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84 討論

字數:928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美娛]影帝 !

    第八十四章

    於是繼萊昂納多、埃伯特之後,托比的心情也變得不是那麽美妙。

    前後排認識不認識的人都紛紛轉過來朝他看,露出那種微妙的、似乎對一切了然於胸的笑容。尤其是克裏斯滕·鄧斯特,她側過身子打量了托比一眼,意味深長道:“小點聲?”

    低調的蜘蛛俠先生向來拿電影中的女友沒什麽辦法,聞言也隻能尷尬地笑了兩聲。

    但對上萊昂納多,托比心中卻立刻迸出了熊熊怒火。

    該死的!他隻是想問問萊昂納多對電影劇情的看法而已,用手指戳也隻是因為用手拍太醒目,埃伯特又坐在旁邊,如果他們太高調恐怕會引起整個劇組的注意。

    可現在壓根不需要小心翼翼了,《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劇組已經注意到了他們兩個,更可怕的是他們都以為他和裏奧在做著什麽見不得光的事情,想到這裏,托比頓時覺得人生昏暗了起來。

    他於是將注意力徹底轉移到了電影上。

    “我本不該這麽分心的,這其實是一部非常精彩的電影。”托比默默告訴自己。

    記憶清除進行到後半段,所有關於克萊門汀的壞的記憶被刪去,留下的隻有他們處於熱戀時的美好時光。喬爾開始懷念、眷戀這一段記憶,他希望可以抵擋記憶清除機器以保留自己對克萊門汀的愛。但最終,他關於克萊門汀的記憶還是徹底清除了。

    另一方麵,克裏斯滕扮演的女醫生表達了自己對男醫生的戀慕之情,卻被醫生的妻子告知這一幕已經發生過,她正是因此才消除過記憶。女醫生帶走了病人的資料,並將所有的資料還給他們。

    這時候,劇情才與電影最開始的那一幕重合了。

    原來那時候的喬爾已經被刪去了關於克萊門汀的記憶,但是他們仍然不可阻擋的、宿命般的相愛了。收到資料的他們了解了被對方從記憶裏刪除的原因,他們意識到終有一天自己會因為無法忍受對方而分手,於是克萊門汀走了,但喬爾叫住了她,他們在雪天裏肆意地打鬧,享受著這一刻的純潔無暇。

    “他們最終還會在一起嗎?”電影落幕的時候,不少觀眾對著自己的朋友或者愛人問出了這一句話。有人的回答充滿希望,但更多人都隻是搖了搖頭,“電影的基調太陰暗了,恐怕不會是一個好結局。”

    因為一切都已經注定。

    能夠清除一次,就能清除第二次,當彼此美好的回憶消失時,留下的仍然是矛盾、厭倦和無法忍受的習慣。

    查理·考夫曼的劇本曾經設置了另一個結局,不過那個結局太黑暗,最終沒有被電影公司采納:老年的克萊門汀再次來到記憶清除公司,再次要求抹去她對喬爾的記憶。而根據記錄,同樣的手術她已經做過很多次了。

    現在這個結局無疑能帶給生性樂觀的觀眾一些美好想象。

    作為喬爾這個角色的扮演者,埃伯特靜靜看完電影結局的時候,他腦海中想到了許多東西。

    他對自己的表演是非常滿意的,事實上他根本沒想過自己可以演的這麽出色。喬爾的掙紮與情感他真的費盡心思去揣摩,尤其這部電影的主基調是悲傷的,他就放縱自己陷入到那種情緒裏去,雖然這曾經給他的心理帶來傷害,但毫無疑問,他收獲的回報更大。

    這感覺真是棒極了。

    他想成為一個偉大的演員,而偉大的演員必須有好的表演作為支撐,他不知道何時才能實現“偉大”這一目標,他能做的就是演好自己的每一部電影,讓自己的每一個角色都能令人印象深刻,到那時候他應該可以離目標更近一步。

    首映式結束後,電影將在全美1350家影院小規模上映。作為一部藝術類電影,《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上映的院線規模似乎也不小,但這還是有埃伯特、凱特·溫絲萊特、克裏斯滕·鄧斯特幾位演員加成的因素在其中。

    一般而言,北美市場大規模公映的電影必須達到2500家以上的院線規模,《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卻隻有一半,稱得上小規模了。

    事實上,焦點影業已經做好了虧錢的準備。

    文藝類電影通常在票房市場上不吃香,即使有大牌參演,電影的票房走向也不是發行公司能夠預估的。

    憑借《低俗小說》、《殺死比爾》等作品躋身好萊塢一線導演的昆汀·塔倫蒂諾,成名作《落水狗》以120萬美元的成本取得260萬美元的票房,這樣的成績在文藝片市場上已經算是出眾。理查德·林克萊特成名的《愛在黎明破曉時》以不足萬美元的票房,這樣的成績還催生了此後的《愛在日落黃昏時》和《愛在午夜降臨前》兩部電影。

