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走出山村

字數:5722   加入書籤

A+A-


    張奶奶老了,覺得年紀大了,不想挪地方。

    而淑女現在懷有身孕,自然也不能輕易動彈。

    周武跟美女倒是無所謂,跟著大家夥都好。

    於是商量了許久,最終決定小白先去前麵探路,等熟悉了以後再接淑女她們過去,到時候淑女沒準兒就生了。

    小白也考慮了許久,最後也選擇了這個決定。

    臨行前的送別總是那麽多,張奶奶跟淑女總擔心小白過去睡不好吃不好,恨不得讓他把所有的東西都拿上。

    最後小白還是隻拿了幾身換洗的衣服,有些銀錢,還有外傷藥,拿著給他的任務令直接就上了路。

    臨走前把淑女托付給了周武,別看他平日隻悶頭倒騰那些藥草,實際上周武是個很厲害的人物,單是一手醫術就不敢讓人招惹。

    畢竟誰也不知道自己哪天會不會得了什麽病。

    這個世界最不能招惹的,就是大夫這種人。

    其實沒有周武照顧,村裏的人也都對淑女一家人很好。

    這就是實情,況且小白上任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這可是未來的大官啊,能不巴結也不能得罪。

    期間陳家舅舅們也特意來家裏轉了一圈,舅媽跟美女一起做了一桌子豐盛的菜肴,全當是臨別的宴席了。

    期間男人一桌女人一桌,男人們說事業說外麵,女人們則說家長裏短,更多的是說淑女肚子的娃還有美女的婚事。

    畢竟她們都是成親許久的人了,也都生養過,對於養胎這樣的事情很熟悉,所以就跟淑女說要注意這注意那。

    開始的時候淑女還很尷尬。後來就習慣了。

    果然所有的母親都是偉大的,為了孩子什麽都能做。

    小白走後,日子的變化並不算大。

    淑女更多的把精力投入到了蘑菇房,知道自己以後離開這蘑菇房大約不能搬走,她琢磨著要不要把這門技術留給自己相熟的人。

    可是想來想去,她也沒有選到合適的人。

    後來還是在張奶奶的提醒下,淑女找到了趙佩的娘親趙氏。

    原本張奶奶還惦記著自己老了後。村裏有趙氏幫襯著淑女。如今小白離開,以小白的性子大約也是要帶著淑女的,她老了。年紀大了,身邊也就淑女美女倆人,陳家的孩子們也能撐起家裏,她也想享幾天清福。

    所以對於幫了自己的趙氏。張奶奶是心懷好感。

    再退一步來說,如果哪天小白在官場遇到了什麽挫折。這上河村還是他們落腳的地方,總是有後路的。

    聽完張奶奶說的,淑女也覺得是這個道理。

    她總是忘不了現代的生活習慣,覺得搬家是件很簡單的事情。卻忘記在古代,如果鄉村有一處莊戶是多麽的重要。

    張奶奶覺得以後淑女是要替小白出麵的,這時候要鍛煉一下。所以自己也沒有去跟趙氏說,隻讓淑女自己去跟趙氏商量這件事。

    趙氏原本是拒絕的。但是淑女卻說這算是入股。

    趙氏原本不明白什麽是入股,在淑女的解釋下略微明白了些,說白了,就是趙氏出人,淑女把技術還有工具都交給她,最後紅利兩人五五分。有點兒類似淑女雇傭了趙氏,讓趙氏管理蘑菇的種植。

    但是對古代人來說,技術這個東西大家向來是能捂著就捂著。

    殊不知就算是酒樓的夥計,若是掌櫃的不想教你東西,一輩子也隻能做個夥計。更別說種蘑菇這樣的技術性東西了,這簡直就是誰家的祖傳秘方那種級別的。

    趙氏直接說:“這太重要了,當不起。”

    先不說這麽短時間她能不能把蘑菇種好,就算是種好了賣出的紅利五五分成都是多的。

    淑女也不急,慢慢給她分析。

    “您看啊,我們這一走也指不定多久才能回來,奶奶肯定是跟著要走的,到時候家裏沒人,張家的人要是強住在這裏該怎麽辦?也不說謹行以後如何,萬一有事,我們回來還能落腳不是?”

    “這村裏的人,我能信任的也就是您了,謹行這人雖然笨,但是識人還是有幾分的,他跟趙大哥關係好,這份信任,您擔得起。再說這技術也並不是您想的那麽厲害,即便是被人學了去,也學不到核心的東西,就我說的那個藥方,一般人是做不出來的。那東西溫度濕度差一點兒就會影響成品,到時候得不償失,大家也就不學了。”

    “更何況我也不是直接就給您了啊,到時候咱們也寫個憑證,摁了手印,您也就放下心了不是?”

