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

字數:4164   加入書籤

A+A-




    “吾將親筆手書兩封書信,將由吳衛呈於徐州呂布、舒縣張勳麵前。”

    幾人對視一眼,交換一個眼神,張昭雙眉微皺,“主公可是要催促呂布出兵?”

    “呂布與曹操有仇,曹操若取陳國,可兵進汝南、東進譙、梁,威脅沛國,此番,便是呂布答應主公,怕是,也無法出兵相助。”張昭開口之際,仍是有些顧及劉奇後宅的呂夫人。

    “本侯,隻是想見一見天下無雙的呂奉先而已。”劉奇站起身來,看了一眼張昭,“至於這第二封信。”

    “卻為勸降。”

    “勸降?”張昭抬手一輯,“主公,那廬江太守劉勳,乃是袁術心腹,更獲封驃騎將軍,舒侯,吾等若勸降,以何官職應之?”

    “吾欲上表天子,以棄暗投明之節義,擢其為安南將軍,豫州刺史,加列侯。”

    “豫州刺史?”孫邵抬手一輯,“為何主公不征辟其為府中官吏,任其為揚州兩千彈之職,亦可……”

    “豫州刺史,今豫州之地,皆不在吾江東之手,若他有意為許縣征辟,放行便是,吾隻需保全舒縣一城軍民,劉勳此人,吾並不在乎。”

    許靖起身一輯,“若劉勳不降,又當如何?”

    “令徐元直強攻舒縣,城破之後,屠滅劉勳一族。”劉奇冷哼一聲,“袁術篡漢自立,乃國賊也,他劉勳膽敢做那從龍之臣,便知身死族滅的下場。”

    “本侯,對那等叛上作亂的亂臣賊子,向來不會姑息縱容。”

    ——

    舒縣城外,江東大營。

    徐庶接到劉奇書信,已是接近晌午。

    “傳令,擊鼓聚將,大軍陳於舒縣城外。”徐庶毫不猶豫便下令全軍聚集。

    當他策馬來到舒縣城外,看了一眼身側的親衛,“去,喚出劉勳。”

    “軍師此舉,和其麻煩,不若讓末將代勞。”旁側,穿著銀甲的戰將笑道。

    “如此,便有勞子義將軍了。”徐庶微微一笑,便看到身前的戰將策馬上前,一手閃電般從馬上取出長弓在手,隻見他手腕翻轉,三根箭矢已是架在弓弦上。

    “咻咻咻”三箭齊發,於空中並作一排,竟是同時命中城頭三麵戰旗。

    “哢嚓”三麵旗幟倒下的刹那,箭矢去勢未竭,更是紮進城牆磚內數寸。

    “嗡嗡嗡”城頭之上,劉勳看著尚在顫抖的箭尾,麵色蒼白,回眸看去之際,身前已經多出一群持盾的軍士。

    “廬江太守劉勳何在,吾乃東萊太史慈,可敢出來一見。”

    劉勳麵色微變,指著城下,“此將,便是江東第一猛將太史慈?”

    說著,他看了一眼心有餘悸的一眾校尉,撥開軍士湊到城牆垛口處,雙眼死死盯著城外的太史慈,“吾便是劉勳,汝有何事?”

    “太守可知,昨日淮陰一戰,呂布大敗汝軍五路兵馬,斬首數萬,許縣曹操,已興兵四萬,攻打陳國。”

    劉勳麵色微變,他豈能不知,即便襄安、臨湖二城已失去聯絡,但從合肥而來的傳令兵,卻可泅水將密報傳入城中。

    隻是,城頭這些兵將,在聽聞此事之後,已經開始竊竊私語。

    劉勳麵色一陣輕一陣白,這些日,若非是他以九江援兵支撐著城中士氣,隻怕早已是出現逃兵和營嘯。

    “太史慈,吾敬你於孔北海帳下忠義之舉,汝莫要傳謠以欺吾軍中兒郎,若想取城,來攻便是,吾劉勳大好頭顱,任取之。”

    太史慈輕蔑一笑,隨手取出一封書信,“此乃吳侯親筆所書,呈於將軍,還望將軍慎重考慮。”

    言罷,他張弓搭箭,在劉勳目光躲閃的刹那,箭矢命中他身旁的城牆垛口,與他所站的距離,不過數寸而已。

    劉勳後背已經濕透,不過,在兩軍陣前,他卻不能膽怯。

    他接過信件,隨意撕開看了幾眼,臉上浮現出幾分冷笑,“上表劉某為豫州刺史,安南降價,封列侯,吳侯好意,劉勳心領,吾乃大仲之臣,食君之糧,當為陛下效忠,投降之事,斷無可能。”

    城外,徐庶身旁的幾員戰將紛紛看向了他。

    “傳令全軍攻城。”徐庶一揮手,作為先鋒的周泰,振臂一呼,數百架投石車齊齊拋出石彈。

    “快,保護太守大人。”

    “大人,先下城吧。”

    大戰一觸即發,劉勳幾乎狼狽地在幾層鐵盾的庇護下,退下了城牆馬道,他回望城牆,此刻,無數磨盤大小的石彈,陸續砸落在城牆上,慘叫聲和腳下城牆的顫動聲,讓他滿臉沉重。

    “傳令下去,死守。”劉勳閉著眼,走到長街上,望著萬裏無雲的晴空,一臉茫然。

    他能投降嗎?

    當然。

    即便,他身邊有著袁術死忠閻象。

    但廬江失了大半,袁術二弟袁胤,駙馬都尉黃猗,都死在居巢,他若率軍突圍,最終能活著跟他逃回壽春的兵馬也不會太多。

    薄情寡義的袁公路,必殺他以泄憤。

    但……劉奇給的籌碼,實在是太低了。

    安東將軍虛銜也,他知吳侯劉奇之下,唯有平東將軍太史慈武職最高,這虛銜,給他,也無用。

    豫州刺史,江東之敵如今尚有九江袁術、廣陵孫策、徐州呂布,向西還有荊州劉表,取廬江之後,可謂三麵皆敵,且廬江距豫章尚有一江之隔,此乃飛地也,若三麵強敵來攻,如何守之?

    江東的前景,他並未看好。

    他若降,願為江東四郡一郡太守,卻不要此虛銜。

    ——

    回到府中,四麵城門,仍有震天的廝殺聲,他的心很亂,此刻,便是閻象也去了城頭,他安然坐在案後,四周靜悄悄的。

    “大人,南門外有一人,自稱劉子揚,已被軍士用吊籃迎入城中,大人是否接見此人?”也就在此時,堂外走來一名侍者。

    “劉曄?”劉勳眼前一亮,“快,請子揚先生入內。”

    不多時,發髻用竹穿好,穿著素色長袍的劉曄,便大步踏入堂內,他笑臉盈盈地看了一眼堂上劉勳:“太守可曾安好?”

    “自然。”劉勳見他過得瀟灑,故意冷哼一聲,以嘲諷他叛投江東之事。

    “太守可知,大禍臨頭矣?”

    劉勳心中一頓,雙眉微皺,“汝此來,可為說客?”

    “自然。”劉曄坦然答道。

    “左右,立即將此人拉下去,斬。”劉勳起身,背對著劉曄,大手一揮,斷然下令道。(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