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舊伎倆

字數:5663   加入書籤

A+A-


    顧懷袖在裏頭,外麵青黛卻跟張媽套著近乎了。

    湘兒年紀尚小,有些唯唯諾諾,沒自個兒的主見,也是不敢有自己主見。她隻看著青黛跟她娘說話,兩隻大眼睛眨也不眨一下。

    “這茶是順路帶的,也不是什麽金貴的東西。徐管家不就喜歡喝茶嗎?小姐說了,這東西張媽你不一定喜歡,可老徐頭肯定喜歡,張媽你快收下吧。”青黛將那一盒茶葉給張媽塞到懷裏去。

    張媽隻覺得手裏有些發燙,茶葉也是件稀罕物,下麵的仆婦們哪兒懂這些個高雅的東西?隻是她男人老徐頭,早年乃是顧貞觀的書童,也喝過這茶,平日裏時不時喜歡泡上一壺。“三姑娘真是心細,這等小事都記掛著,老婆子我這一張臉都要掛不住了,青黛姑娘你回頭好好替我謝謝三姑娘,我回頭也給老徐頭說。”

    青黛滿臉堆笑:“您說的這是哪兒的話?小姐就是個善心的,您收下便收下,哪兒用得著客氣這麽多。我跟著小姐離開無錫這麽久,瞧著張媽你還是沒怎麽變化呢,倒是湘兒越發出落了。”

    湘兒連忙低下頭,有些臉紅。

    誰不喜歡別人誇自己女兒?

    張媽一張臉都笑皺了,“青黛姑娘就是會說話,我聽說這回老爺帶著三姑娘去桐城,可是談了個要緊事呢,老婆子我也聽見些風聲,府裏上下的都來問我,隻是我哪兒知道啊。”

    眼珠子一轉,青黛垂了眼,歎了口氣:“張媽你是不知道,張家二公子長得真是好看,不管是文采還是皮相,那都跟咱們大小姐是絕配,怕是這一門親事,板上釘釘呢。”

    張媽就是個嘴皮子利索的,平日裏喜歡跟人說話。

    她早年被顧瑤芳攆出來,到了顧懷袖這邊,可心思老不安定,任是誰看了,都覺得顧瑤芳日後是個有本事的,不願意往顧懷袖屋裏鑽,因而甚是冷清。

    這些年,眼瞧著芳姐兒的身子開始調養好,張媽那曾經熄下去的心思,又開始冒上來了。

    要能重新搭上大小姐那一條船,日子可不就好過了嗎?

    顧懷袖早知道張媽是個吃著碗裏看著鍋裏的,自己屋裏要緊的事兒,一件都沒交給張媽做過。有什麽,都是她跟青黛兩個人合計,顧懷袖對張媽是什麽態度,青黛清楚得很。

    這會兒青黛隻管跟張媽說這一門親事是如何如何般配,老爺顧貞觀又是怎麽看重這一門婚事,又極言張家之權勢富貴,直把那張家和張二公子誇得天上僅有、地上絕無,唬得張媽是一愣一愣的,連這一會兒吃飯都有些坐不住。

    青黛暗中冷笑,待這一頓飯吃了,便回屋伺候,與顧懷袖耳語幾句,隻把顧懷袖笑得淚流。

    “這蠢貨,三心二意,我以為她能忍得住。”

    好不容易止了笑,顧懷袖切切實實地冷笑了一聲。

    “吃裏扒外的東西,打她來了我院裏,哪兒虧待過她?不過又是個昏庸的沒用東西,我且看看她們怎麽作死。”

    一頓飯吃過,睡了個午覺,顧懷袖起來的時候,天氣竟然轉陰了。

    “這天兒倒也奇怪了……”

    她嘀咕了一聲,也不知怎地,平白覺得要出什麽事兒,她揉了揉自己額頭,看青黛似無所覺,隻問道:“你沒聽見外頭似乎有些吵鬧?”

    青黛沒當一回事兒:“外頭哪一天不吵鬧?不過您這麽一說,今兒似乎是鬧騰了一點……”

    說到這裏,青黛也愣住了,主仆倆在屋裏沒出聲,豎了耳朵聽。

    前院那邊,約莫是大門的位置,果然是有一點不一樣的聲音。

    “罷了,一會兒我去父親那邊說一說大姐的事兒,你同我過去,順便打聽打聽,回頭跟我說便是。”

    “是。”青黛應聲,給顧懷袖梳了個頭,給理了理衫子,這才一起出去。

    過了兩道垂花門,便從左手邊回廊來,到了正屋前頭。

    老徐頭,也就是徐管家,恰是張媽那一口子,年少時陪著老爺讀書的,也有點本事,跟著顧貞觀許多年了,這會兒站在屋外頭,跟下麵小廝交代著一些事兒。

    見顧懷袖帶著丫鬟來了,他連忙停了走過來,給行了個禮:“三姑娘。”

    “我去給父親請個安,順便說些事,父親可在?”顧懷袖問了一句。

    老徐頭笑著說:“在呢,三姑娘請。”

    他前麵引路,上去躬身通傳:“老爺,三姑娘來了。”

    “進來吧。”顧貞觀聲音裏透著些疲憊,怕是已經猜到顧懷袖來意了。

    顧懷袖進去了,青黛則在外麵,也知道自家小姐一時半會兒出不來,便悄悄去前頭打聽消息。

    在後院的時候還不覺得,一到前院,便能聽見那些個議論的聲音。

    青黛心說奇了,這顧家門前還能出個什麽事兒?

