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孫家祖墳
字數:6155 加入書籤
耀縣城東有座藥王山,五座山巒頂如平台,形似五指,原名“五台山”,後因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曾辭朝廷應召,在此隱居行醫濟人,故稱“藥王山”。南北朝時,山上有佛寺,曆代人們又陸續修建了孫思邈的廟宇,後世奉這裏為醫宗聖地,香火鼎盛。
山北數裏便是孫家源,藥王孫思邈的老家。
黃昏時分,有良和二丫終於趕到了孫家源,天色已晚,兩人便到一農戶家投宿。
男主人姓孫,熱情而健談,問有良:“你倆是兄妹嗎?”
“不是。”
“我知道了,”他恍然大悟道,“你們是離家私奔出來的,現在的老人也真是的,都什麽年代了,兩個年輕人相愛幹嘛要橫加阻攔呢?”
“您知道孫懷遠麽?”有良突然問道。
“孫懷遠?”孫大叔在搜腸刮肚的回憶著。
“你是在問大丫的男人吧?”正在廚房裏忙乎著的孫大嬸探出頭來說道,“他們夫妻十多年以前就都去世了。”
有良一聽忙說:“男的在部隊上犧牲了,女的病死了。”
“當家的,他們說的是大丫夫妻倆。”那婆娘肯定道。
“對了,我想起來了,孫懷遠和大丫還有過一個孩子,聽說後來被人領養了。”孫大叔拍了拍腦門。
“就是她。”有良指著二丫。
“哦,真的?”婆娘從廚房裏出來在圍裙上擦了擦手,仔細的打量著二丫,嘴裏說道,“嗯,長得和大丫是挺像的。”
“我娘叫什麽名字?”二丫幽幽問道。
“她是我的同學,叫韓大丫,可惜年紀輕輕的就生病死了,那年孫懷遠從部隊上回來結婚時,我還去吃喜酒了呢。”那婆娘惋惜的說。
“您知道我爹娘的家裏還有什麽人嗎?”二丫急切的詢問道。
“你爹娘的家裏人據說都死於六幾年的饑荒,當年若是有近一點的親戚在,孩子也不會送人了。”
“我娘的墳墓在哪兒?”
“就在藥王山下,那兒是孫家的祖墳地。”
“可以帶我去看看嗎?”二丫懇求道。
“明天我帶你們去吧。”孫大叔爽快的答應了。
當晚有良和孫大叔睡在一屋,躺在炕上時向他打聽有關藥王墓的事情。
“孫思邈的原籍就在我們村,凡是孫姓人家都自稱是他的後人,年代久遠根本也無從分辨真假。據說河南濟源王屋山下有座‘孫真人墓’,再就是藥王山下有塊孫家的祖墳地,有人相信那一大片墳包之中就有孫思邈的墓,不過並沒有碑石能證明,一千三百年,即使有也都沉到地底下去了。”
“聽說過藥王的‘噬磕針’麽?”有良試探著問道。
孫大叔表示從來沒有聽說過。
“知道孫遺風這個人嗎?”有良描述了孫教授的相貌。
“孫家是個大姓,在外麵工作的人很多......你等等,孫懷遠有個堂叔不就叫孫遺風麽?”
有良聞言大吃了一驚。
“沒錯,好像他們孫家的那支就唯一剩下他了,不過聽說前兩年也已經死了。”
“死了!”有良更是愕然。
“明天去村裏問下就清楚了。”孫大叔嘴裏嘟囔著睡過去了。
有良徹夜難眠,這次到孫家源來收獲還是有的,起碼知道了孫遺風的來曆,不過說他死了肯定是誤傳,因為其正在京城天橋胡同裏好好的活著呢,還養了一大堆貓。
次日一清早,孫大叔就出去了,吃早飯的時候回來,告訴有良說孫遺風的事情打聽清楚了,此人是銅川一家醫院的中醫師,幾年前確實已經死了,也葬在藥王山孫家祖墳地。
吃過飯後,孫大叔扛著鋤頭領著有良和二丫離開孫家源,往南走了大約有四五裏路便來到了藥王山下。
山穀裏有一片平壩,蓬蒿叢生,大大小小的土丘散落其間,有的墳前矗立著石碑,大多數隻是荒丘一座,甚為淒涼,與亂葬崗差不多。
在眾多的墳墓中間找了半天,終於見到一座被青草覆蓋著的墳丘,地上橫倒著一塊破敗的花崗岩石碑,掃去浮土,上麵的字跡清晰可辨“韓大丫之墓”幾個字,落款日期是一九七五年八月。
二丫雙膝跪倒,淚水奪眶而出,口中喃喃嗚咽道:“娘,二丫看你來了,這麽多年一個人孤獨的在這兒......”
