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現代修真2

字數:6200   加入書籤

A+A-




    此為防盜章  時間過的很快, 轉眼就秋收了, 曉曉的身體不好, 不能幹重活,大家都知道。曉曉負責專門給村裏的幾頭牛割草。

    她每天天不亮就上山割草,等到天光,肯定能割上一些供幾頭牛一天的草, 剩下的時間她就在家帶軍軍。今年地裏的收成差的嚇死人, 大半年沒有下過雨,地裏都是大夥兒,挑水灌溉的。曉曉知道真正的危機來了。她蓋房子的時候, 以自己身體不好為由,在後院打了一口深井, 說是澆菜方便。她大哥和二哥也強不過她, 給她找人打了一口井。後院她天天沒事就整理, 如今大變樣,後麵整齊的種了許多的蔬菜和土豆。紅薯她不喜歡吃, 沒種。每天上午她都澆一遍水。蔬菜漲勢還不錯。

    曉曉忙著家裏的事,暫且也不理會自己和張家興的事。

    “媽媽,小黑和小花餓了,要吃飯。”軍軍拽著曉曉的衣角,可憐兮兮的看著媽媽, 他自從有了小黑和小花, 一天到晚一人兩狗粘在一起, 看的曉曉頭疼。她都快成小黑和小花的媽媽, 一天天的給兩隻狗熬骨頭吃。經曆了前麵的幾世,蔚藍裏麵的吃食和布料,小吃,珠寶,不要太多哦。

    “好,媽媽把手裏的活做完,就做飯好不好?”曉曉摸著軍軍的頭,溫柔的說道。

    “好。”軍軍大聲的回答,他現在的性格比以前可好了太多,開朗活潑可愛。曉曉的眼裏那是誰家的小孩也比不過軍軍。

    曉曉在醃菜,能醃的全部醃起來,家裏就留些夠吃的就行。

    小黑和小花是曉曉從蔚藍帶出來的小狗,野性十足,要不是曉曉命令它們是不會和軍軍玩耍的。不過現在它們也喜歡也軍軍一起玩耍。

    後院擺了一溜的大缸,全是曉曉準備的。隻有兩口缸沒有醃菜,其餘的全是滿滿當當的。

    村裏的老人們也意識到年景不好。

    有暗地裏做準備的,也有出聲提醒村民的。大家都哀歎,這才過上幾天稍稍舒心的日子,又來這麽一出。這老天是要百姓繼續受苦不是。

    曉曉的小日子是過得悠哉,從她搬家以後,她再也沒去過張家。她不想像別人一樣講什麽麵子,做個孝順的人,對她來說,他們做初一,她做十五,張家興的錢都寄給的那些人,她還要怎麽孝順,她l可沒用張家興一分錢,這幾年原主什麽苦沒吃過,還沒落個好。她也不打算和張家興過了,管那麽多幹嘛?

    “軍軍,今天跟媽媽去外婆家好不好。”

    “好,軍軍想外婆了。”

    “……”

    母子倆挑著籮筐,一頭是挑著軍軍,一頭是挑著是糧食和一些青菜和土豆。軍軍在籮筐裏麵拿著點心慢慢的吃,林敏挑著籮筐走的時候,田邊很多人都看到了。大家都在笑話張大柱一家。

    “大柱兄弟,你三兒媳,這是挑著擔子回娘家吧!”一個村裏的大娘問張大柱。

    張大柱鐵青著臉,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也不回答這位大嫂的話。

    大娘鄙視的看了張家人一眼,得意啥呀,一個最好的兒媳婦也被他們家整的不往來,兒子再出息又咋樣。還不是一樣的,看看人家曉曉搬出來後日子過得多好 。隻是曉曉是個命苦的孩子,遇到這麽一家人,男人也是個拎不清的,分家了還把錢寄給爹娘,老婆兒子一個子兒也花不到。真是一個糊塗蛋,也不知道就那智商,當初是怎麽考上學的。

    一路上母子倆高興的不得了,這是曉曉搬家後,第一次會娘家。她準備接侄兒侄女過來陪兒子玩幾天,也好建立感情,孩子的感情就是在玩鬧中慢慢建立起來的。

    剛進南水村,就看到鄉親們,曉曉一一打招呼,一路大爺大媽的叫個不停。大家都好奇的看著曉曉,這姑娘嫁出去這幾年基本不怎麽會娘家,兩個村子隔的不遠,她在張家什麽情況,大家都知道一些。日子過的苦巴巴的。上次回來說是分家了,請哥嫂去幫忙,這次回來又是為了什麽,不會是老張家人又欺負她吧!

