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圖書館

字數:4772   加入書籤

A+A-


    鑒於有姬玄這隻鐵公雞在, 想要朝廷斥巨資在各地建新房做圖書館那肯定是不存在的。

    開玩笑,陸安珩那計劃書上可是明明白白寫著呢, 一建就是好幾千間圖書館。真要全都建新房, 光是建房子的費用就得把姬玄逼的上吊去。

    好不容易攢了點家底,要是這麽一下子就敗光了,那還了得?

    是以在姬玄慷慨激昂地哭窮之下,朝廷最終定下的是將縣衙中的房子拾掇拾掇, 空出一間房來專門做圖書館。前來借書之人必須有裏正出具的證明書, 證實他確實某地的讀書人。

    縣衙還要設立至少兩名主薄, 專門管理讀書人借書之事, 做好登記。因著書籍有限, 一次最多隻能借兩本書,時間最多不能超過一個月, 免得出現有人借不到書的情況。

    若有那借書不還者, 衙役有權按照此人所留的地址前往此人家中要債,並將此人納入圖書館黑名單, 進入黑名單三次者, 徹底剝奪其借書資格。

    有那離縣城極為偏遠的鄉鎮, 進城就得好些天的,便在鎮上再設一個圖書館, 方便周圍村莊的讀書人過來借書,不過書籍的冊數會少一點, 讓縣令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零活變動。

    這操作比陸安珩之前地計劃書要細上不少, 考慮到了人口分布問題, 絕對是想盡可能地讓每個學子都能看到書,借到書。還減少了部分圖書館,將資源整合在了縣城裏,便於管理。

    陸安珩沒什麽意見,反正他隻管送書便是,其他的全部都聽朝廷的安排。

    不過,陸安珩倒是沒想到,這一政令一出,學子們的熱情簡直比山高比海深。不說學子們,就連那些個鎮守一方的總督也沒能壓製住自己的喜悅,各地歌功頌德的奏折那真是像雪花一般飛上元德帝的書案上,以至於元德帝這些日子見了奏折就發暈,真是被各色文采斐然的花式拍馬屁奏折給折騰得不輕。

    獲利的讀書人更是激動,張口必稱陛下聖明。某種程度上說,圖書館一事著實是讓元德帝的聲望更上一層樓,眼瞅著就被讀書人誇得功德直逼堯舜,妥妥的一代聖君。

    讀書人的言辭素來是掌握著主流輿論的東西。陸安珩後世有個陳世美的故事,就說明了得罪誰都不能得罪讀書人的道理,不然分分鍾就得被黑成煤球,順帶附贈千古罵名大禮包。

    同樣的,讀書人誇起人來,那也是分分鍾就能將人誇得功蓋堯舜,聖光加身。總而言之,中心思想就是朝廷好,陛下好,跟著陛下日子好。

    洗腦效果真是絕了。

    就連市井間那些啥也不懂的小屁孩都能時不時嚎上一嗓子“陛下英明”,也是迷醉。

    陸安珩都覺得若是讓這批人跑到後世幹點洗腦活計的話,估計他們能讓世上所有的洗腦組織都徹底涼了。

    不過,見了這堪稱瘋狂的場麵後,陸安珩這才明白當日薑閣老為何不動聲色地把自己想以慈善組織名頭捐書的想法給壓了下去了。不僅把壓下去,這回還讓元德帝唱主角,有意識地淡化了陸安珩的功勞。

    陸安珩原本還有點想不明白,見這陣仗,要是再沒回過味來,那就真的得請孫辛夷過來給他看看腦子了。

    想明白後,陸安珩就是一陣後怕,艾瑪要是自己真拿慈善組織的名頭捐書了,這會兒被吹爆的就成了慈善組織了。這麽大的陣仗,誇元德帝倒是沒什麽,要是誇不屬於官方的慈善組織,那真是徹底把慈善組織給架在火上烤,估摸著用不了多久慈善組織都得涼了。

    陸安珩不由感歎一聲,還是薑閣老靠譜啊!真正的大佬,永遠都能拯救自己於挖坑之時,從源頭上就把坑給堵死了。

    跟著大佬混,果然總不會走錯路,安全係數爆表。

    設圖書館的指令既然已經下發,陸安珩也要開始...準備供應資料的事兒了。

    拖了幾個月的時間,陸安珩又添置了幾套活字印刷術模具,匠人們幾班加點地忙活了幾個月,已經印出了六萬多套資料,兩個大倉庫都放不下,還運了不少扔給姬玄處理。

    朝廷這頭要還是沒有動靜的話,陸安珩都想略微停一停印書的進度了。印出來真沒地方放了。

    好在現如今朝廷的章程終於出來了,事關天下讀書人,各地總督也不敢大意,連忙開始規劃轄區內的圖書館設立事宜。

    最激動的除了一心想要通過科考晉升的讀書人之外,便是各地縣令了。陸安珩要給圖書館捐書,受益的是千千萬萬讀書人,定能有人通過圖書館中資料有所進益,若是考過了科舉,不說進士舉人,就連多考上幾個秀才那也是明晃晃的政績啊!

