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反守為攻
字數:6961 加入書籤
王凱將趙寒梅給的方案原封不動的給退了回去。這次王凱的態度可是畢恭畢敬,來了個三百六十度的大轉彎。
他知道,別看自己的資曆比趙寒梅多了近十年,如果單從管理上講,自己卻遠遠不是趙寒梅的對手。
“王總,這份方案的具體執行者雖然是咱們早報,但我們還是要按照當初劃分的名單各自去找自己所分配到的部門協調。否則,組織這麽大的活動恐怕有些部門不能夠好好配合。”
“還有,活動的地點得麻煩你給選好了,一定要找人員密集的地方。現場活動進行三天,隨後我們進行追蹤報道,在每一篇報道上一定要公布我們海城日報社的熱線電話。對於老百姓在活動上反應的問題,一定要認真對待。不能因為他們投訴的對象使我們的廣告客戶就一律不管了。一定得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說句難聽的話,即便是問題不能真正的解決了,也可以拿著這些把柄再去找咱們的客戶邀功不是?”
王凱將趙寒梅的叮囑一一牢記,隨後便去照辦了。
不得不說,這次對於民生晚報有力的回擊成果顯著。海城日報線本已經有些沉寂的熱線電話在短短的幾天內接到了近五百條投訴。趙寒梅讓日報、早報和海岸線的記者各自領去部分看上去還比較靠譜的投訴。特別是隨後跟上的大篇幅、全方位的曝光報道,也得到了群眾的擁護。
海城日報社此次能夠重新挽回在讀者心中的地位,一來是因為趙寒梅準備的方案確實周到,民生晚報舉辦的物業評選活動還是有局限性,而海城日報社組織的活動則是廣泛指向所有的民生問題;二來,海城日報社的影響力還是不可忽視的,畢竟是在海城本地經營了幾十年的媒體,群眾基礎還是有的。
可是就在海城日報社的上下員工以為自己打了一場大勝仗的時候,發行那裏卻是出了大問題。
海城日報社屬於晚上付印,淩晨發行的,往往在淩晨四五點鍾發行員們就將報紙給送到訂戶家中了。這夏天的時候還好說,淩晨四五點鍾天就開始亮了,人們就開始陸續有出門鍛煉身體的了,可是到了冬天的時候,淩晨四五點鍾正是睡大覺的時候,誰還會去注意報紙的配送情況?
鐵卜山看正麵打不過海城日報社,就開始動用歪門邪道了。其實有時候,媒體圈子裏的黑暗也是極為齷齪的。
他雇傭了一批社會上的小混混,專門選一些老舊社區,沒有保安,也缺少監控,這些小混混就趁著送報員將報紙送到報箱之後就去撬了報箱,拿走報紙。如果是報箱沒有上鎖的話,就直接從報箱裏將報紙拿出。不同的是,報箱沒有受損失。
於是,當天早晨六點半以後,打來的投訴電話就開始陸續多了。很多訂戶抱怨今天的報紙怎麽還沒有送到?(這就是報箱沒有上鎖的,因此,報紙被人拿走了他們還都是以為報紙沒有給送去)。報箱平時上鎖了的,就打電話投訴怎麽這報箱被人給撬了?找人趕緊去安裝新的報箱。
這麽一來,報社的發行部簡直是投訴成災了。讓發行部的經理連連叫苦:自己這都是招惹了哪路神仙啊?
