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部尉府的熱鬧

字數:3460   加入書籤

A+A-


    “新官上任三把火,當初是上任的時候說的好聽,這洛陽城內的情況哪兒是這麽簡單,以為立在外頭十幾根五色大棒就能解決?還是太年輕啊。”

    “就是,這下可是真抓到權貴了,且看這位大人如何下台。”

    王澈和曹滿還有夏侯淵從後院兒到部尉府的前院兒來,夏侯淵直接走到了曹操身邊,曹滿則是和王澈停步在了廊下,站在台階上看著庭院之中的人。

    架勢倒是不小,蹇圖被部尉們從牢房之中帶了出來,此時的蹇圖傲然站在部尉府的庭院之中,腰間的長劍早就被部尉府的人給繳了,此時正負手而立,一臉不滿的看著曹操。

    夏侯淵來到曹操身邊,曹操見夏侯淵回來了,轉過頭,便看見了站在廊下的王澈和自家妹妹,點點頭與他們兩人示意。

    王澈拱了拱手,曹滿則是點頭回應。

    “曹大人,你看,老夫也被你的手下關了一晚上了,要老夫說,這事兒,咱們就各退一步,就這麽散了吧,鬧騰大了,誰的臉上都掛不住,曹大人說是不是?”蹇圖看著曹操說道。

    這話雖然說著軟,但是從蹇圖的臉上,確實一點兒軟和勁兒都看不出來。

    “當初在上任著洛陽北部尉的時候,本官就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並且言明,有犯禁者,皆棒殺之,我大漢宵禁令,凡三更過後,任何人不得在街上行走,你公然違反大漢禁令,三更之後,不僅僅在酒肆飲酒,還與部尉府的部尉們衝突,已然是罪上加罪,此事想要過去?怕是難了。”曹操笑道。

    “曹孟德你當真要對我動刑?”蹇圖憤然看著曹操。

    他是誰?他可是當今皇帝陛下的身邊的黃門侍郎蹇碩的叔叔,別說這一個小小的北部尉了,就是朝中的公卿,他都不放在眼裏,方才與他說那番話,已經是給了他一個台階,這小子竟然這般不識好歹,話裏話外,竟然一點情分都不講,執意要動自己。

    昨天自己一夜未歸,應該有人把消息送到自己的侄子那裏去了吧,等自家侄兒到這裏,看他曹孟德如何!

    “大兄,真的要動刑?”夏侯淵看向曹操問道。

    曹操點了點頭:“自然。”

    “他可是蹇碩的叔叔。”夏侯淵說道:“蹇碩可是陛下身邊的常侍啊。”

    “這我知道,用不著你提醒。”曹操說道:“怕什麽,蹇碩是個六百石的黃門侍郎,我雖然是北部尉,但是好歹也是四百石的品軼,不就比他少個兩百石嗎?”

    夏侯家兄弟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的嚴重看出了一股子無奈勁兒,這能是這麽比的嗎?這麽個比法兒,朝堂上諸多公卿,隨便拎出一個來不都比蹇碩厲害的多,可是實際上呢?

    站在廊下的王澈和曹滿自然知道曹操這是在說笑。

    曹操又不是傻子,豈會不知道這兩百石之間的差異是天差地別?

    “曹部尉還真是風趣,到了這個節骨眼上,還有心思說笑。”王澈低聲說道。

    “家兄一向如此,天塌下來的事兒,在他口中,都是雲淡風輕。”曹滿笑道:“旁人是猜不透兄長的心思的。”

    不愧是一代梟雄,這麽年輕就有如此氣度了。

    “那小滿你說,你家兄長真的會對著蹇圖動刑嗎?”王澈看向曹滿問道。

    曹滿點了點頭:“會。”

    王澈笑了笑:“這蹇圖可是蹇碩的叔叔,蹇碩又是當今陛下麵前的紅人,若是對蹇圖動刑,勢必會得罪蹇碩,恐怕你兄長的仕途,不會順利了去,雖然曹家在朝中也有些分量,但是跟十常侍比起來,還是弱了些。”

    “若是阿澈處在兄長的位子上,麵對此事,會如何呢?”曹滿看著王澈問道。

    王澈的目光仍舊在庭院之中的熱鬧上,聽到曹滿的話,低聲說道:“若我時你兄長,我也會對蹇圖動刑。”

    “哦?為何?阿澈不是說,得罪了蹇碩,仕途恐危嗎?”曹滿說道。

    “昨兒個晚上抓人就已經把人給得罪了,再往後,無非就是得罪了狠了和得罪了輕了而已,反正得罪都已經得罪了,若是對蹇圖動刑的話,曹部尉也能落得個維護大漢朝廷律法,剛直不阿的好名聲,一旦對蹇圖動刑,那曹部尉此次,可就一舉成名了,大漢朝,名聲是很重要的,這一點小滿不就早知道了嗎?”王澈說道。

    說到此處,王澈再次看向庭院裏的曹操目光稍微有些複雜。

    一舉揚名是好事,但是此舉也不乏是曹操現如今二十出頭的年紀,年輕氣盛,一心隻朝著自己的理想使勁,確是有些忽略現實了。

    曹操作為一代梟雄,在後世,眾說紛紜,從來不缺少各路專家學者去研究曹操。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現如今活生生的在自己的眼前,王澈也難免有些感慨。

    曹滿有一瞬間的錯覺,覺得身邊這個也就比自己大一歲的人,周身確是散發著一股子成熟的滄桑感,自然,這感覺也就短短的出現了一會兒罷了,回過神來,王澈還是那個王澈。

    “那阿澈覺得,此事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曹滿問道。

    “若是弊大於利,小滿怕是在昨晚就勸說你兄長了吧,也不會今日把這件事在洛陽城中鬧騰的沸沸揚揚,還專門等著百姓到部尉府門口看熱鬧。”王澈說道。

    百姓們雖然為了生計而忙碌,但是無論是哪朝哪代,都不缺少看八卦和討論八卦的,即便是事情與他們無關,但是茶餘飯後,或者是走在街上,或者是相聚於就飯館酒肆之中大肆談論一番。

    大漢朝的言論自由,這樣的情景並不少見,而且,朝中人的名聲,還不是大多都是由著百姓口口相傳給傳頌出去的?

    “你又如何知道,我能勸得住兄長呢?”曹滿倒是對這個問題比較好奇了。

    “直覺。”王澈笑道。

    沒錯,就是直覺,王澈的直覺,曹滿和曹操兩個人,都不是尋常人物,換句話來說,可能都不是什麽省油的燈。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