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第 100 章
字數:8874 加入書籤
餘茉這個名字, 像一本多年塵封的書, 陡然從書架上落下,攤開在崔琳麵前。
猝不及防,毫無準備。
那些記憶是禁忌,更是恥辱,不僅是他的恥辱, 也是整個崔家的恥辱。
是他年少輕狂時犯下的錯誤, 是他這輩子都不願再回想起來的陰影。
頭頂轟隆巨響!
他渾身一震,不由抬起頭。
屋簷外的天空忽然亮如白晝, 又急劇暗下。
晴好的傍晚不知何時飄來烏雲, 將剛剛升至柳梢的月光徹底遮住。
天地晦暗,風雨欲來。
崔琳腦子裏亂紛紛的,一時是餘茉模糊的麵容,一時又是崔不去那張臉, 漿糊也似,混沌未明。
“三郎,三郎!”婢女在旁邊不知喊了多少聲, 才終於看見崔琳睜著一雙迷迷瞪瞪的眼睛望向自己。
白玉嚇壞了,她不知自己為何僅僅隻是改個名字,就惹來崔琳如此反應。
風吹來, 比往常還要冷些, 直將崔琳推得往後退了兩步。
“您的臉色好難看,可要請個大夫,或者婢子去請主母過來?”
白玉的話令崔琳猛地驚醒過來。
“對, 要告訴父親,得馬上告訴他!”崔琳推開婢女,踉踉蹌蹌朝來處跑。
淅淅瀝瀝,夜風帶來一陣細雨。
但崔琳完全不覺得冷。
腳步越來越快,黑夜中狂奔的他,滿頭大汗,神色惶恐。
……
崔不去也不覺得冷。
他腳下,是安平縣城外一處小山坡。
他麵前,則是一座孤零零的墳塋。
在墳塋東麵不遠處,有一個陵園,那裏才是崔氏一族的安眠之地。
鳳霄看著墳塋前麵的墓碑。
餘氏之墓。
沒有前綴,沒有落款。
外鄉人路過看見銘文,頂多隻能猜出墓主是個女子,連她身前是否嫁人,有何事跡,立碑之人是誰都不知曉,更不會猜出她與崔氏有何關聯。
“這一定是個很長的故事。”鳳霄道。
他聽過的故事不計其數。
每個混跡江湖並能闖出名堂的人,一定有自己滄桑的往事,或輝煌或曲折的過去,但鳳霄是個例外,他從來都是一帆風順,天之驕子,他也不喜歡聽別人的故事,因為別人的事情聽再多,那也是別人的,同情也好,憤怒也罷,都是多餘無用的。
然而現在,他卻很想聽一聽餘氏的故事。
因為這個故事,與崔不去有關。
“也許是三十年前,也許還要更早一些,本縣有一戶姓餘的耕讀人家,膝下無子,唯有一女,人稱茉娘。我記事時,她已死了,從旁人為她畫的畫像來看,應該是個美人。”
天,逐漸變暗。
唯一的光明,隻有墓前那盞被鳳霄放在地上的燈籠。
柔光描繪著兩人站在墓前的輪廓,在細雨中黯淡。
如這時光,慢慢回溯。
餘茉不僅是個美人,還有符合許多人心目中美人形象的品行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譬如蕙質蘭心,懷瑾握瑜。
餘父是本地名士,雖未當官,但筆下詩集文集不少,許多人慕名而來,拜在他門下,但能被餘父收為入室弟子的,隻有一個,他姓元名省,是餘茉青梅竹馬的師兄。
眼看女兒亭亭玉立,餘父本有心撮合女兒與弟子的婚事,奈何元省想要出門遊學,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
一日餘茉去外家探親,回家途中,忽遇暴雨,河水上漲,水流湍急,餘茉帶著婢女,與家人失散,站在河邊徒呼奈何,正好遇上同樣在附近遊玩的崔家子,對方眼看佳人無法渡河,就自告奮勇,來回兩趟,背著餘茉和她的婢女過河,餘茉很感激,事後詢問對方姓名,想日後再請家中長輩出麵感謝,對方自稱崔珩,是博陵崔家嫡支,排行第二。
聽至此處,鳳霄問:“假的?”
崔不去緩緩點頭:“假的,對方是崔三,因少年頑皮,逃學私自外出遊玩,怕傳回家中被長輩責備,就謊稱了二哥的名頭。”
後來,餘家派人去崔家致謝,正好崔二到了婚齡,崔家在為崔二物色妻子,又正好,餘氏品貌俱佳,兩家結親,順理成章。
沒有背餘氏過河那件事,這樁婚事,充其量也就是郎才女貌,門第相當,有了那樁佳話錦上添花,就更是金玉良緣,天作之合。
鳳霄沉默片刻:“所以,這其實是一樁陰差陽錯,意難平的悲劇?”
