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字數:5536   加入書籤

A+A-




    天光熹微,雨後的路麵還未來及幹硬,淤泥阻礙,車輪深深淺淺的攆著車轍,馬車在搖搖晃晃中前行。四匹馬在前,車身出奇寬敞,外飾雖非華貴,內裏卻異常舒適。

    熏香的爐子飄動著淡雅的香氣,俱是蕭玉節用慣之物,她年輕的時候待不慣那山崖瓊樓,隻覺得天下之大,她無所掛礙,該去見一見沒有見過的城,踏遍陌生的山,看看各色的人,嚐一嚐不曾喝過的酒,吹一吹從四麵八方來的風。

    等真的把這些事都做完了,她又覺得世間之事不過如此。流雲星月雖美卻無情,群山大海無量卻孤寂。她在海灘踏過的每一串腳印,都逃不過驚濤拍岸。她在江湖上做下的每一件事,隨著流年也都被人淡忘。心中那些宏圖壯誌,要練成一門絕學,要做天下第一武林至尊的豪情,都溟滅在兄長的亡故。她於是再也不想踏出那山崖半步,隻願無心安閑,不去惹那些世事波瀾。杜瀲衣隱在農家清幽,她在魔門中偷閑,隻是她不找事,總也有事找她。

    閉目打坐,雲繞的香氣裏,她的發絲整整齊齊向後束攏,重新帶好她弦月崖主的碧玉頭冠,身著輕紗白衣,手中持著她最常把玩的那把綠竹簫,宛如一尊菩薩精美,隻是手腕腳腕上綴著沉重的鎢鐵鐐銬。

    婢子在側,取下水壺湊在她朱唇邊,仍舊是那般溫柔道:“蕭君,路途遙遠,天幹火燥,你喝一些水。”

    蕭玉節睜開她那雙如水的眼眸,並不抵觸,張嘴飲了一口壺中山泉。想來婢子做事俱是周到,這壺水甘甜清冽,是她喝慣的玉虹山澗清泉,遠在三省之外,隻得百丈懸崖上那一汪。陰月這孩子自聽她提起少時飲過,便跋山涉水帶人去取,自此崖中宮殿她飲水未曾斷絕。

    蕭玉節望著天色,淡淡道:“已經行了一日,連陰雨還是晴了好。”

    “是了,蕭君一向不喜歡雨天,今日過後就不會再下了。”陰月回話。

    卻聞對麵端坐的書生道:“為叔怎麽不曾聽你說過,你不喜歡下雨。”

    蕭玉節拿著自己的玉簫,低著頭淡淡一笑道:“這都是後來之事,師叔不曾知道也不見怪。世事無常,師叔可能也不曾想,打落你下崖後,哥哥他身死我手,杜瀲衣在天門山被我一劍重傷。我們三位本是那樣知己的夥伴,最後不免如此下場。”頓了頓,十分感慨道:“師侄女自覺無法把握命運波折,心灰意懶,看淡武林中事,本欲歸隱隨波逐流,但也實在無處可去,隻好回到崖中,日夜空空悵惘,師叔能回來接掌門派,我心中亦喜亦憂,喜的是有人替我操勞,我終於解脫,憂的是武林之中不免再添些孤魂野鬼,少幾張熟悉麵孔,但兩者相比,還是喜悅之情多一些。我不喜下雨,是想著斂衣受了我一劍,傷口雖然愈合,但終究有些病根,一遇陰雨恐會生疼。”

    殷橫野花白頭發,眉眼儒雅,一眼瞧去似是一位飽讀詩書的宿儒,絕非那殺人如麻大奸大惡之徒,他一身灰袍瞧著蕭玉節,發出一些笑聲道:“你自幼長在山崖,所見血腥殺戮如家常便飯,八歲殺狼,十歲屠人,十五六歲奸詐殘忍血洗人滿門,那時的玉兒去了哪兒。現在聽你聊情字,當真恍如隔世,不知你口中所言是真心還是假意。師兄他在天之靈,應萬萬沒有想到,他苦心栽培,如今不說武功,單論心氣,蕭玉節好似喪家之犬,好生消磨。”