趙寒梅知道了這件事之後,一下就想到了這肯定是鐵卜山背後搗鬼了。可是無憑無據的,她也不能直接上門去叫板。
好吧,既然你玩邪道的,那麽咱們就用邪道的方法來解決。
要知道,每座城市中總是有一個幫派,明著是地痞流氓,實際上與那些所謂的白道的人可能都是稱兄道弟的。趙寒梅想找到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並不難。
幾個電話打出去之後,趙寒梅知道了專門破壞報社報箱的那一夥小混子的來頭。這一夥人都是二十出頭,沒有正當職業,平時跟著一個叫做迅哥兒的人,去市場裏收保護費。
也就是說隻要找到這個迅哥兒,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趙寒梅想了一圈,是同樣找個社會上的人警告他一下?還是直接找公安的人隨便找個理由拘留幾天?她更傾向於前者。因為有的時候,以惡治惡往往比公事公辦來得痛快一些。
這時趙寒梅想到了一個人,原來的財務總監王大慶,現被趙寒梅發配到了子報做老總。王大慶就是混社會出身的,他肯定熟悉這些人。
王大慶現在與趙寒梅基本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關係。但無論怎麽說,王大慶還是趙寒梅的手下,端的還是海城日報社的飯碗。
當趙寒梅將自己的想法說與王大慶聽的時候,王大慶沒有任何猶豫的就將這件事情給應承了下來。“什麽迅哥兒,他以為自己是周迅呢。不過是個小毛賊而已,社長你放心,我保證這幫人以後不敢再招惹報社半點兒。”
趙寒梅相信王大慶在這一方麵的辦事能力,因為王大慶當初可算得上是海城數一數二的大混子了。
報社的報紙不翼而飛僅僅兩天的時間,事情就被遏製住了。鐵卜山有些氣急,自己那可是花了大價錢請人去搞破壞的啊。要不說這些小混子就是不講信用呢。
報紙丟失的風波過後,趙寒梅也開始重新端量與民生晚報這家省報的對抗了。既然他們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不論正道邪道都拿來對付海城日報社了,這說明了什麽問題?說明聯眾報業集團可能是給鐵卜山下達了死命令,一定要將海城拿下的死命令。
若真是這樣的話,海城日報社的危險遠遠不止於此。後麵,或許鐵卜山還會出更加卑劣的手段來對付海城日報社。
不能再這麽等著別人來攻擊自己了,有時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趙寒梅知道如果一直這麽坐以待斃的下去,報社就始終處於危險之中。
趙寒梅決定開始反擊了。她的最終目的是讓民生晚報在海城無法立足。不能速戰速決的話,留給海城日報社的就是難以估量的災難。
該如何反擊?趙寒梅將自己的幾個心腹召集在一起聚餐,邊吃邊商討工作。這天晚上的人有王傲軍、於娜荃、王凱,趙寒梅斟酌再三,私下裏告知王傲軍,今天晚上的飯局裏還有劉棟梁。
以前劉棟梁、王凱是被一直排斥在這個小圈子之外的,特別是劉棟梁,一直因為與王傲軍的矛盾感覺疙疙瘩瘩的。可是時至今日,趙寒梅憑借自己的個人魅力,將王凱、劉棟梁這些老家夥一一征服了。趙寒梅覺得自己的圈子應該再往外擴一下了,畢竟海城日報社高層的團結,更加有利於日後的發展。
王傲軍知道趙寒梅的顧慮,很是識時務的對趙寒梅說:“社長,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我和他劉棟梁如今互不相幹,隻要您這需要,我個人的感情並不重要。如果需要海岸線與日報合作,我也會全力支持老劉的。這點,您放心。”
趙寒梅點頭微笑。
報社高層的聚餐就在報社自己經營的酒店包間裏。趙寒梅免除了那個九段秘書的點菜步驟,直接自己根據個人的口味點了一桌豐盛的晚餐。目的就是為了節省時間,大家好多多集思廣益,如何對付民生晚報。
“王總前期已經參與到應對民生晚報的事情中了,談談你對民生晚報的看法吧。”趙寒梅直接將王凱先提了出來。
王凱也沒有推辭,畢竟他剛剛才做完活動,知道民生晚報目前最缺乏的是什麽。
“民生晚報現在在海城並沒有站穩腳跟,他們之所以屢屢不擇手段的采取各種措施,就是想盡快的能夠在海城立足。因此,我認為此時咱們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夠讓他們真正在咱們身邊安營紮寨了。否則,一旦立足再就很難趕出去了。”
“對,我也同意王總的看法。民生晚報畢竟是個外來者,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個道理鐵卜山很明白。他是想借助省報的名聲迅速為自己攢足名聲。咱們如果這個時候不能夠將民生晚報的威望給滅了,後者很難預計。”說話的是於娜荃。
趙寒梅聽了點了點頭,接著示意劉棟梁談談自己的看法。“劉總,您是在坐的人中從業資曆最深的,以前,海城日報社是否遇到過這種情況?外報入侵的情況。”
劉棟梁深思了一下,說:“我在海城日報社這二十幾年倒是沒遇到過,可是我有一段時間是在w市報社學習過,那時,正好趕上聯眾對w市鋪天蓋地的入侵。至於結果,大家都知道。如今的w市本地媒體已經是一蹶不振了。”
