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重臣投敵

字數:4545   加入書籤

A+A-




    距夏苗圍獵,五日之後。

    一輪皎潔明月,斜掛夜空,陣陣暗雲湧動,月輝時隱時現。

    此刻,天色灰暗,寅時剛過,燕關城恢弘的城門緊閉,戍邊將士神情肅穆,手持銀槍,列隊巡視。

    “來人止步!”

    突然,一聲低喝在安靜的北城門響起。把門的將士快步上前,將正靠近城門的一道人影攔住。

    “站住!此刻宵禁未解,擅自在街上行走之人,一律關押入獄!”兵長的聲音冰冷,火把高舉到身前,要將來人的麵容看清楚。

    今夜守夜輪換,此時正輪到這隊官兵看守城門。如今,東北邊境形勢嚴峻,劍拔弩張,燕關城早在多日之前,便實行了宵禁,閑雜人等,膽敢夜間在外行走,一律將被關入大牢。

    兵長將火把舉到來人頭頂,眼睛如刀子一般,刺向來人。待看清來人一身的官服,兵長的臉色突然大變,神情惶恐,慌忙跪地一禮道:“小人參見大人,未看清大人身份,多有得罪,還請大人恕罪!”

    北城門之下,來人腰間束以革帶,腳登革履,上身緋紫服飾繡有山水,下身鐫刻花鳥,一身官服乃是王朝正二品大員!

    “本官奉皇上聖令,有要事需出燕關城!”洪田聲7☆,≯.音沉靜,目光看向眼前這個兵長,緩緩說道。

    洪田,當朝督察院右督禦史,位高權重,正二品大員,身負監察糾劾事物,上可直諫皇上,下可彈劾官吏。

    “大人可有皇上聖旨,或是手信。”兵長垂頭說道,“大人若要出燕關城,還需出示手令,小人才敢放行,望大人見諒!”

    洪田聞言,濃眉一蹙,他雙目突然睜大,瞪向眼前這個兵長,厲聲喝道:“我乃督察院督禦史洪田,皇命在身,小小兵長也敢攔我,還不快打開城門,送本官出城!”

    “這,這……”兵長臉色在火光下,一陣青白,張口欲言,又畏懼洪田官位,不敢得罪。

    這個兵長活了三十多歲,見過最大的官也就是燕關城上府都尉,正四品大將徐孟。此刻,當朝正二品督禦史就在眼前,他實在沒有膽子多說什麽。督察院督禦史,權柄在手,生殺予奪,哪是他一個小小的兵長敢招惹的,但是,軍令如山,此刻輪到他嚴把城關,若不看手令,就開門放行,恐怕到時也無法向上官交代。

    一時之間,這個兵長進退兩難,惶恐不已。

    “本官雖未有皇上聖旨,但此事關係重大,持有皇上口諭。”洪田看出了麵前這個兵長的顧慮,想要讓他放行,還需添一把火,“你若今夜阻攔本官於這燕關城,誤了皇上要事,如此大罪你擔得起嗎!”

    兵長聞言,身子一顫,唯唯諾諾應了一聲,再也不敢阻攔。就算天明時,上官怪罪下來,自己講明今夜之事,若是上官知曉是督禦史要出城,想來也不會斥責。

    想到此處,兵長心中稍安,忙命人打開城門,親送洪田出了燕關城。

    待城門關攏,兵長思前想後,沒了洪田的官威壓製,除去一身壓力,他突然感覺事有蹊蹺。督察院督禦史,如此高位,即便是皇命在身,也不需連夜隻身一人,出這戍邊重鎮,而且,看洪田的去向,分明是凶險莫測的兩國邊境!

    不想還好,越這麽想,兵長越發感覺事情不對,但此刻想要追出去,恐怕也為時已晚。

    “不行,此事必須立刻上報!”兵長暗自想道,不做猶豫,對身邊的將士吩咐一聲,便匆匆趕往上官居所。

    ……

    次日卯時,早朝,金鑾大殿。

    “此次夏苗圍獵,十殿下藺然,立有大功,挫敗大敵鳩摩國皇子,一箭破空,十箭齊發,盡滅敵國氣焰,大漲我禦王朝威嚴。今,朕特封藺然為王,賜滄瀾鎮封地,封齊鸞王!”