    蕭玉節緩緩點頭,一絲苦笑道:“師叔訓誡的極是,我辜負了師尊教誨,所以才給了師叔今日可乘之機。”頓了頓,也並不畏懼道:“可世上的事,一波三折,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今日我淪為師叔囚徒,他日也許又是另一番光景。”

    “你被玄鐵鏈銬住,手腳難動,心口異種真氣重新運轉,若是動武死的更快,此際再也不要說其他,師叔帶你去的地方,神鬼難尋。師叔隻能答應你,死前不會讓你那麽痛苦。”書生淡淡道。

    蕭玉節聞言一笑,並不答話,側頭看著婢子道:“我若身死人手,叫斂衣不必為我報仇。一切都是我作惡太多,咎由自取。”

    陰月終是點了點頭:“奴婢曉得。”

    蕭玉節低聲歎息,複爾感到一陣疲倦,朦朧的睡意侵襲,怕是水裏有安眠之藥,她身子向後靠倒,整個人睡了過去。馬車顛簸,為免她摔倒,那婢子把她摟入懷中,嗬護備至。

    殷橫野因而道:“她待你原不算差,為何有心與我做下這些事。”

    一肩攬著蕭玉節,那瘦弱病嬌的婢子抬起秀臉看了一眼書生,一手捂著嘴巴咳了起來,手掌印出一些血漬,想來癆病已深也是無藥可醫。陰月淡淡皺起眉頭道:“奴婢自幼長在崖上,受師父們訓誡,隻知崖中規矩,誰的武功天下第一,誰能奪取令牌,我們就該聽誰的話。”

    “當真是冷血玩偶。”殷橫野道,那崖中烙印過的受訓之仆,自幼以藥石剝奪痛感,無論男女沒有生育能力,宛如木牛流馬,隻認持令之人,對自身生死也毫無感覺,他久在崖中早已見慣這些有命無魂的仆役。

    那女仆望著他,眼中無悲無喜:“崖主還有何吩咐?”

    殷橫野端坐車中,瞧了一眼她懷裏的蕭玉節,淡淡道:“我要你去一趟鬼蜮魔窟,利用內應,攪動此廂與各正派爭鬥。”

    “奴婢遵命。”女仆點頭。

    殷橫野從懷中掏出雨斷情所給的布條,細細看完後,歎口氣道:“原是這般道理,隻要我再拿住那中行烈,一切會有分曉。”

    他言罷收好布條,坐在車中不言不語,馬車仍舊那般向前而去。

    ……

    日複一日,走走行行,過大江,穿小鎮,入大城,進山野。李若可一生以來從未這般旅行過,本該慌張,又難以抵禦這世界花花綠綠,每到一處都是新鮮。偏偏那九華弟子,得知她真實身份,各個對她尊敬有加。她不過鄉野之輩,可那些人高馬大的道人,見了她都鞠躬守禮。

    她也不懂具體什麽意思,隻是覺得宛如帶著村口胖子他們,有人陪著玩。和那幫九華道士混熟了,感覺也不錯。就好比剛剛,在九華山下小鎮,她要吃糖葫蘆,小道士一口氣買了十串,李若可高興之際,把師父昏睡之事忘光了,隻覺得這九華派實在不錯,有吃有喝有的玩,還有小道士陪她練了一路的劍。

    “瀟瀟,你再吃一串糖葫蘆。”李若可是個很大方的人,對朋友尤其大方。

    瀟瀟走在何君瑤身側,倒比她規規矩矩,看起來更像名門弟子,雖然也惦念姑姑,但聽何掌教說姑姑是和陰月一起走的,有陰月在旁陪著,想來姑姑不會有大礙,來救自己也是遲早的事。何況杜道長還在,自己和李若可的安危應該沒有大礙。

    “小心吃多了牙疼。”何君瑤溫柔笑笑,遞給瀟瀟絲巾擦拭嘴角的冰糖渣子。她笑起來眉眼彎彎,十分可親,瀟瀟生性乖覺,有心依賴蕭玉節,但奈何姑姑雖好,時常不在她身邊。眼下這道姑日日陪伴,教導的更加細致,當真好似生母在世,讓她不忍離開,隻盼姑姑早些來與她團聚,又盼姑姑遲些來,她能在道姑身邊多待一陣,了解思念母親之情。

