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封神榜之蘇妲己2
字數:4582 加入書籤
此為防盜章 劉師爺站在田埂上一看, 好像還不錯,稻穗沉甸甸的, 摸了一些好像粒粒飽滿。至少是豐收的。
“大人,再過一段時間應該可以收割了吧!”劉師爺對這個一竅不通隻好問半桶水的縣令大人。
“嗯, 再過半個月就可以收割。師爺到時一定要來幫忙。”
“那是一定的。”
賈赦轉了幾圈, 又伸手抓下一隻稻穗看了看。
時間轉瞬既至, 半個月過後賈赦帶著一家人和師爺,來到莊子上。
低處的田洞裏,稻穀熟了,金黃金黃的好像是誰在地裏鋪上一層厚厚的金子;秋波搖晃著稻穀,使沉甸甸的稻穗有節奏地波動著, 好像金山在滑坡,風聲稻浪, 如似一曲動人的樂章。
田裏大家都已經開始收割,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 隻要是豐收, 農家人的心情一般都會很好。
賈赦親自下田收割。他一個人動作最慢, 在後麵慢慢的割。賈赦提著小籃子跟在後麵撿掉在田裏的稻穗。他第一次要被當做男子漢, 撿稻穗極其認真, 在田裏走路歪扭扭的走著,小籃子裏裝了很多稻穗。賈璉不喊累,不喊苦跟在大人們身後做事, 半天都沒有上來休息, 真是讓劉師爺刮目相看, 他第一次見到一個出生勳貴之家的孩子在如此小的年齡,能做到這樣,說明他被父母教育的很好。將來隻要不長歪,就一定有出息。
“璉兒,上來。母親接你回去吃午飯。”到了飯點,邢慧親自來接孩子,至於另外一個就算了吧!
劉師爺今天負責登記產量。他站在田邊一擔一擔的數。
劉師爺也感染了這豐收的喜悅,他雖不耕種農田,但還是基本知道一畝田有多少產量。
從冀州通往京城的官道上一位青衣小廝背著包袱騎著快馬一路不停的狂奔。一路不知疲倦的狂奔,風塵仆仆的來到京城張之遠大人的府裏。
青衣小廝喜子是賈赦的下人,他背著包袱等待張大人的召喚。
“小的喜子,拜見張大人,這是我家老爺讓送的急信和奏本。還有這個是包袱裏麵的稻穗。”喜子畢恭畢敬的彎腰遞上信件和其它的東西。
張大人撕開信,看了起來。信的內容讓他對這個女婿的好運氣要嫉妒起來。他接過包袱仔細的查看一番。
他命管家帶喜子下去休息,等他明天上朝之後再回信給賈赦。
第二天上朝,張大人帶著包袱上朝,他步劃輕盈,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大殿之上,聖人威嚴的端坐龍座上,俯視下方的朝臣。一道尖細的聲音響起,“眾大臣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微臣有稟啟奏,微臣恭喜皇上,賀喜皇上………。”張大人從群臣中走了出來。並現上用竹籃裝著的稻穗。
聖人聞言大喜,接過由太監承上來的稻穗,兩眼發光,“天佑大周,天佑大周。”聖人在金鑾殿上高興的哈哈大笑。
群臣拍馬屁的時間到了,齊聲高賀,“聖人英明,天佑大周,真龍下凡……。”文人的口才和文采在這個時候得到了極大的發揮。
當殿聖人仔細閱讀賈赦呈上的奏折和請聖人給新稻種命名的奏請。
聖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一直想做個千古留名的好皇帝,他勵精圖治,兢兢業業的還不是為了成為千古一君嗎?這要是他給這種高產的稻種取名,他的名字將會被後入牢牢緊記。
聖人的笑聲在金鑾殿響起,“哈哈哈哈哈哈。”聖人當殿再次大笑,他要回去仔細想想才行。
“張愛卿,這次賈恩侯這個一等將軍為大周做的事,可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你替朕想想,該怎麽賞賜於他。”聖人好心情的問張大人。
張遠之知道自己的意見並不重要,他含笑的回答,“回稟皇上,微臣以為,這些事是賈恩侯身為臣子的本分,就是不賞賜也沒有什麽,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皇上對賈恩侯一家已經是非常寬厚,皇上實在是要賞也可以賞賜一些田地或金銀……。”張遠之可不會為賈赦要其他的封賞,他出麵可不行。
“張愛卿,朕知道你避嫌,你說的這些是一定要賞的,賈恩侯這次功在社稷,朕要重重的賞……,朕要親自擬旨,封賈恩侯為榮國侯……。”聖人對賈恩侯的這次表現可是大大的讚賞,聖人心裏覺得賈恩侯在別的方麵不出色,不要緊,他忠君,還心係君上,為君解憂,老實本分,又沒有什麽大是才能,還不插手軍中之事,聖人很忌諱,軍功起家的勳貴子弟,過多的和軍中之事參與過多。不過勳貴們過個一兩代再參與軍中之事,他倒是比較放心。