    “再者就是我們要是去了那邊,銀錢指不定夠不夠,您在這邊這是在幫我們啊,五五分成我還覺得少了呢。您聽著簡單,實則很麻煩瑣碎的。”

    淑女是真心跟趙氏說這件事,幾乎沒有隱瞞。

    人們的來往有幾種,有真心實意的交底,就如趙氏跟淑女;也有相互的試探,最後選取最大的利益,就如出門做生意。

    是否真心,人們都是能感受出來的。

    不要以為鄉村的人就是傻子,他們不傻。況且想得少的人總是有著敏銳的直覺,他們能更直接的趨利避害。

    最後,趙氏以四六分接下了蘑菇房。

    當然是淑女六,趙家四。

    淑女還想說,趙氏直接說:“要是你再給我墨跡,嬸子就不管了。”

    淑女隻得無奈應下,心頭記下了這份恩情,想著告訴小白,回頭還了這份恩情。

    隨後的日子,趙氏沒事兒就來淑女家裏。

    趙氏入股的事情,淑女也沒有瞞著村裏的人,隻說要走,這東西不能糟蹋了,留給了趙氏,到時候分淑女家銀子。

    淑女怕到時候因為蘑菇賣錢遭人忌,就私下拿出一成給鄉村蓋學堂請夫子,買紙筆,至於家裏地裏的糧食,那些原本上繳給淑女的,淑女都選擇了給村裏的孤寡老人或者幼兒。後來上河村立了一個碑,專門歌頌淑女等的仁義之舉。

    再後來,凡是家裏有些富足的,都會拿出些銀錢,沒錢的就出糧食,就是為了上河村學子們有些幫助。

    多少年後,諸多從上河村走出的學子都回到了上河村,為上河村的未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當然,這是後話了。

    淑女此刻隻想著,這錢掙多了會遭人眼紅,倒不如散去一部分,人們得了好處,自然不會胡說八道,還能博一個好名聲。

    不說目的是什麽,總歸是一件好事。

    所以村長得知了這件事後,十分高興,讚淑女家有學士之風。

    淑女汗顏,心道:蘑菇都還沒賣,自己就是畫了一個大餅出來,村長就這麽高興了,真是……回頭也不怕自己開空頭支票?

    心懷愧疚的淑女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就偷偷提示村長,有些人不愛讀書沒有天賦,可以學一些手藝,什麽瓦工木工,淑女甚至還弄了一個九九乘法表,還有算盤。

    她那點知識其實不夠看的,但是對於鄉村大字不識的人來說,這個東西適用的很。以至於後來上河村出去的勞工們都很受歡迎,對淑女的感激越發身後。

    多年後,淑女一家人回到了鄉村,更是受到鄉民的歡迎。

    至於美女,一手出神入化的醫術,救了不知多少鄉民的性命,個中事情不必細說。

    卻說趙氏認真的跟著淑女學習蘑菇種植的時候,淑女也借著陳家舅舅開始往酒樓送蘑菇。

    當然,淑女是帶著美女的。

    當時對方還小看年紀小的美女,但是在美女做出了各式各樣的蘑菇大宴時,那裏的大廚都驚呆了。更別說美女還借著幹爹的名頭從那裏要來不少藥膳,簡直讓酒樓的大廚奉為上賓。

    淑女借著美女的名頭,成功的跟酒樓建立了長期的合作。

    淑女原本想著壟斷附近的蘑菇,後來想著不太合理,就跟酒樓簽了一年的合作,往後的蘑菇就是價高者得。

    說白了,淑女要趙氏掙一年的新鮮價,等這陣風過去,就價格平民些,城鎮的所有酒樓極其外麵的小攤子都開始供貨,廣撒網。

    如果有可能就往外縣發展,當然,這個巨大的任務淑女就交給了趙佩。

    以趙佩的人緣,這點事情應該沒有啥問題。

    張奶奶的菜地不多,全部都租了出去,家裏的東西也開始慢慢收拾,一切都準備就緒。

    這一日,在菊花盛開的時節,淑女生了,是個女兒,取名白靈。

    白靈很調皮,鬧得厲害,家裏三個大人哄著都哄不過來,為此張奶奶老是說她生錯了,該是個小子才對。

    淑女無奈,點著女兒的腦門說:這麽皮實,以後看你嫁的出去不!

    小孩子都是一天一個樣,雖然淑女嘴上說著煩,但還是親自帶孩子奶孩子。在周武這個大夫的條理下,兩個人都長得白白胖胖,看起來可愛又漂亮。

    又過了三個月,小白終於派人來請淑女他們了。

    這邊的事情早就處理好了,隻收拾了細軟衣物,四大一小就出發了。

    遠遠的看著村口的鄉親們,淑女的心中說不出滋味。但是想到遠處有一個男人還等著自己,她又莫名的踏實。

    人,總是要有一個陪伴的人,才會幸福。

    淑女看著南飛的大雁,心道:終有一天,她還是會回來的。(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