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佛法東傳

字數:5151   加入書籤

A+A-




    決定了傳道後,孔宣便化名孔丘來到人界,自稱為儒家學說創始人,此在各諸侯百姓間遊走,孔宣首先來到那西周武王分封的第一諸侯周公魯國,而後便在各諸侯國遊曆,惟獨不去那西周正統後代的東周洛邑,蓋因大周曆代帝王全力消除瀛洲島一脈在人族之影響力,孔宣心有耿介,也不屑前去。

    此時正處東周初春秋亂世,許多士人正為國家如何發展而心憂不已,聞得孔丘儒家學說,隻感覺有如找到了指路明燈,於是紛紛拜倒在孔丘門下,儒家學說便慢慢地發展起來,孔丘也被人尊稱為孔子。

    在遊曆中,孔宣前後收得三千記名弟子,其中聞達於諸侯者有七十二人,這也是以後聞名地仙界的七十二賢。

    孔宣又於鄒國收得親傳大弟子孟柯、於趙國收得親傳二弟子荀況,二人皆有那天人之資,繼承發展了孔宣儒家思想,卻又推陳出新,其中孟柯發展了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正式將儒家帶到廟堂之高。而荀況繼承了孔宣“後天教化”真傳。提出了“人性本惡”論,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被後人稱之為孟子、荀子。

    而孔宣在人界傳道,地仙界也並不太平,天庭之上,昊天與王母雖然不是良善之輩,但到底比不過聖人,是以這天庭雖然名義尊昊天為主,但大多數還是控製在截教手中,闡教中,原始派下雲中子於地仙界昆侖山為依托,建立了昆侖派,與蜀山人教尹喜建立的蜀山派相互聲援。

    佛教雖然此時勢大,但由於道門三清的合力,雖然占了西牛賀洲,但也是寸步難行,是以準提與接引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一個可以讓佛門跨出西牛賀洲,教義東傳的理由。

    卻說那東勝神州的海中有一座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華夏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此仙石上按九宮八卦,下應天地人三才。此物正是當日女媧補天所遺留的一塊仙石,千萬年來吸收天真地秀、日月精華。終也有了通靈之意。

    這一日,這塊原本黝黑的大石突然光芒綻放,引得附近山石崩裂,翻江倒海。隻聽聞“轟”的一聲炸開,從裏麵走出了一隻靈明石猴。

    如此大的動靜,自然是驚動了各處的大能者,玉帝王母看著昊天鏡的石猴,隻滿臉複雜,也不知作何感想。

    準提掐指一算後,卻是麵色大喜,對接引道“師兄,困擾吾等東進之事終於可以解決了,此猴當為吾佛門護法。”

    接引向來愁苦的麵色也是微有喜意,“師弟,此猴野性甚深,怕還是要勞煩你前去一趟!”

    準提搖搖頭,笑道“為吾佛門之事,何來辛苦一說”說完便身形一閃,在西牛賀洲尋了一處仙山喚作靈台方寸山,自顧自的等著那猴子來尋。

    看著準提的動作,老子長年渾濁的雙眼閃過一絲精芒,嘴角撇著一絲冷笑,通天思索一陣後,卻是喚來了水月童子,將那坐騎奎牛放下了界去。而女媧在石猴出事之時便已知其因果,隻麵帶微笑的點點頭,瞥了眼西方。

    瀛洲島內,司年端著茶杯的手頓了頓,爾後微微一歎“準提,這一來你佛門便走上了頂點,然而盛極則衰,恐怕你也逃脫不得。”說完便喚了刑天,交代一番後,便讓他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朝著截教而去。

    佛門中,多寶所化的釋迦摩尼如來與慈航等人不過是當一日和尚撞一日鍾,即使知道此事關係佛門大興,也是視而不見,燃燈歎息一聲,與彌勒商量一番後,卻是朝著天庭而去。

    天庭上,昊天聽聞燃燈古佛前來,略一思索,便與王母親自將人迎了進來。

    三人見完禮後,屏退眾人,燃燈當即宣了聲佛號道“方才東方地界金光直衝鬥牛,本佛終究也沒按奈的住,卻是攪擾天帝了!”

    昊天哈哈一笑,道“西方乃是清靜之地,古佛能移駕天庭,卻是領吾天庭蓬蓽生輝。”

    天庭乃是此計劃的重要之處,燃燈來之時拿不住昊天之意,現下卻是心中有了底,笑道“不瞞天帝,本佛此次前來卻有一要事相商,此事乃是關係吾佛門大興之機。”

    昊天心中冷笑一聲,故作不知,隻道“吾觀此猴桀驁難馴,佛門怕是路途多劫....”

