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電影上映
字數:7438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美娛]影帝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希斯·萊傑不安地整理了一下領帶:“忽然飛回洛杉磯,我總覺得有些不適應。”
“燈光太刺眼,噪音太吵,違心的話太多……站在舞台上你很難展現最真實的自我。”埃伯特挑了挑眉,“幸運的是,我們不需要時時刻刻都這樣。”
“確實,如果時刻都保持這樣的狀態,那我一定會瘋掉。不過有些人好像很喜歡這種感覺,虛偽得讓人惡心。”似乎是想到了某些令他難受的經曆,希斯·萊傑眼中閃過一絲不屑。
“馬爾蒂達最近怎麽樣?”埃伯特果斷轉移了話題。
提及女兒,希斯·萊傑陰鬱的眼神頓時變得晴朗起來,“她很好,個子長高了,最近她被米歇爾接到了紐約,過段時間就要進學校了。埃伯特你不知道,小孩子真的是個神奇的物種,去年我見她的時候她才那麽一丁點高,可是今年,哇哦,她好像一下子就長大了不少。”
兩人即將登上由喬恩·斯圖爾特主持的《每日秀》,這是美國影響最大的喜劇脫口秀節目之一,主要賣點是惡搞新聞,尤其是諷刺荒唐的政治事件和政治醜聞,風格尤為荒誕不羈。
喬恩·斯圖爾特今年剛和埃伯特見過一麵。在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喬恩作為主持人,埃伯特是頒獎嘉賓,不幸的是,依靠辛辣諷刺起家的喬恩·斯圖爾特似乎並不習慣奧斯卡緩慢的節奏和毫無爆點的表演,正如某些媒體客觀的評價,他的整場主持就像是一場“噩夢”,簡直堪稱史上最差的一屆奧斯卡主持。
今年恰好是美國大選年,民主黨和共和黨從年初就為了誰會當總統吵個沒完,一幕又一幕表演起來就像完成了一幕荒誕大劇。也唯有到了這個時候,所有人才會發覺馬克·吐溫《競選州長》的描寫是多麽真實,戲劇來源於生活,卻又遠遠不如生活精彩。
事實上,作為好萊塢首屈一指的大明星,埃伯特也曾被驢象兩黨邀請來為各自的提名人站台,這是曆屆總統候選人都會做的事情。在美國,並不是所有人都關心政治,許多人都是門外漢,他們對總統候選人的了解甚至不如對熱門美劇的主演來得多,這個時候,某個大明星振臂一呼,中立選民的投票便會產生傾斜——可以說,隻有在這個時候,明星的力量才可以超越資本和政治。
不過埃伯特對這樣的事情並沒有多大興趣,作為一名熟知未來者,他早就知道事情的結果會是怎麽樣。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會戰勝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這場黑人、女人和老人的戰鬥最終以一位黑人勝利而告終。
其實進入新世紀以來,好萊塢的政治傾向性漸漸轉向了民主黨,一旦大選開戰,擁有無數明星為民主黨搖旗助威。反戰情緒的濃烈使得共和黨在大選中失去了好萊塢這樣一個陣地,梅麗爾·斯特裏普、芭芭拉·史翠珊、湯姆·漢克斯都是積極的民主黨支持者,在大選中為候選人注資,而共和黨這邊,隻有寥寥幾位名氣不大的硬漢在強撐。
作為一名外來者,埃伯特並不關心美國政治。雖然政治和好萊塢的聯係一向緊密,但總的來說,作品風格還是與導演風格息息相關,支持政治也隻是明星表達個人立場的一種方式,當然,這其中也不乏作秀的成分。
果然,剛和喬恩·斯圖爾特打了招呼,這位風格犀利的主持人就把話題繞向了美國大選。
“好萊塢一直是民主黨的籌款大本營,有人勸你們捐款了嗎?希斯可以放在一邊,埃伯特,你捐了嗎?”