    《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2000萬美元的投入在文藝片市場來看已經算是大投入,雖然比之10年前的《落水狗》和《愛在黎明破曉時》有通貨膨脹的因素在,但2000萬的投入對於焦點影業而言也不算小數。

    事實上,如果沒有埃伯特和凱特·溫絲萊特的加入,一向節儉的焦點影業也不會為一部文藝片投入這麽多的資金。

    畢竟這一類型的影片失利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美國x檔案》讓愛德華·諾頓獲得了奧斯卡影帝的提名,但這部投資2000萬美元的電影最終隻獲得了672萬美元的北美票房,虧損極大。傑克·吉倫哈爾、德魯·巴裏摩爾主演的《死亡幻覺》雖然在影評界收獲了不少讚譽,但電影最終隻取得了120萬美元的票房,比起600萬美元的投入,最終回報簡直少的可憐。

    在文藝片市場上,無論你是奧斯卡最佳導演還是奧斯卡影帝影後,觀眾的脈搏是永遠無法摸清的,有些片被奉為影史經典時隔幾十年仍為觀眾所熱愛,可當電影上映的時候,它或許會被投資商們咒罵一百遍“賠錢貨”。

    影迷們講究情懷,投資商卻隻愛錢。

    這就是錢和感情的衝突。兩者共存才是和諧相處的唯一路徑。

    目前很難判定《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能否在藝術和商業上實現平衡,但從參加首映式的影評人做出的反饋來看,這部電影在藝術上已經達到了標準。

    《紐約時報》的影評人a·o·斯科特就在專欄上對這部電影大加讚賞,認為它的設定突破了傳統愛情片的界限,倒敘的手法以及關於“宿命”的論斷都打破了傳統愛情片的桎梏,即使電影存在科幻因素,但科幻卻讓位於愛情,它不同於《成為馬爾科維奇》、《記憶碎片》等電影,同樣是玩弄大腦,但《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陳述了一個更貼近現實的命題:如果給你一個機會選擇,你是否讓自己的人生重來?

    《滾石》的影評人彼得·崔佛斯則將視線投注到了演員的表演上,他盛讚埃伯特在這部電影中貢獻了“影帝級”的表演,對喬爾這個角色的情感、性格諸多細節方麵的展現達到了極致,並認為埃伯特的表演比之《奔騰年代》中更加出色。崔佛斯非常看好埃伯特憑借喬爾這個角色再獲一次奧斯卡影帝提名。

    對於這些讚譽頗高的評價,埃伯特都毫不客氣地笑納了。

    但對現在的他來說,最大的麻煩事既不是電影的最終票房,也不是電影能否幫他再獲一次奧斯卡提名,而是消除首映式上那位裸/男先生給他帶來的惡劣影響。

    事實上,由於《國家問詢報》的大力推廣,裸/男在首映式上鬧出的那一幕已經被不少觀眾定義為《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為了高票房的刻意炒作,首映式結束後,埃伯特和萊昂納多就被記者們從各個角落圍追堵截,即使他們費盡心思想要溜出去,神通廣大的記者們卻總能找到他們的行蹤。

    埃伯特無奈地接受了采訪。

    不過他也並非全無準備,在電影放映的過程中,林恩已經把一部分埃伯特需要用到的資料放進了他的手機裏,至於他如何得到這些資料,經紀人先生不無驕傲地說,這完全是新聘的那位公關負責人起了作用。

    接受采訪的過程中,《國家問詢報》的記者無疑是鬧騰的最歡的,他揪住這個話題不放,一再詢問埃伯特:“被裸/男抱住的感覺怎麽樣?為了電影票房這麽犧牲自己真的有必要嗎?”

    埃伯特笑吟吟地望了那位記者一眼:“首先,這種感覺真的非常糟糕,至於究竟有多糟糕,恐怕隻有某家報紙的記者先生們躲在某位明星樓下的草叢裏喂蚊子的感覺才能比擬。其次,這位裸男先生的出現絕對不是炒作,我不知道是否因為某些媒體擅長製造炒作話題,所以他們把一切偶然發生的事情當成炒作。最重要的是,即使要炒作,為什麽要放一個醜兮兮的、幾百磅的大胖子,而不是穿著比基尼的美女呢?”

