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親征(三)

字數:5371   加入書籤

A+A-




    “哼!這個老東西果然按捺不住了。”梁豫緩緩拆開信封冷哼一聲道。郭開義等人也是一臉嚴肅的的在一旁揣測著。

    少頃,梁豫緩緩放下書信,眉頭微微一鄒道:“看來這老家夥真是急紅眼了,也難怪,他自幼寵大的獨子慘死西南,他能憋這麽久已經很出人意料了。”

    “公子,何欣在信中到底說了什麽?”劉登問道。郭開義等人也是一臉好奇的望著梁豫。

    梁豫將信往旁邊桌子上一放冷聲道:“他想要殺上京城,想讓我們幫助他牽製安王。”

    “哼!憑什麽,安王素有令譽,在淮東一帶號召力極強,雖然不善領兵,但是我們要想牽製住他也絕非易事。”郭開義怒聲道。

    “不過他在信中許諾說事成之後會將會把淮西之地轉送給我們。”梁豫繼續道。

    “這……這份大禮,怕是不輕。”劉威道。

    “那也得衡量究竟值不值得?”梁豫沉聲道。

    “公子,我覺得倒是可以答應下來。”一直沒開口的劉登緩緩道。

    “哦?劉將軍有何見解,盡可直說。”梁豫朗聲道。

    “如今京城就是個燙手山芋,人人都想進入,人人卻又不敢搶先進入。”說話期間劉登望了望梁豫,見梁豫輕點了下頭又繼續道:“這個僵局由潞王來打破再合適不過了。”

    “哦?劉大人繼續說下去。”梁豫饒有興致道。

    “方今大涼,永固天平二鎮以姻親聯合,劉濤、鄧策二人雖然貌合心離,但是暫時在沒有牽扯到利益的情況下也算一強大地勢力,然而他們名義上依舊是順服於朝廷的,所以他們是不會輕易直接與朝廷對抗的,再觀蘇運,帳下風雲人物確是不少,又擁有強大地百姓基礎,蘇運對步雲風又是言聽計從,必然會聽從步雲風穩紮穩打的策略,不會貿然入京。”劉登一步一步分析道。

    “將軍說的有道理,那這樣說來隻剩下淮西潞王、淮南宋雲、和淮西安王了。”梁豫沉吟道。

    “安王為人忠義自不必說,淮南宋雲早已唯何欣馬首是瞻,論實力也是潞王最強,且他身為大涼宗室,地位尊崇,所欠缺的隻是一個正當出兵的理由罷了。”劉登繼續道。

    “那如今北魏進犯倒是給了潞王一個再合適不過的契機。”梁豫頓時恍然大悟道。

    “公子英明。”劉登恭聲道。

    “如此,潞王拿下京城似乎並不需要費多少力氣,那關鍵就在安王的反應。”梁豫緩聲道。

    “正是如此,安王不善領兵,我們牽製住他還是可以的,隻要潞王得占武安履行承諾,這筆交易當真值得。”劉登回道。

    “好!我這就回信一封,到時麻煩劉將軍派人走一趟。”梁豫朗聲道。

    “公子見外了。”劉登忙恭聲道。

    武安城,在王彥召和徐度的募兵通告發後的這些日子以來,前來投軍的人數日益增加,由於消息的不斷傳播,投軍的人群中漸漸出現了相鄰州府的百姓,短短數日,便已經募得兵丁十餘萬。

    熙承在常貴的陪同下,站在城樓上望著絡繹不絕前來投軍的人們,歎了口氣道:“看來今年的那場秋雨著實影響到了百姓們的生計了,不然不會有這麽多人來投軍的。”

    “那是陛下福澤所致,百姓們都爭著為陛下效力呢!”常貴在一旁笑道。

    熙承輕笑一聲轉聲道:“所募得的兵丁是否都已經安排妥當?”

    “都按照陛下的吩咐安排妥當了,郡主已經趕過去幫忙了,現在已經開始了正式的編製,郡主和王凱王大人已經開始著手訓練了。”常貴連忙回道。

    “那就好,這樣朕就稍稍放心了。”熙承舒緩了口氣道。

    “陛下近日來,日夜操勞,看的老奴真是心疼不已。”常貴一臉憂傷道。

    熙承現在終於明白前世那些皇帝們為何會那麽的信任內臣宦官了,畢竟皇帝也是人啊,這些日夜陪伴在自己身邊的近臣,對自己言聽計從,關懷備至,皇帝哪有不信任的理由啊?

    “皇後娘娘,您怎麽來了?”常貴突然驚聲道。

    熙承聞聲忙回過頭,隻見一明眸善睞,俏臉上帶著絲絲憂傷的女子在兩侍女的陪同下,正站在熙承跟前。不是符靈韻又是誰?

