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輸!早著呢,再給朕加

字數:4135   加入書籤

A+A-




    楊廣之所以選擇戰爭這種激烈行為來革除弊政,就是出自他對關隴集團的絕對信心。

    其實隋朝的統一算是一個意外,統一是肯定的,這是關隴士族與代北胡族合流後的必然結果。如今正是關隴貴族的巔峰時期。統一南北不是問題,問題是誰當皇帝。宇文,楊,李代表的不是三姓,而是一個強有力的統治集團,這個統治集團注定要成就一個強盛的帝國。

    原本他認為隻要緊緊抱住槍杆子,便是有些亂子也無傷大雅,但現在似乎出現了一些意外。

    今日楊廣來到觀文殿調閱國家文獻,觀文殿就和漢朝的石渠閣、東觀蘭台一樣,是隋朝的國家圖書館,隋朝所有的官方文獻和古籍圖書都在這裏留存。

    他要調山東倉糧自然要了解一下往年的災害情況。總不能他前腳把糧食調走,後腳就發生了天災。到時候士族把屎盆子往他頭上一扣再煽動流民起事,那就不是突襲是平叛了。

    可他越看越是心驚肉跳,隋朝建立到現在不過是24年,幾乎每年都有大災,不是大旱就是大水,連地震都有五次,每次都是死傷無計。

    這時楊廣想起以前寫論文的時候,曾經看過一篇關於古代氣候變遷與朝代更迭的論述。文中將中國五千年曆史按照氣候演變做了個分類。

    從黃帝到周初是暖濕氣候,黃河流域比現在要高兩三度;周中期到平王東遷時出現了第一個小冰河期,氣溫比現在低一度左右;春秋戰國時又是暖濕氣候,那時的黃河流域都開始種稻子了;

    許是祖龍的功業太盛讓老天爺眼紅了,氣候變化在這裏來個迂回。秦朝統一前後天氣驟然轉寒,各地災害頻發;待到了秦亡漢初,氣溫居然回升又變成了暖濕氣候;接著便是東漢到隋初的第二個小冰河時期了。不但氣候普遍寒冷幹旱,而且文獻記載三國到晉朝這段時間幹旱和霜害接連發生;

    現在,曆史上的第三個暖期來臨,長達六百年的冰河期正式宣告結束。

    氣候變暖是有好處的,但這是以後的事情。現在的問題是氣候轉變會帶來大量的自然災害。現在隋朝這麽多災害,突厥肯定也少不了。遊牧民族對於自然災害的抵抗力是很低的,他們活不了就隻能南下搶掠。

    這意味著楊廣現在要麵對的敵人又多了一個突厥。雖然以後肯定要打,畢竟人口總得通過戰爭來消耗,但以後打和現在打的結果肯定不一樣,突厥現在雖然分裂成了東西突厥,不再是以前那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了,但集合數十萬大軍南下對它而言依舊是輕而易舉。

    突厥、流民、士族,楊廣舉目四望,發現這大隋江山真是危在旦夕啊。錦衣衛的情報顯示,各地士族都已加緊兼並土地的腳步,大量流民被地主豪強吸附。得益於楊廣罰金政策的麻痹效果,他的真實意圖還沒有暴露,突襲山東士族的計劃依舊可行。

    但江南士族就不好說了,江東怕是保不住了。楊廣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巡幸江都這一史上第一炫富遊行怕是幹不了啦。

    到時候他就要麵對嚴重的信任危機,登基不滿一年,這大隋江山已是風雨飄搖,那時怕是皇族內部都會對他有意見。

    原主十二年才將這大隋江山敗光,楊廣來了一年就要達成這個成就了,你讓他如何與人解釋。須知那胡亥還堅持了兩年呢。

    人總是喜歡幻想的,特別是這些封建貴族富二代。他們才不會覺得自己無能呢,老子英雄兒好漢是他們的座右銘。永遠不要指望他們會從大局出發,事實證明大部分人隻在乎眼前利益,因為這關係到他們的生活。本來好好的大一統的帝國,你一上台就有分裂的征兆,這不是無能是什麽。

    這也無可厚非,人的本性如此,主要是楊廣的動作有點快。

    他能發現問題是因為他是穿來的,後世書本上講的一清二楚。政事堂同意他的計劃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有所查覺,但不明白具體是那裏出了問題。但一般皇族和貴族子弟就沒這個能力了。楊廣也不可能一個個去和他們講,於是流言就產生了。

    有一些貴族在抱怨楊廣好大喜功覺得他太激進。這種程度的流言還不足以對他造成影響,但這是個很不好的信號。有人對他不滿意了,而且這些人能量還不小,是誰呢?