“當年聯眾派去的記者團隊中,領頭的人你們猜是誰?就是這個鐵卜山的實習老師,現在估計已經是退休了吧。”劉棟梁此言一出,大家就都明白了為何鐵卜山的能量會這麽大。原來是青出藍而勝於藍啊。
—“鐵卜山跟著他這位老師學習寫新聞的時候,不僅學到了老師一身的采寫新聞的本領,更是學到了老師的辦事風格,快刀斬亂麻,且是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因此,聯眾此次將鐵卜山派來海城絕對是下了決心的,我從一個老同學那裏聽說的,此次鐵卜山帶了5000萬的撥款來打海城的江山。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下一步,民生晚報打出的牌應該是大幅度的降低海城媒體的廣告價格,借此來打擊我們。”
“哦?劉總為何這麽肯定?”趙寒梅不禁追問,如果民生晚報真的采用這種殺敵一萬,自傷八千的戰略,海城日報社還真是賠不起啊。
+“社長您想,這種殺敵一萬,自傷八千的戰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們民生晚報也不會隨意打出這張牌的。畢竟想,現在的媒體都缺錢花,雖然這5000萬看起來挺多的。可是這局麵如果總是打不開的話,也維持不了多長時間的。可是目前的情況是,鐵卜山黑道白道都用了手段,可是卻節節敗退。他們還要想在短時間內在海城立足,不敢進拿出這最後一張牌來,很容易喪失士氣,不利於他們的計策。”
趙寒梅聽了之後,感覺這事情真有些棘手了。海城的廣告市場份額就這麽大,本來海城日報社一家都喂不飽,何況現在又加進來一家民生晚報?而且人家民生晚報的最終不是與海城日報社平分廣告投入,而是直接取代,鳩占鵲巢。
也就是說如果現在海城日報社不能盡快的將民生晚報趕出去,那麽,結果就是海城日報社這家本地媒體被一個外來媒體給欺負得抬不起頭來,還沒有了出路。
這件事情的嚴重性終於被所有人重視起來了頓時,場麵有些沉重。
趙寒梅知道此時必須要振作士氣,否則就會被敵人鑽了空子。“來來來,先吃飽肚子,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呢不是。咱們先吃飽喝足,再看看怎麽把這麽個跳梁小醜給趕出去。”趙寒梅主動招呼大家先吃飯。
幾杯紅酒下來,桌子上的氣氛才開始活躍了。
“社長,我主張主動出擊,咱們總是這麽防著、守著,不是個事啊。”說話的是王傲軍,王傲軍是趙寒梅的直係心腹,有時說話就有點隨意了。不過趙寒梅也並不介意。
“恩,我也同意你這個觀點,本來我也是想和大家這麽說的。今天就是想讓大家給想想有沒有什麽好辦法結結實實的打民生晚報一次。最好能夠將他們給一擊沉底了。”趙寒梅此時心中其實已經有了一個模糊的想法,但是具體的細節還沒有想明白。她想趁著自己仔細考慮的空檔裏,能多聽聽大家的意見。
“要我說啊,這事還是得找咱們的組織給出頭啊。本地的報紙政府就應該是給予更多的扶持的,現在是礙於沒有正當的理由不能拒絕民生晚報在咱們海城開設記者站。可是他們進來了,咱們的政府怎麽對待他們就是另一說了。都說這縣官不如現管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說話的還是王傲軍。在坐的人都知道他是說給劉棟梁聽的。因為這幾個人中,就劉棟梁的姐夫是宣傳部的部長,政府部門,報社的組織,本就是指的宣傳部門啊。
這句話趙寒梅本也是想到了的,可是她怕這話經自己的口說出來之後,會引起劉棟梁的反感。可是王傲軍說就不一樣了。這兩人本就不合拍,王傲軍說了,劉棟梁也不會多想,隻是會覺得這人時時處處都在找自己的茬兒而已。
因此,趙寒梅聽到王傲軍將自己本想說又不能說的話給提前說了出來,很是讚賞,衝著王傲軍投去了讚許的目光。
這倆個人的交流可沒有逃過於娜荃的目光。好吧,既然你們君臣在這一唱一和的給老劉下套呢,我何不也做個順水推舟之人?
“是啊是啊,政府的力度總是會大些,隻要咱們有政府撐腰了,還怕他民生晚報能折騰出個天來?”於娜荃跟著附和道。
劉棟梁也不是省油的燈。他知道趙寒梅並不是在刻意的為難自己,否則,從一開始她就會將這個任務硬派到自己頭上了。隻是現在這形勢確實是不容客觀,她才不得不搬出這張親情牌。
“社長,宣傳部那頭我還會繼續去盯著的。但是組織部那裏還需要我們報社自己去跑關係啊。以前我們報社每年都會召集員工捐款支援災區的。可是近幾年沒有再組織這種捐款,組織部的領導對咱們的工作也就不是那麽支持了。”劉棟梁接下來於娜荃的話茬。
趙寒梅知道劉棟梁說的這件事也是確實存在的。當年她很反感閆峰每年都要硬性要求員工們捐款支援災區討好組織部部長,而組織部的部長則是為了討好管轄他的副市長。可是等到她趙寒梅上任之後,直接就將這項惹人煩的“捐款”給取消了。據說,背地裏,組織部的部長沒少給趙寒梅使絆子。
看來,這捐款還真是少不了的。起碼是處理報社與市領導關係的一種最為見效的手段啊。
趙寒梅當即表示,捐款活動下個月就正式重新開始。
“除了政府的支持,我們自己也要想辦法。大家還有什麽好的辦法嗎?”趙寒梅沒有忘記今晚的主題。
t(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