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有塵

字數:5926   加入書籤

A+A-


    薛先生這一陣子唇槍舌劍的激辯,終於壓製住了荒唐的南北之爭,使法會又回到了正軌,兩方的道士們重新開始認真辯經,無塵子住持終於鬆了口氣。

    “薛施主,貧道多謝了。”無塵子拱手施禮。

    “不客氣,老道長,聽聞青城山天師洞是個好去處,我們想隨便走走。”薛先生說道,他本以為十年一次的南北道派辯經一定會很精彩,沒想到竟如此粗鄙不堪,因此失去了興趣,另外此行還有其他的目的。

    “貧道帶你們去轉轉。”無塵子見殿內氣氛正常,並見國家宗教局的領導對薛先生又極為賞識,於是便主動表示帶著他們遊覽。

    走出三清大殿,穿過高大的柏樹林,前麵三塊巨石矗立,泉水環流,濃蔭蔽日,石上刻有“降魔”二字,旁邊澗深陡壁,藤蘿掛垂,十分的幽靜。

    “當年張天師降魔時見此石擋路,遂拔劍劈之裂成了三塊,那邊二十餘丈深的幽穀,便是天師作符擲筆而成的,名為‘擲筆槽。”無塵子邊行邊介紹說。

    迎麵是一株粗大高聳的白果樹,無塵子告訴薛先生,此樹高近二十丈,徑圍七丈,乃是當年張道陵親手所植,迄今已有一千八百餘年了,為青城山鎮山之寶,譽為“天府樹王”。

    “‘青城天下幽’,果然名不虛傳啊,”薛先生望之感慨不已,突然間話鋒一轉,問道,“久聞張天師所創的‘鬼門十三針’名揚天下,不知貴觀如今還有傳人麽?”

    有良聞言心中一驚,不免忐忑不安起來。

    “‘鬼門十三針’?”無塵子搖了搖頭,歎息道,“當年天師創下此門絕技斬妖除魔,本意是造福蒼生,自南北朝梁武帝始被禁止,因為其打破了佛教之因果循環,以後曆朝曆代都被列為禁針,現在早已經失傳了。”

    “這麽說青城山上竟無一人懂得‘鬼門十三針’?”

    “嗯......”無塵子猶豫了一下,說道,“六十年代初,據說常道觀還有一名道人曾識此術,後來還俗下山就失去了音訊。”

    “哦,他叫什麽?”薛先生饒有興致的問道。

    “法號有塵,俗家姓名不知。”

    薛先生望了眼他:“道長法號無塵子,他叫‘有塵’,聽上去有點怪怪的。”

    “正因為如此,貧道才記得這麽清楚。”無塵子尷尬的笑了笑。

    薛先生目光瞥向了有良,眼神中似含有某種深意。

    “幾位請留步。”身後有人說道。

    回頭望去,一個麵色蒼白的中年人匆匆來到跟前,正是都江堰宗教局的那位陽氣不足的莫局長。

    “莫局長,您有事兒嗎?”無塵子恭敬的問道。

    莫局長上下打量著薛先生,問道:“請問這位同誌尊姓大名,在哪兒高就啊?是黨員嗎?”

    薛先生淡淡道:“什麽事兒?”

    莫局長嘿嘿一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齒:“你剛才的發言,國家局的領導很是賞識,想要調你進京工作,叫我來了解一下情況。”

    薛先生不屑的望著他,沒有吭聲。

    “薛施主,恭喜啊,莫局長的意思是說國家局的領導看中你啦,想要你進京工作,這可是天大的好事。”無塵子以為他沒聽懂,在一旁趕緊解釋說。

    薛先生鼻子“哼”了聲,淡淡說了句:“薛某沒興趣。”然後轉身離開,兀自走到那株巨大的白果樹跟前仔細的觀賞著,把莫局長晾在那兒了。

    “你這人怎麽講話呢......”莫局長麵色慘白,氣得嘴唇直哆嗦。

    “莫局長消消氣,貧道想一定是薛施主沒聽明白,誤會啦,誤會。”無塵子趕緊打圓場,然後匆匆追到白果樹下去對薛先生進行解釋。

    “你倆是一起的麽?”莫局長轉過頭來問有良。

    有良點點頭。

    “他是做什麽工作的,口氣這麽傲?”

    “雜誌社的自由撰稿人。”有良回答。

    “不過是個耍筆頭寫稿子的嘛,”莫局長嘿嘿笑起來,突然想起來什麽,有點緊張的問道,“不會是‘紅旗雜誌社’吧?”

    有良搖搖頭,他從未沒聽說過。

    白果樹下,無塵子尷尬的勸說著:“薛先生淡泊名利,實在是令人佩服,但是莫局長是貧道上級領導,可否......”

    薛先生淡淡一笑:“你若是告之有塵的俗家姓名,我便可以考慮,道長是常道觀住持,理應知道的。”

    “這個麽,”無塵子麵現難色的問道,“不知薛先生要有塵的俗家姓名有何事呢?”

