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抄襲風波

字數:4843   加入書籤

A+A-




    2010年1月20日,海城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以及市政協十一屆十四次常委會(簡稱兩會)將正式召開,而此時的寒梅也已經成為了海城早報時政新聞部的主力記者。參加兩會報道的記者中,自然有趙寒梅的名字。更讓人眼紅的是她還被李大偉派為駐會記者,負責采寫兩會期間的主打稿件,報道兩會期間的精彩片段。

    參加兩會,趙寒梅真的是大姑娘上轎第一次,她也知道這是部門主任李大偉和老師武尚君為她爭取到極為難得的機會,稿子寫好了,很有可能被報社領導甚至是宣傳部領導所賞識,為自己攢下榮譽。於是在領到采訪任務之後,趙寒梅幾乎每天晚上都在辦公室裏加班到很晚,做足了功課。

    1月19日,趙寒梅便已經作為駐會記者到會議地點報到了。駐紮兩會會場的每一天,趙寒梅兢兢業業的寫好每一篇稿子。很快7天的兩會報道就接近了尾聲,可就在她以為首次參加的兩會報道能圓滿的劃上一個句號時,一場暴風驟雨的襲擊竟差點讓趙寒梅一蹶不振。

    問題出在她最後一天上交的兩會新聞報道。

    王誌乾是市政協有名的“提案大王”,他本人則是某海岸研究所的研究員。今年王誌乾帶來的一個有關保護環境的提案被趙寒梅列為重點提案,準備作為“壓軸”的重點報道,發表在最後一天的兩會主打稿件的報道中。

    要知道,早在2010年的時候還沒有pm2。5(細顆粒物,對空氣質量危害巨大)一說,人們的環保意識也不是很強。,但是經常閱讀世界各地著名報刊的趙寒梅,已經從國外的媒體中知道了pm2。5一詞。正好在王誌乾的眾多提案中就有這麽一個有關“保護海城空氣質量,杜絕pm2。5出現”的提案。這,無疑讓趙寒梅眼前一亮。什麽樣的新聞是好新聞?有別人那沒有的新聞亮點,這是最重要的一條。

    於是,在最後一天的主題報道中她將這篇頗具亮點的政協提案作為自己的主打稿件。題目定為:《政協委員首提pm2。5,保護環境未雨綢繆》,趙寒梅在稿件中將王誌乾的提案內容盡量完整的刊發出來。

    誰料,本是寒梅認為的一篇好新聞,卻鬧出了一場“抄襲風波”。

    1月27日,也是兩會閉幕的日子。這天基本都是程序性報道,多是海城日報的采訪任務,早報則可以早早的鳴鼓收兵了。於是,趙寒梅就在駐地賓館美美的睡了一個懶覺,一直磨蹭到下午她才回到了辦公室。本想與老師武尚君討論一下這次她寫的兩會新聞稿件有沒有什麽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好為下一次的兩會報道積攢實戰經驗。

    “師傅,你看我這次的表現咋樣?”寒梅回到辦公室,連自己的座位都沒過去,歡快的直奔武尚君。

    當時是下午3點,也是早報記者編輯開始上班的時候了。武尚君見寒梅一臉期盼的望著自己,將本來想發火的衝動硬壓了下來。隻是陰沉著臉對寒梅說:“你跟我到會議室去。”

    說著,他從自己的桌子裏拿了一疊a4打印的紙張先往會議室方向走去。

    武尚君的舉動讓趙寒梅有點摸不著頭腦了。她自認為兩會報道是十分成功的,即便是哪裏做的不好了,那也不至於讓老師如此生氣啊?

    疑惑不已的寒梅從來沒見自己的老師發這麽大的火,卻也不敢多問,帶著心中的疑惑,寒梅訕訕的跟著武尚君去了辦公區域對麵的會議室。

    見寒梅也跟了進來,武尚君將會議室的門重重的關上,接著就“啪”的一聲將手中的一疊紙摔在桌麵上,說:“你自己看看。”

    武尚君的舉動著實嚇著趙寒梅了,自己究竟是犯了什麽不可饒恕的罪過,惹惱了這位好脾氣的老師。

    可是當她看完了之後,整個人就徹底地怔住了。此時的趙寒梅竟如被人冷不丁的潑了一盆涼水,澆得透涼,但卻無處發泄心中的憤怒。

    紙上打印的東西是武尚君從報社內部網站上下載下來的,與上次給吳四月母女發帖一樣,是個匿名帖子,但這次帖子的主角變成了趙寒梅。帖子的題目定為:抄襲

    具體內容則是這樣寫的:在新媒體發展勢頭凶猛的形勢下,本應眾誌成城一致對外,可是我們的記者在幹什麽?抄襲!在這種讓我們平麵媒體日益萎縮和削弱的行為,竟然在我們早報中堂而皇之地產生了。

    抄襲的稿子裏沒有記者自己的靈魂,怎麽能招來忠實的讀者與客戶?又憑什麽與來勢洶洶的新媒體持久抗衡?同事們,請看看下麵的這篇稿子吧,抄襲風起,還談何職業道德。這就是我們的早報新銳,這就是我們的新聞記者,她如何能夠擔起無冕之王的美譽?該如何遏製這種歪風邪氣?希望肇事者能主動引咎,負起責任。

    再下麵,就是趙寒梅今天刊發在海城早報四版頭條的一篇新聞報道,大標題是《政協委員首提pm2。5,保護環境刻不容緩》以及整篇新聞報道的整體內容。帖子上很詳細在文章中用下劃線標出了寒梅所“抄襲”的內容以及抄襲的出處。

    洋洋灑灑的一個帖子足足有千字,而後麵跟帖者的發文更是讓寒梅猶如剛經曆了南北極寒流般的難受。

    “這個趙寒梅應該剛來了不久吧,這麽囂張?懇求領導趕緊遏製啊。”

    “兩會這麽正式的報道都敢弄虛作假,這還了得?”