埃伯特默默搖了搖頭:“沒有。”
喬恩·斯圖爾特皺了皺眉,從這個角度看,他的表情確實有些囧:“為什麽不捐,我以為你這樣的年輕人也會是民主黨的忠實支持者。我這裏有一份名單,傳奇影星伊麗莎白·泰勒、喬治·克魯尼、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哈利·貝瑞……名字太長我都不想念了,他們都為奧巴馬或者希拉裏籌過款。”
埃伯特搖了搖頭:“大概是因為我……沒有錢?”
埃伯特的回應讓喬恩·斯圖爾特哈哈大笑起來:“我隻支持過一個政客,唯一的一個,因為他是我的朋友,眾議員安東尼·韋納。”
鏡頭正對著喬恩·斯圖爾特,他正忙著侃侃而談,因而根本沒有注意到埃伯特臉上的表情。
安東尼·韋納——他在美國國內很有名氣,民主黨的希望之星,但在8年之後,他會更有名,他的名聲甚至會突破美國,傳向全世界。希拉裏的女助手胡馬的丈夫,一位真正的色/情狂、暴露/癖。
埃伯特強抑著笑容,耐心聽著喬恩·斯圖爾特關於政治獻金的看法。
他雖然有錢,《黑暗騎士》和《本傑明·巴頓奇事》兩部電影的片酬就足以讓他躋身好萊塢男星收入前十,前者他還有分紅,然而他更喜歡把錢放在有用的地方,比如支持一下那些質量很高卻缺少投資和發行渠道的電影,比如投資那些未來大有可為的科技公司,嚐試一下幕後大佬的滋味。
當然,喬恩·斯圖爾特發揮特長把美國大選中的種種黑幕黑了一通之後,他終於沒有忘記這次埃伯特和希斯·萊傑登上節目的目的:“埃伯特,你真的是最少出現在電視節目上的大明星了,這次繼續出演蝙蝠俠係列的第二部,和希斯·萊傑合作是什麽感覺?”
埃伯特看了希斯·萊傑一眼,答道:“超級棒!我很難形容那種感覺……不過我不會透露更多,除非你同意支持一張電影票。”
“十張都沒有關係。雖然電影看起來和《每日秀》的主題沒有什麽關係,但我們知道,哥譚市警方、蝙蝠俠和那些數以十計的惡人們也是一個小世界,政府主導還是無政府主義的選擇,蝙蝠俠就是典型的無政府主義者。”
喬恩·斯圖爾特又將話題轉向了希斯·萊傑:“其實現在的商業大片很難看到埃伯特這麽年輕的男主角……當然,希斯,你也非常年輕,很顯然,你們現在已經成了非常好的朋友。但當你們剛認識的時候,你知道,年輕人總是年輕氣盛,你們之間會不會出現一些矛盾?”
希斯·萊傑眨眨眼:“矛盾?你是指哪一方麵的?”
喬恩·斯圖爾特立刻來了興趣:“難道真的有?”
“我們最大的矛盾就是埃伯特實在是太帥了,當我們站在一起的時候,至少有一半人要緊緊盯著他,完全沒有人看我。”
埃伯特連忙擺了擺手:“希斯,這意味著有一半也在看你,如果至少一半在看我的話。”
希斯·萊傑話語中帶著抗議:“這說明很多粉絲還是有欣賞眼光的,已經那麽多人看你了,難道你還不滿足嗎,也應該讓其他人看到我了!”
