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覬覦海岸線

字數:7236   加入書籤

A+A-




    但,天下怎會有免費的午餐?

    我幫你討回公道,你幫我吞並“海岸線”。這,就是閆峰給趙寒梅開出的條件。趙寒梅不敢不答應。況且,這件事對於趙寒梅來說,有益無害。因為閆峰允諾趙寒梅,一旦成功吞並“海岸線”,趙寒梅直接提拔早報副總編,兼“海岸線”責任總編。

    這樣充滿誘惑的條件,她怎麽可能拒絕?

    其實,自從閆峰發現海岸線已經有瓜分廣告客戶的實力之後,就萌生了並購對方的想法。可是張宏斌開價太高,張口就要4個億。先不說這個客戶端值不值這個價錢,海城日報社的流動資金才剛剛夠2個億,即便是都拿去買他的客戶端,也才是一半的錢。

    閆峰知道,對方其實就是不想出售這隻能下金蛋的“母雞”,才獅子大開口的。

    就在閆峰冥思苦想該從何處下手時,趙寒梅的這起桃色風波給閆峰提供了機會。

    他先是通過自己的關係將“海岸線”的人員結構大致掌握。而就在閆峰拿到了“海岸線”員工的內部員工名單時,他竟然發現了一個頗為熟悉的名字——海岸線創意總監:方姍姍。

    方姍姍?這不是之前被辭退的女記者嗎?不可能這麽巧,重名了吧?

    閆峰將自己的調查重點放在了這名叫做“方珊珊”的創意總監身上。經過多方探聽,閆峰確定這就是之前被海城日報社開除的那名女員工。

    可是,這個方姍姍用了僅僅一年的時間就做到了創意總監的位置。凡是在職場打拚的人都知道,事情恐怕沒有那麽簡單。

    閆峰高高在上,但並不代表他對下麵的人一無所知。

    方姍姍當年被海城日報社辭退一事,是閆峰許可的了。為了平息那場假新聞帶來的負麵影響,不得不推出一個替死鬼。於是,就由王凱負責出麵給了方姍姍下達了通牒:要麽主動引咎辭職,要麽拿著監控記錄去公安。

    於是,方姍姍隻有含恨離去。

    而為何方姍姍要陷害趙寒梅,閆峰也略知一二。

    方珊珊正好在海岸線就職,趙寒梅就被推送上了首頁頭條,稍加想象就能知道,這其中肯定有貓膩。

    至於該如何將這個“貓膩”變成有利的武器,就需要趙寒梅出麵周旋了。

    於是,就有了趙寒梅獨自探訪“海岸線”張宏斌的那一幕。

    而作為當事人的趙寒梅,從閆峰的口中得知方珊珊也在這家客戶端工作時,早就猜了**分。自己這事要說與方姍姍沒有關係,鬼都不信。

    她與張宏斌第一次正麵交鋒時,也感覺到了張宏斌對於這個給自己發推送信息的員工十分維護。公司遇到麻煩,老總不遺餘力的維護惹事的員工,在現在這個社會裏,這樣的老板恐怕比恐龍還難找吧?

    排除了這個因素,那麽剩下的就是一些見不得人的因素了。一名正值青春年華的女記者,一位事業有成的男老板,之間能發生什麽事情,如今的趙寒梅很簡單的就想到了其中的那份曖昧情緒。

    趙寒梅知道,自己一定要抓住這次機會。如果能夠幫助閆峰將海岸線成功收購,就算是攀上了閆峰這棵大樹。到時,自己的升官路上說不定還能有驚喜出現。

    初探海岸線,趙寒梅被閆峰以十分強硬的態度給予拒絕。很快,張宏斌便收到了一封受海城日報社委托的起訴書,上麵清楚的寫著:海岸線推送的信息令海城日報社的員工名聲受損,造成了極為不好的影響,要求海岸線給予更正聲明與賠償。

    久經商場的張宏斌對於這種起訴書見多了,特別是租了海岸線之後,經常因為轉載網絡文章受到各種起訴,原本根本沒拿著當回事。可是當他看見這份起訴書是以海城日報社的名義起訴時,一種不好的預感襲上心頭。

    按理說,隻是給一個員工傳播了一次緋聞而已,不至於讓整個日報社出頭的吧?看來,這件事真的不能小覷了。弄不好,身價性命就搭上了。

    張宏斌的預感不是空穴來風。事實上也確實是閆峰尋機挑釁。他無疑是給了趙寒梅一柄“尚方寶劍”,借著海城日報社的名頭獨闖海岸線。

    話說,趙寒梅初探海岸線看似無功而返,實則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說,趙寒梅可以肯定張宏斌與方珊珊之間不一般的關係。

