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新發明

字數:5026   加入書籤

A+A-


    不過拜這麽一個牛氣衝天的師父對陸安珩的好處也是巨大的。別的不說, 薑錦修乃是薑家的嫡係子弟,因著他本身過硬的實力, 在族中很有話語權。

    陸安珩成為薑錦修的弟子, 也就意味著他身上打上了薑家的印記。這年頭拜師可不像後世一樣, 隻喊一句老師便完事兒了,而是得正式行拜師禮。

    薑府中,陸安珩鄭重地拜過孔子像後,又轉身向坐在主位上的薑錦修磕了頭。薑錦修也收起了平日裏那副漫不經心的樣子, 穿著一身莊重華美的玄衣,肅容對著陸安珩訓了幾句話, 陸安珩再拜, 口中道:“謹遵師命,不敢有違。”

    這才算是禮成。

    薑錦修立馬起身把陸安珩扶起來,指著幾個前來觀禮的薑家小輩對著陸安珩道:“這幾人是我的子侄,我並不曾娶妻生子。你既然已經拜我為師,便如我的兒子一般, 管他們叫兄長便是!”

    陸安珩順著薑錦修的話, 乖巧地對著這三人笑了笑,然後拱手作揖叫了聲“阿兄”。

    其中一個身著湖藍色衣袍的俊雅少年連忙回禮道:“阿弟莫要多禮。我名薑鴻煊,行四, 你喚我一聲四兄便是。”

    這就是傳說中的那個奇葩薑四郎?陸安珩忍不住看了他一眼,心道這人果然如傳言一般芝蘭玉樹, 目光卻不由自主地往他腿上掃了掃。

    薑鴻煊哂笑, “看來阿弟也知曉了愚兄這一愛好了。”

    陸安珩見他也不避諱, 大方地提及此事,也就順勢問道:“不知四兄的腿可大安了?”

    薑鴻煊連忙點頭,“早就大安了,隻是阿娘不放心,強壓著我在家休養。”

    “能不壓著你嗎?”薑鴻煊話音剛落,頭就被身旁一個板著臉的少年給拍了一下,“阿娘若是不壓著你,你這會兒又得去跳城樓了!”

    拍完薑鴻煊的頭,那人立馬換上了一副笑臉,對著陸安珩笑道:“我是薑鴻熙,行三,你喚我三兄便是。”

    其他人也互相見了禮,薑錦修見狀,滿意的點點頭,然後告誡陸安珩,“記清楚了他們的樣子嗎?下回若是碰上了難事,隻管找他們便是!”

    上一輩中年紀最小的薑錦修表示:兄長什麽的,就是為了給弟弟收拾爛攤子存在的。

    那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簡直讓站在一旁觀禮的薑家長輩紛紛覺著牙疼,似乎又想起了當年給這個不消停的弟弟收拾殘局的慘劇。

    薑錦修頭一回給人當老師,心裏對陸安珩很是看重,特地將他這麽多年來的讀書心得翻了出來,全部交給了陸安珩。讓陸安珩拿回去自己先讀一讀,若有不懂之處隨時前來問他。

    考慮到陸安珩手上的事情不少,薑錦修並未要求陸安珩每天來上課。因著陸安珩的自製力極佳,薑錦修便提前劃定了讓陸安珩學習的範圍,並布置好了每一天的任務,半個月來檢查一次陸安珩的功課。

    這樣的教學形式給了陸安珩極大的自由空間,陸安珩對此表示很滿意,抱著一大堆讀書筆記心滿意足地回家去了。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薑錦修不愧是大齊開國以來第一個三元及第的傳奇,許多見解都令陸安珩生出茅塞頓開之感。

    陸安珩如獲至寶,捧著這一堆書籍把自己關在家裏看得津津有味,連門都不想出了。

    這麽一閉關,效果十分顯著。

    待到半個月後薑錦修考教他的功課時,陸安珩不但能一五一十地答出來,還能引經據典地談一番自己的見解。有些印象深刻的地方,陸安珩甚至能準確地說出這部分內容在書上的哪一頁哪一行,薑錦修做了什麽樣的批注,自己又該作何解釋。

    薑錦修自是大喜過望,原以為是礙著蕭將軍的麵子收個徒弟,沒成想真的讓自己撿到了寶,薑錦修的得意之情簡直溢於言表。

    在薑錦修看來,陸安珩的天資比起自己來雖然稍遜一籌,卻也是萬裏挑一的人才。而陸安珩本人超出常人一大截的毅力,才是薑錦修對他另眼相看的理由。

    這世上從不缺聰明人,但卻缺毅力過人肯用心勤學苦練的聰明人。

    陸安珩恰好是其中之一。

    既有遠超常人的天賦,又有尋常人難以企及的恒心。所謂比你聰明還比你努力,這樣的人若是不能成大事,那才是老天沒長眼。

    薑錦修對陸安珩充滿信心,然後略微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教學計劃。把原本放在後頭的律法提前翻了出來給陸安珩講解。

