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通電了

字數:6641   加入書籤

A+A-


    程英帶著池武鎖上家裏的門就走人了。

    而且那是直接奔著三太太家去的。

    自家奶奶跟隊長媳婦,在村裏算是老人,有些事情比年輕的小小媳婦做起來方便。

    所以在家奶奶跟隊長媳婦,一起去給架線的送水了,小媳婦隻是做一些背後英雄,村裏人比較保守,一般不會讓小媳婦拋頭露麵的,

    當然了為了生活大夥出工,到大集體幹活的時候不算。

    程英到了隊長的家裏麵,隻有老太太一人在燒火呢,鍋裏燒的開水,

    程英熱情洋溢的進屋“三太太,你屋裏坐著,這活怎麽能讓您做呢,我跟武子來就成,快放下”

    說著就很主動的把老太太手裏的燒火棍子給接過來了,就跟在自己家一樣,那個自在,那個順手,

    看的邊上的的池武以為到了自己家了呢。這是串門的嗎。

    老太太歲數大了,腿腳到底不利索,也就是這個時間,家裏麵沒人,下地幫幫忙,

    平時家裏可不敢用老太太幹活的,

    老太太“你們兩個不跟著一塊出去玩,過來幹啥呀”

    程英“瞧您說的,我們兩個不就是過來看您的嗎,誰知道這麽大點事,都勞累上您親自動手了,您早說呀,我們兩幫著您”

    老太太稀罕程英說話利爽“哎呦,英子這嘴巴呀,隨了你奶奶了,可不隨你媽”

    程英“那是,我不是跟著奶奶長大的嗎”

    說著燒火棍子就遞給池武了,自己扶著老太太進了裏屋。

    而且隨著老太太坐到炕上“三太太呀,這得燒多少水呀”

    三太太“瞧你說的,不花錢的玩意,還能讓人渴著呀,這是給咱們村通電呢。這是好事,咱們可得對人熱情點”

    程英“嗯,聽您的。我們也得出把力,您在屋裏坐著。外麵有我們呢”

    老太太“還是咱們英子懂事,來,這是薯幹,一人裝著一口袋,幹活都是有勁的”

    程英“不用,給隊裏幹活我們那也是積極的,村裏通電。那是全村人的大事,您呀把這東西,拿起來,我們兩還好生的幹活呢”

    說啥都沒有動老太太的薯幹。

    池武心說這個小人還是有點良心的。隻是蹭暖氣,沒有蹭吃蹭喝。跟二伯母倒是有點不同。

    程英真心的不是沒有底線的人,不過沒拿薯幹,最主要的還是往將來考慮,還有好幾個月才暖和呢。

    自家後爸忙,親媽不在家,就他們兩個孩子拾柴火,可定時供不上的。

    這年頭糧食金貴,在別人家少吃東西。總是不招人稀罕的。

    小不忍則亂大謀,咱們這叫放長線釣大魚。

    三太太“你們兩個可真是懂事,那這樣,奶給你們放戲匣子聽”

    程英“那感情好,我聽著那個都來精神”

    老太太“你個猴丫頭,上次你還說聽著這個就想睡覺呢”

    程英“我有說過嗎,您一定是聽錯了,我稀罕的很,還能唱上兩段呢”

    老太太“說你胖你就喘,你還能會這個”

    說著老太太已經把戲匣子給打開了,程英看著一個用兩節大電池就能帶動起來的玩意。

    要說起來,在這個年代,在這個偏僻的村子裏麵,這也算是一個很貴重的家用電器了,

    唯一的娛樂設施呀,

    老太太能給他們放著聽,不吝嗇電池,那真是對程英的印象不錯。

    趕巧了,戲匣子裏麵唱的就是‘蘇三起解’

    程英那是想博得老太太的好感,而且這人臉皮天生的厚,根本就沒啥害羞的概念,

    亮開嗓子跟著戲匣子就唱開了。

    這人吧,嗓子好聽不好聽的不說,隻要放開了唱出來,自然有他的韻味在裏麵,

    屋裏的老太太看著程英,手上都著拍子了,可見滿意的程度。

    外麵的池武,對裏麵的程英那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不是因為唱的好,因為程英的精神,不要臉精神,蹭暖氣的精神,竟然獻媚到如此地步。

    真心的不容易呀,池武心說自己跟這丫頭比這差遠了,這丫頭為了省點柴火,這是豁出去了。

    而且是把臉皮給豁出去了,唱的人不臉紅,聽的人臉紅呀,池武替程英臉紅。

    還有的學呀,

    誰讓池武的人生觀就這麽短的時間,就讓程英給引導的如此之歪呢。

    誰讓池武早就把程英樹立為人生的裏程碑了呢,那是一個榜樣一樣的存在,那是一個崇拜的存在呀,

    這丫頭能弄來襪子,這丫頭能弄來魚,這丫頭現在還能蹭暖氣,而且是人家熱情歡迎的讓他們蹭,跟墩兒媽果然不是一個層次的。

    池武一點都不認為自己跟程英的行為,跟二伯母貼邊。

    雖然臉紅,可要堅持像程英看齊。

    程英“三太太呀,怎麽樣,這裏麵的人唱的好,還是我唱的好”