崔不去笑了:“不,雖有誤會,卻非悲劇。餘氏過門之後,就知道那天背她過河的人,其實是崔三郎,但那天匆匆一麵之緣,實在也談不上什麽一見傾心。餘氏與崔二郎誌趣相投,感情融洽,二人賞雪談詩,看花論泉,足跡踏遍郊外山野,很快就成為一對人人稱道的佳偶。”
……
這場雨看似沒那麽快停。
崔琳連撐傘都顧不上,在雨中一路狂奔。
閃電劃過天際,照亮了他的臉。
他的臉色比天空還要蒼白。
崔宅花廳內,正洋溢燈火通明的熱鬧。
崔詠麵上露出方才訓斥崔琳夫婦時所沒有的歡快。
因為崔家最爭氣的兒子,四郎崔珮回來了。
“你還舍得回家,你還記得你在這裏有個家嗎!”雖是訓人的口吻,但誰都能看出崔詠臉上並無不悅。
崔珮也笑嗬嗬地應和:“兒原想南下探望舊友,路過博陵附近,聽說崔家要辦榴花文會,這不又回來了?”
崔詠吹胡子瞪眼:“若沒有文會,你當真就不回來了?”
“哪能呢!”崔珮哈哈一笑,“高堂雙全,兒女俱在,我這不就回來了?”
麵對愛子,崔詠高興了一會兒,笑容卻轉淡:“自從袁氏病故之後,你不願再續弦,說要遊遍五嶽三川,我知道,你其實是不想回這個家。”
崔珮:“阿爹……”
崔詠擺擺手:“不必多言了,回來是好事,你就多待三兩個月吧,啊?”
崔四看著老父須發皆白的蒼老麵容,一時說不出拒絕的話。
門外腳步聲驟然而至。
崔琳的身影冒冒失失闖入二人眼簾。
一身濕漉漉的他喘著氣,發絲黏在臉上,說不出的狼狽。
沒等崔詠沉下臉色,崔琳已惶惶然道:“他沒死!他回來了!”
“三郎!”崔詠喝道,“你又發什麽瘋!沒見你四弟回來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嗎?!”
崔琳恍若未聞,兀自道:“他,就那個鳳霄!您知道他剛剛給白玉改了個什麽名字嗎?叫餘茉!餘氏啊!您還記得她嗎!”
在座兩人陡然變色。
崔詠甚至難得失態,按住桌案想站起來,卻一時腿軟,複又坐了下去。
“是不是你聽錯了!”他厲聲質問崔琳。
崔琳拚命搖頭:“沒有,我問了白玉好幾次的,她說那個姓鳳的,還特地教她是哪兩個字,多餘的餘,茉莉的茉!”
崔詠沉默半晌,忽然望向崔珮:“當年是你回來說,他死了。”
崔珮苦笑:“當初我去孫大夫那裏,是想讓孫大夫盡力救他的,可等我過去的時候,孫大夫說,那孩子已經救不回來,斷了氣,那孩子臨死前求他,說自己本來就不被崔家承認,死了也是隨意下葬,不可能進祖墳,倒不如在外麵隨意埋了,落個無牽無掛,孫大夫心軟,就答應了,我親眼還見過那孩子的墳堆,連墓碑,都是我後來給他立的。”
崔琳急得打斷他:“可除了他,誰會知道餘茉!餘家三代單傳,到餘氏那裏就隻有一女了,鳳霄一定是假名!”
“你慌什麽!”崔詠大怒,“就算他還活著,那也是你的親生兒子,你怕他回來找你報仇嗎!”
崔琳頓時臉色煞白,呆呆站著,再也說不出一句話。
崔詠喘過一口氣,勉強定下心神。
“他姓鳳,餘家沒有姓鳳的親戚,博陵也沒有姓鳳的人家,不過餘氏當年有個師兄,會不會是他?”
他望向崔珮,似想要個答案。
崔珮看著平日果決的父親,第一次產生對方也老了的感覺,不由暗暗歎了口氣,說出崔詠最不想聽到的話。
“我沒見過那個年輕人,如果他是當年那個孩子,長相一定跟三郎,或餘氏有些相似的吧?”
崔詠抿著唇,半天沒說話。
崔琳的臉色更白了。
崔珮了然:“這麽說,他的確是……?姓名可以假托,當不得真。不管他是否還活著,既然知道餘茉,又故意泄露給三哥,必然也知道當年的事,父親,將人請回來吧。”
他歎了口氣:“不管是道歉認錯,還是請罪,總要把話說明白。”
“爹……”崔琳弱弱道,“我不想見他,我真不想見他!”
