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書局開張
字數:4873 加入書籤
說是自己動手, 實際上大多都是匠人們上手印刷。畢竟術業有專攻,陸安珩三人配合印了一本後, 就將接下來的任務交給匠人了。
而後,陸安珩化身監工,時不時地提點一下他們注意順序。
陸安珩第一本印得是《三字經》, 結合了後世幼兒叢書的特點, 上麵是原文,下麵則印上了句子大意, 部分句子在第二頁還添加了小故事並畫了插圖, 又特別在每個小節後附注了簡單的填空題,能讓看書人隨時檢測一下自己的背誦默寫情況。
這種形式的書籍在這個年代可是獨一份, 就連蕭恪這等一見著書本就開始頭疼的學渣, 拿著方才新印出來的書本也看得津津有味。
陸安珩要是臉夠大的話,完全可以吹一波自己這書, 集樂趣、課外拓展和知識鞏固為一體, 是幼兒啟蒙的不二之選。
然後定個高價賺得盆滿缽滿。
不過陸安珩還是很有良心的,考慮到本朝紙的價格雖然比前朝低了許多,但還是讓許多窮苦人家負擔不起。即便是最劣等的宣紙, 一刀也要200文,才100張。
對普通人家來說, 要供出一個讀書人,不提拜師的束脩, 光是筆墨紙硯的花用都足令他們捉襟見肘。
陸安珩想了想, 決定用不同的紙來印自己的書本。一種走高端路線, 做達官顯貴們的生意。印這等書,用的墨與紙張都得是最好的,不然顯不出逼格來。當然,最後的定價肯定也很有逼格,絕對符合他們高貴的身份。
另一種則采用市麵上尋常的紙張印刷,做普通老百姓的生意。陸安珩也不打算掙他們的錢,決定走薄利多銷的路子,平價銷售不虧本就行。
其實陸安珩更想把書局隔成兩處,弄成學習資料兼圖書館的形式,一邊用來賣書,另一邊則提供書籍給書生們免費看。
不過現在陸安珩沒錢也沒書,隻能先把學習資料弄出來再說。
眼看著幾個匠人越做越順手,陸安珩便把注意力又轉到了辣椒上麵。
沒錯,現在已經到了可以種辣椒的時候了。陸安珩摩拳擦掌地準備大幹一場,種它滿滿一園子的辣椒,然後做它幾十斤剁辣椒,每天下飯美滋滋。
蕭恪興衝衝地來湊了個熱鬧,陸安珩表示很感動,然後分了他一把鋤頭。好在陸安珩之前收的那一批辣椒留了不少種子,種完自己的園子後還剩下一大堆,陸安珩便大手一揮,讓蕭恪全部帶走種進他家的莊園裏了。
想著幾個月後就能看到成堆成堆的辣椒,陸安珩這個無辣不歡的吃貨就忍不住流口水。
書局那邊的書也印得差不多了。陸安珩頭一回做資料,還摸不準市場的套路,便決定隻印三百千這三本啟蒙教材,每本各印五百冊來試水。
陸昌興本來覺得陸安珩自打來了京城後性子就跳脫了許多,然而轉念一想,自己當初這個年紀的時候,比陸安珩可調皮多了。
再想想前幾年陸安珩為了考秀才付出的心血,陸昌興心下一軟,想著長子此時也不過十二歲,玩上兩年也不礙事,頂多不參加下一屆鄉試罷了。也就由著陸安珩胡鬧了。
認真說起來,陸昌興和蕭氏都是寵孩子的人,陸安珩三人長這麽大都不曾聽過他們一句責備。所幸如此,陸安珩這兩年才能過得如此恣意,即便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這些“雜事”上,也沒有受到來自父母的阻攔。
要是碰上一對信奉不打不成才的父母,陸安珩這會兒估計得被打的屁股開花,然後去跪祠堂向祖宗懺悔呢。
不得不說,陸安珩運氣值真是爆表,在古代也能碰上這麽一對開明的父母。
因著陸安珩前些時日在搗鼓辣椒的事兒,書局那邊印刷和重新規劃布局之類的事情都是陸昌興幫忙打理的。現在書局馬上就要開張了,陸昌興也很是激動,就連蕭氏和陸芙都決定帶著帷帽去觀看有容書局的開張典禮。
沒錯,陸安珩給書局取名“有容”,取“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之意。希望書局發展起來後,真的能如同大海一般,容納天下所有流派的典籍。
陸安珩不耐煩搞個什麽盛大的儀式,他一向都是實幹派,講究實際的利潤,儀式那些流程,都是虛的,不怎麽靠譜。
因此,在書局開張之時,陸安珩除了例行放了串鞭炮之外,並未請什麽舞獅隊之類的來吸引眼球。
反而是花了十來文錢,請了好些小孩子滿大街發傳單,一邊發一邊大聲嚷嚷:“快來看一看,有容書局今天開張啦!裏頭的書可漂亮啦,有注解還有插圖,賣得也不貴,家裏有孩子的可千萬別錯過了誒!”