    是以縣令們激動得很,完全沒有想在圖書館上弄鬼的心思。再說了,多少雙讀書人的眼睛正在盯著這事兒呢,真要在其中弄鬼,斷了人的前程,說不得就會引發民怨鬧出大事兒來。到時候別說得好處了,項上人頭保不保得住都是個大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圖書館開設的很是順利,再加上大多數已經用水泥修好了的官道,運輸速度比以往快了不少,那頭的縣令們認真地把圖書館規劃好,管理人員都分配好後,沒過多久,就迎來了陸安珩許諾捐贈的一大堆資料。

    眾多寒門學子正眼巴巴地守著圖書館呢,即便朝廷已經下達了政令,這些讀書人心裏頭還是不太踏實,以往也沒聽過有這樣的好事兒啊,總得親眼看看才能放下心。

    這會兒眼瞅著一大車一大車的資料書被拖進圖書館,蹲在一旁時刻關注圖書館動態的讀書人頓時就興奮了。

    等到縣衙以極高的效率將這些書全部分好類做好登記後,圖書館就這麽正式向所有讀書人開放了!

    這絕對是大齊建國以來最大的一項的壯舉。雖然之前的紅薯玉米也讓百姓們獲利頗多,不過在這個講究仕農工商的年代,總歸是讀書人的聲音更大一些的。

    真要說起來,光憑圖書館這一樣大事兒,就能讓史官將元德帝給吹爆,將他寫成一代聖君啥的。

    當然,也會提陸安珩一筆,誇他一兩句,足夠讓陸安珩青史留名了。

    不過摸著良心講,陸安珩之前搗鼓出來的那些東西,已經足夠他青史留名好多回了。陸安珩自己也並不是特別在乎這個身後虛名,反倒更關心圖書館的作用是否像自己當初想象得那樣好,能否為寒門學子拓寬那條本就萬分艱難險阻的科考之路。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各地圖書館開放的第一天,全部都被讀書人給擠爆了,有那早就眼饞資料書,卻礙於囊中羞澀買不起的寒門子,得了圖書館開放的具體時間後,特地提前一天趕到了圖書館門口等著。

    這會兒天氣也不冷,這幫人還靠在圖書館對麵的牆角對付了一晚,就等著第二日圖書館開門,自己能借到兩本紅遍大江南北的科舉資料書。

    等真正進入圖書館,看著那擺放整齊的新書之時,這群寒門子才有了一種不太真切的真實感,直到他們在管理員那裏登記好,抱著資料書恍恍惚惚地出門後,才有種塵埃落定的踏實感。

    原來朝廷說的,免費為大夥兒提供資料書,是真的啊!感謝英明神武的陛下,感謝心係天下讀書人的陸大人,自己可真是撞大運,趕上好時候了。

    陸安珩就這麽刷爆了天下人讀書人的好感值,就連當初因著他搗鼓出各種資料試卷而恨他恨得牙癢癢的考生們,都對陸安珩這麽大手筆的行為給鎮住了。

    心疼自己當初花的一大筆銀子的同時,也為陸安珩如此廣闊的胸襟所折服。

    看在這家夥心係天下的份兒上,之前的仇恨值就通通清零好了。

    付出果然是會有收獲的,...雖然明麵上陸安珩所受的讚譽不及元德帝,不知情的人私下裏還悄咪咪地心疼了好幾回陸安珩這個出了銀子卻沒得多大好處的倒黴蛋。

    卻不成想,陸安珩這是悶聲發大財,隱形好處真沒少撈,還不招人眼。

    再次感謝薑閣老,真是熟諳中庸之道,具體操作的時候不著痕跡的淡化了陸安珩的功績,沒讓他當成最突出最嘚瑟的那棵大樹,不然眼下哪裏會這麽風平浪靜呢?怕是會招來各種紅眼病不斷挑刺了。

    陸安珩就這麽借著圖書館這股東風,成為了廣大讀書人心目中德行好得堪比聖人的大好人,為自己圈了一大波粉。

    等到大齊境內最後一家圖書館也正式對讀書人開放時,已經快到嚴冬了。

    一直關注著圖書館的陸安珩也鬆了一口氣,忙活了這麽久,總算是全部步入正軌了,自己也能將大部分精力給收回來,轉頭管管親兒子和肥團子們的學業了。

    再有,陸安玨的婚事也要開始準備起來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