    “何掌教,這兒上去就是九華山嗎?”李若可對什麽都好奇,眼瞧山勢陡峭,奇峰羅列宛如瓊林仙境,比自己和師父待的地方好多啦。

    何君瑤點點頭,怕瀟瀟爬台階跌倒,拉著她的手,帶小孩爬山道:“是了,這是你師父從小生活的地方。雖然她現在已經不是九華弟子,但畢竟也是九華出身,你和這裏也脫不了關係。”

    李若可望了一眼身後轎子,那些小道士抬著她師父,撓著腦袋道:“這兒這麽漂亮,我師父為什麽要走?”

    “說來話長。”何君瑤並不解釋,反而一笑道:“你喜歡這兒嗎?”

    “喜歡,有人陪我玩,還給我好吃的。”李若可喜從中來。

    何君瑤對她這爛漫性子給予包容,拉著瀟瀟,見她一路上不言不語,於是道:“瀟瀟呢,喜歡這裏嗎?”

    瀟瀟被她溫暖潮濕的手掌握著,見她關愛,左右看看景致,心中並不如何在意,此山雖奇,與弦月崖相比也並無不同,何況崖中十裏一亭,五裏一崗,山寨良多,熱鬧非凡。此際空曠寂寥,古木參天,隱隱有些滲人。但看了一眼何君瑤,臉龐泛紅,嗯了一聲開口道:“九華乃天下名山,自是優美。”頓了頓,小聲道:“和掌教同遊,我也頗喜歡。”

    她口吻穩重老成,何君瑤忍不住摸她頭頂道:“你姑姑那人矯情浮誇,怎教的你如此乖巧,想來這人的性子怕是天生。”

    三人正交談,一名道士急急走過來,卻是傷好的七七八八的封君海,他拉著何君瑤在一旁道:“何師妹,這等行事當真好嗎?”頓了頓,歎口氣道:“你我不曾稟明師父,太師叔畢竟是被逐出門牆,貿然帶回,隻恐師父發怒。你我如何交代?”

    何君瑤袖手在一旁寬慰:“師兄莫要慌張,太師叔之事我已經提前稟明師父。師父回信說,先將她帶回。上山後,我會與師父好生交談,如今魔道卷土重來,太師叔歸來未必不是好事。師父他理應顧全大局。”

    “隻是太師叔與那魔頭瓜葛太深……我怕其它正道同門,借此說三道四,欲對九華和太師叔不利。”封君海是看透了連在野之流。

    “我自有分寸。”何君瑤點點頭。

    封君海便不好多說,畢竟雖然是師兄,但畢竟他師妹如今貴為掌教,做下的決定必然也有道理。

    二人交談時,李若可塞著冰糖葫蘆,前後亂竄,時不時去看看轎子裏的師父,結果一掀開簾子,瞧見杜瀲衣眼皮眨動,左手抬起。

    “我師父睡醒啦!”李若可喊了一聲,道士把轎子放下。

    杜瀲衣頭暈目眩,渾身乏力,朦朦朧朧瞧見是她,一時不知今夕何夕,睡夢中昏昏沉沉,好像自己還是懵懂小道,伸手掀開簾子,日光充沛,山中清風徐來,奇峰羅立,似是夢中景象,又恍如昨日重現。

    那般熟悉。

    “太師叔。”何君瑤見她醒來,連忙來瞧,喜的露出笑容。

    杜瀲衣拍拍腦袋,瞧著她的臉,一時恍惚道:“君瑤,我這是醉酒了嗎?腦子昏沉的厲害。”頓了頓,恍然道:“別告訴我師兄,我喝醉了。”

    何君瑤瞧她模樣滑稽,笑容更深道:“太師叔,我不告訴他們,你再睡一會兒。等一會兒,我就帶你回家了。”

    “還是你待我最好。”杜瀲衣渾渾噩噩,點點頭,窩回轎子中,打了哈欠繼續睡。

    當真如大夢一場。

    何君瑤眼望這群山聳立,一晃十載春秋,她想了多年的事,卻又這麽簡單成了真,想著想著,喜的要落下淚來般。(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