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自此治學江東

字數:4396   加入書籤

A+A-




    沒有徹夜暢談,劉備心中有些失望,莫非,自己仁義遍布天下,如今坐擁三郡,卻得不到諸葛亮的看重。

    “主公……”眼看著劉備深夜出門,陳到和麋竺眼中露出幾分驚訝,倘若這蘆中當真是賢明之士,應當不會在深夜將主公趕出來才是。

    “回南陽罷,明日進兵,應吳侯之邀,進攻汝南。”

    “喏。”

    放馬奔馳,在勁風中,劉備鬢發在空中飛舞。

    “孔明呐,汝若有顧及,便讓吾於這亂世之中開創一番基業,再來請汝出山罷。”

    柴門之內,稚童看著遠去的身影,微微一歎,轉身走回堂內。

    “可曾走了?”

    “走了。”

    諸葛亮放下手中書籍,“如此,今夜汝便準備行囊罷,明日,汝吾一同動身南下。”

    “南下往何處?”稚童微微一愣。

    “自是去那秣陵方山書院。”

    稚童疑惑不解之際,諸葛亮已經起身,稚童正要開口,卻見諸葛亮將一根手指放在嘴邊,“汝且聽。”

    稚童朝外看去,不多時,馬蹄聲,在屋外陸續響起。

    “莫非是劉使君去而複返?”他看了一眼諸葛亮,抬手一輯,便朝外走去。

    “籲”來人是一名麵上帶笑的青年,隻見他翻身下馬,便朝著柴門內的稚童一輯。

    “孔明可在?”

    “原來是龐先生。”稚童定睛一看,便認出龐山民。

    早年諸葛亮與崔州平等人相交之際,亦曾入過龐府。

    “先生正在舍內。”

    龐山民微微一笑,小步上前,推開柴門,便走入院內。

    “兄長此來,亮有失遠迎,還請恕罪。”諸葛亮朝他恭敬一輯,立於堂前,滿臉帶笑。

    “汝這蘆中有客,吾方才不便來此,如今孔明可是閑暇?”龐山民自顧自地朝他抬手一輯道。

    “吾已命童子收拾行囊,明日便可隨汝南下。”諸葛亮笑道。

    龐山民直視著諸葛亮,“還是今夜便動身罷,已為孔明備下車駕。”

    “哈哈哈……”諸葛亮長笑著轉身走入堂內,回身看了一眼跟著走進來的龐山民,“吾此行別無他物,汝且命軍士幫吾將這案上書籍帶走便是。”

    龐山民略微愧疚地看了一眼諸葛亮的背影,“孔明啊,汝此去倒不如直接入府……”

    諸葛亮笑著看了一眼龐山民,“兄長何必勸吾?”

    諸葛亮抬頭看著屋外的夜色,“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吾輩士人,即便不出仕,亦可治學。”

    龐山民一臉苦笑,不好再勸,在他看來,自己這位小舅子,是在和吳侯鬥氣。

    “兄長此去江東,還未曾見過吳侯罷?”諸葛亮拉著龐山民落座後,突然開口道。

    “見過了,荊南之戰時,吳侯曾南下蒼梧,接見交州刺史士燮。回程時,吾正好跟隨士元見了他一麵。”

    孔明微微頷首,不再開口。

    ——

    車軲轆滾動在深夜的古道上,諸葛亮與龐山民公乘一車。

    “山民汝現任江夏郡功曹,事務可是繁多?”

    “倒是不多,近日考中的貢士,不少人都下放到荊襄各郡為官,他們行事稍微生疏,但學識倒是紮實,稍加調教,倒也可以應付衙內公務。”

    “聽聞江東吏務要改製?”

    “正是如此,不過各郡官吏多有微詞。”

    諸葛亮伸手放下窗邊的簾子,下半夜,行進之際,涼風入內,以他的身子,倒也有些不適。

    “如何改製?”

    龐山民眼中掠過幾分喜色,“孔明倒也關心這事?”

    “吾遍讀過往經典,吳侯於江東新規,江東六項,俱是當世長遠卓絕之計,吾乃士人,自然不能免俗。”

    “吳侯欲設六部司職將軍府內政。”

    “六部?”諸葛亮微微皺眉,“吾聞將軍府已有參軍、學政、司禮、工匠坊、刑獄、戶籍從事之分,可是此六等?”

    龐山民微微頷首,“孔明之才,勝吾遠矣,一言便能料個八九不離十。”

    諸葛亮一手輕搖羽毛扇,“兄長過於自謙矣。”

    “將軍府擬定,以吏部管江東之吏升遷、提學任官之事;以戶部管戶籍、錢糧之事,以禮部管婚祀、出使之事;以兵部管四州軍務;以刑部管刑獄、審案之事;以工部轄工匠坊、造船坊之事。”

    諸葛亮雙眉微皺:“如此,司職官職須得新設。”

    龐山民心中升起幾分敬意,諸葛亮不知內中詳情,竟也能一眼看出新政不通的關鍵。

    “孔明以為,當如何處之?”

    “昔年天子東歸洛陽,吳侯父子予其錢糧兵馬,此番平定交州、荊南之地,改日若能一舉平定荊州全境,大可遣使臣往許昌朝貢,今袁本初據河北四州之地任大將軍開府,許昌曹孟德以丞相之位開府,吳侯為漢室宗親,據四州之地,匡扶大漢於將傾,亦可開府。”

    龐山民瞪大了雙眼,孔明怎敢如此妄言……

    他雙眉緊皺:“曹操,當不會許以主公三公之位。”

    諸葛亮輕笑著搖了搖頭,“漢室危而諸侯昌,他曹操肯僭越為丞相,吳侯焉能不敢為大司馬?”

    龐山民鬆了一口氣,他還以為,諸葛亮將進言吳侯,讓他稱王。

    ——

    也就在一行車馬改道南下之際,一大隊騎卒回返隆中。

    “進屋。”陳到勒馬立於柴門前,朝著屋內伸手一指。

    “喏。”數十騎紛紛翻身下馬,朝著屋內衝去。

    不多時,便有人回返,“稟報將軍,屋內無人,茶壺尚溫,應當是剛走……”

    陳到一臉複雜,“竟是趁夜離去,看來主公所料不錯,此人當真是受那江東吳衛時刻監視。吾此番若是將此詳情回稟,主公怕是又要內疚了。”

    “將軍,吾等是否追擊?”

    陳到沉默頃刻,“追。”

    數十騎追出數裏外,便停在了一處山林前,此處小道,被砍倒的樹木橫於道中,任憑一行人全是騎卒,亦無法通行。

    “江東吳衛,卻是有備而來啊。”陳到手中馬鞭一揚,“回去。”

    “喏。”

    天蒙蒙亮起,陳到回返,將此間事情,全部稟報劉備當麵。

    劉備回眸看了一眼身側的中年文士,“正如伯達先生所言,孔明此番,卻為江東所製矣。”(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