    “這麽一來,我都懷疑這是某家報紙,沒錯,我指的就是《國家問詢報》為了抹黑我而刻意製造的一起事件。畢竟半年多之前他們還曾和《世界新聞報》一起炮製了一起轟轟烈烈的關於我的醜聞。記者老夥計,麻煩你回去告訴你的老板,那個人的長相實在不符合我的審美標準,我拒絕。”

    《國家問詢報》的記者義正辭嚴道:“但不可否認,《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確實因為這起事件獲得了更高的關注度,你們才是既得利益者。”

    “是這樣沒錯。”埃伯特狀似無辜地點了點頭,“可這同樣給了《國家問詢報》抹黑我的機會。記者先生,如果你能誠實一點,不如透露給我你們最近幾期報紙的銷量和廣告費,你們那位坐在辦公室裏的主編先生恐怕得意得假牙都要笑掉了吧?”

    《國家問詢報》的記者不再開口了,可他此刻的表情卻說明了一切。

    事實上,拜埃伯特這位年輕的影帝提名人兼最帥氣的男演員所賜,《國家問詢報》最近幾期的銷量足足上漲了10%,聞風而來的廣告商們也紛紛拿出了最大的誠意與報紙續簽了合同。

    主編先生根本沒有假牙,但這位記者清楚地記得某天來到辦公室的時候,主編手上多了一款價格不菲的鑲鑽手表。

    就連他們也分到了抵得上半個月工資的紅包。

    這也是《國家問詢報》孜孜不倦追逐埃伯特的原因。他們一麵在報紙上對埃伯特“幸運的埃伯特”的稱號嗤之以鼻,一麵卻又對此深信不疑。

    事實上,埃伯特的好運不僅使《白夜追凶》、《加勒比海盜》、《奔騰年代》三部電影獲得高票房,使《周六夜現場》、《傑·雷諾今夜秀》爆發高收視,使阿瑪尼男裝的銷量在各大奢侈品牌中遙遙領先,作為堅定的“埃伯特黑”的《國家問詢報》其實體會最為深刻。

    《國家問詢報》也不見得有多仇視埃伯特,但當他們發現隻要他們勤勤懇懇地爆出各種和埃伯特有關的所謂黑料報紙的銷量就能蹭蹭蹭往上漲時,這些記者們便立刻拋卻了他們對埃伯特的一點點好感,成為他堅定的反對者。

    即使他們所謂的爆料在許多人眼中都隻是茶餘飯後的笑料而已,但《國家問詢報》仍樂此不疲。

    埃伯特輕輕咳嗽了一聲,拿出手機,向記者們展示自己剛剛得到的資料:“首映式結束後,劇組就向洛杉磯警察局報了案。警察先生們透露,那位裸/男先生在加州的其他幾座城市都有案底,他是一個‘露陰癖’,此前曾因在一位15歲的少年麵前展示他的關鍵部位而被拘禁。我不知道《國家問詢報》是從哪裏得出劇組炒作的結論,即使是炒作,劇組也沒有必要和一位‘露陰癖’合作。”

    他的神情逐漸變得嚴肅起來:“記者先生們都是無冕之王,他們是公眾知曉信息的渠道。我在這裏解釋,或許有一部分人會知道這件事情純粹是因為偶然,我是受害者,但更多的人仍會認為這是一場《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劇組刻意製造的炒作。肆意製造假新聞的報紙可以收獲更多的銷量和廣告費,作為受害者,我卻要想盡辦法做出解釋以使我的名譽和事業不受到任何損害,而那家報紙呢,他們不需要受到任何懲罰。”

    “如果這真的是所謂的新聞自由,我隻能說,自由屬於記者的筆,而不屬於每一個努力工作、誠實做人、為這個國度奉獻力量的美國公民。今天我受到了傷害沒有人會在乎,但行凶者卻因此獲得了更大的利益,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的話,行凶者就會變本加厲,用更多的假象蒙蔽讀者,將更殘酷的懲罰強加到其他任何人身上,這並不是我希望看到的。”

    “最後,我本人想陳述一件事,從今以後我單方麵拒絕《國家問詢報》的采訪。”

    說完這些,埃伯特就不顧記者們一臉錯愕的神情,推開門揚長而去。

    他雖然離開了采訪現場,但他所說的一切卻借助《紐約時報》、《舊金山紀事報》等幾大老牌報紙的力量在整個好萊塢新聞界持續發酵。無數媒體人、演藝界人士紛紛發聲,指責《國家問詢報》單方麵進行的、對演藝界人士的傷害、指責以及毫無人道的汙蔑。

    在這當中,讓人們指責最深的就是對一代巨星邁克爾·傑克遜猥褻兒童案的報道。

    邁克爾·傑克遜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一生獲得無數格萊美獎、擁有數十個冠軍單曲,更是一位偉大的慈善家,一生之中捐助了無數慈善機構,更兩次獲得諾貝爾□□提名。