    燃燈麵色一頓,歎道“天帝此言差矣,吾佛門好歹也是有著阿彌陀佛與佛母,但天帝乃是道祖欽定,當得卻是有些令人唏噓。”

    “古佛有話還請言明,何必如此譏諷於吾!”雖然明白燃燈乃是激將之法,但昊天還是忍不住,隻因他卻是說到了自己的痛處。

    燃燈知道時機已成熟,沉吟一番便開口“想天帝貴為三界之主,地仙界卻是絲毫未曾占領,就連這天庭,恐怕也是截教的天庭。本佛來時卻是得佛母所言,當助得天帝取回應得之物。”

    “卻不知古佛有何條件”這天下沒有不勞而獲之事,昊天自然明白其中之理,但即使如此,燃燈的話還是讓他動了心。

    燃燈心下大喜,道“佛教大興乃是天意,此猴更是其中關鍵,可惜這猴子並無聲望,還須借得天庭為此猴立威才是。若此事可行,待得佛法東進之時,自是天地收回五湖四海之日!”

    拿天庭立威?昊天眉頭微皺,就連一旁的王母也是麵色抽搐,且不說這天庭乃是道祖所立,光是這些截教神仙,恐怕也不會讓佛門白白得了便宜。

    沉思良久,昊天道“古佛所言吾雖有心應下,但這天庭乃是道祖親立,如此大事,恐怕還需阿彌陀佛前去與三清聖人相商才是正理。”

    燃燈如何不知佛法想要東傳,最大的阻力便是三清,但昊天既然應下,目的便達成了一半,便道“此事天帝答應便可,三清聖人之處,自有吾佛門聖人前去相商。”

    此事三清若能答應,天庭損失些顏麵也不會讓人覺得自己與佛門勾結,昊天點點頭,笑道“天庭在此靜待古佛的好消息傳來!。”

    .....

    而就在燃燈行動之時,接引與準提也將三清與司年請到了彌羅宮

    見得眾人到來,準提言道“吾憐眾生疾苦,願傳下經卷,救贖眾生,還請眾位師兄大開方便之門,莫作那封閉之事。”

    雖然明白此事乃是天定,但任由佛門進軍東土也不是三清作風,通天冷冷一笑,開口道“準提,人界自有其發展,又何須你來教化,此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事吾不同意。”

    準提心中窩火,但此時對三清有所求,便平心靜氣繼續道“吾欲派人下界,讓其曆經劫難,到靈山求取真經,此乃造福眾生之事,還望三位師兄莫要推辭。”

    “你認為吾等會答應?”原始看白癡一般看準提

    “大師兄,你乃人族教主,此事乃是天定,還望三思。”接引暗歎一聲,將目光瞄向了一直閉眼的老子。

    老子緩緩睜開雙眼,麵無表情的開口“道友準備傳下多少經卷?”

    準提一喜,道“九為數之極,我佛門亦不敢將萬事做盡,隻傳下九九八十一卷便可。”

    “多了”老子搖搖頭,又將雙眼閉上

    準提愣了下,看向接引,接引思襯良久,狠下心道“道友化胡為佛,與吾佛門結下因果,若答應此時,這因果便了了。”

    老子化胡為佛本就為分佛門氣運,既與佛門結下因果,日後自然需要了結,現下接引提出來,老子自然沒有拒接的理由,便道“既如此,貧道也不便相阻。”

    放下心中大石,準提又看向了一直沉默的司年,目光有些複雜,這人與自己本為同袍,卻屢次壞自己好事,若非道不同,此人定當為自己一大助力。

    “準提聖人,有話但說無妨,你如此盯著吾作甚,吾可是有家室之人”司年心下好笑,這準提擺明有事相求,自己怎能不占些好處?

    準提暗自瞪了他一眼,道“這石猴乃天定佛門護法,自會護送取經之人,但可惜並無名聲,是以想借地府揚名,道友也是三界少有的大能,相信明白吾之苦心。”

    大鬧地府啊!司年麵色古怪的看準提,能提出此番話,相信天庭也已經答應了,“準提聖人,此事吾也想答應你,但可惜地府不是吾主事,恐怕你要失望了。”

    “道友何必妄自菲薄”準提笑道“地府乃是道友一手親建,巫族眾人自會感念道友,此事自該與道友相商。”

    “吾與你西方可無因果”司年冷冷一笑“此事若想吾答應,聖人還須拿出些好處來才是。”

    “道友可還記得封神之時一幹三教弟子”準提看了眼麵色不好的三清,胸有成竹的開口“若道友答應此事,一量劫後,這些弟子去留吾定不為難。”

    司年一聽準提所言,卻是氣得笑了出來“聖人莫非當真不要麵皮?三教弟子去留之事,當日在三山關外早已講清,現下你居然舊事重提?”

    “非是重提”準提道“這些弟子本就與佛門有緣,若非道友當日所言,他們怎會還心係道門?”

    “準提,你當吾三清是死人不成?”通天早就怒意勃發,見他還拿三教弟子說事,當即掏出青萍劍來。

    “阿彌陀佛”麵對通天滔天的殺意,接引麵色不變,對老子道“大師兄,此事還需你作決定!”

    老子睜開眼看了看司年與通天,歎息一聲“罷了,自此吾道門與你西方再無因果,待得劫起之時,一切自有分曉。”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