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 下揚州

字數:3961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掌家小農女 !

    便是這樣緊趕慢趕,小暖與趙書彥在第四日到了揚州城。

    揚州的製香、絲綢,皆天下聞名。此地繁華,店鋪鱗次櫛比,路上的行人皆著華服,水上的畫舫巧奪天工,不時傳出陣陣聲樂。

    綠蝶將馬韁繩交到趙德手上,亦步亦趨地跟著小暖,確保她的安全。小暖走在街上四處觀望,感慨道,“京城想必也不過如此吧!”

    趙書彥笑道,“揚州繁華始於隋煬帝盛於大唐,固有‘揚一益二’之稱。不過京城與此,大有不同,此處財充,京城富貴。”

    小暖這個大俗人,站在三眼橋上,望著河中的遊船,也不由得想酸一把,“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揚州啊揚州——”

    趙書彥忍俊不禁,“表弟又錯了。”

    小暖張大嘴巴,這怎麽可能錯呢?這可是傳唱千古的名句啊!

    “太白詩中的揚州並非此處,乃指江南。前朝揚州含廣陵、宣州、潤州多處,此處乃是揚州之內的廣陵。”趙書彥解釋道,“太祖一統天下後重劃九州,此地才被更名為揚州。”

    小暖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所以李太白那首詩才叫《送孟浩然之廣陵》嘛!”

    她小時候就覺得這首詩有點毛病,明明說是去廣陵,詩中卻說下揚州。小時候的她還以為去廣陵要經過揚州呢......

    一行人牽馬在街上穿梭許久,才來到綾羅坊的二當家展福留宿的名都客棧。

    展福見趙書彥終於到了,趕忙上前彎腰行禮,“少爺。”

    趙書彥點頭,帶著他進入房中,為他介紹自己身邊的小暖,“我的表弟秦日暖,綾羅坊的生意,日後便由他打理,我不再插手。”

    說來也巧,趙書彥的母親跟秦氏同姓,所以他說秦日爰是自己的表弟,展福立刻便信了,連忙彎腰請安,“小人展福,見過表少爺。”

    小暖微微點頭。展福不認得她,她卻對他展福是熟悉,這個二掌櫃機靈,聰明,人也可靠,是她多番考查後決定重點培養的心腹之一。

    “請起,小弟年少,見識淺薄,還請二掌櫃日後多多關照。”小暖客氣道。

    “不敢,不敢。”展福直起身,心中卻十分地憂愁。他來之前已聽大掌櫃提過趙少爺有意將店裏的生意交給心腹打理,他本還因此高興了幾日,不想來的卻是個十四五歲的黃口小兒!

    一個稚氣未脫的少年,心性都沒定下來,如何能讓綾羅坊眾人敬服?

    小暖和趙書彥自然知曉他在想什麽,卻都未挑明,隻是問起這幾日他去拜訪布商的詳情。

    展福放下心事,一家家地介紹。

    小暖聽完心裏也有了底,難怪人家不在意綾羅坊的生意。綾羅坊在濟縣算中等,放到揚州來不過是個小布莊罷了。

    展老爺在世時人家還買他幾分情麵當大客戶對待,如今展家式微,人家才不會在綾羅坊這等小蝦米身上費工夫,費心供好布。

    那麽現在,小暖的任務就非常明確了——動之以情,許之以利,讓他們跟綾羅坊達成互惠互利的長期合作關係!

    這日後晌,顧不得鞍馬勞頓的小暖便將展福叫到房中,仔細詢問各家布匹的特點,價錢,東家的喜好,商譽的好壞等等,邊問邊記,並與展福商量如何將他們拿下。

    這一商量便到了掌燈時分,展福待這表少爺的態度已由表麵恭敬,變作將信將疑。

    接下來的三日,展福隨著趙書彥和表少爺走訪了三家布商後,對表少爺的敬意已高如泰山,闊如江河。

    趙書彥將這一切看在眼裏,竟無端生出一股自豪感。又因小暖的拚命三郎勁頭也激起了他的幹勁兒,馬不停蹄的巡視完趙家的三家酒樓後,即刻帶著小暖去徐州。

    整裝出城後,小暖翻身上馬,調轉馬頭,用馬鞭指著青石雕刻的揚州二字,大聲道,“最晚三年,這裏最賺錢的布莊必定是我秦日爰的!”

    剛要爬上馬背的展福被這一句話震得腿一軟,竟趴在了地上,砸起一片塵土。

    小暖哈哈大笑,“展福!”

    “小的在!”

    “若是你爭氣,三年後的今日,你便是此處的掌櫃,本少爺許你月例百兩,年分紅過千!”

    展福蹭地跳起來,揮舞著拳頭吼道,“小的爭氣,一定爭氣!”

    進出城門的人看這對主仆猶如白癡,趙書彥卻知道小暖是認真的,不由得升起濃濃的期待,想知道三年後的小暖,會是怎樣的風華。

    那時候,她該是大姑娘了呢,還能女扮男裝四處跑麽?

    徐州雖沒揚州繁華,但這裏出產的苧麻布卻是大周一等一的,小暖留在這裏的時間比在揚州時還多了一日。

    因為除了跟幾大布商洽談生意外,小暖還動用了趙書彥的人脈,在此大肆收購一種叫做“棉花”的花卉種子。

    趙書彥對此十分不解,小暖卻笑道,“小弟覺得這棉花摸起來很舒服,若是能織成布或許是個好生意。”

    趙書彥握著白中略帶黃的棉花思索道,“此物確實柔軟,不過其籽甚重,若要將籽除盡並非易事。”

    他一句話便道出了其中的關鍵,去籽是棉花織布的重要一個環節。

    小暖曆史學的不好,不曉得棉花是什麽時候進入中國的,但在這幾乎與早宋平行的大周已有了棉花,不過是被當做花卉種在花園裏或盆裏做觀賞之用,而非農作物。

    她目前能確定的棉花種植較多的地區,就是此地——徐州!

    所以她此行的主要目的除了穩定上等布匹來源外,就是收購棉花和尋找懂得種植棉花的花農,明年在濟縣內廣植棉花,然後嚐試織布,然後賺大錢啊賺大錢!

    但這絕非一日之計,小暖目前也沒有多大的把握,並不能把這些趙書彥聽。待展福回來後,小暖問道,“霓裳布莊進貨的布商,查到了?”

    霓裳布莊的布匹十之八九也是來自揚州和徐州,在揚州時小暖就摸過霓裳的底,這裏當然也要摸查清楚。

    因為回去後,她可是要吞下霓裳的!

    “查清了,這裏一共有三家。一家跟咱們綾羅坊相同,剩下的兩家小人已替您約了他們的東家,今天晚上一家,明天中午一家。”自從知曉隻要自己努力能幹,三年後就能成為月例上百,年分紅過千的大掌櫃後,展福的能力硬生生地被拔高了一大截,連趙書彥都趕到不可思議。

    “幹得好,咱走!”小暖站起身告辭,“表哥,小弟去了?”

    “去吧,切莫飲酒。”趙書彥叮囑完,目送著小暖離去後,自言自語笑道,“看來子許的繡坊,馬上要換東家了。”(www.101novel.com)