    “不瞞你說,我的這位同伴小兄弟有良就會‘鬼門十三針’,當今世上知此術者寥寥可數,若是能找到有塵,對這孩子的醫術提高定會大有裨益。”

    “這樣啊,”無塵子躊躇著說道,“有塵的俗家姓名叫做柳士散,自從當年下山還俗後就再也沒了消息,想要找到他可難了。”

    “嗬嗬,多謝道長。”薛先生笑道。

    莫局長看著無塵子和薛先生回來,麵上仍留有一絲不快的神色。

    “莫局長,剛才完全是誤會了,薛先生願意同你們談談。”無塵子陪著笑說道。

    “那好,我們去見國家局的領導吧。”莫局長麵無表情的扭頭往大殿而去。

    “有良,你就在這兒附近轉轉,別跑遠了。”薛先生囑咐兩句,然後與無塵子一道走了。

    有良和媚娘正在柏樹林裏溜達著,一個小道士匆匆走來對他說道:“你是有良?”

    “是。”

    “請跟我來,師叔要見你。”小道士領著有良穿過樹林,來到一棟雅致的道舍前。

    “師叔,人已帶到。”小道士恭敬的對門內說道。

    “你去吧,有良請進屋裏來。”房內傳來熟悉的聲音。

    有良推門一看,葛道長躺在床上,一條腿還打著石膏,旁邊凳子上坐著一個人,正是包先生。

    “有良,一進大殿我就認出來了,你是怎麽從‘鼉鼓十巫圖’裏出來的?”包先生一見馬上便迫不及待的問道。

    有良顧不上回答急忙詢問二丫的情況,包先生把後來在神女峰石洞內發生的事情大致敘述了一遍。

    “二丫被佘教授擄走了?”有良吃驚的說道,此刻突然想起來在巫鹹國虛空聽到的老白聲音原來就是佘教授。

    “唉,噬嗑針也讓他們搶走了。”包先生沮喪的歎息著。

    “你是怎麽出來的,我們都以為你永久的困在裏麵了。”葛道長再次問道。

    “我自己也是稀裏糊塗的,睡了一覺醒來就在輞川的山洞裏了。”有良回答說,他可不願意道出實情。

    葛道長聞言並未多加懷疑,隻是不解的說道:“藥王孫思邈所設的風水謎局真的是神奇啊,讓人匪夷所思。”

    “我師父沒說去哪兒了麽?”有良問。

    “沒有,這位柳師父很重江湖道義,背著包先生走下巫山,不過貧道有些奇怪,他的眼睛不是瞎了麽,又如何看得清道路呢?”葛道長不無詫異的問道。

    有良聞言沒吭聲,隻是搖了搖頭表示不知。

    “江湖上有不少能人異士,練就的功夫也是旁門左道,這個倒不足為奇,”包先生瞥了一眼有良說道,“殿內和你坐在一起的那個人是誰?”

    “你是說薛先生,在路上認識的,他邀我一同來青城山看辯經會。”有良答道,心中對這兩個人始終存有戒心。

    “哦,此人有點意思。”包先生自言自語道。

    “邢書記和可兒呢?”有良問。

    包先生與葛道長相對一笑,道:“他倆在神女峰上行巫山雲雨,後來就不知道了。”

    看來八仙庵的測字先生說得不錯,巫山此行不但危機重重,而且也確實死了人,就是那個香功大師麝香貓李林,難怪在學校上課時他的腋下能飄出香味兒來。

    有良在道舍交談的期間,薛先生在三清大殿旁的耳房內正與國家宗教局的領導文司長會麵。

    “薛先生,你在辯經會上的發言很不錯嘛,有理有據,又不傷和氣,很會做思想工作,一定是中共黨員吧?”文司長頗為賞識的問道。

    “不是。”

    “民主黨派?”

    “也不是。”

    “哦,薛先生年輕有為,政治上也應該積極要求進步嘛,聽都江堰的莫局長說,你是自由撰稿人?”

    “不錯。”

    “哪家媒體雜誌?”

    “不限定。”

    “嗯,可願意借調來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工作嗎?業務一司是專門負責佛教和道教的部門,需要你這樣的人才。”文司長拍拍他的肩膀,平易近人的說道。

    “我需要考慮考慮。”

    “好的,考慮好可先將一份簡曆寄給我,這是通訊地址。”文司長掏出鋼筆寫下了聯絡方式遞給他。

    薛先生禮貌的收下地址,然後告辭離開了三清大殿,此刻全真教與正一道的辯論仍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常道觀山門口,有良與薛先生碰麵了。

    “你的‘鬼門十三針’是家中祖傳的?”

    “是。”

    “你父親是柳士散。”

    有良聞言大吃一驚,心中頓生寒意。

    手機用戶請瀏覽wap.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