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四章 春闈第三場

字數:3632   加入書籤

A+A-




    “伯言,第一日考了四書五經,墨義在首,截搭題稍難,還有附庸風雅的一首小詩;第二日考了吾等算學、策問、經學,今日不知考何物?”張敦拎著食盒和筆墨走在石階上,昂首挺胸,身形平穩。

    陸議看著隻年長自己一歲的張敦,下巴已有蓄須,一摸自己下巴,卻是空空如也。

    “叔方以為,這第三場,考吾等何物?”

    張敦料到陸議會有此問,當即答道:“自是為官布政之道。”說到這裏,他略微得意地看了一眼陸議,“伯言,汝最近喜讀兵書,可是因為誌以徐司馬、龐太守那等白衣儒帥?”

    陸議淡然頷首,“自是如此。”

    “吾等吳中六人之中,唯有汝在兵法一道上,有所鑽研,吾等幾人,此番大考之後,怕是都要分至各地為官,如今揚州六郡,不缺官員,汝吾勢必會被分往荊南、交州等地。”卜靜陸議右側,他目光悠長,走上幾十步台階,麵上已有幾分紅潤。

    “若入一甲,大可留任將軍府。”陸議率先走上平台,看著已經攀登到半山腰以上的考官們,麵色思索,不知在考慮什麽。

    “三甲有汝與孝則,已定下兩席之位,吾等怕是無望與毛機等人相爭。”吾粲亦是笑道。

    “莫要長他人誌氣落自己威風,汝等隻要莫心生懈怠,二甲十人,必有爾等一席之地。”

    “二甲,便隻能派往各縣任職……”

    陸議笑著看了一眼同窗幾人,“也不一定,吾聞今日這一場過後,會放榜,吾等躋身貢士後,還得入吳侯府中,拜見吳侯,接受吳侯的親自考問,到時,才會公布春闈榜單三甲名額,汝等策論不在吾之下,那時,必有良機。”

    吾粲微微一愣,“伯言之意,吾等此時之勝負,算不得什麽?”

    陸議輕輕搖頭,“豈是如此,這會考乃是吳中諸多才學之士監考,若是吳侯顧及他們的顏麵,汝等此番若不入前十之列,怕是也難入二甲。”

    幾人對視一眼,他們都是早慧之人,豈能不知其言下之意。

    要想在吳侯麵前露臉,至少,他們也得先過了主考這一關,如果進不了前十名,即便是被取中,這剩下的這些士子和外邊的人,必定會非議。

    半個時辰,他們慢悠悠地走到了方山書院廣場前停步。

    腳踩著平坦的石板,一行一百四十人,俱是這一科江東之下各州郡的雋才。

    年長者,如毛玠、吾粲,生於熹平七年,年幼者,也就是孫逸、王基、顧邵等人,生於中平元年,相差六歲爾。

    “驗明正身。”仍舊是走流程,排成兩列的士子們,分別從大門的兩側入內,此刻,早有軍士等候在門邊,入內之時,須得進入一座小屋,脫掉外衫,全身上下都得被摸個通透。

    一開始這些家夥還有些扭扭捏捏,當有一人反抗之時,險些被逐出考場,取消資格,方才作罷。

    為了日後的功名富貴,忍一時又能如何?

    方山書院的考場,每一間都是單獨隔開,隻有一案寬的房間。

    圍繞著偌大的庭院,四麵都有這樣的考試間。

    士子們一抬頭便可四目相對,但他們卻不敢抬頭,因為一旦開考,庭院內便會有幾排軍士並肩站在一起,擋住他們的視線。

    還有監考的考官,時時刻刻地都在四處走動。

    交頭接耳一旦被發現,會被立即取消考試資格,並且將原本的孝廉身份也給廢除。

    開考之前,眾多士子已經是按著入場時領到的木牌,一次落座,他們麵前隻有一張略厚的白紙,這一張可以算作是稿紙,不少見獵心奇的士子,第一次開考之時,還在稿紙上作畫,當然,到最後,也沒有被訓斥。

    此刻,位於方山書院的後院之內,喬玄安然坐在高堂之上,看著大隊文吏忙碌地在翻查試卷。

    “喬老,此次試題所考為何?”安坐於左右的,自然是謙讓後落座下席的司馬徽和龐德公、黃承彥三人。

    看了一眼對麵有些猴急難耐的黃承彥,龐德公微微一笑,“吾聽聞前日印刷坊加急趕印了一批試卷,便是吾方山書院開春的歲考的試卷也給耽誤了,可是因為此次春闈大考?”

    聞言,喬玄臉上略微有些驚訝,“未曾想龐山長竟是知曉此事。”

    龐德公擺了擺手,“誤打誤撞爾,喬公,吾等亦不參與監考之事,亦不會外傳考卷內容,不知可否告知吾等,究竟是何考題,竟讓印刷坊連夜重新印刷試卷,春闈大考在即,試卷應當在半月之前便已印好,此次卻是有些倉促了。”

    喬玄麵露苦澀,“此事,卻是吳侯諭令。”

    龐德公眼中好奇之色更盛,“莫非是因交州之事?”

    “不錯。”喬玄微微頷首,“三月初時,吾軍已接管南海郡多日,南海郡太守毛孝先,下訪諸縣之際,遇到一些瑣事,原本縣吏便可處置,卻因山中蠻夷之輩,蠻橫無理,時常劫掠各縣,導致南海諸縣民風亦甚是彪悍,稍有差池,處理不當,便會引起暴亂。”

    喬玄眯著眼,“吳侯命人整理了數條,以四百裏加急呈至將軍府,便已此事臨時改做此次大考試卷。”

    司馬徽一手撫須,“以南海諸縣瑣事為題,雖是親近民意,但那些參考士子,大多都是飽讀聖賢之書之人,並未下到地方實幹,怕是……”

    龐德公眯眼一笑,“正因這些士子太過聰慧,日後他們必定要分配往江東各縣為吏,不若便以此事,考究一下他們的應變之能。”

    黃承彥微微頷首,“吳侯此舉,大善。”

    言罷,他有抬頭看了一眼喬玄,抬手一輯,“敢問喬公,那此前的試卷考試內容為何?”

    喬玄伸出三根手指,“無他,仍是如往常一般,經義、算學、策論,隻是比此前兩場更難而已。”

    “喬公,評卷之時,吾等可否參與?”一直以來,抽身世外的司馬徽突然出聲道。

    喬玄環視一眼眼神有些意動的三人,當即大笑,“此前吳侯選擇主考之時,汝三人還在推脫,未曾想,此刻竟也來了興致。”

    “如此,那爾等便隨吾一同閱卷罷。”

    三人當即紛紛抬手一輯,連忙謝過。(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