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安貧樂道的素食動物

字數:585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東晉大土豪 !

    拜訪範宣子顯然是早就約好的,而書院的門子也是認得範寧的車子,所以他和範二毫無阻礙地進了書院的大門。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此時太陽已沉到西山之後,山後猶留一抹餘暉斜衝入天際,西邊的天空被照得一片金黃。

    範二看著天邊慢慢消去的金色,又發現直入書院的道路兩邊種著常青的鬆柏,遠處還有些一些光禿禿的樹木散發出若有若無的淡香,似乎正是含苞待放的桃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若是能在這些樹木間間雜著植上一片綠草,後代的氣息就更濃了......

    範二對眼前的豫章書院簡直是喜愛至今,心中既有不虞之譽,亦有求全之毀。

    車子緩緩向西而行,穿過一片楠竹後便拐向了西麵,而後終於在一棵樹冠足有幾十丈見方的大榕樹下停了下來。

    “終於到了嗎?”

    看著不遠處隱在花叢中的正冒著炊煙的草屋時,範二理所當然跳下了車子,而後轉過另一邊扶著範寧走了下來。

    仿佛是看到了範二眼裏的疑惑,範寧一指不遠處的草屋,笑道,“閑章先生一家就住在此處。”

    茅草屋周邊用木柵欄圍出了三五畝的院子,院子間是幾片綠油油的菜地,上麵種植著蘿卜、菘菜還有一些範二根本就叫不上名的植物。

    跟著範寧沿著柵欄走到了柴扉前,範二正擔心範宣子無從得知他們的到來而吃閉門羹時,卻見前者在門邊拉了一下並不起眼的繩子。

    叮鈴鈴.......

    聽著清脆的鈴鐺聲,範二的三觀頓時就崩壞了,——合著人家早就用上門鈴了啊。

    隨著門鈴的響聲,一個十一二歲的童子從屋中走出來向外看了一眼,隨後又返回了屋中。

    這孩子過了一會後才再次現身,而後四平八穩地向範寧這邊走來;他的歲數還小,儀態上卻是一絲不苟,走起路來環佩悅耳,很有儒家風範。

    仿佛猜到了範二心中所想,範寧微笑著向來人點頭稱讚,又不忘給範二解釋,“這是閑章先生的曾孫、連山居士的孫子範該,比你矮一輩的。”

    範二知道儒家最講究的便是名分,他對這樣的傳統自是無力吐槽。

    範該打開柴門,先是和範寧範二互相行了禮,這才張口請他們入內,範寧範二的仆從範中規阿仁落在後麵,隨手關上了柴門,而後才隨著他們向裏走去。

    草屋門口,一個與範寧年齡相仿的老人早就降階相迎了,他的穿戴同樣一絲不苟,比範二平時所見的人都更嚴肅些。

    從他的年齡上,範二可以猜出他應該是此行要找的範輯。

    幾個人在門口拱手禮讓,隨後才進入屋中,見到範宣子後,又再次互相見禮。

    範宣子已年屆八旬,須發早就全白了,但他的精神麵貌極好,臉上絲毫看不見疲態。

    有感於範家對於繁文縟節的近乎變態的推崇,範二一路上都戰戰兢兢的,種種所見所聞使得早就習慣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他,頗感鴨梨山大。

    幾個人互相行了幾次禮,又簡單地寒暄了生活日常,也就到了晚餐的時間。

    按照禮節,範寧在來範宣子這兒前一定是知會過的,所以範家今日的晚餐應該比平時更加豐盛。

    可擺在範二麵前的五碗碟中卻不見半點葷腥,主食也隻有一小碗米羹。

    這樣的吃食與範二在吳郡時吃的,並無多大的差別,可相比於他最近所食的炒菜和蒸米飯,可就是天差地別了!

    單從飲食上,範二便不得不佩服範宣子一家安貧樂道的高尚。

    範二從來都是一個吃貨,單是口腹之欲便無法禁絕,所以對素食動物向來是敬仰有加的。

    眾人吃過飯、洗過手,漱過口,又重新看茶後,範寧這才說起捐藏書樓的事。

    範寧剛一說起要給皇太子捐藏書樓時,範宣子父子當時就麵麵相覷起來。

    他們實在無法理解這種有損節操之舉,卻又因儒家道德的約束而保持了沉默;及至聽說這樣的舉動是為了變相資助那些失學孩子時,他們才算是鬆了口氣,紛紛開口為範寧的大義點起讚來。

    範二隨後接過了話題,拿出了設計方案照本宣科地談起了藏書樓的設計方案。

    範宣子和範輯對大型工程的建造屬於外行,他們聽了範二口中不斷冒出的專業術語時,自然而然地以為範二是此道中人。

    可一聽到藏書樓的初步預算是百萬錢,且會在隨後增加投入時,他們又不由自主地吸了一口涼氣。

    一百萬錢!