    她這邊去打聽,顧懷袖那邊卻已經坐下。

    顧貞觀叫她別拘束,眼光在顧懷袖臉上晃了一圈,又收回來:“看你一副不大想說的模樣,我便知道是個什麽結果了。”

    顧懷袖早跟顧貞觀說過,別對自己去勸說抱什麽太大的希望,隻是事到如今,顧懷袖倒複雜起來,反過來安慰:“父親也不必太過掛懷,大姐自來是個有想法的,興許是她看自己身子不好,所以才推脫。況且那張家祖宅雖在桐城,可真要說起來,還在京城。若大姐真遠嫁了去,哪裏又能時常相見?”

    這已儼然讓顧貞觀放棄這一門親事了。

    本也是沒辦法之中的辦法,總不能逼著顧瑤芳嫁了去——

    若真逼著顧瑤芳去嫁,無非兩個結果。

    其一,顧瑤芳憤恨,不肯嫁,真逼急了,一則可能尋短見,二則自己做出些丟人的事兒來,壞顧家名聲,連著顧懷袖這個三妹也好不了;

    其二,即便是一時不撕破臉,待嫁過去,也隻有被人揭穿,遲早還是要丟顧家的臉。那個時候,怕還不止丟臉那麽簡單。

    所以顧貞觀又能怎樣?

    他苦笑了一聲:“你自己怕也知道,這話是哄我吧?”

    在他那目光下,顧懷袖垂了頭,有些不願接話了。

    顧貞觀正在寫信,這一回是他愧對張英,這時候心情自然複雜。不過看著顧懷袖,之前那想法又冒出來,“說來,你也見過那張家的二公子三公子,你覺得這二人怎樣?”

    顧懷袖心頭一跳,隻覺得這事情不一般。

    她心電急轉,麵上卻是平淡得很,卻道:“張家二公子三公子都是極好的人,不過女兒才疏學淺又不學無術,自然不懂這二位公子如何,瞧著都是那神仙一樣人物。父親也是知道,但凡別人眼裏神仙一樣的人,在女兒眼底都是厭惡得緊的。”

    這話,著實不客氣了。

    顧貞觀聽了,眉頭狠狠地一擰,瞧著顧懷袖。這袖姐兒一向是個玲瓏心肝,怕是知道他為什麽這樣問了,袖姐兒既然拿這話來堵自己,怕是心裏不願意了。

    想著,他便將手中信箋一折,塞進了紙封裏,用火漆給封了,一邊做這些事兒,一邊道:“你左右是怎麽看那張家二公子三公子都不對的了,隻是這樣的好夫婿,日後哪裏找去?”

    話都已經明著說了,顧懷袖也不能再裝不懂。

    她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涉及到自己的終身大事,不得不跟顧貞觀交一句實話,生怕這老頭子把自己賣給張家,她才是沒地兒哭去。“張三公子且不說,張二公子是個煞星,此前張大公子偷懶,興許是看女兒那字見不得人,索性給了二公子教。女兒便是不信,父親沒聽說過——”

    顧懷袖將自己手伸出去,可憐巴巴地望著顧貞觀:“大姐不肯嫁,難不成越過大姐,要把我這三妹塞給張家不成?您看看女兒這手背,都是那張廷玉打的,天下哪兒有男子這樣對待姑娘家的?”

    顧貞觀一看,那手上還有一點點紅痕,竟然一下笑出聲來。

    “我沒料想,你大姐是個糊塗的,你自己遇到事兒也開始糊塗了。你回去想想,我過一陣等了張家那邊的回信再來問你。”

    顧懷袖將這話細細一思量,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隻道:“若是父親無事,女兒便告退了。”

    “去吧。”

    顧貞觀點了點頭,讓她出去了。

    方走出門,顧懷袖想起顧貞觀對大姐拒婚這件事的態度和評價,是說這張家公子是打著燈籠也找不出的好夫婿,可大姐要不起……

    說起來,這樣的門第和人品,確是難找了。以顧家如今的局麵,還真的是“高攀”張家的。

    這時代就沒有女子不嫁人的說法,以她顧懷袖的名聲,能嫁去個怎樣的人家?

    不知怎地,她臉上的表情一下就黯淡了下來,回頭看一眼顧貞觀屋門,終還是默不作聲地繞過了回廊。

    青黛迎麵過來,忙壓著聲音道:“不得了,不得了,兩年前那道士又來了!”

    兩年前那道士?

    顧懷袖就要“哈”地一聲笑出來:“故技重施,一樣的手段,她要使幾次?她不膩味,我都看膩了……”

    話音剛落,那邊也有小廝來報老徐頭,老徐頭聽了去報顧貞觀。

    沒料想,顧貞觀那臉一瞬便拉下來了,隻將手中白玉管湖筆狠狠往桌上一扔,摔得“啪”一聲響,冷聲道:“好個道士,還敢來,真當我顧家人都是瞎子不成!”

    顧貞觀不是沒眼的人,官場上沒少處理過大案子,心眼子多得很。

    芳姐兒以往用這一招,他忍了,可今時不同往日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