賈恩侯還算很會做事,稻種請自己命名,稻種曬幹後,第一時間上告朕,而不是他們一夥勳貴和世家,要不然留給朕的隻有骨頭,還並不擅自處置,還等著朕派人前去接受,細心的準備了一份種植的各種細節記錄,這樣的臣子才是真的臣子,沒有大本事不要緊,隻要他們老老實實的辦事。
邢芸家的兩進小院子挨著婆家,她一分家就住了進去。每過幾天總會上門給公公婆婆請安。邢慧無論送了什麽好的鮮果和土特產來,她也總是第一時間給大房送一部分,張家大嫂可是很喜歡這位弟媳,覺得她會做人做事。張家對她可是滿意的不得了,張氏一族聚會的時候,張老爺和族兄張遠之大人還提過這位小兒媳的好。張遠之在和劉文的書信來往中早已經知道賈赦是繼妻是個什麽樣的人,把賈璉和幾個弟弟妹妹教育的有多好,就連邢風本來資質不怎麽樣的一個人還能中舉,未來中進士也不是不可能的。還有賈璉也是在她的□□之下,是什麽是優秀,邢氏每年還照著各種大節日都會以賈璉的名義送上節禮年禮,從不差一次。禮物也是精挑細選的。送的東西都是他們家人的愛好和用的上的,沒有什麽太多華而不實的東西。想想這樣精明的女子培養出來的妹妹不會做人那才怪了。
賈赦結束了外任的被聖人調回了京城,任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賈赦的這些年的作為應該有更好的出處,可無奈他本人學曆低呀,隻好屈尊這裏。
賈赦把大部分的家產也乘機送到自己祖母送的六進的房子裏。他們到了京城榮國府的時候,大門緊閉,就連側門也沒有開著,隻開著旁邊的小角門。一家人就這樣在大門口等著,賈赦原想去叫開門的,邢慧不許,她知道榮國府沒有任何秘密可言,下人門到處亂說府裏的事,她也不怕家醜外揚,就這麽幹巴巴的等著,等到夜幕降臨,大門和側門還是依然緊閉,就像沒有接到大老爺回府的消息一樣,城門口也沒有人去接。
賈赦氣的臉色鐵青,邢慧和賈璉悠哉的坐在馬車上吃著晚飯。壓根不理賈赦的氣憤。“父親,您吃點吧!要不晚上會餓的。”賈璉還是勸了一下氣憤中的父親,“璉兒自己吃吧,父親吃不下。”賈赦哪裏還吃的下。這條街上的鄰居也指指點點,心裏鄙夷賈母和賈政夫妻二人做的好事。一看就是沒有規矩的,賈母和賈政絲毫不知道外麵的人心裏對他們的想法,母子二人統一戰線,想給這個桀驁不馴的賈赦一個下馬威。可是他們沒有想到,邢慧的手段比他們高,就直接在附近的客棧住下了。
賈恩侯回京被母親和弟弟一家拒在大門口的事,經過一晚上的發酵,已經在第二天傳遍京城,更加的坐實了當初賈赦一家寧肯在外做一個七品小官,也不要待在京城的做一等將軍。
賈母苛刻賈恩侯一家,賈政夫妻不敬兄嫂的事在京城傳的有鼻子有眼。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禦史們也找到了新的事做,彈劾賈政竊居正宅,不敬兄嫂,還有禦史發現王氏在外買賣人命官司。
賈赦在第二天下朝之後,就被賈政帶人迎回榮國府。要知道賈政被上司責備,被同仁鄙視,心裏也是氣賈赦小題大做,不開門,你不會敲門啊。心裏罵賈赦罵了不知多少遍。
軍軍進房間之前,還瞪了張家興一眼,這個人好討厭,他一來,媽媽就不陪他玩遊戲啦。
“張家興,你捫心自問,你擔負過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職責嗎?哪怕一天都行,從我們結婚後,你除了軍軍出生的時候在給你爹娘的信裏交待過要我給軍軍拍張照片寄給你,你還想起過在在老家代替你伺候一大家子的妻子,還想起過你三年多沒管過她們母子嗎?如果在上次分家後我寫信告訴你,家裏分家的情況後,希望你寄點錢給我們母子倆應應急,你能寄錢給我們,哪怕隻有十幾二十塊,我也不會現在提離婚。至少你還偶爾記得自己還有妻子兒子,可是你沒有,你依然把錢寄給了你的爹娘,你爹娘是什麽人,你不清楚嗎?錢到了她們手裏,會拿出一分錢給我 ,這幾年我咬牙熬了下來,卻也熬出了一身病,這些都是拜你所賜。我經常想當時你沒有救我就好,我又不是當時要死了,隻是受傷了。你的好事一做,我就拿命報恩才喚醒我的尊嚴。我這些年過的什麽日子,我想想就後悔被你救,你也不願意娶我,我現在也不願意和你一起過了。我恩也報了,關係就到此為止吧!(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