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尋找明主還是單幹?

字數:3304   加入書籤

A+A-




    回到村子的時候,高順和夏侯蘭已經準備好了,我告訴他們,不用把村民送入山裏了,我師父會隨時下山的,他保證不會再讓村民受到任何傷害的。

    然後,我們幾個就準備出發了。

    說起來,這還是我和趙雨第一次出遠門,至少,在我的印象裏是第一次,至於我師父童淵曾經說的,我去過襄陽那件事,我還真一時半會人想不起來,大概,我和趙雲也就是意識融合了,很多記憶都不在了吧。

    咳咳,我現在就是趙雲,沒有我和趙雲的說法了。

    常山是屬於冀州的地盤,我們如果要投軍,冀州是最佳選擇,然而,當我聽到高順和夏侯蘭的建議的時候,就不大樂意了,冀州目前最有影響力的勢力不是別人,正是袁紹。

    據夏侯蘭說,袁紹四世三公,門下食客眾多,而且禮賢下士,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明主,隻要他們能在袁紹的賬下效力,出人頭地之時,指日可待。

    我卻不同意,原因很簡單,熟讀三國的我知道,袁紹前期確實很好,知人善任,禮賢下士,所以他的麾下才會有很多能臣猛將的投靠,比如河間四將,比如田豐、沮授等人,他們都是一時的英才。可是,這個袁紹到後來就剛愎自用了,不停田豐和沮授的建議,自己想怎麽來就怎麽來,於是,就有了後來的官渡之戰的大敗,以及他自己的滅亡。

    引用一下偉大領袖的說法就是:“袁紹這個人多謀寡斷,有謀無斷,沒有決心,不果斷,結果兵敗於官渡。”

    所以,我就在想,假如我真的跟著袁紹混了,到時候,可就好玩了。

    於是,我否決了夏侯蘭的建議。

    然後,高順給了另外一個建議,幽州公孫瓚。

    公孫瓚這個人我知道,他出身地主豪強,是一個很特別的人物,因為小時候的坎坷經曆,加上常年的征戰,使他自身沒有那些豪門子弟養尊處優的腐化心態,而且他待人誠懇,禮賢下士,初時確實是一個明主,再加上他驍勇善戰,勵誌殺盡胡虜,使他成為了東漢末年唯一一個讓域外民族聞風喪膽的民族英雄!

    但是常年的廝殺使他後來變得性格殘忍,睚眥必報,而且政治覺悟又很低,又是,到最後,一代民族英雄落得個自焚的下場。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曆史上趙雲剛出道的時候,第一個主公是袁紹,然後就是公孫瓚,最後才是劉備!

    隻是,很奇怪的是,為什麽趙雲初時的兩個選擇都是初期很英明,後期很糊塗的人?

    搞不懂的我自然也不想搞懂。

    我現在要解決的是,如何如何說服他們。

    我把自己的想法和猜測大致跟他們說了一下,他們雖然很奇怪我沒有出門卻知道這麽多事,但是,也都覺得我說的很有道理,良禽擇木而棲嘛,既然要投軍,自然就要找一個最好的選擇,可不能那麽隨隨便便。

    然而,就在我們三個人在思索去除的時候,小雨那丫頭開口了。

    “哥!”小雨很疑惑,看著我們三人,道:“你們為什麽一定要跟著別人打仗?”

    “嗯?”我和高順以及夏侯蘭三人都是一愣,然後問道:“什麽意思?”

    “你們看啊,夏侯哥哥說袁紹,哥覺得不行;高大哥說公孫瓚,哥也覺得不妥。”小雨摸著下巴,道:“既然周圍都沒什麽好的選擇,你們為什麽不自己來?”

    小雨一句話,直接讓我們三個男人愣在了那裏,自己來?怎麽來?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我覺得小雨說得有道理!”夏侯蘭想了想,道:“小雲,高大哥,與其我們跟著別人打仗,還不如我們自領一軍,然後打仗,那樣的話,以後,我們做事也不用看別人的臉色了。”

    “話雖如此!”我說道:“可是,這事兒可不那麽容易啊,首先,我們需要兵力,然後,需要人,需要師出有名,而這些東西還需要一個最大的前提,那就是大把大把的資源!錢,糧,兵器等等。”我看了看高順三人,道:“這些,以我們現在一窮二白的身份,哪裏去弄?”

    眾人都沉默了,我說的是事實,沒錢沒糧,你怎麽組件軍隊?你怎麽打仗?誰跟你啊?

    “師出有名倒是很簡單。”高順說道:“次此黃巾之亂,就是一次機會,隻是,錢糧和人,卻不知道哪裏去弄了。”

    “所以啊,我們隻能去投軍!”我笑著說道:“等有了一點成效之後,我們就拉出來單幹。”

    “不行!”高順直接否定了我的說法,道:“小雲,現在我們沒有投軍,我允許你說這種話,但是,一旦我們加入了某一支勢力之後,我希望你記住,做人,一定要忠義!我高順這一生,隻能為一個人盡忠,絕不會有第二個!”

    說實話,起初我聽到高順說這話的時候,我還是有點不以為然的,但是,當聽到他說最後一句話的時候,我立刻對他肅然起敬,忠心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生不事二主,這可就更加不容易了。

    強如呂布、趙雲這樣的人,還不是換了好幾個主公的?

    可是,這個高順呢?他直接就說了這樣的話,而且,他連自己的主公是什麽性格都不管,估計,以他的性格,即便對方是一個窮凶極惡的人,隻要高順選擇了,他也不會離開他!

    唉,古代人就是這樣,名節看得比什麽都重要,這算是愚忠嗎?

    我不能評論,隻能給高順豎了個大拇指。

    “高大哥,你先別生氣!”夏侯蘭安慰高順,道:“小雲也隻是開玩笑說說而已,不過,我們確實應該考慮一下了,如果咱們三兄弟自己幹的話,要去哪裏搞這些東西;如果決定跟著別人的話,又要好好想想跟誰了。”

    “你們幾個!跟著我吧!”就在我們四個人還在商量的時候,一個人的聲音傳了過來,中間夾雜著馬鳴聲和馬蹄聲。

    我們四人齊齊轉頭看了過去,然後都愣住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