    三太太咧著嘴巴“哎呦你個丫頭你怎麽臉皮這麽厚呀,你能跟人家小匣子裏麵的人比呀,你丫也就是弄個熱鬧,不過真的不錯,你奶有你可是開心了,丫頭呀,明天不要咱家裏總是圍著你奶轉,到三太太這裏來,三太太給你預備好吃的,聽話呀”

    池武在外麵都要咋舌了。

    這還真是上趕著拽著他們到這裏蹭暖氣。

    不一般,太不一般了。

    程英“您不要嫌棄我們煩就好,不過這兩天不成,我們過來是給隊裏幫忙的,可不能光給您解悶,我們還的燒火呢”

    這人還抻著上了。把自己定位的夠高的。

    三太太“哎呦,不礙事,三太太陪著你們一塊幫忙呀”

    程英看著老太太心裏特別的稀罕,樸實的老太太,自己這也算是娛樂了老人,真心的沒啥負罪感。

    五好青年自己都能憑上。

    中午飯,池勇不在家裏吃。

    程英跟池武。還有老太太愣是讓村長媳婦給留在家裏吃的飯,

    因為人家村長媳婦說了,虧得有奶奶還有池武他們幾口人幫忙。要不然肯定忙不過來。

    說啥都沒讓來太太領著兩孩子走人。簡單粥就鹹菜。

    池武在外麵吃的 很少,心裏就怕。人家嫌棄他吃的多,回頭不讓他們兩個來蹭暖氣。

    程英吃的更是有風度,就那麽一碗粥,吃飯的時候連聲音都沒有發出來,而且跟著放桌子,收拾碗筷,那是一個讓人看著稀罕。一點都不帶麻煩人的,可以說是最受歡迎的客人了。

    老太太自然更是謹慎。

    所以三口人在隊長家裏,那是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程英想往後想來這裏串門。還是不要吃飯的好,

    吃人家的東西時間長了,那是要還的,

    從來都是這個道理,

    好在他跟池武還有十幾天就要開學了。

    還是很好混日子的。

    池武的收獲就更大了。原來占便宜不是不可以,隻要別人心甘情願就好了,

    隻要做的比墩兒他媽做的高軒一些就成。

    孩子的認知多真呀,多不容易忘記呀,這可以說是池武刻在心裏的人生教條。

    程英的日子在開學的前十天就這樣過的是蠻充實的。

    當然了池武跟在程英的身後,也是心得頗多。

    池勇在隊裏跟著忙活,態度謙遜,給村裏人的印象很好,並不像一些讀書人一樣的酸腐。

    可以說是池勇求仁得仁。

    老太太兩頭忙活著,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程英有時候想,自家親媽的存在感,還真是還真是很低。

    竟然沒啥必須性。

    他在不在一家人的日子竟然沒啥變動,在程英池武開學前一天,村裏終於通上電了。

    大隊還一家發了一個電燈泡。

    那天晚上家家燈火通明,連自家老太太,都沒有想打電費的問題,

    讓點燈點了大半夜,老太太摸著牆上的畫報“活了快一輩子了,原來屋裏麵可以這麽亮堂,看看牆縫都能看清楚,還有這大閨女原來這麽漂亮”

    池武盯著點燈傻笑,程英一巴掌拍過去“別盯著看,壞眼睛”

    池武不敢吭聲,程英上過學的,肯定比他懂得多。

    程英看著池武不盯著燈泡看了,才細細的回味老太太的話。

    程英聽著老太太的話,心酸多於過心喜。

    自己住了一輩子的家,竟然從來沒有看的如此清晰過嗎,

    程英看看糊在窗棱上的白色窗戶紙,可不是嗎,

    陽光都是透過紙張照射進來的,能有啥透明度呀。

    程英摟著老太太的腰“奶呀,你好生的等著享福吧,等回頭,咱們家就把窗戶給換成玻璃的,白天晚上都讓他亮亮堂堂的”

    也不知道老太太這麽大的歲數,眼睛是不是花的,怎麽就忘了問了呢。

    老太太“哎呦,還是額孫女有見識,奶等著,奶呀就等著享額孫女的福了”

    程英摟著老太太的腰“嗯,咱們的好日子快了,就快來了”

    然後心中就一個感覺,壓力好大呀,這裏地勢偏僻,致富好難的。

    池武在邊上看著兩人膩乎,一句話都沒有,

    池武這人會看臉色,知道這時候沒有他插嘴的餘地。

    說什麽都不能討好老太太的。在老太太的心裏,他跟程英,那就不是一個高度上的。

    池勇早就到西屋裏麵倒騰他的玩意去了。

    老太太為了池勇特地跟村裏,自己花錢買了一個大燈泡,

    西屋也被點上點燈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