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中國自己的自動變速箱
字數:4663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動力王朝 !
ps:兄弟們,已修改。另外,之前有三天是隻更了4000字的,也就是每天欠了大家6000字,這兩天3更,終於將這6000字補上了,接下來我們要還上個月的賬:上個月千年給大家承諾的加更10章結果沒做到,這個月補上,之前已經在本月1號至4號補了四更了,還差6更,咱們爭取在這個月補完這6章。
————————————————————————
“老帕,你確定?”陳耕的眼中精光直冒:“你確定要領銜開發我們公司自己的液力變矩器?”
“我很確定!”帕斯卡爾·舒爾茨重重的點頭。
陳耕重重的一拍桌子:“很好!如果你牽頭研發液力變矩器,那麽自動變速箱的其他工作,包括變速箱的開發、控製邏輯和係統標定,全都交給我了!”
陳耕的反應把帕斯卡爾·舒爾茨給嚇到了,他瞪著眼睛,不敢置信的道:“boss,你在開玩笑?”
陳耕此前接觸過自動變速箱嗎?現在他竟然要領銜自動變速箱除液力變矩器之外的其他所有零部件和控製係統的設計工作?
陳耕反問道:“你覺得我會開玩笑?”
“但是我還是難以相信,”老帕同誌搖搖頭,德國人的牛脾氣上來了,他堅決不認為陳耕能夠勝任這份工作,哪怕此前已經在類似的事情上多次被陳耕打擊的體無完膚,老帕同誌依舊是初心不改:“boss,恕我直言,據我了解,您似乎並沒有學習過任何自動變速箱方麵的知識,更不要說開發自動變速箱的經驗,所以我並不認為您能勝任這份工作。”
陳耕也沒生氣,反而是笑了,大家都知道帕斯卡爾·舒爾茨的性格就是這樣的,想要說服老帕同誌,和他耍嘴皮子沒有用,直接甩點幹貨出來就行:“我準備設計的這款自動變速箱,要求液力變矩器能承受的最大輸入扭矩為200牛·米,最大輸入功率為150馬力,最大輸入轉速為6600轉/分,采用的換擋策略如下……
離合器油壓控製策略如下……
液力變矩器油壓控製策略是這樣的……
此外我引入了鎖止離合器,用鎖止離合器來配合液力變矩器一起配合工作,液力變矩器和鎖止離合器的控製換擋策略是……”
帕斯卡爾·舒爾茨聽的目瞪口呆!
想要看一個人對某項知識和技術的掌握水平如何,隻要聽他隨便說幾句話就知道了,帕斯卡爾·舒爾茨雖然隻是zf公司液力變矩器生產單位的負責人,但並不意味著他除了液力變矩器之外對自動變速箱的其他部件和軟件部分不了解,嚴格說起來,帕斯卡爾·舒爾茨也是一個自動變速器方麵的專家,不過隻是偏液力變矩器方麵而已,但放眼整個共和國,帕斯卡爾·舒爾茨一直自信自己是自動變速箱方麵最好的專家,但是現在,看著侃侃而談的boss,帕斯卡爾·舒爾茨徹底傻眼了,陳耕說的很多東西自己甚至是聞所未聞,可仔細想想,卻又覺得陳耕說的很多讓自己茅塞頓開:啊,原來還可以這樣……對啊對啊,這個地方就應該這樣才是……
毫無疑問,陳耕不但了解自動變速箱,而且是相當的了解,雖然對將陳耕列入“全球頂級的自動變速箱專家”這個行列仍然心存懷疑,但對於陳耕是否有能力獨立領導一個團隊來開發自動變速箱,帕斯卡爾·舒爾茨卻是再也沒有任何懷疑。
倒是其他人,雖然也很驚訝陳耕為什麽會對自動變速箱有這麽深的知識儲備,但卻早已經習以為常了:陳董一向不都是這樣的麽?沒什麽好驚訝的。
“我沒有一鍵了,”最初的驚訝之後,老帕同誌心悅誠服的道:“不過boss,我有個建議。”
“你說。”
“你們國家在發動機和傳動係統方麵的水平還是太弱,這方麵的人才還是太少,我建議您到歐洲、rb或者美國招聘一些人才,”望著陳耕,帕斯卡爾·舒爾茨認真的道:“隻有這樣才能加快咱們的研發進度,如果一切順利,我們大概在2年後就能拿出第一台樣機,估計到91年或者92年就能生產出第一批用於測試的產品。”
陳耕何嚐不想去歐洲找人?他簡直想瘋了,國內想要找個在發動機、變速箱方麵能夠獨當一麵的人簡直難於上青天,對這個行業知道的越多,陳耕就越是絕望,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avl一家公司的實力,比整個共和國在內燃機方麵的實力還強。但那些在發動機和變速箱方麵能夠獨當一麵的人,在歐洲、rb美國也不愁找不到飯碗,憑什麽要跟自己來中國?