埃伯特聳了聳肩膀:“在許多時候,人必須得學會正視現實。”
喬恩·斯圖爾特在一旁愉快地聽著他們聊電影拍攝過程中的趣事。《黑暗騎士》兩位戲份最多的演員一位是美國人,一位是澳大利亞人,導演和其他多數演員則都是英國人。英國和美國雖然有許多共通之處,但在對電影的理解,工作的方法和風格上也有很多不同。喬恩·斯圖爾特的忠實觀眾並不是對明星爆料感興趣的那一類,能夠聽埃伯特談一談所謂英美文化的差異也是頗有意思的。
事實上,喬恩·斯圖爾特之所以如此受歡迎正是因為他嬉笑怒罵的風格,如果一位明星在節目上大談他對民主黨的熱愛或者他捐了多少錢,那觀眾們一定會立刻關掉電視機,反而是埃伯特這種不打算捐錢也不願為某個黨派奔走歡呼的明星更受他們喜愛。
“雖然支持某個黨派更容易讓我進入好萊塢的上層圈子,可我沒有,也沒打算這麽幹。”對於自己的選擇,埃伯特非常自信,“我的實力讓我不需要以政治為籌碼擴大影響力,最重要的是,我可以為他們賺到更多的錢,在很多時候,錢這個籌碼比政治重要多了。我根本不需要主動融入某個圈子,隻要我一天比一天成功,他們會主動接納我。”
事實正是如此。在美國,大選已經完全淪為金錢政治的代表。可好萊塢的一線明星們,不管他們是否支持某個黨派,他們的事業都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好萊塢還有英國人、加拿大人、英國人、澳大利亞人,他們和大選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可他們該是一線的還是一線,沒有任何變化。
“你是一個不怕得罪人的家夥。”萊昂納多輕笑一聲掛斷了電話,埃伯特盯著手機看了半晌,露出一絲笑容。
不久之後,《黑暗騎士》首映開始。與《俠影之謎》相似,《黑暗騎士》在影評人圈子和媒體圈子裏收獲了無數好評,尤其是希斯·萊傑和艾倫·艾克哈特的表演更是引起了一片讚譽。
《紐約時報》的記者在專欄上大肆褒揚希斯·萊傑:“我們要向北美觀眾推薦一位非常出色的年輕演員——希斯·萊傑,本年度所有的影片都不需要看了,我們完全可以宣布,第81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小金人已經找到了它的所有者,那就是希斯·萊傑。”
“這絕對是所有蝙蝠俠電影中最出色的一個‘小醜’,如果沒有親臨現場觀看了這部電影,真的很難想象一個角色會出色到這種程度。瘋狂、驚悚、毫無顧忌,所有人在希斯·萊傑瘋狂的表演下顫抖,我不會記得蝙蝠俠是誰,但我會記得‘小醜’獨特的笑聲,和他哲學家一般的論調。”
“很難想象一個不到30歲的演員竟然能夠如此出色地駕馭這樣一個角色,因為這就是一個瘋子,一個神經質者,一個真正的反社會性人格。在我看來,即使一位擁有幾十年表演經曆的演員都不能夠有這麽分裂的表演,除非他親自在精神病院學習了半年,或者他常年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擾,不然——他是如何觸碰到這個角色的內心世界的?”
《綜藝》雜誌同樣對希斯·萊傑的表演予以好評,在此之上,影評人著重對比了《俠影之謎》和《黑暗騎士》,認為《黑暗騎士》是難得的續作勝過前作的佳片。
“《俠影之謎》是淺嚐輒止,《黑暗騎士》則是深入探討,關於人性,關於社會,關於正義與邪惡。諾蘭在《黑暗騎士》中更放得開了,感謝觀眾,他們給了《俠影之謎》很好的票房,所以諾蘭有膽量更大程度地按照自己的思路來改造這部電影,‘小醜’這個角色在希斯·萊傑的演繹下閃光熠熠,諾蘭的想法也借助‘小醜’得到更好的發揮。”
“電影中的蝙蝠俠是‘小醜’改造而來的結果。蝙蝠俠並不是其他超級英雄,他的內心更加複雜,他是黑暗騎士,但這不是他主動選擇的,是‘小醜’的瘋狂下不得已而為之的結果。”