    陸安珩接下來要考的是鄉試,若是能順利通過鄉試,便能過得舉人的功名。陸安珩對這一稱呼印象極為深刻。

    後世學生基本都學過一篇名為《範進中舉》的課文,陸安珩當時學的時候心裏覺得範進挺傻的,好不容易中了個舉人卻又把自己給高興地瘋了,白白的浪費了這麽多年的寒窗苦讀。心理素質明顯不行。

    然而等到陸安珩自己穿來開始參加科考,在考場上見到了不少滿頭白發,與自己同時考秀才的書生,陸安珩這才驚覺科舉考試的錄取率有多殘酷。光是秀才這一關,許多人便一輩子都過不了。

    因著科考的難度太大,所以朝廷有規定,考過鄉試的舉子們便能當官。當然,官職比不得正經科考中進士的考生們,多為縣衙小吏一類的差使。

    是以為了便於舉子們日後當官判案,鄉試中也會考律法。多為實用題,大多問的是如何按律處理民間的紛爭。這類題的主觀性較強,得分跟考官的喜好也有很大的關係。理論上來說,判詞既要合乎法度,又要合乎情理,這樣的答卷才是上上之選。

    薑錦修本想著讓陸安珩先把之前的經義背熟,舊知識讀出新思想,再讓他學習律法,把自己這麽多年遊曆下來碰上的棘手案件和他分析分析,估摸著也就差不多了。

    不成想陸安珩接受能力太強,前麵需要背的東西他一早就背熟了不說,看了薑錦修的筆記後,就跟被人打開了任督二脈似的,立馬舉一反三,聞一知十技能爆表。

    所以薑錦修不得不調整了進度,轉而給陸安珩上法律課。

    陸安珩同樣接受良好,讓薑錦修這個師父得到了巨大的滿足感。

    眼見著春天已經過去,溫度漸漸高了起來,街頭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也換上了薄衫。

    陸安珩看著呼朋喚友前去踏青的世家子和許多兩手空空的書生們,總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麽。

    在有一日看到薑錦修侍女手上拿著的團扇後,陸安珩恍然大悟,終於想明白了自己可以做什麽東西了。

    古裝劇裏裝逼必備的折扇啊!

    這年頭折扇還沒出現,沒有折扇的裝飾,書生們都少了幾分風流之態。

    有了它,書生們再也不用擔心自己不會裝逼了!

    這東西做起來又不費事,看起來又雅觀大方,完全符合書生們附庸風雅的心裏。

    更何況,自打拜師以來,陸安珩受了薑錦修無數好處,每當自己想要有所表示之時,都會被薑錦修一臉嫌棄的推辭回來。

    這回要是把折扇做出來送給薑錦修,不愁他不收!

    想到這裏,陸安珩便有幾分迫不及待了。找來了相熟的那幾個匠人,仔細地跟他們說了折扇的樣式,怕他們不明白,陸安珩還特地提筆畫了一幅草圖給他們看。

    在匠人們開始摸索著做扇骨時,陸安珩則去了庫房,取出了當初元德帝賞賜給自己的絲帛,精心地在上頭畫了一幅雅致的山水畫,又提了一首薑錦修當年所做的一首詩。

    在匠人們成功把扇麵和扇骨貼在一塊後,一把輕巧又雅致的折扇就出爐了。

    陸安珩立即喜滋滋地拿到了薑錦修麵前獻寶。

    薑錦修對此果然很感興趣,愛不釋手地把玩著折扇。

    陸安珩見狀,還仔細地為他演示了一番單手開折扇的技巧。將折扇豎著放在手中,大拇指與中指一指扣著一邊往反方向一拉,隻聽“啪”的一聲,折扇應聲而開,動作說不出的幹脆利落。

    世家,總是喜歡裝逼的,薑錦修尤甚。

    在家琢磨了好幾種打開折扇的方式,確認每一種動作都夠飄逸夠炫酷後,薑錦修手中拿著折扇,晃悠悠地出門裝逼去了。

    成功引領了京城中的新潮流。

    好在陸安珩機智地讓匠人們做了一大批折扇放在書局中販賣,售價根據折扇的材料從一兩銀子到10文錢不等。

    有了薑錦修這個活廣告,前來買折扇的人那叫一個絡繹不絕,場麵十分火爆。

    陸安珩再次狠掙一筆,看著滿大街的拿著折扇晃悠的人們笑而不語。(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