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過年

字數:3197   加入書籤

A+A-


    張遼的未來,注定是要成為一員智將的,而呂布,是猛將,是統帥,因為呂布的人格魅力,不過,呂布這樣的統帥,身邊必定是要配一個智商超群的謀士,這樣一文一武的統籌之下,軍隊才是百戰不殆的。

    至於成廉和宋憲,王澈暫且沒有看到他們有什麽別的出彩的地方,隻能說是中規中矩,武力值有,腦子也稍微比尋常人靈活一些,若是在軍中,做個偏將軍或者是裨將,應該是到頭了。

    至於曹性,王澈覺得,這個人很有意思,他不能為將,也不適合做統帥,但是他彎弓搭箭的功夫著實讓人佩服,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射雕手。

    但是僅僅是當做射雕手來用,有些屈才,所以王澈給曹性的定位,首先是射雕手,而後真正能發揮他本領的,則是斥候的隊伍。

    斥候對於大軍來說,是不可缺少的,也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組成之一,一個軍隊若是沒有斥候,那就相當於一個人沒有眼睛,沒有耳朵,這樣的一個人,怎麽跟人家打架?

    也就是說,曹性是不適合上正麵戰場的,這一點,王澈也與曹性聊過,曹性也清楚自己的本領,清楚適合在什麽樣的環境下發揮,所以,他很是認同王澈對他自己的定位。

    現在曹性的訓練也是王澈單獨安排的,一些常規的項目,曹性不耽擱,但是還有些單獨的項目,王澈是專門為曹性製定的,比如說,鍛煉雙手的臂力,訓練其隱匿的能力。

    王澈在這五百人之中挑選出了十多個在靈活度方麵十分優秀的,而後專門編製成一隊,由曹性率領,而後進行單獨的訓練。

    他們往後的作用,不在正麵的戰場上,而是側重於斥候這一方麵。

    曹性對於這個安排還是挺滿意的。

    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地方,這是王澈奉行的一句話,而曹性,就適合這樣的活計。

    營地裏的訓練絲毫沒有落下,在基本科目訓練完畢之後,王澈又和張遼商議出了新的科目,比如說夜戰,叢林戰,攻防戰。

    他們的時間還很充裕,慢慢來。

    一開始王澈和荀攸到並州來,並沒有想到他們會在並州待上這麽長的一段時間。

    大漢朝的新年,叫做元日,元日這個詞早在舜帝的時候就出現了,指的就是正月初一,《書·舜典》:“月正元日,舜格於文相祖。”

    到了元日的時候,營地裏會提前放假,而後給營地裏的人發些銅錢,讓他們回家好好辭舊迎新,當然,有家的回家,無家可歸就留在營地之中,跟兄弟們好好的熱鬧熱鬧。

    營地之中無家可歸的人也不少,這都是拜北方草原上的胡人所賜。

    初一的前一天,王澈他們都是在營地之中,陪著營地裏的人過這個年,營地之中的氣氛也足夠熱烈,這些人孤身一人,說句不好聽的,若是沒有到營地來,他們在並州城,指不定會過成什麽樣子,好好過的話,找個活計,勉強吃口飯,若是過的不好,也就是有上頓沒下頓,有今天沒明天。

    家破人亡的他們,心裏的信念早就隨著死去的家人一同破滅了,當初他們來這裏,隻不過是因為能有口飯吃罷了,不至於餓肚子,餓肚子的滋味兒,太難受。

    “營地裏的東西,我已經讓周掌櫃去置辦去了。”王澈對著留在營地裏的人說道:“既然給你們發了錢財,那也不要大手大腳的就去瀟灑自在了,我知道,你們這些人,原本應該是有家的,隻是現在成了孤身一人,聽我一句勸,家雖然沒了,但是命在,命在,打拚幾年,就能再成一個家,人這一輩子,總不能永遠都渾渾噩噩的混下去,有個家,到了老了的時候,身邊兒有個攜手一起走過四季,知冷知熱的婆娘,膝下能夠個讓你操不夠心的孩子,能看著調皮搗蛋的孫子在你眼前晃悠,這才是人生,可別到最後打拚了一輩子,到了年紀,發現自己孤苦無依的,那這一輩子過的,為了什麽?”

    當然,打仗這種事情,誰也不願意,但是真的把你逼到那個份上,需要你用手中的武器去捍衛自己的生存環境的時候,溫順的華夏子民,就會變成雙眼通紅的猛虎一樣,用一雙利爪,撕碎那些不想讓他們過安生日子的人。

    王澈的話說到了這些人的心坎裏,原本進了營地,接受了這般嚴酷的訓練之後,他們大多也都放下了以往,想要重新開始,建功立業,聽到王澈這麽說,心裏的信念,也就更加堅定了。

    人最怕沒有信念,沒有理想,人要是沒有理想,那活得跟鹹魚有有什麽區別?

    周掌櫃派人將東西都送到了營地之中,雖然外麵天寒地凍,但是澆滅不了營地裏的人的熱情。

    這一年到頭,因為緊鑼密鼓的訓練,他們是沒有多少機會喝酒的,今天好了,酒水管夠,若是不怕出醜的話,還有酒坊送過來的烈酒。

    營地的訓練場之中的空地上,中間點燃了巨大的篝火,眾人圍坐在篝火旁邊。

    王澈身邊坐著的是荀攸,所有人之中,就屬他們兩個身上裹得厚重,畢竟是兩個文弱書生來著。

    篝火的旁邊夾著支架,上麵靠著幾頭肥羊,旁邊的人時不時轉動著,好讓肉烤的更均勻一些。

    “來,相聚就是緣分,明兒個就是元日了,過了幾天,便又是嶄新的一天了,這是咱們在一塊兒相聚的第一個年頭,為了這一份緣分,幹了!”王澈拿起手中的陶碗,舉起來,大聲說道。

    “幹了!”周圍的人也紛紛應聲。

    營地之中,本就是糙漢,稱得上書生的,就隻有王澈和荀攸兩人,不過在這樣的氣氛之下,兩人胸腔之中,也是升起一股子壯誌淩雲。

    三碗酒水下肚,氣氛更加熱烈了起來,三三兩兩的同周圍的人開始不斷的喝酒聊天。

    王澈和荀攸坐在一塊兒,自然也是他們兩個之間說說話什麽的,至於呂布,早就找典韋拚酒去了。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