    範宣子對這個數字並不陌生,顧愷之就曾經為瓦官寺募捐到了一百萬錢!

    問題是,範寧的聲望能與當年的顧愷之相比嗎?

    範寧的知名度或許比當年的顧愷之更甚,可他是因為得罪了人而聞名的啊,他真的能讓世家大族心甘情願地捐錢出來?

    範宣子對自己目前所做的一切、對範寧目前所做的一切,是有著清醒認識的。

    有教無類或許隻是聖人的大義,這樣的胸懷並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如果將教育普及到底層的平民,世家大族勢必會失去壟斷知識的優勢,他們或許因為顏麵而隱忍,但骨子裏必然是反對的。

    範宣子自然能認識這一點,但他不是鄉願,他也沒有因為部分人的反對而放棄更多的人。

    這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這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

    可作為逆行者而言,這樣的道途處處都是藩籬。

    範宣子此時想的是,“以留名青史而誘惑那些大族和商人,真的靠譜嗎?”

    有了這個想法,範宣子對範二的滔滔不絕也就隻能報以一笑了,他能從中看出範寧和範二對這件事的執著,可他除了默默祝福外,還能做些什麽呢?

    對範二提出的向名士和士族借書的計劃,範宣子做出了積極的回應,當時就表示會把自己的所有藏書借出來。

    得到範宣子的積極回應後,範寧頓時就熱淚盈眶起來。

    範宣子的一百多部藏書,再加上範寧的一百多部藏書,要是算上重複的一些書籍,不過是二百多部書而已。

    這些書對一座龐大的藏書樓而言,無疑是杯水車薪而已,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是嗎?

    這些書對藏書樓來說或許無關緊要,但對每一個孩子而言,卻是他們的全部。

    隻要啟動了抄書工作,孩子們就可以得到穩定的收入了,而他們重返校園也就指日可待了。

    範二將自己和範寧討論出的建造藏書樓的方案一一鋪陳開後,便將設計圖和預算方案分發到範宣子父子手中,隨之又說起了請範輯幫忙畫效果圖的事。

    範宣子和範輯低著頭,看完範二做出的施工方案和設計圖後再次沉默了。

    如果他們一開始還以為,範寧和範二剛開始的論述還隻是畫餅的話,當他們看到詳細的施工計劃和設計圖時,他們就再一次被震懾住了。

    正因為計劃無限接近於真實,他們才更覺得惋惜。

    說來說去,也還是錢的問題。

    擁有六十餘頃良田的範寧,每年理論上的收入應該接近五十萬錢,但支出是多少?而且他收入的並不是錢幣。

    範寧每年積蓄下來的錢,不會超過十萬,如果他無法依靠外力的話,想要完成藏書樓的建造是要傾家蕩產的。

    最重要的是,範寧傾家蕩產地為皇太子捐藏書樓,世人會給他什麽樣的評價?

    純粹是吃力不討好!

    捐這個藏書樓的,必然是一群真正為了普及文化而無私奉獻的人才有意義!

    可這樣的人能有多少?

    範宣子很想為範寧出力,可他除了借出自己的書外,實在想不出還能出什麽力了?如今聽說範寧和範二想讓範輯幫忙畫效果圖時,他自然是一力促成此事的。

    而後範二和範輯到了書房中,開始給他解釋效果圖是個什麽圖,他需要的到底什麽樣的效果。

    範輯期初聽說範寧和範二描述建造藏書樓的宏圖偉業時,心情是無比激動的,他幾次暗暗握緊拳頭,就差開口毛遂自薦參與其中了。

    及至範二說出請他幫忙創作效果圖時,範輯自是滿口答應下來,可一聽到範二詳細解釋效果圖的概念後,他當即便老臉通紅了。

    範輯擅長的隻是寫山水畫,他根本連寫意和山水都沒碰過,又如何畫這個效果圖呢?

    看著默然無語、滿臉頹敗的範輯時,範二卻並不死心,又不遺餘力地解釋了一邊效果圖的畫法,還一再表示這玩意是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範輯聽了他的解釋,也就暫且信了他,而後終於鼓起勇氣做起了傳說中的效果圖。

    或許真的是範輯緊張過度,或許真的是他沒有畫效果圖的天分,範二看著他努力畫出的圖時,終於還是無奈地搖了搖頭。

    範二慶幸的是,還好剛才沒有先把車子上裝著的畫具搬進來,要不然範輯可就真的糗大了。

    範二和範輯頹然地返回大廳,範二微不可查地向範寧搖了搖頭。

    範寧原本還與範宣子聊得好好的,得知範輯無法做出效果圖後,心情頓時就糟糕起來,又與之閑聊了幾句後便告辭而出了。

    範宣子從範輯和範二的臉色上,也早就得知了結果,卻也隻能鼓勵範寧,“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千萬別客氣,一路小心些。”

    範寧強笑而出,整個人都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