胡須顫動了許久,崔詠終於開口:“四郎,你馬上將你大哥也喊過來,還有,派人出去尋那兩人,務必將他們帶回來!”
……
綿綿細雨落在墓石上,將樸素簡陋的墓碑暈染打濕,似墓主一生流不出的淚。
不知何時,燈籠被雨水打滅。
無星無月的夜,雖已入夏,卻有些寒意。
他們出來時沒有帶傘,崔不去也沒有回去的打算,任憑頭發肩膀,沾上雨珠。
故事既然已經開了頭,總得將它講完。
一個前半生甜蜜,後半生淒涼的故事。
崔不去:“好景不長,崔二偶感風寒,一病不起,很快就撒手人寰,留下餘氏,無子守寡。崔家並不要求她為崔二守節,餘家也心疼女兒,想接餘氏回去再嫁,但餘氏自己不願意,她跟崔二鶼鰈情深,寧可為他守一輩子,也不可能遇見再好的人。但,就在崔二夫婦相和,人人稱羨時,卻有個人,窺視這一切,暗暗嫉妒不平。”
鳳霄何等聰明,一下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便能猜出:“崔三郎,崔琳。”
崔不去:“不錯。”
崔琳自那一麵,就被餘氏的美貌才情吸引,他深恨自己當初報了二哥的名字,否則後來所有幸福,還有餘氏這個人,都會屬於他。他後來也娶了妻,但夫妻性情並不投契,這讓他積鬱在心,看見二哥二嫂恩愛有加,更是難受異常。
可,那畢竟是過去的事了,就算再難受,餘氏也不屬於他。
誰知二哥英年早逝,撇下餘氏一人,餘氏自願守寡,一年裏多半待在從前夫妻二人經常居住的崔家別莊裏寫詩畫畫,緬懷亡夫。
崔三心裏那把不甘心的火越燒越旺,終於有一日,趁著酒勁,悄悄去了別莊,讓人借故引開餘氏身邊的人,將她給奸汙了。
他想得很美好,餘氏既不願再嫁,安置在別莊裏,以後也可常來常往,再說一開始認識餘氏的原本就是他,反倒是崔二搶了本該屬於他的女人。
鳳霄挑眉:“崔三既然如此喜歡餘氏,為什麽當年兩家議親的時候,他沒有出麵反對?”
崔不去翹起嘴角:“因為當時崔家已經為他物色了一門更好的親事,對方是範陽盧氏嫡支的長房次女,門第比餘家更高,對崔三來說,更加麵上有光,一念之差,讓他後悔終生。”
鳳霄哂道:“倒也是意料之中。”
餘氏平素溫柔,那一晚卻死命掙紮,事後也不肯當崔三的禁臠,甚至剛烈決絕,直接在崔詠麵前將此事道出。
崔詠大驚,當即便召來崔三對質,將人打得半死,若非妻子苦苦哀求,差點就要把崔三逐出門庭。
但這件事,畢竟是天大的醜事,如果傳揚出去,非但崔家百年名聲不保,就連餘氏必然也要被世人非議,到時候餘氏就算再不願意,也得離開崔家,可這樣一來,她就不再是崔二的遺孀。
為了百年之後還能與崔二做一對黃泉夫妻,餘氏對崔詠道,此事她願意忍下來,隻當沒發生過,但是她這輩子,再也不想見到崔三。
崔詠答應了,他同意餘氏往後一直居住在別莊,又派強壯仆婦守衛左右,再不讓歹人有接近的機會,而崔三也被拘在崔家宅子裏,不準踏出半步,形同軟禁。
但那一夜之後,餘氏發現,自己竟然珠胎暗結,懷了身孕。
孩子是誰的,不言自明。
鳳霄:“那孩子,就是你?”
崔不去嗯了一聲:“是我。”
他平靜得幾近淡然,就像在說別人的故事。
雨落在他頭頂,肩膀,冰涼冰涼,連心也是冷的。
天地之間,一切都變得模糊。
唯有身邊那聲歎息,無比清晰。
但,向來風流不羈,從不將任何閑事放在心上的鳳府主,又怎會發出這樣的歎息?
崔不去笑了笑,定然是自己聽錯了。
“我還有許多疑問。”鳳霄也不搖他的扇子了,在風雨中搖扇子,無疑很蠢。
崔不去淡淡道:“我知道,因為故事,還遠遠未完。”
作者有話要說: ps,前麵第9章“阿爺”的稱呼,其實就是爹,魏晉南北朝時阿爺、阿耶,都是稱呼父親,為了方便記憶,把前麵的也統一成爹了,免得大家記不住。
明天就是蛐蛐的經曆和名字由來了,昨天有幾個可愛猜到是蛐蛐娘是老二的妻子,不過當時不可能劇透,所以沒給聰明的你們發紅包~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