……
這麽新奇的營銷方式真是令人耳目一新,街上不少人都趕過來湊了回熱鬧。
蕭恪則把他的那一幫弟兄全都喊了過來,這一大堆人都是武將之子,聽聞蕭恪讓他們去書局,差點沒跟蕭恪翻臉。
大夥兒都是學渣,為什麽要互相傷害?
然而架不住蕭恒也出馬了,蕭恒可是他們這撥人中的領頭羊,大哥都發話了,小弟們就算心裏再不樂意,也要樂嗬嗬地來捧個場。也是心酸。
好在陸安珩編的這幾本質量很是過關,這些少年們拿過書翻開一看,嗬,這批注做的可真好,寫得全是大白話,大家都能看得懂!
學渣們通通興奮了,再往後一看,哎喲,竟然還有小故事,這畫也畫得挺有趣!誒?後麵這填空題是啥玩意兒?不就是前頭的文章嗎?
少年們略一思索,想了想剛才看到的內容和釋義,試探著聯係著上下文在心裏填了個答案,然後往前一翻,唉呀媽呀,自己竟然答對了!
少年們感動的都要流淚了,學渣了這麽多年,萬萬沒想到自己還能有如此智商爆表的時候!這本書可真靠譜,必須買一本回去!
誰家還沒個弟弟妹妹呢?就算沒有親弟妹,堂弟妹也不要太多。買買買,就當是做哥哥的對弟弟妹妹們的一份愛護之意了!
陸安珩定的價很坑爹,做工精細的那個版本每本書賣五兩銀子,用普通紙印刷出來的那版則賣500文錢。同樣的內容,價格卻相差十倍。
自然有人對此提出疑議,陸安珩早有準備,麵帶微笑地解釋道:“諸位請看,五兩銀子的書,用的可是最上等的金邊紙印的,一看就比尋常紙貴氣的多。送人或者自用,都十分體麵。不僅如此,印書的墨用得也是徽墨,墨香沁人心脾,絕對物超所值。諸位可以拿兩本書比對一下,看我是否有誆騙你們之處?”
那群錦衣少年聞言,試探的拿起兩本不同版本的《三字經》,摸了幾下又聞了幾下後,確認五兩銀子那個版本得書籍確實比便宜的那版高大上許多,立馬就解下錢袋準備付賬了。
他們都是不差錢的主兒,剛才之所以提出質疑,也是怕自己被陸安珩當成了冤大頭。如今誤會解除了,他們自然掏錢掏的特爽快。許多人一氣將三百千這三本全套都買了,還不止買一套,都是幾套幾套的買。更有那家族興盛,兄弟姐妹眾多的,一口氣就要了十多套。
陸安珩真是收銀子收到手軟。
便宜的那版也賣得相當火爆。人都是有從眾心理的,聽了小孩子的吆喝趕過來的人們一見那些錦衣貴公子都搶著買書,頓時覺得這些書肯定都是好東西,心裏早就蠢蠢欲動了。
更何況,現在市麵上,一本普通的《三字經》最少也要550文,陸安珩這個價比他們低50文不說,內容還更加豐富,又有插圖,看著就上檔次。是以家中有孩子的,都咬咬牙給自家孩子買了一本。
最讓陸安珩意外的是,買的最多的,竟然是慕名而來的商人們。
商人們對金錢的敏銳度可比陸安珩高多了,一見陸安珩這幾本書,立馬覺得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更何況剛才那麽多的貴人也在買,光是打著京城時興的新書籍這一名頭,都能讓他們在外地雙倍賣出去。
若是倒黴沒賣出去也不慌,這年頭兒,哪個商人不需要向各種達官顯貴們送禮呢?大多官員都清高的很,你直接給他塞銀子他還不要,非要點風雅的物件才能入他們的眼。每回想著送禮這事兒,都能讓商人們愁禿頭。
現在好了,拿著這幾本書上門,說是送給孩子的小禮物,簡直麵子裏子都有了。
商人都不缺錢,確定進了這批書有利可圖之後,一個個掏錢掏得賊快。你一百本我一百本的,不多時就把書局裏的書全都買完了。
還有那來得晚的捶胸頓足,拉著陸安珩就開始下訂單,拍著胸脯表示錢都不是事兒,隻要能出貨就成!
陸安珩都被這謎一樣的發展給驚呆了,真是萬萬沒想到啊。
啥也別說了,召集工匠加班加點的印書去吧!(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