    他是唯一一個能戴著墨鏡接受總統接見、進入白宮的人。

    遍數邁克爾·傑克遜的履曆,他被稱為“神”或者“天使”也不為過,畢竟“神”隻是在看不見的地方庇佑著這個世界,邁克爾·傑克遜卻實實在在拯救了無數人。

    但邁克爾·傑克遜卻是這個世界上受到媒體傷害最深的人。

    他因白癜風而導致皮膚病變變白,卻被媒體炒作為進行了皮膚漂白術或者植皮。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傑克遜對兒童進行性侵,但在媒體的煽風點火下,傑克遜卻因此事業停擺,忍受了無數罵名。

    娛樂圈的不公恰恰體現於此。猶太籍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的性侵女童案板上釘釘,但在由猶太人把控的好萊塢,這位導演仍被盛讚為天才,他從1978年就不敢踏上美國本土一步,但2003年他的作品仍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他本人甚至獲得了一座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一位25年沒有踏足美國的人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高傲的、不能忍受任何指責、更不能忍受任何人缺席的奧斯卡居然將最佳導演獎頒給了這樣一個人,對於同屆獲得提名的馬丁·斯科塞斯、羅伯·馬歇爾等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悲哀。尤其是羅伯·馬歇爾,《芝加哥》好不容易突出重圍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但最佳導演獎的缺失卻使最佳影片的獎杯看起來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借著埃伯特抨擊媒體的這股東風,北美演藝圈的各界人士也紛紛發聲聲援邁克爾·傑克遜。

    有了一次就有第二次,2003年,又有一名男童狀告邁克爾·傑克遜對他進行猥褻,今年幾乎每個月媒體上都會報道這次褻童案的進展。

    無論邁克爾·傑克遜是否有罪,媒體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他們確實對邁克爾·傑克遜造成了難以愈合的傷害,另一方麵,在對案件的結果進行各種“有理有據”的報道時,他們同樣收獲了不菲的利益。

    盡管埃伯特的抨擊算得上酣暢淋漓,但事後,經紀人先生卻在電話裏對他委婉地進行了指責:“你太直接了,得罪所有的媒體對你沒有好處。”

    “現在我得罪的隻有《國家問詢報》一家媒體而已。”埃伯特不太在乎地笑了笑,“《國家問詢報》的銷量確實不錯,可它同樣不缺乏對手,想必它的銷量大幅下滑或者被整個輿論所厭惡的話,它的對手們會覺得很高興。”

    “你總是有很多理由。”林恩無奈歎了口氣,“雖然你開了這個口子,但是後續的聲援你並沒有參與,媒體的關注點也不會隻集中在你身上。無論如何,電影上映的這個月保持低調,我可不願意媒體把報複的槍打在你身上。”

    在好萊塢,敢於向記者開炮的明星有很多,也不差埃伯特一個,隻是很少有人像他這樣把媒體的胡編亂造歸結到新聞自由對普通人的傷害身上。

    尤其是隨著邁克爾·傑克遜4月22日被指控多項罪名,關於新聞自由的討論愈演愈烈。

    這是埃伯特沒有想到的,卻也是埃伯特期望看到的。

    他目前仍是好萊塢默默無聞的一份子,他不是救世主,他拯救不了邁克爾·傑克遜,但他認為善良的人不應該被汙蔑侮辱、善念必須壓倒惡念,至少能讓這位巨星少承受一點言論上的指責,這是他願意去做的。

    最近唯一令他感到奇怪的一件事就是萊昂納多似乎不願意接他電話了,他打過去的時候有時候是忙音,有時候是一陣喧鬧的音樂聲,間或夾雜著辣妹的笑聲,這讓埃伯特覺得萊昂納多的態度有點怪,但也沒有證據證明萊昂納多是刻意不理他。

    但埃伯特也並沒有多想,這段時間他除了要躲記者外,《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也在票房榜單上競爭著位置,萊昂納多究竟怎麽了之類的問題早就被他拋到了腦後。

    忙忙碌碌的3月末,北美票房排行榜上的競爭也一直沒有閑著。自《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小規模上映以來,就受到了多部影片的內外夾擊。

    與《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同天上映的《活死人黎明》首周便以2730萬美元的票房牢牢占據了排行榜第一的位置,第二位則是梅爾·吉布森導演的《耶穌受難記》,上映4周累計票房已經達到2億9500多萬美元,在本年度上映的電影中笑傲群雄,毫無疑問,這部電影必將在年度票房排行榜前五占據一個位次。

    事實上,這部電影在發行時因為宗教爭議遭遇了不少問題,最後還是新市場影業接下了這個“燙手山芋”,事實證明,新市場影業的這次決斷所收獲的回報是巨大的。

    安吉麗娜·朱莉和伊桑·霍克主演的《機動殺人》以1141萬美元的票房成績占據了票房排行榜第三位,這部電影在全美2705家院線上映,但就單館票房而言,這樣的成績並不算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