“希斯·萊傑確實爆發了他近幾年最為出色的表演,但作為男主角的埃伯特表現同樣出色,在‘小醜’的步步緊逼之下,蝙蝠俠的為難和他最後的選擇被埃伯特演繹的淋漓盡致,可以說,蝙蝠俠和‘小醜’是兩位年輕的演技派的同場角逐,如果不去電影院親自看一看他們的表演,每一位觀眾都會覺得遺憾的。”
當然,除了誇讚的媒體外,也有一部分媒體將重點聚焦在電影中分量頗重的暴力戲份上,他們認為這部分內容完全不值得提倡,尤其是“小醜”這個角色,這完全就是一個反社會性人格,或者說,一個恐怖分子,他的行為可能會引起部分暴力犯罪者的模仿,從來在這個國家製造災難。
隻能說,媒體的顧慮或許存在,但電影所表達的主題並不是提倡暴力,而且《黑暗騎士》所有的暴力場景都是為劇本服務的,黑暗如果存在那一定是它本來就存在,正如美國允許持槍,但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會開槍殺人,可有些人,隻要有槍在手,他就會化身魔鬼。
埃伯特永遠的對手,隨著埃伯特越來越紅更以黑他為己任的《國家問詢報》終於覺得揪到了他的缺點——事實上這家報紙一直都在這麽幹,隻不過從沒成功過,而這次,埃伯特扮演的蝙蝠俠在小醜的逼迫下持久處於下風,《國家問詢報》終於覺得迎來了春天。
“這就是埃伯特·道森一直引以為傲的演技?哦,我覺得,如果迪士尼兒童頻道如果還缺演員的話,他們可以找埃伯特·道森試試,《漢娜·蒙塔納》之類的電視劇,或者再高端一點,《平民天後》或者《灰姑娘的玻璃手機》,因為埃伯特·道森也隻能在這類電影中展示一下自信。遇到真正的高手,哈,我都不知道那屎糊了一樣的演技是什麽!”
“邀請埃伯特·道森絕對是華納和克裏斯托弗·諾蘭犯下的最大錯誤,我們完全可以宣布,史上最糟糕蝙蝠俠在埃伯特·道森手中誕生了!”
當然,除了個別極端的例子外,多數媒體對《黑暗騎士》的評價都是很高的,參與首映的五十多家媒體聯合打出了a以上的高分,正麵的評價結合第一部《俠影之謎》的良好評價,電影尚未在北美大規模上映,卻已經提前受到了不少觀眾的期待。
7月中旬,《黑暗騎士》在北美4366家影院同步上映,創造了北美電影最大場次規模的記錄,超越了此前由《加勒比海盜62家影院的記錄。
同期上映的電影還包括由環球製作的,梅麗爾·斯特裏普和科林·費斯聯袂出演的《媽媽咪呀》以及20世紀福克斯製作的《太空黑猩猩》,同時,威爾·史密斯主演的《全民超人漢考克》也在榜單排名靠前,雖然華納對電影的信心很足,而且本周也沒有最新上映的超級大製作與《黑暗騎士》搶奪市場,但主創人員還是為電影的成績捏了把汗。
畢竟誰也不知道最後的結果。
然而,當電影的票房成績最終公布的時候,不僅震驚了主創們,更震驚了整個北美電影市場!
上映首日,電影橫掃7785萬美元的票房,打破了由《蜘蛛俠3》創造的紀錄!
233:西斯的複仇》創造的紀錄!
1.82億的上映3天票房成績,史上最高首映開畫成績!
2008年至今票房最高!影史7月上映影片票房最高!
暑期檔首映作品影史第一!蝙蝠俠係列作品首映票房第一!超級英雄電影曆史第一!
權威網站jo和雅虎的評分都是a,前者給出的評分甚至是史上第一!
媒體綜合評分82分,在今年所有公映的影片中位居第二,僅次於《機器人瓦力》,爛番茄新鮮度94%,被認為是奧斯卡水準的佳作!
36800萬美元的單館票房更是一騎絕塵,淩駕於今年乃至此前數年上映的電影之上!
無數個被打破的票房紀錄證明了這部電影的強勢。
誰都知道,今年夏天,屬於《黑暗騎士》的時代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