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滅魯

字數:3618   加入書籤

A+A-


    “我看不如從太子那邊著手!”尉繚說道。

    “太子?”幾人均疑惑的看向尉繚。

    “現在大王這邊沉溺於男色,不拖魏國後腿就已然不錯了,隻怕軍國大事上已經指望不上,現在唯一能夠指望的也隻有太子了。現在太子還未成年,卻自幼尚武,有先武侯之姿,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太子尋一個合格的師傅來教導太子,不至於讓其走到偏路上去。”尉繚解釋道。

    “那該何人為太子師呢?”孔斌問道。

    “孔先生您就不錯!”思來想去龐癝打起了孔斌的主意。

    孔斌搖頭道:“不妥,不妥!我這一大把年紀的現在處理政務就已然力不從心,更何況教導太子呢?”

    看著孔斌也確實一大把年紀了,龐癝便打消了這個想法,而後看向尉繚:“太尉身懷韜略,可為太子師。”

    尉繚道:“隻怕抽不出太多時間。”

    現在正是滅魯伐齊關鍵時刻,尉繚把自己所有的心力放在了東方,自然沒有多餘的時間來教導太子。

    “每天抽出一個時辰即可,再說眼下正是滅魯伐齊的關鍵時刻,不說如何教導太子,隻需讓太子在您身邊多看多聽就會受益良多。”

    “再說!”頓了頓龐癝又說道:“咱們可以選派範增、翟章、蒯徹三人為輔師,並讓張耳在一旁陪讀,這樣不就好多了嗎?”

    “此計甚妙!”聽了龐癝的話,尉繚笑道:“這樣一來,範增等人雖不能成為九卿,但卻能成為太子近臣,使得無形中拔高了他們的地位。就是不知範增等人是否同意?”

    龐癝道:“這個由我前去說服他們。”

    魏無忌道:“咱們這邊說的很熱鬧,可大王和太子那邊是否願意呢?”

    龐癝皺了一下眉頭,而後道:“太子好軍務,想必不會拒接,唯一的難點就在大王那邊。曆來的傳統就是由大王親自指派太子師,如果咱們做臣子的貿然插手的話,不見得大王會接受,還是等下一次見大王時再見機行事吧!”

    對於此事尉繚幾人也沒有什麽好辦法,也隻能按照龐癝說的去辦了。

    轉眼間半個月時間便過去了。可這半個月內魏王始終呆在後宮之中沒有露麵,龐癝等人也是無緣一見,隻能把太子師之事一再延後。

    不過好在那日選拔之日除了能言善辯的姚賈被秦國的李斯拉攏了過去之外,其餘人等均答應了留在魏國出仕,其中少部分卓越之人被留在中央的寺台之中,其餘人等均被委派到地方。

    範增、翟章、蒯徹三人也被龐癝說服為太子輔師,張耳那邊更不用說,隻是魏無忌的一句話張耳便乖乖的答應了為太子伴讀一事。

    此時龐癝等人再沒有多餘精力去糾結在太子師之事上了,因為晉鄙率領的十萬滅魯大軍已經到達了魯國都城曲阜城下。

    眼下東方能夠抗衡魏國的隻有楚國和齊國了。

    可自四年前楚國的泗水之地被魏國占領之後,楚國就不再與魯國接壤。

    那麽現在除了魏國唯一和魯國接壤的就隻剩下北麵的齊國了。

    魯頃公急忙向北麵的齊國求救。

    君王後,當今齊王建之生母,在齊襄王去世之後便把持齊國國政,至今已有十三年之久。

    對於魯國的求救信,君王後遲遲拿不定注意。

    這些年來君王後一直秉承著“事秦謹,與諸侯信”的方針處理國際事務,即和秦國交往謹慎,和諸侯交往講求誠信。

    這對齊國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自然是齊國在君王後當政之後的四十年裏一直免受戰爭之災,壞就壞在秦國日夜不停的攻打其餘五國之時齊國作壁上觀,即使連多看一眼熱鬧都不願意,隻是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

    結果就可想而知了,三晉及楚、燕先後滅亡,秦國的大軍很快就到了齊國的家門口,齊國也因此滅亡。

    對於西麵鄰居魏國的日益強大,齊國也是擔憂不已,怕其不久會損害齊國的利益,因而對於此次魯國的求救齊國朝堂分成了兩派。其一便是以君王後支持者為首的作壁派,主張不答應魯國的求救,任憑魯國自生自滅。另外一派以即墨大夫為首主張答應魯國的請求,並乘機積極參與道國際事務之中。

    齊國的製度與三晉及秦、楚、燕六國都不相同,齊國實行的是五都製,即把齊國劃分為臨淄、即墨、平陸、莒城、高唐五大區域,沒一區域的大夫執掌當地的軍政大權,權力極大。

    也因此,即墨大夫為首的出兵派才能與君王後為首的作壁派勢均力敵。

    不過終究君王後一派把持著齊國國政,在支持者的不斷遊說之下,君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作壁上觀,對魏國滅魯之事不聞不問。

    當齊國拒絕出兵的消息傳到曲阜之時,魯頃公徹底絕望了,所有魯國的軍民都絕望了。

    魯國本就是小國,數百年來一直沒被滅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齊國的保護,就如同衛國之於魏國一般。

    而今齊國拒絕出兵救魯,等待魯國的就隻有滅國一條路可走了。

    絕望的魯頃公再一次來到宗廟祭拜先祖,而後走出宗廟,看著等待的一眾文武道:“投降吧!”

    十二月上旬,被圍困了三個月之久的曲阜城的大門緩緩打開,魯頃公在群臣的痛哭聲中,赤著上身的魯頃公左手持白節,右手牽羊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出城門,來到魏軍大營前。

    “魯國國君姬仇特來請降!”說著便跪地磕了三個頭而後起身走三步,如此往複五次,來到晉鄙麵前長跪不起。

    晉鄙走上前來接過魯頃公手中的白節及綁著羊的繩子,而後命人給魯頃公披上衣物,算是正式接受了魯國的投降。

    十二月中旬,上將軍令大軍停留在曲阜,而晉鄙獨自率領一支隊伍押解著魯頃公及一眾魯國文武回大梁。

    這日,龐癝等人再次來到魏王的寢宮外麵請示魏王該如何處置魯頃公姬仇。

    可卻連麵都未見上一麵就被輕飄飄“相邦自己看著辦就是”的一句話給打發走了。

    無奈,龐癝隻能於朝堂上召集三公九卿商議對魯頃公處置之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