    曉曉在娘家的院門口,看見娘在家裏帶二嫂的小兒子。“娘 ,俺回來啦。”曉曉在門口故意大聲的叫了一聲。

    “哎呀,你個妮子嚇了娘一大跳,怎麽不送個信就突然回來了。”曉曉娘抱著小孫子,站了起來。

    曉曉也挑著擔子跟進堂屋,才把擔子放下來。“回自己家還要送什麽信。俺想回來就回來。”

    “是,是,我閨女說的都對。”

    曉曉把軍軍抱了出來。“外婆好。”軍軍奶聲奶氣的叫曉曉娘,她高興蹲下來,挨著軍軍,還騰出一隻手來,“唉,外婆的心肝寶貝呀。想死外婆了。”

    “外婆,軍軍也想你和外公。”

    曉曉看著娘抱著侄子還和軍軍親成一團,就好笑。這一老一小,肉麻的讓人受不了。

    “好了,好了,娘回來半天了。也沒見你對俺親香親香。抱著娃娃和軍軍肉麻的俺都受不了了。”曉曉故意打斷這祖孫亮的肉麻時間。

    “你個妮子,還吃你兒子的醋,羞不羞。”曉曉娘好笑的看著閨女,一根手指頭戳著曉曉的額頭。親昵的樣子,一看就是母女倆,和兒媳婦怎麽可能親昵成這樣。

    邢慧一生沒有給賈赦生一兒半女的。賈璉被教養的非常優秀,文武雙全,十八歲高中探花郎,被新任皇帝選為女婿,成為駙馬爺。長樂公主帶著姐妹們的羨慕嫉妒恨嫁給了大周優秀的探花郎。這可是皇帝特許可以上朝為官的駙馬爺。

    賈赦在八十歲的時候無疾而終,五年後邢慧自斷生機含笑而逝。身邊跪滿了兒孫。賈璉哭的比賈赦死的時候還悲傷,孫子孫女重孫們也嚎啕大哭。邢慧給賈璉留下了家傳的絕技和生存的本領,告誡他世界隨時都在變化,不要教育後代死讀書,要活學活用,除了讀書和習武還要每個子孫必須學會一門生存的民間技能,在特殊的時候可以很好的生存下去。沒有千年不倒的王朝,也沒有一直不落魄的世家,必須要每個子孫學會一門生存本領作為十八歲的成為大人的象征。

    因為邢慧的諸多教導,賈璉的子孫後代經曆千年,經曆王朝更迭,進入新的時代。家族一直昌盛。能人輩出,家族也在一次次的戰亂危險中保存下來大部分的實力。哪怕是經曆那樣的年月,家族也沒有受到打壓。

    族譜更是保存完好,一直延續至今。他們把邢慧當成了一個傳奇,關於邢慧的故事會在每本族譜上都有清晰的記載。也為曆史學家對研究邢慧和賈赦做出的貢獻提供了參考。

    後麵接著也是紅樓,我要把自己想寫的紅樓人物一次寫幾個。

    歡迎各位小天使繼續支持。

    “黛玉見過黃伯伯,見過兩位世兄。”黛玉笑語嫣然的對著三位。“既然叫我一聲伯伯,那伯伯也不能小氣。”皇帝說完,把自己腰間掛著的一枚和田玉玉佩解下來送給黛玉,要知道這枚玉佩皇帝一直很喜歡,每天佩戴快二十年,今天就這麽輕易的送給了黛玉,林如海倒不知道這些,可護衛和兩位皇子確是知道的,心裏一驚。

    其餘的兩位皇子也相繼送出了自己手上值錢的玩意兒。安安奶聲奶氣的給皇帝行禮問好,逗得皇帝和和三皇子和七皇子又了一筆小財。

    總之這個夜晚,黛玉是滿意極了。她得到了一枚沾染龍氣的玉佩,在房間裏黛玉盤膝打坐,吸收玉佩上的龍氣,修為更加的穩固,這個不能增加修為,卻可以穩固修為,還能護身。

    一個晚上過去,黎明即將到來,旭日東升,當第一縷霞光照進黛玉房間的時候,黛玉才慢慢從修煉中醒轉過來。

    林如海的書房裏麵,皇帝和林如海一起翻閱林如海收集的一些賬冊,還有情況。

    “愛卿,你是什麽看法。”