    其實,張宏斌經商多年,見過的美女無數,為何獨獨看上了方珊珊?這,還得從方珊珊原來的工作性質上說起。

    張宏斌的“海岸線”雖然是手機客戶端,推送的新聞也多事轉載的,但是張宏斌知道,想將海岸線做大做強,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也就是平時所說的原創新聞稿。而海岸線的員工在後台做一些複製黏貼的工作還行,讓他們出門采訪寫新聞,無疑是讓一名小學畢業的學生去做高中的數學題。

    張宏斌的海岸線迫切需要一名有采訪經驗、能夠順利寫出新聞稿的記者。

    就在這時,方珊珊出現了。

    方珊珊被海城日報社作為“替罪羊”掃地出門之後,一直在想盡各種辦法報複趙寒梅。奈何她一無權利、金錢,二無人脈背景,該如何去報複已經是新聞部主任的趙寒梅?

    當方姍刪看到手機上下載的“海岸線”推送的招聘信息時,眼前頓時一亮。機會來了。

    方珊珊做新聞出身,以前就聽說過“海岸線”,更知道它的老板就是張宏斌。方珊珊熟練的將自己的工作簡曆頭送給海岸線,不到。兩天的功夫就收到了對方的麵試通知。

    而更讓方珊珊沒想到的是,麵試者竟然就是張宏斌本人。

    麵試的結果毫無懸念,畢竟做一線新聞記者多年,方珊珊憑借自己過硬的業務素質和年輕美貌的資本,深深吸引住了張宏斌的目光,讓這位老總印象尤為深刻。

    後麵的發展就更順利了。方珊珊總是有意無意的找機會接近張宏斌,不出半年的功夫,就將這位老總迷得神魂顛倒。而為了方便倆人廝混,張宏斌甚至還給方珊珊在市中心買了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開始了同居生活。

    他們自以為此事做得天衣無縫,卻不知早就被趙寒梅雇傭私家偵探給探知得一清二楚。而趙寒梅更在海岸線的內部安插了自己的眼線,便於隨時掌握倆人的行蹤。

    這一些,都是趙寒梅在接到閆峰的電話之後,暗中進行的。為的就是能夠在關鍵的時候,給予張宏斌致命一擊。讓他乖乖交出海岸線的所有權。

    職場真的是一個不見硝煙的戰場。

    它將一名原本毫無心機的大學生,錘煉成了一名善弄權術的白領麗人。趙寒梅深知閆峰不是救世主,更不會為了自己的私事而動用整個報社的力量,來為她這麽一名小小的記者討回所謂的“公道”。

    閆峰看中的,隻是趙寒梅身上可以利用的東西。

    既然是利益互惠,趙寒梅又怎會不知道該如何加大自己的砝碼,以求得到對方更大的回饋呢?

    海城日報社的起訴書日期就在眼前,而就在這時,張宏斌還收到了一封匿名信,裏麵的內容無疑是一個重磅炸彈。

    閆峰與趙寒梅深信,如果說張宏斌對起訴書可以毫不顧忌,那麽,這封裝有張宏斌**的信封,足以成為讓他主動向海城日報社提出私下和解的砝碼了。

    拿到這封匿名寄遞的信封時,張宏斌正在給全體員工開早會。

    當他很不悅的從手下人那裏接過來這份號稱緊急事件的信封時,甚至不想去拆開看。

    可是手下的那名心腹卻說,張總,您最好還是先看看吧。

    真的是像手下人說的那樣,這個信封裏的東西確實很緊急,如果不慎張揚出去,他家裏的那位悍妻不將海岸線給翻個底朝天才怪。

    信封裏裝的不是別的,正是趙寒梅雇傭的私家偵探拍到的,張宏斌與方珊珊私會的場麵,甚至不乏倆人在房間裏寬衣解帶的“豔照”。

    張宏斌一緊張,不慎將旁邊的咖啡杯給碰翻,讓在場的方珊珊也看出了事情的不一般。

    匆匆的結束會議之後,張宏斌將方姍姍留下。為了遮人耳目,張宏斌平時在公司裏很少與方姍姍單獨相處,可是這天早晨竟然不顧眾人的猜忌,將方姍姍單獨留下,可見事情的嚴重性。

    方珊珊心中也知道,或許事情真的很嚴重。而當她看見那些照片的時候,腦中“嗡”的一聲:怎麽會這樣?

    她與張宏斌麵麵相覷。沉默了幾分鍾之後,張宏斌說,你與這個趙寒梅到底有什麽過節?當初為什麽一定要發那個花邊新聞?

