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開啟隱藏玩家的特殊玩法
字數:3288 加入書籤
水下聲呐發出了一聲清脆的鳴響,撫順第一個注意到了,她大叫,“注意,注意,水下有動靜,水下有動靜,看起來是個大家夥,這到底會是誰設置的魚雷陣,為嘛水下還有攻擊啊?”
然而鞍山卻一副淡定的樣子,發著信號,同時小聲說道,“別說話,這是我們的外援。”
很快就看到一陣水泡漂了出來,然後漏出了一個穿著死庫水,頭上戴著潛水鏡的艦娘,“039A型潛艇向鞍山少尉報道!”
鞍山回敬了一個軍禮,並問道,“039A同誌,你已經知道了,這次需要執行的任務了吧?有沒有信心完成這次艱巨的任務!”
039A喊道,“保證完成任務!”
鞍山拍了拍她的肩膀說道,039A匯報道,“那麽,現在我開始進行領航作業了哦,你們都注意了,前麵的魚群非常厲害,簡直打的不可開交,就算是有潛艇導航,你們也很難過去的,不過不要擔心,我也有準備,不知道你們研究過那兩個投食的艦娘沒有,他們是山城還有扶桑,這是兩艘航空戰列艦,即可以釋放水上偵查機,還可以進行炮擊,而且炮機值不低哦!”
鞍山笑了,航空戰列艦,而且以重櫻為假想敵這種事情,東煌做的不是一天兩天了,誰讓重櫻離東煌那麽近的,畢竟太近了,做鄰居如果不友好,那麽隨時可以防備著被對手偷了雞。
畢竟,重櫻想要發展幾乎就隻有一條路,向北去掠奪北方聯盟的港口,曆史上重櫻就這麽幹過,而且他們還成功了,成功把北方聯盟從大清那搶到的滿洲國化成了自己的。
實際上,重櫻的島鏈就已經決定了她們的發展方向,向東,跨過太平洋,這一點都不現實,畢竟,時區跨度太大的話,那麽自然就是給自己的國家添麻煩,而且太平洋雖然叫做太平洋,但是太平洋裏從來都不是太平的。
就好像那句平海不平,寧海平一樣。
重櫻想要發展怎麽辦?從古代開始,他們發展的方向就一直是那一條路,以朝鮮半島為跳板,然後圖謀東亞大陸,這個國策也沒有錯,所以,曆史上的朝鮮一直是被重櫻入侵的,每次重櫻打仗,第一個就是從對馬島出兵,侵吞朝鮮半島,然後在朝鮮半島跟當時的大陸霸主國打的難舍難分,從最早的重櫻戰國,羽柴秀吉遠征朝鮮,舉國之兵打過去,還沒有壓過三八線,就被東煌那個時候的紅衣大炮哄回去了。
不過,朝鮮也是個好玩的地方,人家永遠會說:“全世界都是棒子思密達的。”
啥意思?李白?是棒子,杜甫是棒子,屈原是棒子,端午節都是棒子的,還有那個時候的李舜臣開著10條龜甲船打跑了重櫻200多條船,我就特別奇怪了,梁明海戰真的是這個樣子嗎?
區區龜甲船真的能夠打那麽多船,而且還不輸,誰信啊!
而且準確的說,龜船雖然防禦了白兵戰攻擊,首先我們需要知道重櫻那個時候武士道盛行,一個個劍術了得,而且都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
而朝鮮還有重櫻已經很久沒有打架了,那麽雙方的戰鬥力是怎麽樣的?
答案是就那個樣子,重櫻強在白刃戰,那麽好了,李舜臣就發明了龜甲船,我把整個船用個棚蓋住,你們不是喜歡接舷搶人家的船嗎?
我把那個棚上麵掛滿了倒刺,來吧!變成鐵殼烏龜,而攻擊就依靠棚後麵的火槍手射擊,這個樣子,就變成了躲避白兵戰,隻有炮擊戰。
而且因為設計口那麽小,所以,躲在內部射擊的槍兵也不會被打到。
而重櫻是什麽船,小小的群島可造不出來大船,那個九鬼嘉隆最得意的不就是有一艘超級厲害的白兵無敵大安宅嗎?
據說一艘船上麵可以有200多號人,一個衝鋒就能夠搶下了一條船了。
那麽各位是否思考過,為什麽遠東這邊的船,人數都一直那麽多的呢?這個原因如果我們聯係一下印度洋的狀況,就大概會知道了。
我們不是用的拉丁帆船,而是東煌式帆船,就是我們看古代照片,那麽立起來的竹竿撐起來的扇子一樣的帆,這種帆逆風的時候,行進非常緩慢,不比歐洲的風帆船,他們因為人少,所以大部分都是依靠風還有洋流進行遠洋的。
而對於遠東這一塊來說,人多的用不完,而且我們是一個傳統的農耕大國,意思就是說,我們人多,而且不會出現沒有糧食吃的現象,那麽自然人會越來越大,所謂的四大文明古國,最後碩果僅存的不就是我們東煌了嗎?
那麽,航行的時候怎麽辦?答案當然也是很簡單的啦,反正背風的時間多,那麽裝上漿就好了,風動力不足,那麽我們就用漿動力,反正東煌人多。
再去思考下那個鄭和下西洋,那個傳說中的鄭和寶船,可是幾百米長的大木船啊!出航一次,一條鄭和寶船上最少有幾百人在上麵,這可比重櫻的大安宅強多了。
重櫻的大安宅,因為人多,所以他們的移動速度特別特別的慢,甚至已經慢到了一定的程度了,就是用一個帆,純看臉動的,所以按照也是用的漿動力,需要下麵的排漿室裏麵的水手賣力的劃船才能夠快速突進,襲擊對手。
而鄭和寶船就不一樣了,雖然也有船槳,但是大部分時間還是依靠的風動力,不然也沒法走那麽遠了。
要知道,鄭和最遠可是到過東非的麻帝林的,這是個什麽概念,意思就是鄭公公早在很久很久之前,就已經從東亞穿過東南亞、印度到過非洲了。
這個偉大的壯舉,特別的想知道,為什麽當年鄭公公沒有訪問澳大利亞呢?
要知道,那個時候的澳大利亞就隻有土人在哪裏居住,誰去,就可以搞圈地運動了。
不過,東煌一直以天朝大國自居,意思就是說:老子天下第一,隻要你們稱臣了的話,那麽人人有賞。
為什麽不吞並那些效果,首先已經是地大物博了,而且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就是:時代的技術決定了,能夠走多遠。
想一想大元朝是怎麽垮掉的,自然也就知道了,技術限製了一個國家的國土麵積。(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