    楊廣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優越感讓他自以為是,這直接導致了目前令他冷汗直流的局麵。事實證明,他並不比曆史上的隋煬帝強多少。

    可停手是不可能的了,如今的局勢已經是騎虎難下了。他能停手,士族可不會。這隻會另他們得寸進尺,到時候局麵會進一步崩壞。

    戰爭中的撤退行為是很講究技巧的戰術,而且是最難的那種。既要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讓自己撤退到有利位置的同時還要讓敵人在進攻中消耗更多的力量。做的好了那就是四度赤水的我軍,做不好了那就是轉進如風的果軍。

    楊廣顯然是不具備這種能力的,他也不敢退,一退便是威望殆盡皇位不保的下場,被趕下皇位的皇帝是沒有存在價值的。

    現在隻能加碼了,將所有的籌碼都堆上去,再拉足夠多的人下水。隻要大家都有問題那他就沒問題了。

    關隴集團內部大會:

    “在座諸位都是我關隴集團的精華,朕早就想同各位說說話,但一直沒有成行,很對不住大家。近來朕聽說有些人不太讚同行政院的政令,私下裏議論紛紛。朕今日來便是給大家講一下當今的局勢和我們的任務。

    你們生來便是吃穿不盡,為何父輩還要你們參軍呢。現在有很多關隴子弟都想不明白這個問題,目的都已達到了為什麽還要從頭來一遍。

    朕談一下自己的看法,我們這一代關隴子弟全部參軍,朕十三歲便踏上征途,為什麽,因為天下未定,腹背皆是強敵,不參軍如何保家衛國。我們參軍就是為了打仗,為了統一天下。

    有人說:現在打仗是為了讓後代子孫不需要打仗。朕覺得這是錯誤的想法。自秦漢以來,曆朝曆代無不是戰事連綿不斷;這是因為前人不夠強,沒有將外敵都殺光嗎?

    戰爭是不會停止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人都是有欲望的,小兵想當將軍,將軍想封妻蔭子,這需要戰爭;外族遭災了,缺糧了,也需要戰爭來搶奪糧食人口;農民終日耕種卻連飯也吃不飽,他們也要通過戰爭來改變命運,所以隻要有人,有不平等,就會有戰爭。

    如今我大隋,外有強敵,內有天災,國雖富,民實貧,這就是不平等,這就是矛盾,這也是現在的局勢。

    人民需要更多的土地糧食才能生存,但天下的土地是有數的,我們關隴的土地都是祖輩世代功勳換來的,自然是不能分的。但那些手無縛雞之力每日隻知高談闊論的士族憑什麽和我們一樣。

    他們每日裏不是橫行鄉裏殘虐百姓,就是裝模做樣談虛弄玄,對於國家沒有絲毫貢獻。現如今更是大量兼並土地,引得天下流民遍地。到最後卻是我們關隴子弟來為他們收拾殘局。君不見東晉、南朝、北齊無不是亡於士族之手,這等國蠹不除,社稷如何能安,帝國日後必毀於士族之手。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根除這些敗類,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為子孫留一個太平盛世。這便是我們這代人的使命。

    但除掉這些蠹蟲就算完了嗎,不,我們還要誅除外敵。為什麽,因為這才是建功立業,這才是家族興盛的保障。更是因為我能,正所謂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不在我們最強的時候削平他們,難道要將禍患留給後世子孫嗎。

    當然,我們關隴子弟為了天下歸一,百年來前仆後繼舍生忘死,封妻蔭子那是應該的,但這還不夠,當年武王分封,宗室有功之臣人皆有份,漢道得以大昌。此等盛況,朕心向往之。

    若能攻滅北虜,朕必使我關隴各族,家家得享一方土地,人人皆可南麵稱尊。如此,方可酬爾等功業。

    朕今日願再此與諸位盟誓,若他日事成,敢有違此誓者,天下共擊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