    方珊珊並沒有回答張宏斌的問題,她不想讓他知道自己是因為趙寒梅奪走了她的"qing ren"才設計陷害對方。

    張宏斌知道,此時,如果再不重視趙寒梅上門尋求公道這件事,恐怕真的不能善終。

    他從抽屜裏將趙寒梅上次登門時留下的名片找了出來,按照上麵的電話號碼撥了過去。趙寒梅的手機上其實已經存有張宏斌的電話號碼,但是在接起來的時候,仍舊以一種不熟悉的口氣問道:你好,哪位?

    張宏斌客客氣氣的介紹完自己,然後說道:“趙主任,我今天中午在四方城八仙宴定了一桌,還望你能抽出時間光臨啊。”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趙寒梅豈能不知道這個道理?

    她也同樣是客客氣氣的回絕了張洪斌的邀請。對於此次邀請的目的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張宏斌接著說:“那,趙主任,你有時間的話,咱們能坐下來好好談談嗎?”

    “哦,這樣啊。我下午單位裏挺忙的。如果您這不麻煩的話,就煩勞到我這裏來一下。正好我們閆社長也想認識一下您。”

    閆社長,就是閆峰。他早就與張宏斌打過交道,哪裏還有認識一下的說法?終於,狐狸尾巴露出來了。

    看來,張宏斌之前猜測沒錯。站在趙寒梅身後的正是一直對海岸線覬覦已久的閆峰。不然,區區一名員工吃虧了,怎麽能勞煩整個海城日報社出頭?

    張宏斌很想質問趙寒梅一句:你究竟想幹什麽?可是這句話始終沒敢說出口。是自己的把柄被別人掌握了,哪裏敢再出言不遜?

    張宏斌諾諾的應承了趙寒梅的邀請。下午3點,海城日報社見。

    再見趙寒梅,她身著一身休閑服,一副雷厲風行的派頭讓張宏斌不禁暗暗與自己的"qing ren"方珊珊進行對比:唉,難怪都說,姍姍是因為這個女人離開的海城日報社,看來這位趙主任真的不簡單啊。唉,罷了罷了,先過了我自己這關再說吧。

    趙寒梅將張宏斌領到了海城日報社大樓的最頂層、閆峰的辦公室裏,便知趣的走開了。

    她知道,領導有心將你栽培成心腹,但並不代表老板的一切**都可以讓你知道。

    趙寒梅離開了閆峰的辦公室卻並沒有走遠,她在等待著閆峰隨時的吩咐。卻沒料到,不過半個小時的時間,張宏斌怒氣衝衝的從閆峰的辦公室裏出來,將那扇紅木門重重的摔了上去,便頭也不回的坐上電梯離開了了。

    同時,趙寒梅的電話也響了,是閆峰打過來的,讓她去辦公室一趟。

    “小趙啊,看來張宏斌並不在乎咱們送給他的禮物。你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閆峰毫不掩飾的說道。

    此時的趙寒梅並不知道閆峰收購海岸線的底線,鼓足了勇氣問了一句:“閆社長,您能給我透個底嗎?多少錢是您的底線?我也好心中有數。”

    “4000萬,海城日報社收購海岸線,要讓張宏斌同意以2000萬入股海岸線日後的經營。經收購之後的海岸線以海城日報社子公司、多位股東合資持股的形式經營,張宏斌可以占有9%的股份,年底按照經營業績進行分紅。”聽聞閆峰的條件,趙寒梅深吸一口氣:這哪裏是收購?就是搶啊。且不說這4000萬與之前張宏斌開出的4個億相差甚遠,關鍵是以入股的形式並購,張宏斌隻能拿到一半的現金,即2000萬元。可是如今,海岸線的市值估價已經到了2個億以上。

    張宏斌以現有資產入股的方式,有點類似於現在的銀行對待還不起貸款利息的企業。企業還不起利息,宣布破產就隻能成為壞賬、不良資產。可是如果銀行將企業並購,企業可以以入股的方式將貸款抵消。

    至於那9%的股份,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年底分紅?經營權都變成海城日報社了,哪裏可能讓他知道到底是賺了多少錢?難怪張宏斌氣呼呼的、連個招呼都沒打的走了。這哪裏是談合作,完全是趁火打劫了。

    這麽艱巨的、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閆峰竟然交給了趙寒梅。這,讓趙寒梅真的心裏沒底。

    可是閆峰對她說:任何事情沒有絕對的行與不行,關鍵看你用沒用心。閆峰還向趙寒梅說了句掏心窩子的話:海岸線自己誌在必得,這也是為了海城日報社日後的發展、為了海城日報社近萬名員工能否端牢手裏的這碗飯鋪好後路。

    明白了閆峰對海岸線的重視,趙寒梅知道,自己能夠攀上海城日報社社長這棵大樹,成敗在此一舉。

    是的,人,都有弱點。張宏斌現在既然能夠主動找上門來,就表明他其實是很在乎這些照片被公開。而他在懼怕什麽,可能會成為事情的轉機。(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