    “就這種素質還上兩會?趕緊回爐學學新聞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吧。”

    “不知道她有什麽資格可以擁有這麽好的平台,卻不知珍惜。是獻身了還是獻金了?”“嘖嘖,看不出來,本以為是後生可畏呢,原是肚裏沒墨水就會抄啊。”

    “會抄怎麽了?你抄還不會呢,看看人家都已經抄成早報主力了。”……

    趙寒梅拿著這三四頁紙張猶如千斤重,手一直在打顫。看完了之後早已淚流滿麵,委屈的看著武尚君。

    “老師,我沒抄。這稿子是我自己寫的,可我真不知道為什麽會有和別人重合的地方。”趙寒梅哽咽的說道。

    “帖子裏標出的說你抄襲的地方,我都一一上網查過了,確實是已經有人這麽寫了。你說你沒抄,可是這怎麽解釋啊?”

    “老師我真的沒抄,我可以給你看看王誌乾給我的提案原稿,我都是照著他的提案內容來采寫的啊。”

    “你真的沒抄襲?”

    “真的,老師,我知道抄襲的後果,況且我也從來不抄別人的東西。您帶我這麽長時間,還不知道我的為人嗎?”

    看著找寒梅委屈的像個小孩子般的不知所措的像自己語無倫次的解釋著,武尚君也心中不忍。可是,帖子上寫的抄襲的出處都一點不差,也是沒錯的,總不會有兩個真像吧?這究竟是怎麽回事?武尚君接過趙寒梅的紙張,突然間腦中靈光一閃,也開始懷疑帖子的真實性與目的性。

    “這,或許是個帶著陰謀的帖子也不一定,有必要好好查查。”看著現在委屈萬分的趙寒梅,武尚君突然想起了自己剛做記者時曾經遭受的一場不白之冤,雖然過去了這麽多年,卻依然是他心中不能愈合的傷口。“如果趙寒梅真的是被冤枉了,就衝這孩子喊了我這將近兩年的師傅,我也不能讓她經曆我當年的遭遇。”武尚君暗暗的想著。

    於是,他帶著趙寒梅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對照著報紙上刊發的新聞稿件、王誌乾的提案原稿,以及《抄襲》這個帖子中指出趙寒梅抄襲的地方,想從中找出寒梅被願望的蛛絲馬跡。

    靜下心來仔細比對著看了好一會,經驗老道的武尚君還是從中看出了端倪:原來,帖子中所標注的趙寒梅抄襲的話語,都是趙寒梅對王誌乾提案內容的引用。要知道,采訪政協委員的提案時,記者是不能隨便篡改具體提案的內容的。最多是在采訪人物的時候,請對方對於提案內容中的某句話再予以詳細的解釋,為使讀者能通俗易懂的理解,這時,才有可能會初現記者自己的語言。而帖子中指出的寒梅抄襲,幾乎全都是趙寒梅在引用王誌乾的提案內容時出現的語句。換言之,即便是“抄襲”也不是趙寒梅,而是王誌乾。發帖人真的不該一味指責趙寒梅。

    可是,這種時候,那些看到帖子的人誰又能看著這麽仔細?想得這麽明白?或者是,根本就是有人在有心陷害寒梅,又怎麽會替寒梅解釋呢?

    而那些跟帖子的人就更不用說了。“抄襲”對於記者來說是最大的恥辱。出了這樣的事可沒有人會可憐你,多是看熱鬧的,不繼續澆冷水的人就算是心慈手軟了,哪有人會主動替你辯解?

    看到這裏,武尚君回頭看了一眼神情憔悴的趙寒梅,不知道該如何向這個涉世未深且又單純善良的小姑娘解釋這一切的真相。

    武尚君從事新聞工作20餘年,大風大浪經曆的多了,也看透了屬於這個行業中的陰暗麵。他本是一心想“我手寫我想,匡扶正義”,但一名被冠以“無冕之王”的小記者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慢慢的,武尚君也認同了這些不能說的“潛規則”。他隻能保證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做到不助紂為虐,卻無法改變行業的現狀。

    告訴寒梅你是被冤枉的嗎?那然後呢?去替寒梅竭力的辯解?或許換來的是更壞的結果,弄不好自己也得搭進去。但武尚君一想到當年自己的遭遇,再看看無辜的寒梅,心中已然有了主意。

    ------題外話------

    求推薦,求收藏,文文會越來越精彩,謝謝(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