    藺水高坐於龍椅之上,威嚴莫測。此時,他口齒輕啟,一道封王聖令,傳遍大殿。

    大殿之中,在京所有三品及以上的王朝大臣,盡皆列位。即便是養病在家的三公之一司徒薑恒,此刻也坐在大殿前方的太師椅上。

    藺水話音落下,大殿中瞬間響起一陣議論聲。眾多大臣低聲細語,對於皇上的封王聖令,一時之間,措手不及。

    禦王朝已有十年不曾封王,如今皇上聖令一出,要封九歲的十殿下藺然為齊鸞王,列位的重臣本能覺得有些欠妥。

    藺水膝下共有十子,至今還未有一人封王,而此時,突然封王於最小的十殿下,那對於其餘的皇子,又該如何對待。

    不過,雖然眾人想到了此處,卻沒有人出列諫言,這與本該吵鬧如集市的早朝相比,氣氛顯得有幾分詭異。

    要說不封王,但十殿下藺然此番作為,的確功勞甚大。鳩摩國派遣三位皇子到來,其目的太過明顯,就是要滅了禦王朝的威風,動搖王朝軍心,一旦事成,禦王朝將危機四起。

    而在三日前的夏苗圍獵,眼看眾皇子中,沒有一人能夠抵擋鳩摩國三皇子炎宗,甚至連反抗之力都沒有。最後是十殿下藺然,彎弓搭箭,力挽狂瀾,使得鳩摩國皇子大敗而歸,落花流水。

    如此功勞,要說封王,雖然稍有不及,但封為齊鸞王,也並非不可。這些大臣唯一所顧慮的是,若藺然封王了,那他那些哥哥們不得一個個跟著都封王嗎?

    “既然皇上已有決斷,臣等將謹遵聖令!”

    這時,一道蒼老的聲音傳來,殿內眾人的目光同時聚集到司徒薑恒的身上,隻聽他一聲輕咳,接著道,“皇上,封王一事,且先不提。如今東北邊境鳩摩國大軍已然雲集,居心叵測,不得不警惕。”

    薑恒,七十餘歲,麵容蒼老,瘦如幹柴。這些年腿腳不靈便,加之有病在身,已有許多日子未曾上朝。藺水不忍他年老體弱,每日天還未明就來金鑾殿,特地下令讓他在府上頤養天年。

    不過,今日薑恒命人抬轎,送他前來參與早朝,這令其餘重臣都深感詫異。司徒大人不再上早朝,總所周知,如今他人卻早早到來,想來是有大事,需在這金鑾殿上,上稟皇上,同時,也是告知殿中各位大員。

    這時,眾人聽了薑恒的話,同時恍然,原來是為鳩摩國的事。

    “皇上,薑恒大人所言極是!”這時,司馬楊鳴起身來到大殿中央,先對藺水一禮,然後道,“前日戍邊都尉府就傳來消息,鳩摩國已雲集百萬大軍於東北邊境,蠢蠢欲動。夏苗圍獵方一結束,我朝與鳩摩國在邊境處,就爆發了數次摩擦,雙方各有傷亡。”

    “如今東北邊境的形勢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還請皇上予以聖令,即刻向燕關城增派軍隊,以備不時之需!”

    楊鳴麵容肅穆,語氣沉重。

    “皇上不可!”

    這時,太傅李榮義也起身,來到楊鳴身側,向著藺水一聲高呼,接著道,“經夏苗圍獵一事,我朝與鳩摩國關係,明顯有所緩和,如今若是再往燕關城增兵,恐怕會引動鳩摩國的猜疑,到時大戰爆發,就再也無法收手!”

    “李大人!如今鳩摩國已在邊境部署百萬大軍,這哪是有所緩和的跡象!鳩摩國包藏禍心,天下誰人不知!皇上,還請予以增兵聖令!”楊鳴瞪了一眼李榮義,沉聲說道。

    “鳩摩國雲集百萬大軍,其原因,無外乎是因前些日子我朝於燕關城調集的大軍!”李榮義不甘示弱,極力勸解,“若皇上不再繼續增派大軍,想必鳩摩國定然也不會表現如此激烈!幾日前,鳩摩國願派遣三位皇子來朝,便展現了其誠意!”

    楊鳴聞言,心中暗怒,暗罵李榮義不識大局,枉為三公。

    滿朝文武就這般看著楊鳴和李榮義爭得麵紅耳赤,誰也不敢出聲,三公之間的爭論,這些朝臣若是出言幫襯,定然要惹怒對方,以後少不了給自己使絆子。

    龍椅上,藺水麵無表情,看著兩人的爭吵,一時間他也無可奈何。

    “夠了!”

    好一陣之後,眼看兩人爭吵越發激烈,藺水終於忍不住出言喝止,“此事改日再議!散朝!”

    說完,他起身徑直出了金鑾大殿,留下一眾對此早已習以為常的大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