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朝堂定謀

字數:3458   加入書籤

A+A-


    十日後,龐癝終於回到大梁。

    剛進入家門,還沒有來得及和李嫣寒暄,魏王便派使臣前來請龐癝入宮。

    來不及清洗一下,龐癝便隨著使者向王宮而去。

    此時王宮大殿上魏王、魏無忌、尉繚、孔斌、侯嬴、晉鄙、新垣衍等人早已在進行激烈的討論。

    孔斌、晉鄙、新垣衍等人認為魏國現在的春耕已經進入尾聲,自待看秦國的反應。

    秦國不出兵救援南陽就罷了,一旦秦國發重兵前去救援南陽的話,魏國就可以馬上聯合韓國趁秦國國內空虛之際出重兵收複河南地及河東地區,最好攻克函穀關兵臨鹹陽,把秦國徹底打回原形。

    尉繚、魏無忌及侯嬴等人卻不讚同孔斌等人的說法,他們認為一旦韓魏兩國趁機聯合攻擊秦國的話,勢必會導致秦國徹底走向衰落,而最大的贏家不是韓魏兩國,而是南麵的楚國。

    到時候收複了失地的楚國國力必定會迅速恢複到其最強盛的時期,而那個時候楚國的下一個目標肯定會是人口稠密富庶的韓魏兩國而不是有武關天險的秦國,因而魏無忌等人主張坐山觀虎鬥。

    對於此事雙方爭持不下,魏王覺得兩方說的都很有道理,一時間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成陽君到!”正在這時,門外侍衛的一聲喝聲驚醒了魏王。

    見到龐癝進入大殿,魏王急忙起身道:“成陽君,你可回來了?”

    “大王,諸位!”龐癝向眾人打了一聲招呼後便問道:“不知諸位對楚國偷襲秦國的看法是?”

    龐癝剛開口問,魏王就把眾人的意見紛紛告訴了龐癝,而後又問龐癝的想法。

    龐癝道:“微臣的想法是兩方都不讚同。”

    “什麽?”

    ······

    魏無忌、尉繚、孔斌、晉鄙等人包括魏王都傻眼的看著龐癝。

    “咳咳!”龐癝咳嗽一聲打破沉寂後開口道:“此次秦國無論出兵增援與否都會付出慘痛的代價,諸位以為然否?”

    眾人都點頭表示讚同。

    此時的秦國是處於兩難之境,出兵吧,今年的糧食肯定會歉收。不出兵吧,眼睜睜的看著楚國攻克宛城之後就為時已晚了。

    眾所眾知,宛城北是武關,南為鄧、鄢、郢,乃四戰之地。

    一旦楚國攻克宛城並派重兵駐守的話,短時間內秦國肯定無法收複。而南麵的鄧、鄢、郢等地有著僅次於中原地區千裏沃土,甚至比關中之地還要肥沃許多。

    而秦國通往鄢、郢的通道有三條。一條是出武關走宛城,一條是從漢中走上庸、房陵,還有一條就是從巴蜀之地順江而下。

    從巴蜀之地順江而下最不可取,因為秦兵不善水戰,水上作戰根本就不說楚國的對手。

    從上庸、房陵一線進入鄢、郢,看起來還不錯,當年白起就是走的這條道路攻破鄢、郢的。但從關中掉兵到漢中,再從漢中出發前往鄢、郢,路程上比出武關要多上幾倍,且多是山地,也不可取。

    因而三條道路隻有出武關一條道路可行了。

    然而這條路可行卻行不通,因為中間插著一個宛城,秦國如果想進兵鄢、郢的話,無論如何都繞不開這座堅城。

    即便龐癝不說魏王等人也都無比的明白。

    龐癝道:“如果我國聯合韓國在秦國救援鄢、郢時出兵進攻秦國,秦國肯定顧此失彼,最後的結果是徹底衰落下去。但這卻使得楚國進一步的強大,之後沒有了秦國掣肘的楚國北上的話將會眼中威脅我國,因而微臣並不建議徹底削弱秦國。

    如果向公子說的按兵不動的話也不行,因為這場戰爭無論怎麽看都是楚國得利。”

    頓了頓龐癝又道:“微臣建議在春耕之後征集二十萬大軍,待秦、楚雙方決戰的結果出來後見機行事。如果秦軍慘勝的話我國就按兵不動,看兩國互相消耗國力,如果秦國慘敗的話微臣建議大王立刻發兵進攻楚國的泗水之地以圖將來。”

    “什麽?楚國勝利的話進攻泗水之地?”魏王驚訝的問道:“如果秦國慘敗的話楚國的國力必然大漲,隻怕到時候我國並不是楚國的對手,成陽君為何突然說要進攻淮泗之地呢?”

    具有戰略眼光的尉繚聽了龐癝的話後突然明白過來,便笑著跟魏王解釋道:“泗水之地有彭城、下邳、薛、相等大城,是楚國人口最為稠密的地方之一。如果我國能夠得到淮泗的話,一來可以削弱楚國的國力並壯大我國國力,二來可以依托沂水、睢水之險阻擋將來楚國可能發動的進攻。

    再說泗水兩岸以前是故宋和齊國的土地,楚國在那邊的統治並不十分的穩定,因而得到泗水之地不僅可以擴大我國土地及人口,還能增加十萬以上的兵員。”

    聽說能增加十萬以上的兵員,魏王頓時有些心動,便向魏無忌問道:“泗水之地真的有那麽多青壯嗎?”

    魏無忌身為上將軍,對周邊國家的情況都很了解,因而回道:“確實如太尉所說,泗水之地民眾近百萬,抽調十萬青壯還是搓搓有餘的。”

    “你們的意思呢?”魏王看向孔斌等人。

    “臣對此有異議!”孔斌反對道。

    “之前因為陶地而把鄭安平交送給秦國之事已然使得我國在士人心目中的形象大損,如果這次再突然進攻楚國的話,隻怕我國將會成為第二個秦國,為士人所不齒的。”

    孔斌的話說的很有道理,即便是後世不可一世的老美要開戰的話還要找上一個借口,更何況這還是一個重信守諾的時代,如果魏國沒有理由就對楚國開戰的話,隻怕不僅是士人心中不齒,估計連其餘國家都不會再信任魏國了吧!

    “成陽君,你看這事······?”魏王心中頓時矛盾起來,一方麵他想得到泗水之地,另一方麵又不想使得魏國的形象大跌,於是便向龐癝求助。

    龐癝沒有回答魏王的問題,而是看向侯嬴:這個向來足智多謀的老頭。(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