孫大叔在一旁看著也不禁有些黯然,不住的搖頭歎息著。
有良拉開二丫帶著的旅行袋,取出事先備好的燒紙冥幣點燃,看著淡淡升起的青煙,心中想起自己慘死的父母,眼眶也紅了。
孫大叔重新刨土將石碑立好,然後拽有良到一邊讓二丫和母親說點悄悄話。
“孫遺風的墓就在那邊,石碑還是挺新的呢。”孫大叔指著山腳下的一片墳丘說。
“他在銅川的家裏還有什麽人嗎?”有良問。
“聽說老婆還在,孩子也都大了,有良,你倆在這兒慢慢祭奠著,我先回去了,記得回家來吃中飯。”
“把鋤頭留下吧,俺想給墳墓添點土。”
孫大叔留下鐵鋤後一個人回去了。
整個墳地就隻有他和二丫兩個人,有良於是扛起鋤頭直奔山腳下,很容易找到了孫遺風的墳墓,石碑上的名字還很新。他瞧著四下裏無人,盡管雙手不靈活,但還是咬緊牙關奮力的刨起土來,春天土丘濕潤也較鬆軟,不多時便掘了個大坑出來。
“你這是在幹嘛?”身後傳來二丫掩飾不住的驚呼聲。
“這是孫遺風的墳,俺要看看這裏麵到底有沒有屍體。”有良頭也不回的答道。
“你是說到李家溝去的那個教授孫遺風?”二丫愕然道。
“就是他,孫大叔說他兩年前就死了。”
“他明明活著呀?”
“所以才要挖出來看看。”
二丫一聽上前搶過鋤頭忿忿道:“讓我來,奶奶的,姓孫的刨了我爹的墓,今天就挖你的墳。”
她畢竟在鄉村裏農活幹慣了的,性情也潑辣,掘進的速度明顯快了許多,“嘭”的一聲,鐵鋤刨在了棺材板上了。
當他倆撬開棺材板的時候,瞧見偌大的棺木中隻盛放著一尊小骨灰壇,原來屍體也是火化的,啟開壇口,裏麵是半下子白灰色的骨灰,兩人麵麵相覷。
“難道京城的那個孫遺風是假的?”二丫疑惑道。
“單憑骨灰也說明不了啥。”有良似乎有點沮喪。
“那怎麽辦呢?”
“孫遺風死前是銅川市中醫院的醫生,老婆孩子都還在,走,帶他們去京城與孫遺風見麵。”有良斷然道。
“可人家能相信我們嗎?”
“會的。”有良語氣堅決。
兩人重新將墳墓填埋並恢複原狀,然後一起返回到了孫大叔家裏。
中飯過後,他倆向孫大叔辭行,離開孫家源來到銅川縣城。
中醫院的牆上掛著醫院職工幾年前的合影照片,有良發現前排中間有個穿白大褂戴眼鏡的醫生正是孫遺風,模樣一點都沒有變,仍舊是一臉的嚴肅表情。
“果真是他。”有良指給二丫看。
“這是孫醫生,院裏最權威的中醫師,已經去世兩年多了。”身旁有位醫生看見他倆手指照片,順口說道。
“您知道他家住哪兒嗎?”有良問。
“你們是他什麽人?”
“我們是親戚,孫家源的。”
“哦,那是孫醫生的老家。”那名醫生點點頭,指點去孫遺風家的路徑,原來就在醫院的家屬宿舍區內。
找到孫遺風的家,有良上前敲門,一個麵目慈祥的老太婆開了門。
問清兩人是孫家源來的,老太婆熱情的請他們入內。
有良一眼瞥見牆上孫遺風的黑框遺照,於是看門見山的說道:“孫遺風還活著,怎麽就掛上遺照了呢?”
老太婆聞言笑起來了:“老頭都去世兩年了。”
“俺確實在京城見到他了,現在是華夏氣功針灸培訓學校的老師,俺就是孫教授的學生。”有良一本正經的說。
“不可能的,除非你見到了鬼。”老太婆正色道。
“俺是孫家源的人,怎麽會認錯呢?而且還經常在一起說話。”
老太婆疑惑的盯著有良,半晌緩緩說道:“你說的是真的?”
“千真萬確。”
老太婆遲疑的抓起茶幾上的電話,分別給兒子和女兒通了話,要他倆即刻趕來有要事商量。
不多時,兒子孫康和女兒孫梅便匆匆趕來了,兩人都已經成家在外單過。
當他們聽說父親還活著都不相信,不住的盤問有良。 ㊣:㊣\\、//㊣
“不信就算了,京城反正又不遠,去看一眼不就知道了。”有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娘,當初在火葬場取爹骨灰的時候,現在回想起來是有些反常的現象,排在咱們後麵的都先拿到了骨灰,我還跟他們理論了,等領出骨灰差不多遲了一個來小時。”孫康回憶道。
“我也想起來了,是有些蹊蹺。”孫梅也說。
老太婆沉思片刻,目光望著有良:“你願意領我們去見見這個孫教授麽?”
“可以啊,這樣就知道俺沒說謊。”有良一口答應。
“既然這樣,咱們就乘夜車趕往京城。”孫康有點迫不及待的說道。
老太婆收拾一下,大家一起出門來到五一路火車站,乘晚班火車前去京城。(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