    “嫂嫂……您怎麽來了?這麽冷的天,當心著涼了。”熙承忙關切道。

    “嫂嫂聽聞陛下最近日夜操勞,每日飯菜都顧不上吃,特地令禦膳房做了幾樣你皇兄愛吃的菜,也不知道合不合你胃口。”符靈韻嬌顏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憂傷關切道,在她身邊的侍女正拎著一精致的食盒。

    “讓嫂嫂擔心了,呼!這聞著就有食欲,常貴,快去收拾一張空桌過來,朕當真是有些餓了。”熙承內心湧起濃濃的感動之意。

    俄而,常貴便領著一幹人搬來桌椅,令人小心放下。

    “陛下,慢點吃,當心噎著。”符靈韻望著正狼吞虎咽著的熙承勸道,嘴角卻露出了久違的笑意。

    “想不到皇兄的胃口倒是和我挺對,這些飯菜我都挺喜歡。”熙承笑道。而此時的符靈韻卻陷入濃濃的回憶中。

    “這真是你做的飯菜嗎?真好吃,比宮裏那些禦廚們做的好吃多了。”一身著九龍禦袍大約十一二歲的俊美少年稚聲道。

    “真的好吃嗎?這是我在我娘那裏偷學的,爹爹最喜歡吃了。”一長相甜美的小女孩開心道。

    “當然是真的,禦廚們做的那些,雖然每天都是花樣百出,但是真的很少有對我胃口的。”少年哭喪著臉道。

    “那是陛下嘴巴太歪了,你要是真喜歡吃,我明天還帶給你。”小女孩輕聲道。

    “我要一輩子都吃你做的,你等著,我今晚就跟母後說去,讓你嫁給我。”男孩稚聲道。卻見小女孩羞紅著臉跑走了。

    “喂,我說的是真的。”小男孩不知道自己哪裏說錯了話,撓了撓腦袋,在搞不明白原因後,又繼續風卷殘雲的吃著眼前飯菜。

    不知不覺,符靈韻的雙眼模糊起來。

    這邊熙承見符靈韻不答話,也是一臉迷茫的望著符靈韻,見符靈韻雙眼升騰起蒙蒙霧氣,立刻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

    “皇嫂,對不起,我說錯話了。”熙承內疚道。

    符靈韻這才回過神,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忙用衣袖拭去眼角的淚水道:“沒有,隻是想起了,一些事情,陛下多吃點,我先告退了。”說罷,不待熙承回話。便領著身邊兩侍女離開。

    “真是女人心,海底針,不過這飯菜確實挺好吃的,平日怎麽就沒吃到過,倒要讓常貴好好去問問。”熙承莫名其妙的望著符靈韻離開的背影,心裏想著。

    武安城,點春堂。

    戴鎰銘正笑容滿麵的招待著對麵一老者。

    “此次真是多虧了少東主,否則,我還真的無法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務。”戴鎰銘對麵一老者道謝道。

    “林大人客氣了,同為陛下辦事,還分什麽彼此。”戴鎰銘謙遜道。

    ‘“隻是這何熙承著實囂張,竟不將我大齊放在眼裏,當著眾國使者的麵羞辱我大齊,若非陛下此次大計,定當讓他國破家亡。”老者憤憤道,原來這老者正是那日熙承登基典禮上,陪同齊國七皇子的那位老者。

    “大人可不要小看了這個小皇帝,他可是不簡單呢。”戴鎰銘忙道。

    “少東家多慮了,不過是一乳臭未幹,愛逞口舌之快的小兒罷了。”老者不屑道。

    “大人此言差矣,單從他能不費一兵一卒解決大涼與西鮮於之間的邊患就可不小看於他。”戴鎰銘沉聲道。

    “那不過是運氣好罷了,何況當時他身邊有符彥卿這樣的人,辦成這件事也不是不可能。”老者繼續不服氣道。

    “其實就這次交易軍備來說,我隱隱感覺到他已經知道我們的打算。”戴鎰銘放低聲音說道。

    “哦?當真如此?”老者吃驚道。

    戴鎰銘緩緩點了點頭道:“不過他好像要下定某種決心一樣,並沒有深究。”

    “如此說來,此子確有心機。”老者奏起眉頭道。

    “不過大人也不必太過擔心,如今大涼早已如風中的垂暮老人,滅亡之時遲早的事,不管這個小皇帝有何手段,也爭不過天命。”戴鎰銘望著老者笑道。

    “少東家說的有理,我主雄才大略,定可在有生之年一統天下,建立起千秋基業。”老者突然豪氣雲幹道,顯然他對齊主已經崇拜到一定地步了。

    “哈哈!那就為我主的雄圖霸業幹了。”戴鎰銘朗聲道。

    “少東家請!”老者也暢快道。

    東鮮於,宣和樓,姚芊芊站在樓頂,正抬頭望著清冷的月色。眼前卻情不自禁的出現一身著寬大蟒袍,烏黑的眼眸中總是透露出深邃目光的小小少年的身影。

    隻見姚芊芊微微歎口氣喃喃道:“真希望你能度過這艱難的日子。”說完不禁又搖了搖頭。

    “首領,日達木子又派人送來聘禮了,您快來看看。”就在姚芊芊失神的時候,突然一侍女的呼喊聲將姚芊芊拉回道現實中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