位置,身穿的藤甲的人會被直接重傷。

    藤甲的使用年限不長,畢竟隻是藤製品,其他部落的藤甲若是沒有損壞,最多使用兩年時間,兩年後的藤甲自身防禦力會大大下降,龍部落的藤甲大概能夠使用三到四年,過了這個期限也很難抵禦一道重擊。

    還有藤甲比較沉重,特別是龍部落那經過多道工序的藤甲,比其他部落的藤甲防禦力高,但也更加沉重,以至於龍部落的藤甲兵隻能攜帶輕一些的藤盾,而無法攜帶沉重且防禦力更高的銅盾。

    換做皮甲,在中國的曆史上,即便防禦力更高的(金屬)鎧甲出現,皮甲依舊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還是皮甲擁有一定防禦力,且比鎧甲更輕便、廉價,至於藤甲,幾乎沒有多少名聲。

    不是說藤甲的防禦力趕不上皮甲,隨著藤甲技術的發展,後期的藤甲防禦力不比皮甲差,重量也不及鎧甲。

    但是藤甲製作周期是個硬傷,比鎧甲製作的周期都長,那還不如使用皮甲或者鎧甲,同時代出現的藤甲隻會是那些製作周期短比較廉價的藤甲,防禦力不夠,也就沒有多少名聲。

    以龍部落的條件,很難製作出防禦力更高的藤甲,也沒有那個必要,倒不如拋棄藤甲轉而發展皮甲,等到龍部落人口多的時候,還可以用煤煉鐵,發展鐵甲,藤甲慢慢從龍部落中消除,最多就是用作與其他部落進行交易。

    製作皮甲的關鍵是用獸皮製革,製革是一種將生皮鞣製成革的過程,除去獸皮的毛和非膠原纖維等,使真皮層膠原纖維適度鬆散、固定和強化,再加以整飾(理),最後成為革。

    蘇焱對獸皮製革的過程了解不多,僅僅是知道“浸水、浸灰、脫毛、軟化、浸酸、鞣製”這些簡單的過程,具體內容未知。

    早前蘇焱便組織一批女性族人不斷對獸皮進行嚐試處理,花費數年時間,直到現在才將皮革鞣製出來,不過鞣製出來的第一塊皮革性質還達不到製作皮甲的標準,即使製作出來的皮甲,也無法與龍部落產出的藤甲相比。

    要等皮革工藝才發展發展,才能用皮革來製作皮甲,鞣製出來的第一塊皮革大概隻能用於製作皮衣和鞋子。

    不過皮革已經鞣製出來了,一套對應的鞣製獸皮的過程被記載下來,等待著改進與提升。

    鞣製獸皮的第一步,浸水,這一步對皮革的質量影響非常大,必須認真進行這一步,鞣製的獸皮來源不同,有使用很多年的舊皮,也有剛剛得到的新鮮獸皮,浸水目的就是使原料皮恢複到鮮皮狀態,除去部分可容性蛋白質,並除去血汙,糞便等雜物,越舊的獸皮浸泡時間越長。

    第二步,削裏,將浸水軟化後的毛皮裏麵向上鋪在半圓木上,用弓形刀刮去附著在肉麵上的脂肪,殘肉等,為了不傷害毛根,在刮時可在圓木上先鋪一層厚布,削裏與下一步的脫脂有密切的關係,若殘留脂肪多不利脫脂,用弓型刀刮裏麵的作用還在於通過擠壓,使皮裏麵的殘存脂肪升到皮表麵,利於脫脂。

    第三步,脫脂水洗,毛皮成品的好壞決定於脫脂是否徹底,在脫脂過程中,應當脫掉脂肪,又不損傷毛皮,采用皂化法較為緩和,其原理就是利用堿(可使用草木灰或者熟石灰)與油脂生成肥皂的性能,除去被毛上的油脂,脫脂後的毛皮應立即水洗,除去肥皂液,洗滌衝洗幹淨後,出皮涼幹。

    前三步驟都是對獸皮鞣製前的處理工作,第四步才真正開始鞣製獸皮,這一步中需要準備另一個東西——鞣劑。

    在人類曆史中,人們發現一些植物的汁液或礦物油對皮革具有一定的鞣性,原料皮通過汁液的浸泡,更具有透氣性,防腐性,從而使板質具有柔軟、抗撕裂性、耐曲折性等物化性能,使得皮真正具備了革製品的特性,這種汁液就是鞣劑。

    龍部落用到的鞣劑就是植物的汁液,常見的槲樹樹皮、櫟木、雲杉樹皮皆可。

    將處理好的獸皮放進已經添加鞣劑的水中進行浸泡,浸泡時間超過七天才算是浸泡完成,之後還要對皮製品進行整理,完成獸皮鞣製成皮革的整個過程。

    龍部落的藤甲製作工期在長達半個月,與之相比,製革的工期也沒有短多少,介於皮革製品的重要性,今後龍部落重點發展製革工藝,對製藤甲藤盾的工藝可以暫停發展。(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