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一章 龐統渡江

字數:3618   加入書籤

A+A-




    開春的江麵上,蒼白一片,幾日前大戰後的慘狀還未曾消散,這幾日,江上的戰船還有下遊的商船、民船都被強行征用,用來打撈江麵上的屍首,沉船所在,也有不少水鬼綁著繩索跳下江底,從江底用繩索係上軍士屍體,將其打撈上來。

    這一日,龐統乘著一艘烏篷小舟,朝著北岸駛去。

    他眯著眼,舟上除卻一名船夫,兩名護衛軍士,他並無旁人可探討心事。

    臨沅一戰,武陵太守杜伯持焚城門樓自盡,其麾下軍士,盡皆歸降,張允僅率數千兵馬渡江北逃,王威戰死之後,荊襄軍士亦是歸降,此刻南岸臨沅城外的大營之中,足足看押著一萬多名荊襄兵俘虜。

    龐統閉上眼,腦中便忍不住回想著昨日夜裏的軍議。

    劉奇安坐於臨沅堂上,一眾文武按官職列坐左右長案之後。

    諸葛瑾起身,雙手拿著詔書,麵對眾人宣讀道:“荊襄一戰,吾軍平定荊南四郡,剿滅叛逆張羨,北逐劉表不義之師,得江夏郡,滅蔡瑁水師於赤壁,今日之後,長江水道,盡歸吾江東軍節製。交州刺史士燮,以上表歸附君侯,今日之後,揚州七郡,徐州一郡,荊州五郡,交州七郡,四周二十郡千萬之民,已全部臣服君侯。”

    “吾等恭賀主公。”堂下,一眾文武幾乎同時抬手朝著劉奇一輯。

    劉奇擺了擺手,“全賴列坐諸位之功。”

    諸葛瑾迎著劉奇的目光,微微頷首,便自顧自地取出另一份竹簡。

    “吳侯詔令。”

    一時間,帳下一眾文武紛紛坐直了身子。

    “擢孫邵為揚州刺史,張昭為揚州別駕,劉曄任揚州長史。”

    “擢陳宮為徐州刺史,是儀為徐州別駕,張紘為徐州長史。”

    “擢步騭為荊州刺史,虞翻為荊州別駕,伊籍為荊州長史。”

    “擢士燮為交州刺史,毛玠為交州別駕,程秉為交州長史。”

    四道詔令,瞬間便讓劉奇節製下的四州牧守之長任命完畢。

    隻是,在座眾人之中,唯有步騭、虞翻、伊籍三人出列謝恩。

    步騭以豫章太守加荊州刺史,算是一步登天,但他是吳侯劉奇正妻步氏之兄,外戚身份,亦是舊臣,無人敢有異議。

    虞翻為武陵郡丞,隨會稽太守王朗歸附劉奇,在會稽開墾屯田,討伐山越之中,亦有建樹,今日能等擢拔,也是在場不少人意料之中。

    反倒是被俘虜的武陵郡丞伊籍,先被任為江夏郡丞,加左庶長爵,再以荊州長史之職相待,不少人忍不住對此人另眼相待,他究竟是有何等何能,能讓劉奇如此看重。

    便是新降的長沙太守桓階,今日也隻是得了錢糧、爵位的封賞而已。

    “擢呂蒙為鎮南將軍,荊州司馬,節製荊州兵馬。”

    “多謝主公。”呂蒙邁步出列,以他及冠之齡,節製一州兵馬,除了戰功,還有主君的信任。

    “擢徐庶為鎮北將軍,揚州司馬,節製揚州兵馬。”

    “擢吳憲為鎮西將軍,交州司馬,節製交州兵馬。”

    “擢太史慈為鎮東將軍,徐州司馬,節製徐州兵馬。”

    “擢蔣欽為平北將軍,巡江都督,節製江河水師之兵。”

    “擢朱桓為平南將軍,巡海將軍,節製海島水師之兵。”

    ……

    一長串的封賞之後,在場的眾人,大多都有爵位和錢糧的封賞。

    荊南一役,攻下南郡張允大營和武陵郡治臨沅之後,得錢糧七十萬石,便是劉奇匯聚在長江兩岸的數萬兵馬,一年之糧,也無須憂心。

    不日,劉奇便將南下,他命合浦郡丞魏騰帶大營民夫數萬,以木牛流馬運輸二十萬石糧草即刻南下。

    此外,便是和龐統密談了一夜。

    ——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主公此舉,雖會讓交州士氏一族寒心,但交州七郡,的確已在此族手中久矣,若不早日根治,怕是……”龐統雙眼睜開一條縫,他除了向劉奇獻上交州治理一策外,還特地敦促他早日選定春闈人選,還有兩日,便是春闈,如今荊南、交州雖定,但治理還需大量官吏,若是春闈不能早日舉行,各郡底層的官吏選拔,仍是艱難。

    若全靠舉薦,在龐統看來,各郡的治理之權,又會落入士族之手。

    在漢末的這個時代,書籍、漢紙這等貴重之物,盡皆在士族之手,若非劉奇下令各郡開設郡學、縣學,以江東印刷作坊印刷的書籍安置於各郡學、縣學之中,任憑這些學子抄錄,隻怕也無法打破這個局麵。

    龐統輕歎了口氣,以他在江東軍中的資曆,一戰之後,便從參議軍事的軍師之職擢拔到江夏太守,已是深得劉奇看重。

    光從他這位一郡之守的佐官便能看出,都尉徐晃,官拜安北將軍,江東軍中可獨當一麵的大將,伊籍,劉表舊臣,博學多才,謀略亦有,以江夏郡丞兼荊州長史,這兩人,任誰不能治理一郡之地?

    便是他眼前長案之上的書信中,“權益江夏之事”這六個字,也無一不顯露著劉奇對他的看重。

    “主公看重年少之臣,正因其年少……”他臨行前,想起好友孟公威對他所言,他反倒覺得有些好笑。

    “公威啊,非是主公看重年少之臣,而是主公有識人之明,他所簡拔之人,初出茅廬之徐元直,楊奉帳下小校徐晃,弱冠之呂蒙,水賊匪首蔣欽、周泰,何人不能獨當一麵爾?”

    孟建聽完此言,若有所思,“那主公為何不命汝為交州司馬?”

    “主公非是不願讓吾任交州司馬,而是交州平定,全賴吳、朱等將之功,主公需要犒勞舊臣,亦要先穩定交州,吾一羸弱文士,舟車勞頓至交州,與那蠻夷爭鋒,反倒不如去往江夏,謀劃荊襄之地。”

    想到這裏,龐統目光灼灼地看向近在咫尺的北麵江岸,他起身下船,此刻荊北有數人,可為他畢生之敵。

    一結蘆而居之村夫,一士族帳下之大將,一州牧身前之謀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