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食物
字數:5856 加入書籤
沒辦法,目前的身體還是使用的化學能。
如果是核能的話,根本不用擔心能量不夠改造用的問題。
改造完之後李誌命令一批工蟻開始挖掘一條單獨的逃生通道。
其實蟻巢那麽多洞穴,用來逃生說起來也沒什麽問題。
隻是有一點,那些洞穴或多或少都與其他洞穴相通,逃生被追上的可能性更大。
再然後……
李誌就徹底沒事兒幹了。
在這時,幾隻肚子滾圓的工蟻爬了過來。
他的“飯”到了。
一隻工蟻將嘴對向李誌的嘴,一點點的吐出了肚子裏的漿液。
李誌的靈魂感覺有點惡心,但他的身體卻很愉悅的接受了……
現在他就這個樣,李誌也不過多糾結。
但是吃完後,他就又沒事兒了。
食物轉化成儲備能源還需要時間,自身的改造最好還是等到明天身體恢複巔峰狀態再說。
但除了搗鼓能力與吃飯外,貌似也找不到事兒幹了。
在蟻群中,人類時候的娛樂方式想都不要想。
難不成交配?
李誌想了想自己現在的性別,不禁打了個冷顫。
還是繼續改造吧。
李誌下令讓工蟻們將食物間的各種動植物碎片弄過來,大青蟲也包含在內。
得虧大青蟲什麽都吃,葷素不忌,食物間包含了附近的各種動植物。
不多時,一隻大青蟲和各種“垃圾”堆在了麵前。
李誌先是用觸角戳了大青蟲一下。
大青蟲當即發生應激反應,渾身扭動起來。
可惜,它並沒有什麽用於攻擊的部位,也就隻能扭扭。
不多時,李誌就讓工蟻將被采集完信息的大青蟲帶回去。
再依次將各種碎片采集了信息,其中甚至出現了一些微生物的信息。
微生物信息的采集其實並不容易,畢竟觸角並不能單獨感受很少的細胞。
即使可以,李誌也會想辦法屏蔽。
空氣中到處都是微生物,如果采集信息的能力太細致的話,那幹擾就太大了。
但是想要采集微生物的信息也不是不可以,大量培養就可以了。
這次之所以出現微生物的信息,估計就是放太久,造成微生物大量繁殖的結果。
那些采集到微生物信息的生物碎片,也的確沒有采集到應有的信息。
采集完信息後,李誌就開始思考到底改造什麽了。
數量不能太大,畢竟目前的改造生物隻能通過自己的卵產出去。
改造一種,便需要從兵蟻中勻一粒卵出去。
最好還是改造對目前的情況有用,卻又不會占用太多生產資源的生物。
隻需要一粒當然最好。
李誌思索良久覺得還是將“菌毯”改造出來最有用。
打仗,“糧草”是最重要的之一。
一般來說,蟻群間的戰爭並不會牽扯到食物間。
但他的敵人以前可是擁有低級智慧的,誰也不敢保證它們其中會不會有誰突然靈光一現,來破壞他的食物間。
而且目前的基因,用來改造其他的根本不夠。
就連“菌毯”,其實也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
在他看來,傳統意義上的菌毯其實並不好。
也就能夠給每隻蟲族輸送營養這一點最有用。
但在美觀上,太陽能的吸收率上,以及對生態的作用上,都不好。
總的來說,作為不在乎生態以及美觀的蟲族,菌毯是很好的。
但李誌卻並不喜歡。
他從來沒將自己放在生態破壞者的位置上。
擁有人類審美觀的他,還是覺得充滿多樣性的大自然最美。
隻要不威脅到自己的生存,他並不介意與別人共享這個美好的世界。
他先是調出了一種堅韌的草,這將作為改造生物的主體。
然後從其他的植物上麵提取了有關營養儲存的基因。
儲存營養的部位在主體草主根的最下麵。
這當然還沒完,隻是這樣的話,跟沒改造沒什麽區別。
在儲存營養的部位,李誌加上了大青蟲的消化吸收器官,以及分泌漿液的器官。
一般來說,想要將動植物結合起來,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即使成功的融合了基因,也基本上不會表達。
但誰讓李誌的金手指根本不合常理呢。
搗鼓完成後,草已經模樣大變。
地麵上的部位還是以前那種堅韌的草的樣子。
但地麵以下,卻是大不相同。
一個肉質大球連接在主根上,這大球上麵還連接著不知多少地麵植株的主根。
大球裏麵中空,能夠分泌並儲存漿液,表麵有一個可容螞蟻進出的通道。
當然,即使這樣也還沒完成。
將種子弄出來才是最重要的。
李誌是蟻後,不是植物,當然不可能產生種子。
但這也並不難。
調出一個未受精卵的數據。
將其演化成一隻雄蟻,然後將之前的漿液草化作的胚轉移到了其肚子裏。
調製一番,果然還是出現了問題。
這是很正常的,畢竟是動植物的融合,沒一點問題才不正常。
好在問題也不是很大。
在卵長成雄蟻,然後爬到地麵長成漿液草都沒什麽問題。
但形成地下營養球之後就出現問題了。
毫無疑問,隻有一株草的話,就連供養營養球的存在都是問題,更別說繼續分泌漿液了。
所以多株草供養一個營養球是必須的。
但問題是,不知為何營養球的表麵並不繼續長出主根。
即使演化到漿液草老死也並沒有什麽變化。
李誌思索了一會兒,將肉質的營養球表麵鋪上了一層植物營養組織。
之前之所以不長根也很正常,本來就是將動物組織與植物組織強行結合,還想要從肉裏麵長出根太強人所難了。
讓動物組織部分的細胞同樣生成細胞壁也不是不行,甚至很簡單。
但那樣的話又很可能破壞動物組織的功能。
有細胞壁就意味著堅韌,血管什麽的都變硬了,還讓人家怎麽工作?
但給營養球鋪上植物營養組織就簡單了。
就像紅薯,由根演化,又能長出根。
再次調製,又出現了問題。
當長出許多根之後,營養球卻死了。
這就搞笑了,營養球才是收獲器官。
沒有了營養球,那不過是種了些草罷了。
李誌苦苦思索著到底是哪裏的問題。
為什麽隻有一條根的時候沒問題,多了卻會死。
這裏麵應該不隻是動物組織的問題,與植物組織也有關係。
李誌無意識地抓著營養球左擺擺右晃晃……
突然,他靈光一閃。
扭一扭的將營養球擺在了地麵以上。
再次調製。
這次沒了問題。
隻不過李誌看著位於地麵以上的,明晃晃的營養球,無語了。
這不明擺著告訴被人這是好東西嗎!
辛辛苦苦種出來被別的動物一口吃了就真的是在搞笑了。
營養球隻能放到地下。
問題李誌也明白了,隻是氧氣的問題。
以前隻有一條根還好,現在根太多,一起爭奪本就稀少的地下氧氣,營養球就被活活憋死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