    “回皇上,這個情況以微臣看來,還是不宜大動,但可以小幅度的動一下,也不會引起動蕩。”林如海知道這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事,得罪的人不是一個兩個,還是一大圈,個個都有本事的。

    “朕也是這麽看的,以後愛卿要……。”

    未來還不知道會不會得罪下一位君主。哎……。

    林如海和皇帝的交談是沒有外人知道的。就連隨行的倆位皇子也不知道談了一些啥?

    這就更顯得有問題。

    江南的大小鹽商都是派人盯著林府的。林府進了幾個陌生人,大家心裏都緊張,想方設法的想了解幾位貴客的身份。

    皇帝在林府也就留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就走了。把林如海嚇得不輕,主要是怕皇帝在自己家出什麽事,到時他就是有十個腦袋也不夠賠的。

    林府的生活也和以前一樣,不過這隻是表麵的,皇帝微服來揚州見林如海的消息還是被人知道了,各方勢力都緊盯著林府。平靜的大海即將掀起滔天巨浪。

    幾位不知情的皇子也開始頻頻示好或探聽消息。

    黛玉隻是靜靜的看著,她相信以林如海的智謀是可以應付的。

    今天黛玉要隨賈敏一起上山拜佛,對於能夠走出去,看看外麵的世界,也讓黛玉大為歡喜,每天就在高高的圍牆之中實在是讓人膩煩,再說她想在上香之後順便出去看看,因此就有了這趟出行。站在佛像前,林黛玉拈香跪拜,在祈求神明保佑全家平安,身體健康的時候,希望以後自己能在這個時空一帆風順,少遇到一些極品,特別是榮國府的極品,因此黛玉在祈求的時候無比的虔誠。

    燒完香,拜完佛,賈敏和黛玉,平安,在主持派過來的小沙彌帶領下帶到後麵的靜室裏休息,小沙彌自顧去準備齋飯。黛玉沒有躺在床上休息,而是走出了房門,打量著四周的環境。

    說是靜室,實際上是個獨門小院,小院的門關著,門口外麵裏有家丁牢牢地把守著,門口裏麵則是幾個粗使的婆子坐在一條橫著的板凳上,一邊閑磕牙,一邊看門。然後在她們的這邊站著一溜小丫頭,是進不了屋內伺候的那種,預備著黛玉要使喚的什麽東西的時候由大丫頭出來召喚人的時候答應著。

    “娘親,玉兒想去外麵看看。”

    “玉兒乖,等下吃完齋飯,娘親帶你和平安一起去後麵亭子周圍看看。”

    “好吧。”黛玉覺得自己是從這個高牆到了另外一個高牆。她無聊透頂。

    好不容易出來放風一次還是待在高牆之中。

    黛玉在廂房之中,吃著淡而無味的齋菜,世人推崇的齋菜,似乎很不合她的口味。

    這次的拜佛之行,開啟了黛玉和外界接觸的機會。

    賈敏再次懷孕,黛玉開始接手自己院子裏的事務。賈敏和林如海知道自己的女兒有來曆,也沒有把她當成一個啥也不知道的小女孩。

    黛玉從七歲開始,自己打理兩個莊子和一個鋪子。她沒有弄什麽高產的糧食,隻是在莊子上弄了幾個暖棚,冬天試種青菜和辣椒,豆角這類的小菜。第一年就收獲頗豐。

    “小姐,這個暖棚不要擴大嗎?”王嬤嬤的丈夫和兒子幫黛玉管著莊子。暖棚這幾年為黛玉賺了不少錢。

    “嬤嬤,不用了。爹爹要回京述職,爹爹這幾年早就申請回京任職,我們一家要回京常住。嬤嬤,你們一家也跟我回京吧,這裏的莊子找個老實人看著,每年讓奶兄回來查查就行。”黛玉看著賬本,眉頭舒展開來,今年的收益很好。(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