帕斯卡爾·舒爾茨這樣的是特例中的特例。
“如果他們不來,您可以歐洲設立一個研發中心啊,”帕斯卡爾·舒爾茨奇怪的道,似乎很不理解為什麽這麽簡單的辦法陳耕為什麽會沒想到:“在本部之外的其他大區設立研發中心不是很正常的嗎?”
瞧我這腦子!
陳耕重重的拍了拍腦袋:對啊,人才不願意來,難不成還不許我出去設立研發中心了?
21世紀第一個10年的中末期為什麽會成為中國民族汽車企業騰飛的開始,就是他們在發現本國的汽車人才不夠用之後,迅速走出去,在海外設立了設計和研發中心,用其他國家的優秀人才來反哺自己,有些企業甚至在多個國家、地區都設立了設計和研發中心。
我這腦子啊,別人能做,為什麽自己不能做?
當其他人還在思考這麽做是否可行的時候,陳耕猛地站了起來:“很好,那咱們就搞一個海外的設計和研發中心!”
“boss,您不需要再考慮考慮?”陳耕的果斷連帕斯卡爾·舒爾茨都嚇了一跳,他覺得陳耕怎麽著也得思考一段時間才能做出決定,沒想到竟然這麽快。
謝老爺子倒是很支持陳耕的決定:“沒什麽好考慮的,陳董和我說過在海外成立設計和研發中心的事情,這個事情本來就是公司的長遠發展規劃,現在不過是提前了幾年而已,考慮到咱們公司還要對外承接整車設計工作,幹脆就把事情一起辦了,我覺得挺好……陳董,你打算把設計和研發中心放哪兒?歐洲,還是rb謝老爺子都這麽說了,而且敢情這個成立海外設計和研發中心是早就有的打算,其他人還能說什麽?和這個相比,大家倒是更加關心謝老爺子的第二個問題:把設計中心放哪兒?對於這個問題,大家爭論的很厲害……
“我覺得還是歐洲比較好,歐洲是現代汽車工業的起源地,汽車文化、汽車的底蘊比rb濃厚的多,人才也比rb多的多,我覺得英國比較合適。”
“歐洲是比較高端,可歐洲也太遠了,不方便總部進行管理,我覺得放在rb比較合適,一方麵rb距離咱們國家很近,管理起來比較方便,另一方麵rb在汽車方麵的人才也沒比歐洲差多少,而且rb在質量和可靠性方麵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的。”
“我倒是覺得法國最好,法國人在汽車底盤方麵的功底簡直是絕了。”
“什麽啊,要去也是去德國,德國可是現代汽車工業的發源地好不好?”
“我說你們,怎麽就把美國給忘記了……”
…………
聽著大家的爭論,陳耕和謝老爺子相視一笑:“好了,大家不用爭了,選址的問題我和謝老早就選好了。”
陳耕的話音一落,大家頓時激動了,連忙問道:“陳董,在哪兒?是不是歐洲?”
“不對,我覺得是在rb我覺得是在美國……”
……
“都不要吵!”用力揮了揮手,這個問題沒有什麽好隱瞞的,到時候還要從公司內部抽調一部分人手過去,陳耕大聲道:“在英國。”
這個答案一出來,幾乎所有人都愣住了:英國?為什麽是英國?
提起英國,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現代工業的發源地,或者大名鼎鼎的“歐洲攪屎棍”,甚至於腐國,但提起英國的汽車工業,這個就比較讓人茫然了:英國有所謂的汽車工業嗎?
沒錯,說起英國的汽車品牌,大家真的是耳熟能詳,稍微對汽車有所了解的都能說出個英國汽車品牌:勞斯萊斯、賓利、路虎、mg、美洲虎(捷豹)、蓮花……資深一點的車說不定還能知道mini和沃克斯豪爾這兩個轎車品牌,但在這些英國汽車品牌中,賓利已經停產多年了,勞斯萊斯、mg半死不活的就隻剩下了半口氣,其他像是什麽路虎、美洲虎、沃克斯豪爾之類的品牌早就成了美國、德國等其他國家的汽車品牌的控股品牌。
而且既然是汽車工業,就要“對得起”汽車工業這四個字,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大規模的流水線、一年幾十萬輛的產能,但這些品牌,年產能上萬輛的都少,不是幾千輛就是幾百輛,有些甚至一年隻有幾十輛的產能,簡直和也給小作坊差不多。
比質量比不過rb比科技比不過德國,比大氣比不過美國,就隻剩下了一點所謂的貴族氣質了,但貴族氣質對的起“工業”這倆字麽?有那麽多的選擇不選,陳董為什麽偏偏要選擇了英國?
隻有帕斯卡爾·舒爾茨,一臉的若有所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